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

出版时间:2004-1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页数:310  字数:287000  译者:荣如德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白夜》系19世纪俄国大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长篇小说集,选收名篇《穷人》、《白夜》、《赌徒》。《穷人》讲述穷困的主人公杰武什金像慈父一般热情而无私地关心、帮助孤女瓦尔瓦拉,后在社会环境的重压下,瓦尔瓦拉被阴阴奸诈的商人夺走,令杰武什金悲痛不已。《白夜》描写天真无邪的姑娘娜斯简卡爱上客房,两个约定一年后在一座桥上相会,但届时房客没露面。故事叙述者便安慰女主人公并陪她等待了四个晚上,最后房客终于出现,带走了姑娘。《赌徒》以一群赌徒参加轮盘赌为故事核心,刻画了19世纪俄国地主贵族两代人的人生旅程和精神状态。

作者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

书籍目录

序本序穷人白夜赌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白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8条)

 
 

  •   这个是精装版,封面是硬壳,纸张因为年代原因有些差
  •      “他叫瓦格诺夫,她已成了他的情妇。依然热恋着她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尽管为此而嫉妒得发狂,但是他却怀着一种自我贬抑的强烈冲动,也可能是怀着小说家那种把自己当做小说人物看待的幻想,作出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反应。他郑重宣布,瓦格诺夫是他情同手足的亲密朋友,他要恳求另一个朋友资助瓦格诺夫,使他能和玛利亚.伊沙耶娃结婚。”
       以上描述是在毛姆的毒舌之下呈现给读者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形象。
      
       千万不要试图把一部作品跟作家本身相联系,认为一部伟大的作品背后照旧是一颗伟大的灵魂在跳动。灵魂似乎是可以伟大,但如果真的如此,那么那颗伟大的灵魂至多只能淹没在人世之中,或许他们可以是一个好的牧师、毁人不倦的教师、辛勤工作着的环卫工人但很难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作家。
       事实上,作家们一直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反抗扮演着人类精神世界殉道士的形象。他们像感染致命病毒的受体一般,用自己的笔创制出了挽救人类灵魂的血清,而本身却因为病毒而终于毁灭。
       白夜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我很遗憾在看到这本书之前先看了维斯康蒂版本的《白夜》的电影版,其实《白夜》本身拍的很美,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维斯康帝在这部电影中却表达的却是彻头彻尾的古典主义情怀,最后片头的两个强烈对比的远景无论如何都令人印象深刻。唯其因为过于美好而束缚住了想象的范围。
       主人公是一个彻底的“我”,如同译文出版社在本书巨大的腰封上宣告的那样“现代派文学先驱”。毫无疑问,很多人会认识到这部伟大的作品所想讲诉的并不是单单故事本事,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一个彻底的“我”出发,试图探讨人与人之间至深的悲剧性,这种带着悲剧主义色彩从埃斯库罗斯时代就延绵不绝直到今日发展到了时至今日各种现代主义流派依旧没有丝毫减弱——人与人之间理解和沟通的不可能性人类存在的不合理性,可以这么说,虽然不合理的内沿一直都在发生变化,但不合理本身却是亘古不变的,乃至人类需要创造出一个至高于本身的存在“上帝”来规制人类存在本身——当中蕴含的是何等的无助感。
       小说的文本本身是一个彻底的关于屌丝的故事,26年以来一直独自一人的“我”遇到了娜斯坚卡——一个痴情的等待着自己梦中情人归来的圣彼得堡姑娘。就像我们无数次看到过的俗套情节那样,我“碰巧”击退企图骚扰美丽纯情姑娘的路人甲,我和姑娘就此相识,孤独的我于是奋起,我于是成功。。。噢,很遗憾,并没有成功。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有些愤懑的让姑娘等待的那个梦中情人从幻想中出现——他真的回来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的好姑娘义无反顾的扑向了情人的怀抱,一切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只留下姑娘的一封晒幸福的信和屌丝的一行热泪。
       嘿,你可以说,我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告诉我们的远远不止这些,他其实想告诉你的是美好和悲情交杂而成我与你、我们与你们、你们与他们的无数的相似却又不相同的故事,告诉你在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已经看不到的浪漫主义色彩,告诉你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这一亘古不变的事实。
       不过,谁知道呢?我看到的只是故事本身
  •     白夜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Once
      幸福终点站
      东京爱情故事
      甚至大话西游也能算~
      
      意外的惊喜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不过不代表不会被记住很久。如果你非要说男人都是骗子,那我想90%女人都曾期望被这样骗一两次吧 - -!
      
      爱情中充满渴望,何不让它轻快的流动
      带着期望和愉悦的心情,感受温柔的痛楚
      出现机会是种幸福,不要浪费,沉醉于当下,远胜于奢求未知的结果~
  •     这本书,爱情不过是一条从始至终贯穿的线索,并非它深入探讨的命题。孤独和救赎是被隐藏在故事下的真实内核。作者通过对话的形式将故事展开,将主人公的过去与未来浓缩在四个夜晚这样一个短促的时间轴上。
      他们都是病的。
      他置身于圣彼得堡这个城市的边缘,躲在暗昧的一角幻想着生活的华丽。社交恐惧,无法在现实生活中与人顺利沟通。他缺少进入这个真实世界的途径。整个天地只在他的方寸室内。他是生长在幽暗之地的一枚苔藓。偶尔探出头来晾晒一下潮湿多菌的身体。
      她少年时代被祖母看管,终日用别针扣住裙子,孤独让她一心只想逃离那个家。那是她蓄谋已久的计划。后来她爱上她的房客,在他临走前夜她打包好自己的行李,敲响了房客的门。她在他的房间里哭泣,请求和他一起去往莫斯科。而他留给她的只有等待。
      直到他们相遇。
      他们在夜里倾谈。谈各自的身份,境况,家庭,过往。将自己的世界完全向对方打开。他小心翼翼试图接近她,如此谨小甚微的姿态。或许她将成为他联接这个世界的唯一纽带。他想。他心中寂灭多年的热情被她瞬间擦亮。他宁愿为之粉身碎骨。
      直到他的幻境被现实击破。
      后来他明白他们只是曾在某一刻无限接近过,他敝帚自珍地将这稍纵即逝的欢愉视为宝藏,用来抵抗未来那些更加漫长荒凉的岁月。
      那不过是一盏灯,我们称之为希望的微弱的灯。跳动的火焰短暂地照亮了他的暗与昧,然后瞬即熄灭,重归于夜。
  •     们都是地球居民,地球居民是万能的。建设地球居民的品牌商业网络居民后院OGRHR
      明确真理;做生意人在做,做生意给人做。
      
      
      www.ogrhr.com
      
      我没有资源给你说我的瓜有多好,你也不要相信别人给你说有多好,
      你需要独立自主的思想追求利益!避免自欺欺人!
  •     如果书可以作墓碑,那无疑我会挑出这本作为墓志铭。
      
