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年谱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黎业明  页数:406  
Tag标签:无  

前言

人文学科学术的训练,原本要从文献的校读、整理做起。有了这种“小学”的功夫,进入“大学”的义理研究,才会来得扎实和可靠。然而,我们这一代人都缺失这种训练。别的原因不说,仅就这种做法既要付出许多,且又收取甚少甚慢这点而言,就很难适应现时代快节奏的需要。我们的许多作品都是为着按规定的时间交差而弄出来的。当然,时间也会很快让这些作品成为过去。可喜的是,当今毕竟还有一小批年轻学人仍然选择那样一条艰难的学术道路。本书编纂者黎业明君即是其中一个。业明君1985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继而师从汤一介教授攻读中国哲学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后赴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2004年有志跟从我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拟定以湛若水思想为博士论文写作选题。

内容概要

  湛若水,今广东增城人,居地为甘泉都,得称甘泉先生。青年时师从江门学派创始人陈献章(白沙子)得“白沙自然之教”。中年赴南京任职,兼授徒讲学,与王守仁(阳明子)齐名。然甘泉先生高寿,经历既丰,著作亦富。研究甘泉思想,必先对其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有一全面的了解,才可以有准确的把握。为是,业明君决定先从甘泉先生学行的整理与编定做起。由是有本《年谱》的出版。从《年谱》中我们看到,业明君藉以勘定甘泉子生平与学术历程的文献,仅甘泉子所撰(含不同版本)就有14种,另有与甘泉学行相关的古典文献32种,今人研究性的著作17种,其阅读量之广泛,清理功夫之细密,实在不难想象。通过校勘,本书或纠正了一些前人之所误,或澄清了部分前人之所失,或补充了若干前人之所缺。业明君的艰辛付出,不仅为自己的博士论文撰写奠定了基础,更为今后涉及湛甘泉与明代思想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文献与思想的资源。

