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伯特

出版时间:2006-7  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  作者:[美] 康斯坦丝·瑞德  页数:251  译者:袁向东,李文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大卫·希尔伯特(1862—1943),20世纪上半叶国际数学界的一位领袖人物。他于1900年在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提出的23个数学问题(史称希尔伯特问题),激发了整个数学界的想象力,此后,这些问题几乎成为检阅数学重大成就的指标。这位创造了20世纪数学史奇迹的数学家和数学思想家,就像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在整个数学版图上留下了他巨大显赫的名字。  希尔伯特,这个极富想象力的人却在一个极抽象的世界里如鱼得水,他的一生平淡而神奇。本书原来是为数学专业外的好奇人士而作,如今已成为科学界公认的经典读本。

作者简介

  康斯坦丝·瑞德,写作本书时乃美国一名普通的数学爱好者,并非数学专业人士。她因为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而萌发了撰写数学大师希尔伯特传记的念头。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想法,因为,即使是专业内人士也少有人动这样的念头,希尔伯特的复杂性格和卓越贡献使大多数传记作家望而却步。所以,当瑞德为准备写作而采访那些曾与希尔伯特共事的大数家时,迎接她的不是充满疑虑和劝阻的目光,就是闭门谢客的拒绝态度。然而,当这本为普通人而写的传记于1969年面市时,却意外受到了广大专业人士的好评,数学家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时至今日,本书已成为公认的了解希尔伯特的经典作品,瑞德也因此而蜚声数学界。看来,有时候能创造奇迹的往往是意料之外的人。

书籍目录

重读《希尔伯特》之遐想序第1章 青年时代第2章 良师·益友第3章 哲学博士第4章 巴黎第5章 果尔丹问题第6章 转变第7章 只谈数域第8章 桌子、椅子、啤酒杯第9章 问题第10章 数学的未来第11章 新世纪第12章 第二个青春第13章 热情洋溢的科学生活第14章 空间、时间和数第15章 朋友和学生第16章 物理学第17章 战争第18章 数学基础第19章 新体制第20章 无限第21章 借来的时间第22章 逻辑和认识自然第23章 云散第24章 晚年第25章 终眷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在大学的第一学期,希尔伯特听了积分学、矩阵论和曲面的曲率论三门课。根据惯例,第二学期可以转到另一所大学听讲,他选中了海德堡大学——德国所有大学中最讨人喜欢和最富浪漫色彩的学校。  当时,有一位名家在海德堡授课,他的名字拉撒路斯·富克斯已经和线性微分方程成了同义语。希尔伯特选听他的课。 富克斯的课确实与众不同,给人的印象至深。课前,他不大做准备,因为他习惯于在课上把自己置于险境:对要讲的内容,现想现推。正如他的一个学生后来写的那样,学生们因此而“得到了一个机会,瞧一瞧最高超的数学思维的实际过程。”接下去的一学期,本来允许希尔伯特再转到柏林去听课。那里聚集着一  群灿如明星的科学家,包括魏尔斯特拉斯、库莫尔、克隆尼克和赫姆霍兹。可是,他深深地依恋着他出生的家乡——至少在思乡这一点上,希尔伯特很像他的爸爸,于是他毅然返回了柯尼斯堡大学。  这时候的柯尼斯堡,仅仅只有一位数学正教授:海因里奇·韦伯。这个人天赋很高,多才多艺,称得上是雅可比和里奇劳特的继承人。他在数论和数学物理这样互异的领域里,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写了许多重要的著作。《关于单变量代数函数的算术理论》这一名著是他和理查德·戴德金合写的。他著的有关代数的,还有与黎曼共同署名的专论数学物理方法的书,都是各自学科领域中的经典著作。  希尔伯特从韦伯那儿学习了数论、函数论,并初次熟悉了不变量理论——当时最时髦的数学理论。他仔细地保存着这些初次听课的笔记。其他所有在大学听讲的笔记也都保管得很好。我们看到,书写的笔迹虽未免留有稚气,其中有年轻人易犯的拼写错误,但没有半点马虎潦草。有一套笔记是听韦伯的数论课时做的,看来是后来经过彻底整理的仅有的一套笔记。  下一个学期——1882年春季—希尔伯特再次决定留在家乡的大学学习。就在这年春天,赫尔曼·闵可夫斯基已在柏林学习了三个学期后回到了柯尼斯堡。  闵可夫斯基是个脸颊丰满的孩子,在他未及成熟的鼻子上架着一副学究式的夹鼻眼镜,显得不那么相称。在柏林的时候,他因出色的数学工作得到过一笔奖金。这笔钱,他给了一个家境贫寒的同班同学。这段佳闻,当时柯尼斯堡没有一个人知道(甚至他的家里也不晓得,事隔很久,那个同学的哥哥才把这件事告诉了闵可夫斯基家)。年仅17岁的闵可夫斯基,胸怀壮志,完全沉浸在一项很深奥的研究之中,他希望以此赢得巴黎科学院的数学科学大奖。  巴黎科学院曾出榜征求下述问题的解:将一个数表成五个平方数的和。闵可夫斯基的研究结果大大超过了原问题。可是科学院接收答案的截止日期——1882年6月1日到了,根据竞赛的要求,文章菲译成法文不可,而闵可夫斯基的文章却没译成法文。事已如此,他决定还是投稿应征。在最后一分钟,他听从了大哥马克斯的建议,写了一个短短的注附在文章前头。闵可夫斯基在附注中解释道,数学问题本身如此深深地吸引着他,致使他疏忽了竞赛的规则;他并表示希望,科学院将不会以为“假如我少给了些什么,实际我给出了更多的东西。”作为题首格言,他引用了布瓦洛的话:“没有什么比真实更美好,唯有真实最可爱。”

