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日]宫治昭  页数:212  译者:贺小萍  
Tag标签:无  

前言

  由敦煌研究院贺小萍翻译的拙著《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能在中国出版,给该书提供了与中国诸位专家、学者见面的机会,我感到非常高兴,并且很荣幸。拙著以吐鲁番吐峪沟石窟的调查研究成果为主,同时附录了印度、犍陀罗及中亚佛教关术相关的论文4篇。  我自1969年对阿富汗巴米扬大佛与石窟寺院的调查以来,一直从事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佛教美术调查研究工作。1979年以后,有幸调研了中国新疆、甘肃、陕西和四川等地的佛教遗迹与佛教美术。  佛教与佛教美术,兴起于印度,经中亚传播到中国、日本,被各地域的民族接受、吸收,弘扬到亚洲地区。佛教在融入亚洲各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各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也是我通过研究印度到中亚、中国佛教美术所得到的感想。  贺小萍是我最初访问敦煌时遇到的老朋友,不仅对我的调查研究尽了力,还翻译了我的多篇论文,在此深表谢意。尤其对这次出版,不仅仅在翻译上有所付出,在出版上也承受了重重困难。另外,吐鲁番文物局局长李肖先生与克孜尔石窟研究所霍旭初先生,对《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的出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学研究院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决定出版《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在此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还对关注我的研究的诸位中国学者、专家致以敬意!

内容概要

本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学研究院组织编纂的“吐鲁番学研究丛书”中的一种。著者宫治昭是原日本名古屋大学文学部教授,现为静冈县立美术馆馆长,龙谷大学特任教授,著名的佛教美术考古专家。自1969年调查阿富汗巴米扬大佛与石窟寺院以来,长期从事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和中国新疆、甘肃、陕西和四川等地的佛教遗迹与佛教美术的调查研究。本书以其对吐鲁番吐峪沟石窟的调查研究成果为主,附录了关于印度、犍陀罗及中亚佛教美术相关的论文4篇。从洞窟壁画内容、表现的禅观思想、禅定僧的系谱等多方面,结合经籍、贯通中亚,考证和论述了须摩提女因缘故事画与禅观,是论证缜密、图文并茂的高水平艺术史专著。

作者简介

  宫治昭,日本国原名古屋大学文学部教授,现为静冈县立美术馆馆长、龙谷大学特任教授、著名的佛教考古和佛教美术史年轻学者。曾于1969年参加名古屋大学调查队、1974-1980年参加京都大学调查队、1983年率领弘前大学调查队,多次赴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实地考察佛教遗址及佛教艺术。1974、1976、1978、1980年四次对阿富汗巴米扬石窟考察,实地调查了750多座洞窟,编写出《巴米扬》四卷本大型报告。在《涅檠与弥勒的图像学》中,作者多处论及克孜尔石窟的佛教壁画艺术。当石窟研究界提出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的宗教属性时,宫治昭先生又考察吐峪沟第20窟和第40-42窟,并撰写了《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数万言的论文,从洞窟壁画内容、宣扬的禅观思想、禅定僧的系谱等方面,结合佛教经籍进行了考证和论述后,明确指出吐峪沟洞窟所描绘的是佛教壁画;尤其是关于须摩提女因缘故事画与禅观及有关经典的论述。很有学术价值。

书籍目录

序言一序言二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净土图、净土观想图、不净观想图第一章 序第二章 吐峪沟石窟的概况第三章 禅观窟壁画(一)第四章 禅观窟壁画(二)第五章 禅定僧图像的系谱第六章 源于须摩提女因缘故事的图像第七章 不净观想图第八章 净土观想图第九章 禅观图像与《观经》图像第十章 壁画制作年代附录犍陀罗初期佛像宇宙主释迦佛——印度·中亚·中国半跏思惟像的演变形式——形象·原典·宗教实践中亚涅巢图的图像学的考察——围绕哀悼的形象与摩耶夫人的出现

章节摘录

  宝树左右几乎相对称的位置,分别表现一个含苞欲放的莲花或从半开莲花中探头窥视的化生童子。化生童子的脸部破损,不过,可辨清脸部的仅存二、三例。化生童子都有红色头光。  如上所述,方形四方连续图案画简略,只表现水池、宝树、莲花、化生童子。该图案周围以戏水鸟、漂浮莲花的水为题材分隔每一个单位纹样。近几年北京大学的晁华山认为,这种图案表示生命之树,属于摩尼教内容。…然而,格伦威德尔曾简单地假想为“极乐的表现”。笔者支持这种观点,并想将其发展。笔者认为该图案表现为了观想的阿弥陀的极乐净土图。  《无量寿经》(such vatic vynha,大经)里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这样描述的:“那个安乐世界,充满各种香气,各种花果丰盛,宝树装饰,如来化现的百鸟群聚,欢快争鸣。”  “那些宝树,色彩繁多,有几百千种。那里既有金做的金色宝树,也有银做的银色树,(中略)也有金、银、琉璃、水晶、琥珀、赤真珠、玛瑙七种宝制的树。”  “那个佛国由七种宝制的树木覆盖,(中略)又遍布七种宝制的莲花。”  “那个安乐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河流。”  “那条大河里(中略)流着充满芳香味的河水。(其水面)覆盖着天界的青莲花、赤莲花、黄莲花、白莲花、睡莲花等,白鸟、鹤、鸳鸯、鸭、鹦鹉、舍利、杜鹃、共命鸟、迦陵频伽、孔雀等欢快呜叫……”  “世尊,吾(阿逸多)于那安乐世界,见人们住在硕大的莲花萼内。世尊,彼处有化生后盘腿安坐于莲花上出现的有情。”  《无量寿经》讲述的阿弥陀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有金银或其他宝石装饰的树木,莲花覆盖,各种河流荡漾,河流中漂浮种种莲花,百鸟争鸣,也叙述到这种世界诞生的人要由莲花中化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吐峪沟石窟壁画与禅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想读一读。
  •   很好的书,大开眼界。
  •   现场已经啥都没有了
  •   好书,需要细细品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