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81年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涂育珍 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8-08出版)  作者:涂育珍  页数:172  

前言

引言 此心安处是吾乡公元1081年春夏之交的一个早晨,天气已经有点热了,黄州城东的一座小山坡上,苏轼正在挥汗如雨地开垦荒地。说这儿是荒地,一点儿也不过分。这块坡地过去原是郡中的驻军营地,从黄州城门往东大概走一百来步就到了,所以当地人都称它作“东坡”。东坡面积不小,只是有很多废弃的瓦砾,又因荒废的时间久了,长出了遍地荆棘,走起来都磕磕绊绊,更别说要把地面整平,并且种上麦子了。这一阵。苏轼带着三个儿子苏迈、苏迨和苏过每天都在这里辛勤劳作。他们先把杂草、小灌木丛都拔除干净,或用火烧掉,再捡出瓦片碎石。接着,他们造田、松土、挖井、开渠,要做的事情可多了。苏轼的朋友们也纷纷赶来帮忙。开酒店的潘丙、卖药的郭遘、穷小子古耕道和帮苏轼向官府申请这块地的秀才马梦得等,都特别卖力。苏轼自己当然也每天拿着耒耜(古时候耕田的工具)在田中劳作,十足像个农夫。可是比起一个农夫,他的心里想到的事情要复杂得多。脚下踩着东坡田地里的泥泞,苏轼不由得想到了几百年前的中唐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在忠州做过刺史,那儿也有一个地方叫做“东坡”。自居易年轻的时候很热情。关心天下的黎民,百姓的生活过得痛苦,他的心情就很难受。他的一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写得愤怒而尖锐。因此遭到政敌的攻击,吃了不少苦头。不过白居易很能调整自己的心态,非常有雅兴,他写过《东坡种花》《步东坡》等诗,说自己在东坡上种下绿绿的桃树和李树,早早晚晚漫步其间,其乐无穷。苏轼也写了诗:《东坡八首》,记录耕作带来的辛劳、宽慰和希望。他还在诗中表达了对平淡而快乐的田园生活的羡慕。他告诉朋友们,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自己以后就叫做“东坡居士”。苏轼被贬到黄州一年多时间了。开头的几个月,他住在城南的寺庙定惠院里,刻意把自己和别人隔离开来,谁也不见,像一只惊弓之鸟,躲在一个封闭的壳里独自疗伤。这伤口是看不见的,痛楚却又是如此深切,仿佛从心底最深处慢慢渗透开来,直达四肢百骸的每一个神经末梢,无处不在。想到当日,堂堂一个太守被官差在众目睽睽之下带走,就像一只被驱赶的小鸡、小狗,那份屈辱至今仍叫他忍不住浑身颤抖。想到那段煎熬的时光: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日日夜夜承受着对死亡的恐惧、被冤屈的愤怒和被误解的悲哀,这一切虽不堪回首,却仍时时在他脑海里一幕一幕地回放。沉重的阴影在苏轼心里萦绕不去,推遣不开。他是何等骄傲的一个人啊,少年时就盛名远扬,连文坛盟主欧阳修都对他赞不绝口,宣称以后的文坛就是他苏某人的天下了;他诗词一出,人们竞相抄阅传唱,走到哪里都受人尊重、仰慕和喜爱。如今,情何以堪?还好,亲人都在。长子苏迈一直陪在他身边,夫人和其他家人也随后来到黄州,一家人搬到江边驿所临皋亭居住。还好,朋友也在。他们一起去看海棠花在月光下沉睡,在春风里绽放,一起读读书、谈谈禅、画几幅画、饮几杯酒,一起在江上泛舟。由于没有了薪水,生活十分窘迫,苏轼就发明了一种“叉钱法”,将每个月的生活费分成三十份,挂在高高的屋梁上,每天叉下一份,保证天天都能吃上饭。即使后来日子拮据到连精打细算都不能保证全家吃上饱饭了,苏轼也不气馁,他干脆在朋友和家人的帮助下自己种起田来。他依然是骄傲的苏轼。不必向那些陷害他的人乞求怜悯。苏轼一家越来越熟悉农活,在夏天和秋天的干旱过后,不仅种植大麦,栽下了花和树,养起了牛和羊,还在田边盖起了几间草房子。这样,干活累的时候就可以休息一下,也可以避避日晒雨淋了。到了冬天,大雪纷飞,皑皑白雪温柔地覆盖了大地,苏轼大笔一挥,写下了“东坡雪堂”四个大字贴在门额上,好不洒脱!而此时,在遥远的京城,党争正激烈。