      暗流之下,清澈的规则以几千年不变的节奏冷酷流淌。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要是心底真的认同,不欺骗自己的活着,
      希望与绝望、得与失,又有何妨?
  •     看完白夜我真的发现很不能理解外国人的爱情观,为什么那么容易,只是见了一面或是说了会话,彼此都不了解的时候就那么疯狂、炙热的说;“我爱你,我没有你不行了。”
      
       我们故事的女主人公对于房客的爱情我还能比较理解(这也不能算作爱情),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整天呆在房间里,被奶奶用别针把裙子连在一起的人的内心是怎样的?她一定孤独并寂寞着,她渴望的是一个内心的解脱,她不是想摆脱祖母,但是她的心渴望一种自由,能够像普通的女孩一样出去看看,逛逛,买点喜欢的东西,交一些朋友而已,但是这些简单的愿望被她老迈的祖母无情的扼杀了,祖母可能怕她被骗,或者怕她离开她。但是由于祖母的私心,让一个年轻的、对生活充满着憧憬的女孩去过这种孤寂的日子,所以她幼小的但又不屈服的心渴望逃离,当她看见那个房客时,就好像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一样,她年轻、封闭的心敞开了,她以为他也同样爱着她,但当她知道他只是同情她这个用别针绑的的孩子时,她是多么伤心,这个时候她更渴望一种心灵的救赎,于是她拖着行李箱和几件换洗的衣服就上了他的楼,原以为他会把她带走,但是他没有,只是让她等着。于是她渴望出走的心就有了寄托,只是默默地等待着一年后的到来,任凭奶奶把她绑着也无所谓了,当一颗心有了足以支持它坚定下去的力量时,无论外界环境多么险恶也是可以支撑下去的。
      
       但一但这个支撑它的力量倒塌,那么这个人也随之倒塌了。我们可以看见女主人在约定时期到来的时候的憔悴样子,她蹲在桥边,啜泣着,后来就是嚎啕大哭了。她心灵的力量倒塌了,她必须去抓住一个新的稻草,我们的男主角就逢时而来。他是作为一个帮助者而来的,得知女主人公的故事以后,他拼命地安慰她,想出各种理由帮她开脱,他是一个整天活在梦想里的人,每天都在想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这里我就很不能理解了,为什么只是和一个姑娘交谈两个晚上就疯狂的爱上了他,什么人呐!书中还有那么强烈的内心独白,还挣扎着要不要告诉女主人公,他爱她。因为女主人公心灵的支点已经倒塌了,她也接受了他,于是在他们见面的第三个晚上,就商量着要男主人公搬去她们家,婚事什么的。这比我们现在人的闪婚还快吧。
      
       更搞笑的事,在第三夜,他们在河边商量婚事,准备送她回去的时候,在河边看见了一个陌生的男人,竟是那个房客,他终于还是来了。我们女主人公看见他的时候有些发窘,不知道要如何是好,但是她迅速明白过来,现在能被她套牢的是她的第二份爱情,于是她果断的凑在作者脸颊旁亲了一口,以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悲剧发生在第四夜,我们的男主人公心情无比激动、愉悦地等待女主人公时,却接到了一封令他心碎的信。信上说:她只是把他当哥哥,房客回来了,证明了他对她的忠心,他们要完婚了。反正这一些些话语,就像刀割一样在我们男主人公的心上来回拉扯。他们短暂的爱情就这样不了了之。我们可以猜想,那个回来的房客说了些什么撩动人心的话语,让女主人公那么快变了主意。
      
      反正从开始读外国小说开始,对于外国人的爱情观我就不能很理解,特别是像《猫打球商店》等一些故事里,到处都是一件钟情的故事,有时候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成长环境、生活方式等一些差异使然,但是我觉得这样的爱情,肯定不如由感情基础的那种来得可靠,容易产生一幕幕悲剧。
      
  •     好理解这种疯狂。
      
      这种频谱上的各个谱宽,从《地下室笔记》到白痴到卡拉马佐夫兄弟到穷人。通吃。全部共鸣。
      
      有时都不好意思看到人家正常点儿真诚的样子。
  •     在南北半球纬度60度以上的地区,夏初太阳中心在子夜下沉到地平线以下不超过7度,所以夜晚是明亮的,被称作“白夜”。彼得堡在北纬60度附近,白夜从6月11日起延续至7月2日。——题注。
      生活在19世纪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我第一次读他的作品,《白夜》是个小小的中篇,情节单纯,叙事干净。主人公是一个每天生活在幻想中的人,换言之,他在真实世界中从没有过真正的生活,直到他偶遇了娜斯晶卡。娜斯晶卡因为有个多年来把她用别针别在裙子上的奶奶,也几乎没有过真正的生活,而她所有的真实过去只是一年前爱上了一个甚至并不很了解的人。两个同样缺乏生活的人在白夜里一见如故。
      我在今天凌晨读完了故事,不困,回想了一下才发现整本书其实都写满了两个字,等待。主人公曾经拥有的岁月与真实的这短短五夜相比,所有的意义浓缩成了一份等待,而这真实五天中,每晚十点以前的全部钟点同样全部是他焦心的等待;娜斯晶卡也差得不多,一生仿佛只在遇到那个男人时突然有了意义,而男人离开后约好的一年为期直到这最后五天,也全部是在等待中度过——让人忧伤甜美,让人积重难返,让人无可所为只能盼着日升月落的等待。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过多的描写白夜,我自己却觉得这个意象适合极了等待,在连日升月落都再见不到的白夜,等待中所有的情绪变化都变得可视,都不再容易压抑,就好象兽本来可以到草丛里去舔舐伤口,而白夜就仿佛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漠。
      故事结局很波折,姑娘心爱的男人对自己不闻不问,超出了她等待的容忍限度,她认定他背叛了自己,她正常而自然的爱上了身边这个陪她等待了五夜的曾经答应不会爱上她的幻想者。任何誓言都没法阻止心底生出的爱恋,他无法压抑的真实的爱上了娜斯晶卡。他们决定在一起,他们开心的在深夜在彼得堡逛来逛去总有说不完的话久久不愿分开。故事沉浸在最幸福的情景中时,姑娘曾经心爱的男人出现了,毫无迹象的,而娜斯晶卡,她毫不犹豫的回归了她的等待。小说的结尾,主人公又回归了他的幻想者虚幻的生活,一切再次黯然失色。
      收束句:“天哪!整整一段短暂的幸福时光!但即使对于人的整个一生来说,这恐怕也不能嫌短吧?……”等待是欣喜的,你预感到幸福即将降临,等待是凄苦的,你预感到虚无永恒占据,等待其实是沉静的,就像李志那首1分12秒的小曲——《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
      