编辑推荐

  《希尔伯特——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是被科学界公认的经典读本。大卫·希尔伯特是20世纪上半叶国际数学界的一位领袖人物,他于1900年在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的23个数学问题,激发了整个数学界的想象力,造就了20世纪一大批著名的数学家。此后,这些问题几乎成为检阅数学重大成就的一张航图。这位创造20世纪数学史奇迹的数学家和数学思想家,就像数学世界的亚历山大,在整个数学版图上留下了巨大显赫的名声。全书以平静的笔触叙述了这位极富想象力的人在一个极抽象的世界里如鱼得水、平淡而又神奇的一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希尔伯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希尔伯特对数学界的巨大贡献毋庸置疑,他的思想深刻影响着20世纪数学的发展,直至今天。
      从专记中可以了解到这为数学家以及这类科学家不一样的思想,比如希尔伯特参加舞会,对待精神病儿子的事,纪念闵可夫斯基时的讲话,对数学完备性的渴望……闵可夫斯基证明四色定理的故事,克莱因对战争的民族情绪……他们黄昏散步时的惬意,酝酿着伟大思想的诞生。
      从中我们或多或少了解到每位科学家的独特个性,对科学、家庭、国家、生活的态度。
      从高斯到希尔伯特的哥廷根传奇,总让我敬仰不已……
  •     希尔伯特选听他的课。福克斯的课确实与众不同,给人印象至深。课前,他不大做准备,因为他习惯于把自己在课堂上置于险境:对要讲的内容,现想现推。
      没有什么比真实更美好,唯有真实最可爱。
      “看得出,此人也正在全力以赴地搞着”--神一样的翻译,没错,就在P22
      这封信证明他对这位教授非常之敬重(克莱因(瓶))。他首先极细心地打了一份草稿,措辞适当而优美,然后用大写罗马字母手写体精心誊写一遍。
      上帝创造了自然数,其余一切才是人做的工作。--构造论者克隆尼克相信无理数根本就不存在。?
      只要能证明附于一个概念的属性绝不会引出矛盾,那么自然就确立了这个概念在数学上是存在的。
      人类的一切知识始于直观,其次是概念,最后发展会理念。(我怎么觉得现有瞎扯淡的理念?但一切都源于直观又不能怀疑?)
      在讨论数学问题时,我相信特殊化比一般化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可能在大多场合,我们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而没有成功的原因,在于这样一个事实:有一些比手头问题更简单更容易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或是完全没有解决。(搞定简单,然后推广,直观到概念,现象到本质的突破)
      库朗说,对于科学的进步来说,使已有的但是繁难的问题领域条理化,简单化和明确化,这样一种探讨绝不是次要的。
      问题的完美提法意味着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这句亮了
      “上次我们看到了如此种种,现在,在新的情形下它似乎不适用了,怎么可能呢?为什么老办法失败了呢?我们能做些什么?
      有一群凶悍的学生聚集到希尔伯特住宅前,要求他收回这篇悼念”敌人的数学家“的文章,并销毁所有的复印本。。。。。他很快就收到了这样的道歉。--好熟悉的段子,但这里道歉了。
      只有对一个困难而复杂的领域的逻辑结构了解的十分清楚的人,才能成功的想外行的听众介绍这个领域。
  •     《希尔伯特》是我最喜欢的传记!
      两大关键词:简化 & 交流
      
      希尔伯特最大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在学习研究方面,他总是把问题化简到自己能理解的地步,并尝试以新学的知识为内容给学生讲课。这就是他对待数学的方式,他没有敏捷的理解力,但却有一流的简化问题的能力,听他的讲授,你会觉得数学是如此的简单。
      
      在与人交往方面,他特别有自己的特色。
      第一,他对待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他从不恭维别人,也不爱被别人恭维。“就算国王在这里”,他也是如此,“就算他只剩下一片面包”,他也是如此。
      第二,他充份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他闵可夫斯基等人有边散步边聊数学的习惯;当闵可夫斯基,他最亲密的朋友不幸去世后,他还主动找到有潜力的年轻人交流。他到各个国家和地方去交流,也邀请各地的数学家来哥廷根交流。他热衷于把有思想的人聚在一起讨论——他有巨大的亲和力和号召力。
      第三,他是非分明,不迂腐于传统。他会尽全力帮助有能力的人获得应有的一切(比如对埃米诺德的帮助),他不会屈从权力做违心的事(如拒签战时的宣言)。
      