书籍目录

序凡例增城沙堤湛氏世系表湛若水年谱成化二年丙戌(1466),一岁成化三年丁亥(1467),二岁成化四年戊子(1468),三岁成化五年己丑(1469),四岁成化六年庚寅(1470),五岁成化七年辛卯(1471),六岁成化八年壬辰(1472),七岁成化九年癸巳(1473),八岁成化十年甲午(1474),九岁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十岁成化十二年丙申(1476),十一岁成化十三年丁酉(1477),十二岁成化十四年戊戌(1478),十三岁成化十五年己亥(1479),十四岁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十五岁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十六岁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十七岁成化十九年癸卯(1483),十八岁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十九岁成化二十一年乙巳(1485),二十岁成化二十二年丙午(1486),二十一岁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二十二岁弘治元年戊申(1488),二十三岁弘治二年己酉(1489),二十四岁弘治三年庚戌(1490),二十五岁弘治四年辛亥(1491),二十六岁弘治五年壬子(1492),二十七岁弘治六年癸丑(1493),二十八岁弘治七年甲寅(1494),二十九岁弘治八年乙卯(1495),三十岁弘治九年丙辰(1496),三十一岁弘治十年丁巳(1497),三十二岁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三十三岁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三十四岁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三十五岁弘治十四年辛酉(1501),三十六岁弘治十五年壬戌(1502),三十七岁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三十八岁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三十九岁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四十岁正德元年丙寅(1506),四十一岁正德二年丁卯(1507),四十二岁正德三年戊辰(1508),四十三岁正德四年己巳(1509),四十四岁正德五年庚午(1510),四十五岁正德六年辛未(1511),四十六岁正德七年壬申(1512),四十七岁正德八年癸酉(1513),四十八岁正德九年甲戌(1514),四十九岁正德十年乙亥(1515),五十岁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五十一岁正德十二年丁丑(1517),五十二岁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五十三岁正德十四年己卯(1519),五十四岁正德十五年庚辰(1520),五十五岁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五十六岁嘉靖元年壬午(1522),五十七岁嘉靖二年癸未(1523),五十八岁嘉靖三年甲申(1.524),五十九岁嘉靖四年乙酉(1525),六十岁嘉靖五年丙戌(1526),六十一岁嘉靖六年丁亥(1527),六十二岁嘉靖七年戊子(1528),六十三岁嘉靖八年己丑(1529),六十四岁嘉靖九年庚寅(1530),六十五岁嘉靖十年辛卯(1531),六十六岁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六十七岁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六十八岁嘉靖十三年甲午(1534),六十九岁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七十岁嘉靖十五年丙申(1536),七十一岁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七十二岁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七十三岁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七十四岁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七十五岁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七十六岁嘉靖二十一年壬寅(1542),七十七岁嘉靖二十二年癸卯(1543),七十八岁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七十九岁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八十岁嘉靖二十五年丙午(1546),八十一岁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八十二岁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八十三岁嘉靖二十八年己酉(1549),八十四岁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八十五岁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八十六岁嘉靖三十一年壬子(1552),八十七岁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八十八岁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八十九岁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九十岁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九十一岁嘉靖三十六年丁巳(1557),九十二岁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九十三岁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九十四岁嘉靖三十九年庚申(1560),九十五岁谱后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隆庆元年丁卯(1567)附录一、湛甘泉先生墓表二、湛甘泉先生墓志铭三、文简公传征引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周公而下其说长。孔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之后,七十子者离丧而莫存,微言将绝,异端将起,而大义将乖。子思子者独后,时而孤立于天下,逆知天下后世将有为虚无之说者矣,将有为寂灭之说者矣,将有为权谋术数、记诵词章之说者矣。为虚无寂灭者,高天下之中于无者也;为权谋术数、记诵词章者,卑天下之中于有者也。故其言中也,必放诸天下之有,使知吾之所谓中,非沦于无也;其言天下之故也,必本诸无形之中,使知吾之所谓理,非滞于有也。夫理一而已矣。自其太虚无形者谓之天,自其赋予万物者谓之命,自其合虚与气者谓之心,自其具于心者,谓之性,自其性之未发而不偏者谓之中。中非有形也,以中而名其不偏也,以其不可名而名之也。故其未发于喜,喜之理具于中而无所偏于喜也,而凡天下之喜之理由是出焉。其未发于怒,怒之理具于中而无所偏于怒也,而凡天下之怒之理由是出焉。未发于哀乐,哀乐之理具于中而无所偏于哀乐也,而凡天下哀乐之理由是出焉。夫喜之理出焉,则凡阳以舒之、赏以劝之,以至天地之雨润、庶草之蕃庑之理,皆举之矣。怒之理出焉,则凡阴以惨之、罚以惩之,以至天下之雷行、六极之威用之理,皆举之矣。哀乐之理出焉,则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至天地之否泰、万物之荣枯之理,皆举之矣。于是乎有三纲五常之理出焉,三纲五常之中,吾心未发之中为之本也。于是乎有礼乐刑政之理出焉,礼乐刑政之中,吾心未发之中为之本也。于是乎有万物之精粗,与其精精而粗粗者之理出焉;于是乎有万物之巨细,与其巨巨而细细者之理出焉。精粗巨细之中,吾心未发之中为之本也。

后记

几年前,在职报考中山大学哲学系,承冯达文先生不弃,得列门下。入学之初,所拟论文选题为“王船山之四书学研究”。后承冯先生之命,改以“湛若水思想研究”为论文题目。《湛若水年谱》的编撰,原来只是想借此为“湛若水思想研究”作一些准备工作,同时为日后完成的“湛若水思想研究”论文添加一个附录。《年谱》原先所重只在湛若水生平事迹之排列、文章著作之编年。后考虑到目前国内还没有经过标点校勘的湛若水文集或选集出版,因此,将湛若水的可以编年的部分重要诗文、书信,尤其是那些可供了解其生平、能够反映其思想的篇章,略加选录,附于相关年月、相应篇题之后。此外,对其师友、门人、故旧所撰之相关重要文章,亦酌加选录,以见其交游、论学等情况之一斑。所选诗文、书信,不论长短,均不加删节。如此一来,其作为“湛若水思想研究”附录,篇幅就显得过大了,于是决定将其单独刊行。可以说,《湛若水年谱》只是我的“湛若水思想研究”论文选题的一个副产品。

编辑推荐

《湛若水年谱》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湛若水年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