  •     1、《穷人》这种以书信体写爱情悲剧的形式让我想起彭家煌的《皮克的情书》。
      
      2、E.M.福斯特认为一部好作品中应该既有“圆形人物”又有“扁形人物”,而且二者得完美搭配才行。我觉得这就好比是你易建联和刘炜得分助攻篮板抢断盖帽什么的得样样捞点数据,但是王仕鹏孙悦金立鹏也得飚进十来个三分,加上李晓旭丁锦辉疯抢双位数的进攻篮板,周鹏还得让对方得分手歇菜,这才可能赢比赛。
      于是,《穷人》的男女主角和戈尔什科夫、波克罗夫斯基等一干配角大秀演技,才使得整部小说光芒四射。其实,塑造一个配角有时候比塑造一个主角更加有难度。
      
      3、一个现象:陀氏塑造的那些小人物(尤其是孩子和青年)通常不仅家境贫寒,而且几乎一定都有病(搞不好就挂了)。陀氏笔下的小人物承受着不止一种苦难,他们往往是多重苦难的承担者,像《穷人》中的波克罗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留莎。
      
      4、陀氏非常喜欢在自己的小说中发表对文学的看法或评论,而果戈理差不多是他提到最多的一位作家。《白痴》中,陀氏还表示说只有罗蒙诺索夫、普希金和果戈理才算得上是俄罗斯的“民族作家”。
      
      5、P82:“哦,我亲爱的!不幸是一种传染病。不幸的穷人就得互相避开,免得让病再传来传去。”
      而男女猪脚最后果然杯具了。
      For 男女猪脚之间的感情(又是父爱又是爱情什么的真的纠结乱七八九糟):黑暗中紧握双手的两个人在白昼来临之时松开了他们原以为会永世不破的羁绊,当阳光渐渐渗入,他们发现从黑暗走向光明竟也是一种毁灭。——by 大边
      
      6、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对底层小人物悲苦生活(尤其是他们的病中挣扎和死亡)的描写上堪称举世无双,陀氏笔下的悲是那种完全、彻底、真实而残酷的悲,没有丝毫做作与故意煽情的痕迹,而且在陀氏的笔下隐藏着可怕的深沉而炽烈的灰色激情,常常令人感动。P50波克罗夫斯基弥留之际状态的描写、老波克罗夫斯基在儿子死后疯狂而饱含悲哀与深爱的表现……这些段落都绝不是随便哪个作家都能写出来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7、陀氏在他的小说中着力塑造的正面人物似乎通常都是独立自主的人,这些陀氏精心塑造的正面形象(以女性居多,比如《赌徒》里的波丽娜、《白痴》里的纳斯塔霞)几乎全部都拥有独立人格,她们不依附于任何人,顽强地生活着,对于侮辱自己的人会毫不留情地反击。所以,纳斯塔霞将十万卢布的钞票扔进壁炉付之一炬的场面已成为绝世经典。
      
  •      《白夜》是十九世纪的作品,却具有二十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的某些特质——梦境、幻想、离奇、用对话推进故事发展……
       《白夜》中男女主角相识的模式和《罪与罚》第一章里拉斯科利尼科夫偶遇并解救一位年轻姑娘的场面非常相似。
      娜斯简卡的失明的奶奶为了防止娜斯简卡受到坏小子的引诱,用别针把她的衣服同自己的勾连在一起。
       《白夜》在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的创作中是极为罕见和难得的一篇,因为陀氏的作品一向色调灰暗,主题沉重,思想矛盾复杂,但《白夜》却显得明快纯朴,积极向上,这同陀氏的其它作品大相径庭。
       再有,这本书收录了三篇小说——《穷人》《白夜》和《赌徒》。其中《白夜》的篇幅最短,而且是超级短,仅有60多页,而《穷人》有150页,《赌徒》有约180页,但书名却给了《白夜》,why?我猜是因为《白夜》的电影在中国比较为人熟知(估计仅限于老一辈了),而且作为成功翻译了《白痴》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译者,荣如德先生对陀氏作品的翻译质量一直被人认可。
       另外,现在正在看荣如德翻译的英国新浪漫主义作家史蒂文森的《金银岛•化身博士》,翻译得很不错。此外,荣如德的名字总使我想起高中时的一套教辅参考书——《点拨》(还有《典中点》系列什么的),它们的主编叫做——荣德基。
      
