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以后

出版时间:2005-4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日] 村上春树  页数:169  译者:林少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故事发生在冬天的东京,时间跨度只有晚上12点到早晨6点七个小时,采用两条平行线结构,分别叙述一对年轻的姐妹,一个在黑夜中昏睡,一个在思考和行动。   女孩十九岁,漂亮,是由不法中国人偷运到日本被迫接客的“妓女”。小说开始不久,悲惨场景就出现了:天黑以后她在情爱旅馆接客时,因突然来了月经而被一个叫白川的日本人打得鼻青脸肿,衣物也被抢走,赤身裸体蜷缩在墙角吞声掩泣,床单上满是血迹。半夜在餐馆里独自看书的女主人公玛丽因为会讲中国话,通过吹长号的大学生高桥的介绍,被旅馆女经理找来当翻译处理这场“麻烦”,故事情节由此铺展开去。  村上在书中塑造的白川,可以说是日本这个民族“恶”的典型,他敬业、勤奋、文质彬彬,但生活刻板,观念顽固,施暴后行若无事,还继续加班,丝毫没有作恶的意识。著名翻译家林少华教授在译后记中写道:“这种恶,既不同于恐怖分子的恶和极权主义的恶,又不同于太平洋彼岸霸权主义的恶,更不同于杀人放火等一般刑事犯罪分子的恶,它发生在日本社会又不局限于日本社会,因而是更应警惕的恶。”村上本人在写完《海边的卡夫卡》后,就表示自己下回“想写既是象征性的又有细部现实感那样的恶。归根到底,恶这个东西,是同卑鄙、怯懦、想象力匮乏等素质联系在一起的。”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1949——),日本著名作家,京都府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1979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新人文学奖。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等。作品被译介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章节摘录

  这些特征表明,白川确乎是个普普通通的公司职员,他身上的优缺点也是常人可能有的优缺点,全然看不出是个“卑鄙的家伙”,甚至他本人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卑鄙。说不定,他是单纯地从交换价值这一角度看待自己的行为的--我出了钱,作为交换,你提供性服务;而你因突然来了月经未能提供,作为交换,理应挨打,一如因为我是电脑技师所以电脑坏了该我加班维修,因为加班晚了所以该由公司出钱让我搭出租车回去,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换言之,白川式的“恶”已不再是常规形态、传统形态的恶,不再是“绝对恶”,而属于超出善恶标准的、甚至超出了恶的恶,因而有可能是现代社会中更带有普通性、更可怕的恶。  其实“恶”很早就已出现在村上笔下,乃是横穿村上小说世界的另一条干流--虽然此前我们注意的大多是其作品主人公自我呵护之余的“善”、爱心或温情--例如《寻羊冒险记》中的“先生”、《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的“夜鬼”、《奇鸟行状录》中的渡边升和剥皮鲍里斯,以及《海边的卡夫卡》中的“父亲”或“琼尼·沃克”等。但这些作品中的恶大体是“绝对恶”,并且比较模糊:人物形象模糊、行为方式模糊、时间地点模糊。但《天黑以后》中的则是“相对恶”。并且人物形象清楚:年龄三十五六,扎领带穿皮鞋,架一副金边小眼镜,“长相给人以知性的印象”。行为方式清楚:挥拳殴打、剥光衣物拿走。时间地点清楚:晚间10时52分,“阿尔法城”情爱旅馆404房间。惟一模糊的就是恶与善的界线或者恶的本来面目,而这种模糊的恶或“无面人”的恶恐怕正是交换价值至上的、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的恶的主要形态。它既不同于恐怖分子的恶和萨达姆式极权主义的恶,又不同于太平洋彼岸霸权主义的恶,更不同于杀人放火等一般刑事犯罪分子的恶,它发生在日本社会又不局限于日本社会,因而是更应警惕的恶。  