      简化问题和交流思想,是我从这本书中,从希尔伯特身上得到的最大收获。我将会一直用他的这些优点指引自己。
  •     每个人的头脑都有着他与众不同的思考模式,而希尔伯特的大脑生来就是属于数学的,在这片天地里他充满自信并用他的智慧为数学开启了更广阔的天空。无论是在柯尼斯堡还是在哥廷根,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对科学的尊重,及其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适宜的土壤与环境造就了希尔伯特的成功。他的能力在雅可比的引领下,在高斯创建的哥廷根的数学土壤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展示。
      这里面也有生活。他那患有精神分裂的独生子,他的亲爱的夫人克特,他为争取研究环境改善而做的恰到好处的努力,还有他偶尔利用自己的权力还的人情债、排除相左的声音。在黑暗的纳粹时代倔强地活着,清冷地死去。
      那些天才的声音,又有谁能够抗拒命运及大的社会背景?我们活着就要象他活出强大的自我,象他面对死神用正义的力量、医学的进步及生活的技巧与其抗击,然后服从。
      
  •     现在还把陈景润当明星的人应当是寥寥无几了。
      但在20多年前,徐迟老先生关于陈景润一篇极为精彩的报告文学,在全国掀起了开放后的中国第一场“造星”运动,其规模、场面更重要的是意义,远非当今尽管无可厚非但实在让人不“非”不爽的超男超女红楼选秀可比。无数青年及不青年们踌躇满志地开始杀入数学或其他科学文化王国,以聪明到木讷、勤奋到变态的陈景润为代表的数学家特别是纯粹数学家的声望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达到了空前且注定绝后的巅峰,激励着整整一代中国人开始振兴中国的科研事业。毫不夸张地说,当今40岁以上所有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应当都对那篇报告文学留有深刻印象。文人徐迟也因此也许是奉命之作而成为一个为了中华民族崛起而作出了真正重要贡献的作家。与这篇报告文学相比,徐迟早些年间写出并让他赢得盛名的“精品”轻盈的有些可笑,想必这也是徐先生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的。
      从那以后,我便开始对数学类科普作品十分沉迷。尽管这些书中提到的大多数学理论宛若天书,但那些神秘的符号公式和高深的术语都让我体会到一种神圣魅力,傻子一样流连忘返。
      就在那时,我第一次知道了希尔伯特,听说了他作为评判数学发展标志而提出并诱惑无数数学家穷尽一生力图哪怕解决掉其中之一就可名扬天下的23个问题。
      很多年过去了,科学和激情早就离我远去。我以为我此生再也不会还有热情去读晦涩枯燥的科普书籍,但被无数当下流行时髦的“力作”将我顽强的阅读习惯即将彻底消除时,偶然地拿到了这本书,让我重新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
      依然是那些神秘且高深的理论,依然是那群人类精英的代表,依然是钦佩和赞叹。
      只是不会再憧憬着自己会成为其中的一员,也不会纠缠着偶尔看明白的一个公式去演算推证。现在的我,只是赞赏,为有这样一些人为人类生存在一直努力而欣慰。只是总有一丝惭然,在哥廷根散步的人群中,有德国人、法国人、俄罗斯人、美国人,甚至提到了日本人,但没有一个中国人。希尔伯特那亚历山大般锐利的目光扫遍了数学王国的各个角落,他可曾在遥远而古老的中国作丝毫停留吗?
      20多年过去了,我们没听说过另外一个陈景润。也许有,但我们不知道。
      我们忙着享受这个世界。
      让他们忙去吧,我们只管享乐!
      
  •   中国人有陈省身和丘成桐。
  •   数学还是要点天才的。
    有些事情确实有些人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   20多年过去了,我们没听说过另外一个陈景润。也许有,但我们不知道。
    ------------------------------------
    陈丘二位都是美国人。
    中国本土数学界近年出了几个人也都不错。
    大音希声
    普罗大众或许不熟悉
    给你推荐一位--山东大学王小云教授。她作出的成果是世界一流的。
  •   陶哲轩也是华人,公认在世的人中最聪明的科学家,全世界智商第一
    中国人天质好,可惜本土学术气氛不好,难出成果啊
  •   陶哲轩不会说中国话,也算华人?
  •   曽炯之是著名女数学家诺特的学生,怎么能说哥廷根没有一个中国人呢?
  •   陶哲轩里中国已经很远了,只能说有中国的血统,但是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
  •   陈省身终虽不是中国国籍,但他是地地道道中国长,在中国受教育,而不是陶哲轩这样--仅仅是个华裔。
  •   陶哲轩大帅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