  •      对于这种书籍我一直或者很少去阅读它,总是感觉你要有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对着文章背后的历史的深刻理解,自己在阅读时也是小心翼翼,唯恐自己突然间就变成了一个局外人。但这本书自己还是在一个轻松的心情读了下来,简单的人物关系,简明的故事情节,向我们讲述了 一个习惯于幻想的人在理想与现实之中矛盾 ,他甚至分不清白天与黑夜;一个习惯于幻想的人从黑夜到白天,从白天到黑夜最终却还是回到了原点。
       自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喜欢去幻想,是一个英雄一个天才。或者总是沉醉在昨日的美梦里不愿醒来,但自己要懂得自己要去做什么,黑天过后白天最终还是要出来的,不要明亮的夜晚,但要晴朗的明天。
       自己还会重读这本书的,不知那时的我会不会还是这么的想法。
  •     有一类人,是住在幻想之乡的夜之住民。他的外表与旁人无异,他的躯壳寄寓在这个现实的物质世界中,他的心却不在这里。他在看着你,却总是穿越过你看到这个世界和他自己,你的身影从来不会映在他眼中。他走在你的身边,和你交谈,有时候你的话可以传到他耳中,有时候他用他的话回应你。他其实并不是在与你说,而是在和他自己说话,他说的是夜的世界的语言,你听着,你以为听懂了,其实你什么也没懂。你好像对他熟识已久,某一天却恍然发现,似乎从来没有认识过他。他想找到他的同类,可是他的世界中其实只有他一个人,他是自己世界的王者,他是他自己的神。他用那双夜晚的眼睛,观察着这个阳光的世界。他也会孤独,也会渴望温暖,他用他单纯的幻想,幻想会有一个他所等待的人。那会是个温柔的姑娘,出现在下一个街角。那是一个只属于他的姑娘,一个符合他一切幻想的姑娘,一个值得他献上他的全部,他的记忆与灵魂的姑娘。他想象自己的复活,想象死者在音乐声中走出坟墓回旋起舞,想象着荒芜的沙漠变成绿洲,想象灿烂的彩虹跨越天际,有圣洁的光雨从天而降,从此日与夜的世界不再隔断,黑暗与光明的子民如兄弟一样拥抱彼此,相亲相爱。
      他怀着这样不为人知的幻想,胆怯地张望这个世界,稍有试探,立刻又像只受惊的小猫,缩回自己的角落。他怕别人看穿自己的面目,赌气地伪装起来,穿上盔甲,企图捍卫他的世界,却又一次又一次被嘲弄。他忘了,不同世界的人,怎么可能用同样的思维去衡量呢?不是他们的错,也不是你的错。
      也许不是这样的,其实原初的世界只有一个,没有光明和黑暗之分,所有的人都是兄弟和姐妹,只是时间太久,我们大家都忘了。
      他说我爱着的那个姑娘,就像爱着世界上所有的姐妹一样,然而她又只是我一个人的,她只会属于我,我也只会属于她。可是她在哪里?我找不到她。
      于是他一天又一天穿梭在尘世与幻想中,穿梭在白天与黑夜的光影中,在一个又一个邂逅的人身上徒劳地找那个只属于他的影子。
      有一天,他遇到了她。一瞬间,他以为遇到了奇迹。
      她符合他对他想象中的姑娘的所有的幻想,以致他相信他这么多年的等待就是为了她的出现,她应该是属于他的,她怎么可能不属于他呢?
      他欣喜若狂,他的生命从遇到她开始,他说他的生命至少活过了两天,三天,第四夜,结束。
      她不属于他。他忘记了,即使她符合他的一切幻想,然而她毕竟是日之住民,只是偶尔流连过暗夜,不小心走进他的世界。所以她终究只是他的一个错觉。
      一刻的欢娱,足够受用一生。
      我不相信。
      难道你就不能幸福吗?
      不需要幸福,幸福只是一种奢谈。
      他说,我整个的一生都是这么度过的,我也会这样结束我的一生。
      她说,这怎么可以?让我陪伴你,从此我们再不分离。
      我爱你,就像爱我生命中唯一的光。
      我爱你,就像爱我尘世中的每一个兄弟。
      在昼与夜的交汇处,他们相遇,交换爱的语言,相爱,然后分离,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奇迹?
      