而村上本人也早已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他在2002年一次接受采访当中谈及写完《海边的卡夫卡》之后的打算时说:“往下我想在小说中写的还是关于恶的,想从各个角度去思考恶的表现和形态……下回我想写既是象征性的又有细部现实感那样的恶。归根结底,恶这个东西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同卑鄙、怯懦、想像力匮乏等质素联系在一起的。”(《村上春树编:少年卡夫卡》,新潮社2003年6月版)  村上春树为什么要把“恶”安排为流经作品的一条干流呢?为什么对“恶”的发掘如此执著呢?我想首先是因为创作本身的需要。他在《海边的卡夫卡》出版后不久接受采访时说:“关于恶我始终都在思考。我认为,为了使我的小说具有纵深感和外延性,恶这个东西恐怕还是不可缺少的。我一直在思索如何描写恶。”他认为写小说是为了寻求同他人之间的Sympathy(同情)的呼应性或灵魂的呼应性,“为此就必须深入真正黑暗的场所、深入自己身上真正恶的部分,否则产生不了那种共振。即使能够进入黑暗之中,而若在不深不浅的地方适可而止,也还是很难引起人们的共振的--我想我是在这个意义上认真构思恶的”。(《村上春树谈〈海边的卡夫卡〉》,见《文学界》杂志2003年4月号)村上不止一次地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是“自己心目中形式最理想的小说”(其次是《群魔》),他就是想写这种包括恶在内的具有多重视点的“综合小说”。众所周知,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两部作品在窥测、发掘和剖析人性内涵方面可谓出类拔萃之作。其次一个原因,在于村上对日本的历史和现状的思考和忧虑,以及由此产生的责任感。他在1995年11月与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的对谈中,一再强调日本战后“尽管进行了许许多多重建,但本质上丝毫没有改变”,没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清算,没有将那场暴力相对化,而采取了一种“暧昧”以至“狡猾”和“伪善”的态度,因而他对日本日后的走向怀有深刻的危机感,并且是从二十九岁开始写小说以来就怀有的。但在“冷战和经济起飞时期,毕竟有一个社会框架,社会中还存在类似自然治愈力那样的东西,而现在自然治愈力正在社会混沌状态中摇晃和衰弱,frustration(失望)日益加深,所以才会发生奥姆真理教事件”。(前引《文学界》)这使他愈发觉得日本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相当大的变化,可能发生什么甚至已经在发生了,这也促使他放弃了以前的detachment(不介入),开始深入思考commitment(介入)这一问题。而如果要commitment,就势必把笔锋指向“恶”--历史的恶、现实的恶、绝对的恶、相对的恶,以至超越善恶的恶。“寻找与社会上通行的善恶等基准和规范不同的线路,是村上作品重要的motif(主题)”。(森达也《对二元论社会的反抗》,《朝日新闻》2004年11月12日)应该说,这一主题在《天黑以后》中得到了相当充分的体现。  当然,关于这部小说的主题也有不同的看法,这里略举一二,以备读者参考。2004年9月19日和11月12日《朝日新闻》分别发表了三浦雅士和香山理佳的评论。前者认为:“归根结底,主题在于每一个人所怀有的秘密,不能诉诸语言的秘密、不能互相谈论的秘密。不,秘密本身不是主题。对于怀有不能互相谈论的秘密所带来的悲哀,别人根本无法消除,所能做的无非悄悄并排坐下而已。此乃村上春树独特的主题、独特的旋律、独特的哲学。”后者表示的则是另一种观点:“新作《天黑以后》讲的是少女在一个晚间获得再生的故事。似乎是说如今年轻人的再生和成长已不再发生于同社会相关的场所,而只能发生于在饮食店那种狭小空间所接触之人的范围内。在这里,村上大概想通过即物式描写来正面迎击年轻人的莫名其妙和日本社会的莫名其妙。”  关于本书,最后还需要指出饶有兴味的一点:书中以爱心使姐姐也使自己获得再生的女主人公玛丽,是个会讲中国话的女孩,她从小上的是“中国人学校”,大学是在外国语大学学中文,并且即将赴北京留学。