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桑学原理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吕鸿声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2出版)  作者:吕鸿声  页数:303  

前言

鸿声先生乃吾师辈,与先师蒋同庆教授情交笃厚。戊子之春,先生《蚕学精义丛书》付梓,并嘱晚生为序,惶悚受命,自愧薄浅,难窥夫子之墙,不知先生之所学而言有误。先生学识渊博,造诣精深。著有《昆虫病毒与昆虫病毒病》、《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主编《中国养蚕学》、《家蚕遗传育种学》、《昆虫病理学》等专著,约500余万字,是当今蚕学领域著述最为丰硕、成就最为突出的前辈。先生20世纪40年代毕业于浙江大学,50年代留学苏联专攻家蚕生化,获副博士学位。先生毕生致力于蚕业科学研究,在宽泛的学科领域,均有突出成就。特别是在昆虫病毒与病毒病研究领域,集中外之大成,塑建了一个“世界的最高峰”。“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与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培养了一支优秀研究队伍,引领了研究方向,取得了突出成就。先生耄耋之年,仍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以实现郭沫若先生向蚕业科技界提出的“恢复旧有的光荣,重新创造世界的最高峰”为己任,与长期抱病的师母钱纪放教授一起,克服了重重困难,历七载艰辛,完成了《蚕学精义丛书》的编写,先生的龙年写作计划也圆满实现。这不仅是对蚕业科学的重要贡献,也是先生治学精神、崇高品德的彰显,更是对祖国蚕丝文化的光大弘扬,是我们年青一代永远学习的榜样。《蚕学精义丛书》共五卷册,其中《栽桑学原理》、《养蚕学原理》、《蚕种学原理》三卷,既是蚕业的理论基础,又是产业的技术体系。先生集长期实践精研心得,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系统全面、阐述翔实,把现代科学知识与传统产业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为我们从现代科学角度去审视与提升传统蚕业技术树立了一面先进的旗帜。

内容概要

  《栽桑学原理》除扼要介绍桑树栽培(第3、第4章)、桑叶收获(第5章)、桑园管理(第6、第7章)三方面在20世纪及20世纪以前国内外创造的主要的成熟的技术经验外,重点放在论述桑树种质资源(第1章)与桑树栽培生理(第2章)两部分的研究进展。此外,桑树病理学、桑树害虫学与桑树气象学虽然都已形成独立学科,但限于篇幅,《栽桑学原理》只能分别以桑树虫害防治(第8章)、桑树病害防治(第9章)与桑树气象灾害与环境污染(第10章)择要讲述。 作为蚕业科学的入门读物,《栽桑学原理》内容力求理论结合实际,使读者掌握栽桑技术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文字力求通俗易懂,由浅入深,并有可读性。