北宋时期,朝廷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现实:没有强大的军队,没有充裕的国库,朝中人浮于事,民间土地兼并严重。如何改变国家脆弱的现状,是皇帝和大臣都在思考的问题。有一部分大臣认为必须实行激烈的改革,另一部分元老重臣则希望保持观状,这就形成了新旧两党。政见之争再夹以“台省之争”(有监督、弹劾权力的官员和主持政务的官员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从庆历朝一直贯穿熙宁、元丰两朝,最终酿成了元祜朝的党祸。文人政客之间互相倾轧的危害历来是非常大的,而对以文人官僚为主的宋代来说,更是如此。苏轼是一个率性天真的人,他的诗人气质与混乱的政局格格不入。一肚皮的不合时宜,在党争的漩涡中动辄得咎。他又是名气这么大的人,枪打出头鸟,他自然成了新党眼中最合适的那只“小鸟”。苏轼被贬出来了,党争却还在继续。1081年。当年以雷厉风行之势推行变法的王安石在南京城郊的钟山隐居,他正热衷于推敲文字,喜欢写绝句,将简洁的诗体凝炼得含蓄委婉,并且富有深意。这些绝句被称为“半山体”,在文学史上别具一格。1081年。司马光正避居在洛阳。他与王安石政见不一,如同针尖对麦芒,水火不容。早在变法开始后的第二年,司马光就离开了京城,又一年,来到洛阳,专心著述,他的《资治通鉴》已经在这里编了十年。这部历史书“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寄托了司马光的政治热情。1081年,朝中当政的是王硅、章悖等人。章悖在去年刚拜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宰相)。前一段时间,苏轼收到章悖的来信(这个人,在凤翔时是苏轼很好的朋友,但我们以后会看到,他是怎样逐渐变成了陌生人,又如何一步一步逼着苏轼从惠州被贬到更遥远的儋州的)。此时,作为朋友的章博在信里规劝苏轼要安分守己,抨击朝政的毛病不可再犯了。不知道看着这封信的时侯,苏轼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后人只能通过他倾尽心力创作的词去揣摩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他改变了以往柔软的词体,创作出这充满豪情、潇洒超逸的文字,心里对政界争斗有几分不屑,对未来也不再惧怕。后来皇帝想把他调到离京城更近的汝州时,他竟然像逃学的小学生不愿回到课堂一样,颇有几分不情不愿。回顾过往,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的七月,苏轼被贬,到达黄州是在元丰三年(1080年)的春天,元丰七年(1084年)他离开黄州。这段岁月可以说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他的人生态度、创作风格等等都发生了变化。当然,他也迎来了创作高峰期,许多影响深远的作品都是在黄州的这五年间写就的。挫折和痛苦突然来临的时刻,人们往往是本能地去面对去承受,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反省、思考和体悟之后,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才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从痛苦和屈辱的裹挟之中破茧而出,到达新的境界,并且延伸到更漫长的未来。后人习惯把苏轼叫做“苏东坡”,而苏轼自称“东坡居士”正是在1081年。这个别号伴随他走过了此后坎坷的人生道路,从惠州到儋州,再到常州。这个别号也成为所有喜爱他的人对他的昵称。这是苏轼主动的选择。躬耕东坡,看似是一种退让,一种妥协,一种无可奈何委曲求全的姿态,但也是他背对着外部那个尔虞我诈不择手段的混浊官场,全面地转向了自我的内心世界的开始。他转向了更真诚、更单纯、更富有人情味的人际关系,转向了大自然。他保持了率真,领悟了活泼的丰盈的人生,并且用文字、书法、绘画等各种艺术方式来表达他的感受。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苏轼主要是以他的文学成就和人生模式影响着后人。而这两方面的转折和突破都可以说是从“东坡”这个地方开始的。