  •      这本看似好笑的爱的读本,是一个非比寻常的朋友推荐给我,也是我第一次第一次,没有停歇,忘记人间读完了整篇。那是大一还是高三的休假我已记不清,这个孤独的幻想家带我进入了自己的那条根本不可能走的路。幻想期待着8年的爱。在平淡的描述中,并赶不到什么滋与味,但当最后一个字印如我的细胞后,全身的细胞已经松散,全身无力去支撑着少有的白夜,当第一滴泪水滴到代表着结束的符号时,才发现或许爱一个人就要永远将他藏于清澈心底,没人可以去打扰,那份纯净就犹如一面镜子,照到自己的挣扎,脆弱与无奈。随着时间的消逝,感悟或许会慢慢淡化模糊,但也或许会变得更刻骨铭心……
       你的心是否孤独?这个孤独的人照出了我自己,曾经违背的诺言,不想说自己是一个片子,只是心在孤独而已。8年到了,那个原本以为会孤独的8年,在一片慌乱中度过了,女主人公在桥上那一刻,她终于不孤独了,但是心外的她怎么办……
  •      对于一个孤独的幻想家来说,生活是永远等不到黎明的黑夜。而你的到来,恰似一缕阳光,照亮了他的夜。尽管这光明只有四个短短的夜晚,当这四个夜晚画上破碎的句号,早晨来临,他的世界重又笼罩了注定的灰暗。但是这一场奇迹,已足够他独自慰藉,来舔舐他不愿面对的伤口。至于孤独,那是命中注定,也是永恒,他早知无力去改变,早已习惯去接受。
       主人公——幻想家。在他的幻想中,他拥有一切,认识彼得堡所有的人,熟知彼得堡的每个地方。在现实中,他却什么都没有,单身、穷困、无所事事,在彼得堡生活八年,却几乎没有结交上一个熟人。他会仔细观察当地人的面孔,与一位经常会面的老头差点儿交了朋友。他会为每一座房屋创造对话,并因为一座喜欢的小屋被刷成黄颜色而几乎气出黄疸病来。当一天的工作结束,他就会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沉浸在自己丰富多彩、如醉如痴的幻想之中。在幻想里,他扮演诗人,与霍夫曼交朋友;在幻想里,他遇见戴安娜•薇侬、伊凡三世、丹东等人。在幻想里,一切他都拥有,一切都由他创造。在幻想时,他会呼吸急迫,脉搏加快,泪水从眼眶里迸涌,两颊燃烧,整个存在会充满令人陶醉的喜悦;当朝霞照进窗户,他精疲力竭,精神过度兴奋之后出现了麻木。在幻想里,他疯狂地爱恋着一个女子,他们两个双双抛开整个世界,携手走过岁月;她因为离别而在躺他的胸口痛哭;;在远离故土的海外、在中午炎热的异国天空下,在壮丽的不朽之城,在豪华的假面舞会上,在喧闹的乐声中,在灯烛辉煌的宫殿里,在爬满桃金娘和蔷薇花的阳台上,他都遇见她,他们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之中……
       幻想家就这样,躲在无路可入的角落,独自做着他的梦。他不愿被人打扰,不愿从梦里醒过来。当幻想被现实打断,被不速之客拜访,他会显得狼狈、面色慌张。即使在外人看来,幻想着的他的神情那样好笑;即使他早已知道,自己的幻想、贪欲和懒惰,早已使自己浪费了大把青春光阴,连他自己也觉得可怜。可是他不够勇敢,他禁不住诱惑,在可怕的现实来临之前,他宁愿让自己陶醉在这极乐而虚空的快感之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自始至终都没有给小说的主人公一个名字,也没有交代他的工作、家庭背景。他仿佛一个幽灵,孤立地、毫无联系地漂浮在这个世界。幻想家,就是他的名字。他正直、善良、高尚、诚恳、礼貌、多情,拥有一切美好的品格。只是,他是一个远离世界的人,他逃避着人群,逃避着世界给他的现实,躲在彼得堡的太阳照不到的角落,独自做着梦,创造着属于自己理想的一切,属于美的一切。他敏感、多愁善感,会为他人的幸福而幸福,为他人的悲伤而悲伤;他观察细致,习惯于分析与揣测,能够单凭外表准确无误地断定,什么样的人住什么样的别墅;他神经脆弱、缺乏安全感,当彼得堡的居民都到乡下消夏,他感到神不守舍、不能排遣的忧郁。他的幻想,就是自己的伊甸园。
       幻想家幻想着,可是渐渐的,他感觉幻想之后的清醒时刻太可怕了,他羡慕周围的人那实实在在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不断更新、永葆青春。而幻想家的生活,无非是影子和思想的奴隶。当幻想渐渐枯竭,理想在成长中粉碎、瓦解,他感觉到无法排遣的忧伤。这时,他遇见了他生命中的奇迹。娜斯简卡,成为他逐渐苍白难耐的黑夜里的一缕星光。这个女孩,俊俏、聪明、善良、多情,聆听了他的经历。他不再是一个任何人都不知道的,与任何人都没有联系的,孤立的人了。娜斯简卡,成为他的希望。
       娜斯简卡与幻想家是相似的,她从小被锁在奶奶身边,足不出户,也整天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幻想着自己嫁给中国皇太子。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相似性,她倾听了幻想家的妄言,并答应与他会面。而后,幻想家也聆听了她的经历,她的罗曼史。娜斯简卡爱上了自己家的房客,在房客走的前一天约定,等他一年后从莫斯科回来,在彼得堡相见并结婚。可是一年过去,房客来了彼得堡,却没有来与娜斯简卡想见。于是幻想家帮助娜斯简卡,为她向那位房客递信。
       一天,又一天,房客没有来。娜斯简卡悲伤至极。幻想家替她难过,却更加难受地发现,自己已经不可控制地爱上了娜斯简卡。他忍了很久,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可是最后一夜,他实在无法忍受这种痛苦,终于将自己的爱情告诉了娜斯简卡。娜斯简卡先是不敢相信,但加上自己对房客的失望和埋怨,最终接受了幻想家的爱情。他们在复杂的感情之中哭了,又笑了,说了千言万语。
       在这一刹那,似乎黑夜就要彻底结束了。他有了娜斯简卡。他有了爱情。他与这个世界产生了联系。幻想家的日子仿佛进入了极昼地带,等待他的仿佛是永久的光明。对饱经忧伤的他,仿佛,一切的孤独都要终结了,一切的飘渺幻想都不必要了。他不再会一个人躲在角落用幻想拂拭伤口;不再会因别人的拜访而慌张失神、面容变色;不再会寄托于飘渺的思绪,无力面对现实;不再会因幻想的枯竭而悲伤痛苦。终于,他将拥有幸福了,他的黑夜,将变成永恒的白昼。
       可是陀氏没有让这一切发生。在详细地描绘了幻想家与娜斯简卡在那一晚的幸福交谈之后,他选择让那位似乎不应该出现的房客出现。“娜斯简卡蓦地一震,冲出我的臂抱,迎着他飞了过去……我站在那里望着他们,就像遭到了雷殛一样……但她刚向年轻人伸出一只手,刚投入他的怀抱,忽然又向我转过身来,像一阵风,一道电光似地出现在我眼前,我还没来得及清醒过来,她就用两条胳臂搂住我的脖子,紧紧地、热烈地吻了我一下。接着,她一句话也不说,重又跑到年轻人身旁,拉住他的双手,带着他走了。”
       这样曲折而又残酷的结局,几次把刚准备好幸福感觉的读者,重新拉回到残酷的现实。其实这样的结局是必然,因为要知道,幻想家的命运早已注定。那些关于未来的美好想象,只是虚幻,只是诞妄。幻想家不可能有这样幸福的机会,只因为,他从未曾改变,他还是那个幻想家,他依旧无力面对现实,他依旧把一切理想化,他不曾、也永远不会得到现实的认可,不会得到世界的接受。还因为,他爱的娜斯简卡,根本与他是不同的人,她是这个世界的人,而他,从不曾属于这个世界。
       作者在作品结尾,借幻想家之口这样说:“我的白夜是在清晨结束的。”“或许是阳光突然从云层后面探头看了一下,又躲到雨云背后去了,于是一切又在我的眼睛里黯然失色;或许是我未来的整个前景在我眼前如此凄凉地一闪,于是我看到了我现在的光景,即过了整整十五年变老的以后的模样,还是在那个房间里,还是光棍一条,还是和玛特廖娜打交道,而她这些年来丝毫也没有变得聪明些。”“可是,要我记恨你——决不!”“我的上帝!那是足足一分钟的欣悦啊!这难道还不够一个人受用整整一辈子吗?”
       于是就像这样,这短短的四个白夜,奇迹般地到来了,又匆匆地离去了。这充满光华的一瞬,这充满希望、生命力、爱意、美好的时刻,在幻想家的生命中,发生了,又熄灭了。幻想家曾以为遇到了天使,遇到了知己,从此可以摆脱忧愁的、平淡无奇的生活,可是他错了,也许从一开始,娜斯简卡的到来就是个美丽的错误,是一场巧合。娜斯简卡到底不是幻想家式的人物,她虽爱幻想,但更懂得去争取爱情,争取现实中的美好。而幻想家自己,他什么都没有,只是寄情于虚妄。他的性格早已将他的命运划定。他不可能得到幸福女神的眷顾,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欢乐。他注定永远孤独。而娜斯简卡带来的一切,只是这命运中的一只小插曲,是足以让他怀念的罗曼司,是聊以慰藉的曾经。小说在开篇引用了屠格涅夫的一首小诗:“要知道,上帝创造此君/莫非是为了给你的心/做伴于短短的一瞬?”虽然她只是过客,从不曾属于他,但在他的一生中,她却给了他最美好的四个白夜,给了他足以忘掉忧愁的一刹那。虽然孤独是永恒的,可是这美丽的偶然,也可以作为慰藉。
       由于篇幅有限,不能进一步分析幻想家这一特质产生的原因,更难以对这特质本身做价值评判。我个人认为,这与幻想家本身对美的追求、他自身的敏感性格,以及现实生活的空虚、无趣、残酷相关。是在理想的美和现实的丑的矛盾之中,幻想家坚持一颗不受任何污染的心,坚持不作出任何妥协,幻想家才成为了幻想家,才注定了孤独的命运。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深刻到残酷,而又充满热情的文笔,以及其深刻的心理描写,此处也不再赘述。
       《白夜》是关于一个幻想家的悲剧,也是关于美和现实的矛盾。我不禁想到了吉皮乌斯的一首诗《无力》:
       我贪婪的眼睛望着大海,
       我的脚却紧紧地锁在大地……
        我站在悬崖之巅,天空之上,
        却不能就此向蓝天飞去。
      