书籍目录

序序二序三导读前言第1篇 桑树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第1章 桑树种质资源1 桑树形态分类学特征1.1 桑根形态1.2 桑枝形态1.3 桑叶形态1.4 桑花与桑葚形态2 桑树形态分类与地理分布2.1 桑树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地位2.2 桑属植物的分类2.3 桑属植物的分布3 桑树栽培品种的起源及其原种3.1 桑树栽培品种的起源3.2 日本桑树栽培品种三大原种的性状3.3 中国桑树主要品种的栽培特性4 桑树种质资源保护与桑树品种改良4.1 中国桑树品种资源的保护4.2 桑树品种改良的目标4.3 桑树品种改良的方法4.4 桑树品种育成机构4.5 桑树品种鉴定组织第2章 桑树栽培生理1 桑芽的种类与功能1.1 夏芽与冬芽1.2 主芽与副芽1.3 顶芽与侧芽1.4 定芽、不定芽与潜伏芽1.5 叶芽与花芽1.6 冬芽的休眠与冬眠l.7 冬芽的萌发1.8 桑芽的年发育周期2 桑叶的结构与功能2.1 桑叶的形态特征2.2 桑叶的组织结构2.3 桑叶的化学成分2.4 桑叶的光合作用2.5 桑叶的呼吸作用2.6 桑叶的蒸腾作用2.7 桑叶的生长2.8 桑叶的脱落及其人工调节2.9 桑叶的光合速度与产物转运2.10 桑叶含水量与水分消耗3 桑树枝干的形态与功能3.1 枝条的生长3.2 枝条的外部形态3.3 枝条的内部构造3.4 枝务的剪伐4 桑树根系的分布与功能4.1 桑根的分枝与根系4.2 桑根的组织结构4.3 桑根的吸收作用4.4 桑根的生长5 桑树性别分化与生殖5.1 花与花穗5.2 腋芽内花器与花性分化5.3 雌花与雄花5.4 桑葚与桑子5.5 桑树的雌雄性6 桑树生长与营养要求6.1 桑树生长期的营养吸收6.2 营养元素对桑树的生理意义6.3 桑树的重金属中毒症7 桑树再生长与贮藏物质7.1 贮藏物质与贮藏场所7.2 再生长与贮藏物质8 桑园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8.1 桑园植被对太阳光能反射、透过与吸收8.2 桑园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9 桑树生长的生态条件9.1 土壤水分9.2 土壤养分9.3 土壤物性9.4 地温与气温9.5 日长效果与光线波长9.6 空气与气流10 栽培桑树的生长模式10.1 栽培桑树的生长年限10.2 栽培桑树的生长模式第2篇 桑树栽培的方法与技术第3章 桑树繁殖方式1 实生苗繁殖法1.1 桑树有性繁殖的细胞学过程1.2 桑子采集与贮藏1.3 桑子播种与发芽1.4 桑苗生长与管理1.5 实生苗的挖取与假植2 嫁接繁殖法2.1 嫁接成活机制2.2 砧木与接穗2.3 袋接法2.4 装根接2.5 芽接法2.6 其他嫁接法3 扦插繁殖法3.1 扦插发根原理3.2 硬枝扦插3.3 绿枝扦插3.4 间歇喷雾扦插4 压条繁殖法4.1 补缺压条法4.2 “丁”字形压条法4.3 以苗育苗压条法5 桑苗出圃5.1 挖苗5.2 检疫5.3 分级5.4 假植5.5 包装运输第4章 桑树栽培技术1 桑树建园设计1.1 桑园立地条件1.2 桑园土壤改良……第3篇 桑园管理要领第6章 桑园管理一般要领第7章 桑园养分管理第4篇 桑树保护策略第8章 桑树虫害防治第9章 桑树病害防治第10章 桑树气象灾害与环境污染参考文献附录Ⅰ 桑园管理作业年间行事历附录Ⅱ 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

章节摘录

第1篇 桑树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第1章 桑树种质资源家蚕是寡食性昆虫,桑叶是家蚕最佳的天然饲料。桑树是广泛分布在热带到温带地区的野生植物。我国古代先民发明养蚕之初,大概就是采集野生桑叶作为饲料的。何时开始桑树栽培的确切年代,已无考证,但2000年前的古籍《孟子》中即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论述,可见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人工栽植桑树或成片人工桑林的存在。现代生产上则有许多科学管理的栽培桑园为养蚕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饲料。整个蚕业生产发展过程中栽桑与养蚕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产业链。中文词汇中“蚕桑”一词,即与蚕业生产(silk industry)或蚕业科学(sericology)同义。决定桑园生产力的因素,一是桑树遗传特性;二是发挥这些遗传特性的农业栽培技术;三是桑树生育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桑树遗传特性主要指品种的生产性能。选择栽种优良的桑品种是提高桑园生产力的基础。所谓优良桑品种必须具备产叶量高、叶质好、树势强三个主要条件。具体地讲应该选择发芽期适当;叶质好,适合不同蚕龄、不同蚕期及不同饲养形式,且采叶收获作业方便;树势强健,对病虫灾害的抵抗力强;树姿好和花葚少的桑品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桑树不断发生天然杂交与自发突变,通过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历史上即形成了许多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和养蚕需要的栽培品种,这些品种直到现在还在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这是自然界赐予我们极其珍贵的财富。20世纪20年代前后,开始有计划有组织的桑树品种改良工作,效率更高,新品种产生的岁月加快了很多。现代桑树品种改良工作,成绩卓著。本章特专门从桑树种质资源角度讨论桑树栽培学在制丝原料茧生产过程中的意义。

编辑推荐

《栽桑学原理》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栽桑学原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很满意,质量不错,正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