内容概要

  苏轼因文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名垂青史,而他的政治生涯却始终与毁谤、猜疑、报复、迫害等词语纠缠在一起。1081年,他躬耕东坡,自号“东坡居士”。从这一年起,苏轼全面转向了自我的 内心世界,转向了更真诚、更单纯、更富人情味的生活,转向了大自然。他乐观豁达,随遇而安,始终以巨大的勇气追求自由和快乐。他保持了率真,领晤了活泼、丰盈的人生,并且用文字、书法、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表达着自己的感受。

书籍目录

引言 此心安处是吾乡第一章 宦游直送江入海一、眉山苏氏二、荷尖才露第二章 高处不胜寒一、凤翔签判二、熙宁变法第三章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能判杭州二、宦途漂泊第四章 何妨吟啸且徐行一、乌台诗案二、谪居黄州三、悠游赤壁第五章 使君能得几回来一、返京复出二、地方善政第六章 九死南荒吾不恨一、仕途艰险二、海南岁月尾声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宧游直送江入海一 眉山苏氏北宋的疆域并不广阔。它的西南边陲,有一个叫做眉山的地方,治所被称为眉州。眉山的东北是沃野千里、物产丰饶的川西平原,自古以来就号称天府之国。眉山之西,则有巍巍峨嵋、幽幽青城,层峦叠嶂,逶迤绵延,是历来的题咏胜地。浩浩荡荡的岷江水,由北至南,穿过州境,经过嘉州(现在的四川乐山),在宜宾汇入滚滚长江。唐代一位很有名的文人苏味道因为被贬官到了眉州,他的后代许是爱上了这片青山绿水,就在此定居下来,又经过了两百多年,这个家族里文学鼎盛,出现了苏洵、苏轼、苏辙这样杰出的父子两代文学家,世称“三苏”。苏洵成名较晚。他虽然很聪明,可是不喜欢应付科举考试的学习内容,比如句读声律之学等等,所以后来参加了两次科考都落榜了。落榜以后,苏洵有些沮丧,更加放纵自己,整日里和朋友游玩,直到二十七岁时才醒悟过来,发愤读书,虽然接下来进京考试还是不中,但他的才情却慢慢地显露了出来。庆历五年,苏洵赴京城科考不顺利,“今往不捷,后何以归”?他不太好意思回家,索性就此滞留在外,漂泊各地达三年之久。等他终于回到家,其子苏轼已经十二岁,苏辙也有十岁了。在母亲程夫人的悉心养育下,苏轼从小表现出好读书的天性,七岁的时候就进入乡学。乡村学校设在一座道观里,老师居然是一位道士,有一百多位小朋友一起读书,学习生活简单而有趣。有时候,苏轼一边放牛一边读书,牛儿缓慢地在草地上漫步觅食,骑在牛背上,感觉像坐在小船儿里,轻轻摇晃,十分惬意。有一天,程夫人教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东汉时候的名士,他死得虽然很惨,但很有价值.是为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反对宦官专权被杀头的。范滂临死前拜别母亲,范母慷慨地鼓励他说,有了正直的名声,死亡就不算什么。幼小的苏轼显然有些震撼,表现出对死亡最初的疑惑和思考,他问母亲:“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看着早慧的儿子,程夫人心里涌起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宠爱之情,她谨慎地考虑着措辞,说道:“你如果选择像范滂一样去实现生命的价值,我会坚决站在你的身边,和范滂的母亲一样。”当苏洵满身风尘、满心疲惫地回到家里的时候,面对如此贤惠的妻子,如此聪敏俊秀的孩儿,心中感愧万分。从此,这位父亲振奋精神,重整门庭,专心在家教导孩子们读书。苏家宅院并不大,几间房舍,一个园子。房舍前种了几竿修竹,风过时,枝叶婆娑,发出好听的沙沙声。园子里还有高大的梧桐和松柏,粉色的桐花在绿色树叶的缝隙里若隐若现。园子的一侧有一池碧水,荷叶田田间,白色的荷花绽放着娇羞的笑颜。池畔是几畦菜地。新鲜的蔬菜叶子上犹有水珠折射着灿烂的阳光。秋来的某一天,苏轼兄弟俩手握书卷,在窗下认真地读着。苏洵在树下徘徊,忽然扬声问道:“种植松树。你们知道要注意些什么吗?”兄弟俩互看了一下,有些莫名所以。苏洵招呼他们出来。教孩子们把缀满松针的小枝条折下来,装进竹筒里。并高高地悬挂在屋檐下。他详细地对儿子解释松树的特性,以及培育它们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从松树的种子出芽到松株成活要好几年的时间。尤其在出芽前后应尽量避免人的体温对其天}生的干扰,也要保护它们不受牛羊的践踏,真是要花上十二分的小心去呵护啊。苏轼忽闪着眼睛,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成长和松树的成长是一样的,会遭遇很多艰难,应该努力不失去自我的天陛。苏洵经常将自己多年游历和读书的心得与孩子们讨论。当时写文章的风气很不好,只追求文采骈俪,却不顾及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苏洵很不屑这样,他教孩子们学散体文,关心时事,写文章要能“言必中当世之过”。这种务实的学习恰好迎合了多年以后科举取士的标准。

编辑推荐

《苏轼1081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大师语录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像史学家一样睿智,像文学家一样才华横溢。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苏轼1081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