        不知该反抗还是该屈从,
        缺乏死的勇气和活的勇气
        离上帝很近却不能祈祷,
        想爱,却没有爱的能力。
      
        向太阳,我向太阳把手伸出,
        我看见苍白的云织成帐幕……
        我觉得我已经知道真理,——
        却不知用什么词句把它说出。
      
       有限的人类在永恒的无限面前,显得是那么无力、无助。他的命运仿佛已被计划,他的悲剧仿佛已被注定。可是人类又从不曾停止对美、爱、真理的追求,正如幻想家明知虚妄,还沉湎于自己的幻想。可是这就是人。是人,所以从来不放弃对有限的超越,从来都向往接近无限的终极本体。虽然这样的道路充满挫折与痛苦,可是人,不可能放弃。这从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时就已注定,这是人的天性。在《白夜》中,幻想家是痛苦的,可是这有什么不好?世界上不能没有幻想家,要有幻想家去幻想,去追求,去梦见美。这种精神早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天性之中,幻想家只是其中极端的表现。也许,在某些时候,我们都是那个幻想家,何不让我们就去做那个幻想家?沉湎在温馨的梦中,也许这就是人类美丽的悲剧。
      
  •     这是我唯一读过三遍的一本书。现在想起来都感觉很震撼。第一次看是初三暑假,在广东一个酷暑的小屋我一口气读完了它,跟它一起疯狂一起喜悦一起沮丧……
      主人公富于心理然而在现实中那么胆怯,很多时候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想起一个对哈姆雷特的评价“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然,主人公没有哈姆雷特的力量,他的地位那么次要,似乎无足轻重,然而他又是那么敏感,让看到的人不由地感到分外震撼,尤其是自卑而内向的人往往有强烈的共鸣感。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常擅于写内心,这也和他自身敏感而多疑的性格有关。
      今天上了西方文学课,想起这本小说,想起最后一次读它,是在小舅家三楼废弃的鸽子房,我蜷缩着一边看着本翻烂的薄书,一边不时看看天……
  •     我是在大二读到他的,也许是人的青年时期总会有一段躁动不安的日子。那些时候我特别迷茫,关于社会、人生、命运及爱情之类的东西搅得你彻夜不眠。之前读过他的《死屋手记》,但没想到一个经历过如此黑暗的男子,之前内心却如此柔情,我当时就觉得作者是特意写给我的一样。我甚至将其手抄了一份,之后就慢慢接触他的其他作品,摘抄很多。但始终在我心底的只有这部《白夜》。就像许多人在某一阶段的人生,黑暗中仰望光明,不,是黑暗与光明的交融。当时是如此忧郁,现在回想起来却是庆幸,庆幸自己曾有过那段日子。推荐大家读一读蒲宁的《素昧平生的友人》,异曲同工。这都是孤独者写给孤独者的歌。
  •     即 使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作品中,《白夜》也是特别的。它没有《罪与罚》《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那样犀利的心灵剖析和对众生百态愤怒的描绘,也不是《白 痴》《卡拉马佐夫兄弟》那样的史诗,更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小说叙事做出的最重大的贡献——复调。《白夜》是那样的纯粹,纯粹到让任何一个恶毒的评论者几 乎找不到缝隙切入。
      
      由于《白夜》中,爱情作为叙事线出现,致使很多人把它当成“爱情小说”。然而,这种误解是可怕的。托尔斯泰可以写爱情小说,屠格涅夫也写了很多爱情小说,唯独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不可能写爱情小说,在所有19世纪的俄罗斯小说家中,他太不同了。
      
      《白 夜》说到底,是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和幻想家对于青年的希望,甚至是一个梦境。“我”对于娜斯简卡的爱,与其说是一个男人对于一个女人的爱,倒不如说是对于 “年轻”本身的眷恋和爱慕——他们没有上一代人所背负的沉重包袱,他们终究生活在更好的时代,即便是如“我”一样的,因无所事事而沦为以念想度日的幻想家 的人,也因年轻本身而带有了希望。之所以《白夜》同他其他的小说相比是那样的卓尔不群,那样充满了诗意和灵动,正是因为那是时值27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对 自己的青春最后的赞歌。
      
      在“第三夜”,当娜斯简卡对“我”说:“我差不多要像爱她一样爱您...”时,“在那一刹那,我不知怎地感到抑郁 得可怕,然而一阵似笑非笑的意向在我心中涌动”。如果“我”始终没有把娜斯简卡的信送到“他”的手上,也许“我”和娜斯简卡就会拥有爱情,然而,这份自私 绝对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想要赋予这“幻想家”的一代的,他们应该拥有像天使一样纯良的心灵,应该不懂得卑劣的伎俩,更不屑于玩弄这些手段。这像极了杨德昌 的电影《麻将》中的纶纶和马特拉。有人说,杨德昌就是电影世界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同样是彻底的悲观主义哲人,却在一瞬间,留给了这个悲惨世界最明 媚的希望。
      
      终于,第四夜,“他”出现了,从“我”身边带走了娜斯简卡。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故和打击,“我”竟然没有一丝嫉妒,反而在心 中如吟诗一样的对娜斯简卡祝福,并觉得“我的上帝!那是足足一分钟的欣悦啊!这难道还不够一个人受用整整一辈子吗?”终于,我们懂得,爱情对于陀思妥耶夫 斯基,最美丽之处,就是足够受用一辈子的,足足一分钟的欣悦,以及希望的力量。这一分钟的欣悦,就如同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中,佐助为了与所爱之人—— 被毁了容的春琴——寻求平等,把春琴的美貌铭记心中,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与春琴相拥的那一刻,“佐助有生以来,前前后后,从未享受过这沉默的几分钟中内所 感到的快乐时光”一样。佐助为爱的平等而不惜自毁,“我”在所爱之人离去后感到希望的美好,在这样的瞬间,谷崎和陀式都找到了爱情消解之后更高的力量。
      
