倒计时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  作者:T.A.赫彭海默  页数:52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详细地记录和解读了人类征服太空和航天器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也为人们提供了美国和苏联在发展航天科技过程中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和科学家、宇航员为之奋斗的悲壮的真实蓝本。    书中通过记述苏联空间计划的奠基人和领导人——科罗廖夫的人生经历来折射苏联空间计划的发展历史过程。通过强调卫星侦察的重要性,揭示了美国发展空间计划的背景。书中以此为契机透露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夺空间霸主地位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背景素材和内幕。通观全书可以看到美苏两国之间生动的太空活动发展过程,概观人类征服太空和航天发展的历史。作者在书中还以翔实的资料,描述了人类在向太空攀登过程中经历的无数次失败和牺牲。    本书的后半部分记述了苏联和美国的载人月球计划与两国在冷战时期航天领域的竞争。本书还以探求历史的视角,阐述为什么我们要到月球去的问题。书中并没有把阿波罗计划看成是为了探索人类的将来,而认为它是特定历史时期最高成就的标志。    在中国载人飞船事业蓬勃发展之际,要想了解人类征服太空和世界航天器的发展史,本书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T·A·赫彭海默(T·A·Heppenheimer)是美国科普作家和航空学工程师,他的作品广泛涉及航空宇宙、商业和技术史。他经常给《发现》(Discovery)、《自然》(Nature)、《财富》(Fortune)等杂志撰稿。此前他曾出过六本书,包括《骚动的天空:航空贸易的历史》等。

书籍目录

致谢序言第一章 神秘的武器和战俘集中营  斯大林和希特勒时代的火箭技术第二章 能干的美国人  美国火箭工业的崛起第三章 奔向哈米吉多顿  超级大国开始导弹计划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中期  计划与想象中的航天器第五章 “俄国人超过我们了!”  太空竞赛开始第六章 月光的许诺  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的太空第七章 五月的一个下午  肯尼迪批准登月计划第八章 最大的成就  载人登月竞赛第九章 登月之后  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第十章 崛起的空间电子  不载人的太空计划第十一章 20世纪80年代的太空  成就颤巍巍第十二章 复兴和前景  太空商业与合作词汇表附录

章节摘录

书摘那是战争年代,1942年10月初,一个秋高气爽的中午,德国波罗的海海岸佩内明德导弹中心,耸立着一枚火箭正准备发射。它看上去像一艘古典太空船:船身细长,上端逐渐变细成一尖头,尾端安装了优美的鳍。一条白霜环绕火箭的液氧储箱,遮掩了部分由黑白两色构成的粗体的纳粹十字党徽。电缆从邻近电线杆上伸出,与火箭的头锥部旁的插头相连。否则,火箭将孤立地耸立于户外。    忽然,火箭的喷嘴喷出一团云状烟雾,夹杂着从点火装置中溅出的火花。火花很快变成火焰,接着是黄得发红的废气。火箭基座烟雾弥漫,电缆分离脱落。火焰迅速变成耀眼的黄白色,看上去很明亮,像闪烁的太阳。与此同时,火箭开始迅速加速,直刺苍穹。    火箭制导专家施图林格(Ernst stuhlinger)站在离发射点只有500英尺(约150米)远的地方观察这一切。他回忆道:“火焰一产生,脸    P1上就感到了灼热,噪音巨大,不仅耳朵听到了这声音,而且全身能感觉到它。全身的皮肤都像耳膜一样在振动。火箭平稳地上升,似乎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存在。  随着火焰变长,火箭的速度越来越快。火箭垂直上升,然后略微倾斜,而后又平稳上飞,它在波罗的海上空消失,似乎没有其他任何运动存在。”     接着,到了一个关键时刻——火箭加速突破了音速。火箭没有摇摆,继续精确地飞行。忽然,火箭震动了一下!火箭后部形成一长条白色条纹,清晰地挂在蓝天上。是爆炸产生的烟雾?当然不是,这是火箭废气在上层冷空气中凝结而自然形成的烟雾状踪迹。高空遍布的强风很快就将这条白色条纹撕扯成锯齿形。    发射一分钟后,大约在20英里(约32公里)远的上空,通过双筒望远镜可以看到头锥部与大气摩擦起热而变成一个小红点。地面控制装置发出关机指令,火焰与烟雾条纹一起消失。此时由于喷嘴发热而继续发光,火箭尾部仍然呈耀眼的亮点。    项目经理多恩伯格(Walter Domaberger)正与佩内明德中心的负责人陆军上校赞森(ko Zanssen)一起观看发射。多恩伯格后来写道:  “我摘下双筒望远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激烈地跳动着,激动得落下泪,我的情绪难以控制,竟一时说不出话来。我看得出赞森上校跟我一样激动,他的眼睛都湿润了。我抓住他向我伸出的双手,两人像孩子似地大声喊叫,相互拥抱。”    当天晚些时候,多恩伯格向他的一些同仁做了一个简短的讲话,他宣布:“我们首先使火箭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3300英里(约5280公里),因而我们证实建造超音速飞行的制导火箭或飞机是极有可能的。我们利用了自动控制原理。今天,我们的火箭达到了近60英里(约96公里)的高度。”    P2

编辑推荐

本书详细地记录和解读了人类征服太空和航天器发展的历史过程和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也为人们提供了美国和苏联在发展航天科技过程中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和科学家、宇航员为之奋斗的悲壮的真实蓝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倒计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了解航天器历史的不可多得的教材。
  •   翻了一下,还没细看,发现比想像中的要好。内容还是比较详细了,比普遍的科普书质量好
  •   赶上活动,这本书值这个价
  •   本书非常好看
  •   这本书严重缺页这本书严重缺页这本书严重缺页这本书严重缺页这本书严重缺页这本书严重缺页。。。
  •   啰嗦一半天,详细得让人烦。
  •   很详细,不过翻译有的地方不是很好
  •   有的图片如果是彩页会更好!
  •   价格便宜,内容也是喜欢的
  •   有助于对现在现代军事研究的爱好者
  •   价格相当实惠,折扣够低。
  •   真实,感人,生动地描述了人类已经历的太空探索之路。
  •   喜欢这本书,比如其中讨论月球计划时的联邦激进主义:我们可以向贫穷开战,并实行全面的社会变革。牛!
  •   科学史,可以了解航天的发展
  •   真实感人生动地描述了人类已经历的太空探索之路。
  •   美国人写的,比较凌乱,充满了冷战思维。史料不少,可以参考。
  •   对了解航天历史很有帮助
  •   刚开始读,牵涉很多人名,读来有点累
  •   看完在评价吧
  •   只翻了翻 还没细读 看内容不错
  •   这本书给孩子看有点难,但大人看还是很长知识的
  •   书皮太脏了,并且书也有磨损。
  •   怪不得这么便宜,纸质差,翻译的也不好
  •   对航天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本书,挺值得,呵呵
  •   影响阅读,有些地方翻译的太硬,死板,译者水平太烂
  •   对于喜欢美苏太空竞赛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尤其是关于苏联航天专家科罗廖夫的介绍,让我们对美苏的那段历史和决策有了一个深入的对比。对于现代航天科技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