      也 许普希金需要塔基亚娜,也许布尔加科夫需要马加丽塔,也许他们都需要这样一个“永恒女神”的怀抱来遗忘艺术大师对于这个世界的绝望和自身的孤独,但陀思妥 耶夫斯基不需要,无论是《白夜》中的“我”和娜斯简卡,还是《白痴》中的梅诗金公爵和娜斯塔莎,都用猝然的离别打破了美好的假象。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诗 人,而更像一个敢于承受孤独的痛苦哲人。
      
      《白夜》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彻底舍弃了抒情性,走上了和同时代许多大师们迥然不同的道路。也 许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是在用抒情诗人的激情谱写小说,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是用近乎极端的理性在刻画他所在时代的俄罗斯众生相。当托尔斯泰发现了人的意识 在某一瞬间完全脱离理性范围,不曾决定就已然行使了让命运改变的举动,他在《安娜卡列宁那》中让安娜突然死亡。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却在发现了理性中近乎极端 偏执的疯狂,开始“描绘人心灵的全部深度”。也许在19世纪的俄罗斯,最现实主义的小说家也拥有着一流的诗情,而他却没有诗情,他也不需要诗情,他只用他 的手术刀愤怒的解剖这个世界,用他独有的独白大声的谩骂着。让谩骂和说教拥有最高的艺术价值,这不单单需要良心和勇气,更需要艺术的灵性。显然,他做到 了。所以福克纳才说:“我们都失败了。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达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达到过的高度”。
      
      作为红色热温尚未完全褪去的一代中的一 员,在我小的时候被硬性灌输的关于俄罗斯小说的概念,就只有高尔基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看他们的小说如同嚼蜡,哪怕一页都是灾难。时至今日我才明白,我对俄罗 斯小说的看法险些被他们毁了。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屠格涅夫的《烟》,那是一种在同一个国家的小说中我从未感到过的亲 切感,那是真正的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调子。我终于明白我是误解了俄罗斯小说。
      
      高尔基和奥斯特洛夫斯基小说的艺术价值毁于一种显而易见的东 西——极左的政治倾向和枯燥的说教——这岂能存在于俄罗斯的艺术之中?俄罗斯是抒情的国度,诗人的国度,蛮横而抒情的诗性是俄罗斯的根基,诗已经进入了俄 罗斯的私人生活和公众生活的每个角落,就连马雅可夫斯基伴随着极左刽子手斩落人头时所朗诵的“革命诗歌”也都是极具抒情性的真正的诗。显然,高尔基和奥斯 特洛夫斯基既没有诗情,他们的说教又无法比拟陀式——他们的说教唯一做到的只是毁灭了作品的艺术价值。然而讽刺的是,高尔基竟曾经用政治观点攻击了陀思妥 耶夫斯基的杰作《地下室手记》,说“这只不过是对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辩解”。不能不让人失笑。
      
  •     有一些人在爱情中无法停止对自己发起的战争,有一些人或许是因为懦弱和更加透彻,对深爱的人就像是欣赏捧在手里的溪水。终究流逝的溪水做一面镜子,随时间消逝的和偶然转折的波澜都是你发自内心的应允和接受,这可能是对爱情最珍惜的态度。
      转身回到人群中的时候,你会发现似乎肩头多了一盏陪你同行日夜的灯,那必定是你的所得,那就不要熄灭它吧。
      这个故事将的终究不是一个平常的故事,但是看来似乎日日夜夜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谢谢白夜夜同学在饭桌上的一定一定一定要看的推荐。
  •      琼瑶式的故事,情节并不吸引人,但作者应该不是为了讲一个爱情故事而已,“我”自述那一段可谓震撼。直到最后一句,我有点明白了陀氏想说什么:我的上帝!整整一分钟的无限幸福!难道这还不足以让人享用一生吗...
  •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有一种特别的热情和冷漠。撇去那些批判社会制度的成分,人性的多样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点足以让人动容。《白夜》是一部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描写爱情的小说,里面爱的美好,爱的残忍自私刻画得很真实。
  •      在推荐短篇小说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位向朋友推荐《白夜》。多余人与传统俄罗斯女孩子之间的爱情,类似《罗亭》与《贵族之家》。但第一人称写来,让人更觉真实动人。虽倏忽而始倏忽而终,但男女主人公如火花般一闪而逝,缠绵凄美的爱情,已经足够撞击读者的心灵。而且作品背景特别,圣彼得堡的白夜为这段感情更添一分色彩。若是故事发生在白天,未免过于大胆;可如果发生在平常的夜晚,男女主人公之间坦诚相待的真情,恐怕又要略逊一筹。偏偏是“白夜”,绝妙!虽然有作品风格有异于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主流风格之嫌,但仍然强烈推荐一读。
       至于《赌徒》,由于陀斯妥耶夫斯基本人就曾经是一个十足的赌徒,而此人又向以擅长对读者描述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著称,所以有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恐怕再没有文学作品能凌驾于本篇之上。另外,对于男孩子来说,除了以主人公若干日的疯狂赌博做为主线之外,还有更能够引发你们共鸣的东西,那就是主人公刻苦铭心的单恋经历,所以,我推荐每一个有过单相思经验或者正在单相思的男孩子看看这本书^_^
  •     一场梦幻偶遇
       两个做梦的人
       三个人的故事
       四天痴心倾诉
       留下伤心结局。。。。
  •   熊怎么疯狂了啦.我也要看看.
  •   看熊唱歌跳舞的嘛。熊就老是晚上想七想八,想一堆雄心壮志啥的。以前编报纸的时候,夜里想报纸一版一版的,睡不着。
  •   那种疯狂有种不可抵挡的冲击力,让人坐立不安。
    《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大哥德米特里,《涅朵琦卡》的继父叶菲莫夫,《白夜》里的幻想家,他们都真诚得让人心痛,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王小波在他的短篇《绿毛水怪》里提到叶菲莫夫时有这样一段:
    “人生不可空过,伙计!可是人生,尤其是我的人生就要空过了,简直让人发狂”。
  •   七草亲的书评写的总像散文一样美^^
  •   不喜欢这么写评价,总是他他他的。 呵呵,怎么感觉有点胡兰成的“这是好的”的感觉啊。猫君,好久不见了!
  •   其实只是想说一个故事,不需要喜欢。
    近日安好,也祝你好 :)
  •   恩,很有爱,立马借了来看
  •   惭愧,不小心给发现了,躲起来……
  •   看了一遍,没有看懂,我是指,小说。
    男主人公心好,但多幻想,少信心、勇气与行动,所以与社会不融。而这样的人,最终连获得一份爱情都不能,姑娘接触了接触他,可能欣赏他的好心和善良,但是最终不能选择和他在一起。
    是这个意思吗?
  •   一刻的欢娱,足够受用一生。
    他说,我整个的一生都是这么度过的,我也会这样结束我的一生。
    他是我曾经的现已逝去的朋友。
  •   难道你不能获得幸福吗?
    我也常常这样问我自己。
    只要少一些挣扎,也许能幸福。
  •   被击中了的感觉……钦佩。
  •   爱的世界 莫测
  •   爱的世界 无边
  •   "他的性格早已将他的命运划定。他不可能得到幸福女神的眷顾,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欢乐。他注定永远孤独。" 看到你这句时心里一震,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事实,可我希望,他能有所超越,他终得他该得的幸福。
  •   白夜。我爱那俄国漫长的白夜
  •   是啊,震撼,共鸣,就是这种感觉。
    第一次看是因为换教室考试,在陌生班级的课桌里发现的啊。完全低估了它的魅力,匆匆忙忙赶在开考前看完了。结果之后心跳手抖,考试大脑一阵阵空白。哈哈,还好那门课是我擅长的,最后没有挂掉。
  •   谢谢,写的真好,我本来没有明白这本书在说什么的。
  •   我并没有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高尔基及奥斯特洛夫斯基分裂开来看。高尔基当年的《童年》《在人间》《大学》同样是感人的同时也不失理性的诗篇,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那段被摘录到教科书里的话,直到我读大学的时候回想起来才感觉如此深刻动人。只是相比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他们的风格都不一样而已。
  •   也许感人是真的。但是在艺术成就上高、奥(20世纪写《铁疙瘩是怎么摔出来的》的奥,不是19世纪伟大的剧作家亚历山大.奥斯特洛夫斯基)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差得远了去了,他们不只不是一个风格,他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
  •   我当然不是说因为感人就觉得他们写得好,而是发觉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秀的方面,要说差很多,这倒不一定。我也看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尤其喜欢《战和》。我感觉,不是说审美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了,有的作品就是另一个层次的了,这种分等级的方式不仅粗暴武断,而且混杂着太多情绪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其实作品就只是作品本身,我们既然反对作品里的意识形态,又为何要用意识形态的眼光来看它们呢?
  •   我说的不是意识形态。而是艺术成就。
  •   陀思妥耶夫斯基把“复调”带给了小说,纯理性思辨的众声喧哗始于他。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宁那》做出了小说家向人类潜意识探索的第一步,50年后的乔伊斯是踏着托尔斯泰的脚印创作出的《尤利西斯》。契诃夫把18世纪以来戏剧冲突的焦点从人与他人转为了人与自身的冲突,从而为后来荒诞派和表现主义戏剧的大师们引出了道路,19世纪这三座大山的艺术成就是高、奥二人累死也企及不到的。
    就连20世纪,布尔加科夫也比拉美早了几十年就开始探索魔幻现实主义,伊萨克.巴别尔对短篇小说叙事的贡献不亚于海明威,茨维塔耶娃和曼杰里史塔姆也足以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而高、奥二人相比之下又算的了什么呢?
    一句话,艺术成就有多高,就在那摆着呢,这不是什么“个人喜好不同”或者“审美倾向不同”所能改变的。
  •   福克纳觉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伟大的小说家。昆德拉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后一位巴尔扎克式的小说家。约翰.迈克尔.库切说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萨特对他的一生产生了不能磨灭的影响。
    怎么就没见哪个牛逼大师说高尔基对他产生了不灭影响呢?
  •   一句话,艺术成就有多高,就在那摆着呢,这不是什么“个人喜好不同”或者“审美倾向不同”所能改变的。
    ------------------------------------------------
    可我就是从个人喜好方面来说的呀,有什么冲突?
    “我感觉”不是“我定义”,趣味无争议嘛。
  •   楼主要当心啊,你也许自己经常也有些思想和高尔基的在人间里的思想是一样的——厌恶凡俗,渴望超越。
  •   另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牛虻这样的书虽然缺乏艺术的崇高性,作者也不太有知识分子的探索心,但作品仍然带给人感动,让人要为之落泪。高尔基的书里面的一些事情以及作者的感受常常让人觉得这些事情就在自己身边
  •   个人觉得牛虻还是有一定艺术性的。
  •   趣味当然无高下,但有些作家的趣味在于鼓吹阶级斗争,有些趣味则在于探寻人类普遍的深层困境和边界,
    这就不只是属于“趣味”问题了。
    这是文明层次的问题。
    文化没有高低,可文明有。
    拿筷子或拿刀叉吃饭,那是文化文化差异,没有高低;
    可是对待作品,从人类的层面出发和从阶级的层面出发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文明的差异!
    文明是有层次的!我也认为,关照人类的作家比起关照阶级斗争的作家,在艺术性和文学史上的地位,理应更重要和深刻!
    还有关于文学作品中的“感动”,是不能作为辨别高低的标准的。起码和伟大和深刻没有必然关系。让你感动的情节和人物,不一定具备伟大的要素!而且感动是因人而异的,我容易被很一般的的事物感动,韩剧也让很多主妇感动,能说伟大和深刻吗?
  •   人会挑书,书也会挑人!
  •   高尔基 奥斯特洛夫斯基 读如嚼蜡 有点伤人了吧!
    呵呵 我很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
  •   伟大者自有伟大之处,何必计较谁更伟大?
  •   贴什么样的标签没用,首先要看自己对生命、对信仰、对文学的态度如何。。
  •   看他们的小说如同嚼蜡,哪怕一页都是灾难。
    +1 纯属个人的好恶
    觉得这种白夜这种抒情也没什么味道。。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味同嚼蜡 同意 他算不得文学家
    高尔基还是好的 做俄国文学的启蒙读物
  •   这么多评语中最喜欢的,百看不厌。
  •   。。这段文字,好美
  •   陀氏的作品跟他的精神一样疯狂
  •   琼瑶???
  •   我的上帝!整整一分钟的无限幸福!难道这还不足以让人享用一生吗...
    老是觉得他这是在说羊癫疯……
  •   和羊癫疯是一个道理
  •   晕,和琼瑶有个什么关系,要说有关系,都讲到了爱情,都是小说。
  •   我还以为除了在大百科的作家分类之外永远也不会看到这两个名字共列
    不过无所谓
  •   《白夜》确实不太像陀氏的风格,不过故事很精彩值得一读
  •   抑或她(他)的诞生,正是为了陪伴你心,虽然只是片刻、瞬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