在村上二十几年前写的《去中国的小船》中,“我”坐在港口石阶上,“等待空漠的水平线上迟早会出现的去中国的小船。我遥想中国都市灿然生辉的屋顶,遥想那绿接天际的草原”。现在,去中国的小船终于从水平线出现了,主人公即将朝着中国出发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篇译序中有的观点是在同此书的责任编辑、上海译文出版社沈维藩先生电话交谈中产生的,因此不妨视之为我们共同的观点。另外,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小林康博先生和北京的颜峻先生为我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音乐等方面的疑难问题提供了热情而极具专业水准的帮助,在此谨一并致以诚挚的谢忱。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天黑以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这是第一次读村上春树的书,那天经过书架的时候看到了,就拿了下来开始读。故事很短,很快就可以看完。书中主要跟着两姐妹进行着场景的变换。姐姐的那部分故事基本没有看懂,觉得姐姐的沉睡是一种逃避,即使在最后醒过来,似乎跟现实断裂开了,被关在一台电视中,这样的完结让我很疑惑,似乎觉得作者想要说明什么,却好像什么都没有。而妹妹的故事则多了很多的对话与叙述。几段小故事的拼接,让性格活泼善良的妹妹带来了书中少有的温情。而作者一直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静静注视着这一切的发生,也不参与,似乎一切都与他无关,被一根理智的线操控着他的眼睛。联想到《魔鬼经济学》里讲述的相扑的一些事实,同时隐隐折射出日本影子社会的无所不及的触角。《千与千寻》中无脸男的形象,都是一种沧桑的历世感。但似乎又与中国古代的隐士的内心不同,隐士的大悲大喜,最后豁然开朗。而日本带来的这种感觉是一种无力感,经历起落过后压抑的状态。
  •      爱丽的那条线看得云里雾里,不过正像背景图那样映照出了这个核心人物所在的处境,所谓两条线,主要故事都交代在另外一个篇章里,然后这个故事的背后是另外一个故事当背景映衬,最后爱丽是大背景。
       天黑以后,按照远古社会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静谧的夜,没有任何故事会上演,但是正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然开始变化,社会的各个角落正在进行各种或者肮脏的、压抑的、悲情的、救赎的故事,道路不尽相同,人物各有心思,夜的黑没能吞噬一切。
       书中有一个故事当做谈话的一部分写出来,可能与本书主旨本身没有任何的牵连,但对于我来讲有着不可分割的分量,是推石头上山的三兄弟,很遗憾猜错了故事的结局,什么站到山顶才有最美的风景之类的,故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而且被教导的都是不要目无寸光,这个社会的多样性,道理需要诠释的不同方法。总之,不要想当然去断定一个唯一正确的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了就可以
       似乎大道理容易讲,实践很模糊。爱与生活不可掉以轻心,认真、谨慎和上进,该有自己的的优点法则,践行而已!
  •     夜深后的都市姿影,在飞鸟的角度下被扫描着——巨大的黑幕下,街道、公路犹如一条条交错纵横的血管,其中流淌着奔腾不止的血液。打破生物钟的兴奋感,黑暗处潜藏着的行动,和夜晚里时间独特的流动方式,凡此种种,都是都市里的特产。
      玛丽就在这天黑后的都市里游荡,她不想回家,因为家里的姐姐爱丽一直在沉睡,如童话里的睡公主一般,无法醒来。
      故事以两条平行线似的线索展开,玛丽的行踪和爱丽的沉睡。她们都在探寻着,在黑夜里。爱丽有着出众的美貌,自小就是人们眼里的女神,可正如高桥所说:她心里其实羡慕着妹妹玛丽。玛丽自小生长在姐姐的光环下,而且虽是日本人,却在中国人的学校里学习。当然还有高桥,中国妓女,熏,白川,他们也都承载着各自的重量,在天黑以后的都市里发酵着内心的阴暗,游走徘徊。
      因而,这里滋生出像白川这样的“恶”,这种潜藏着的模糊的“最凶不过的”“恶”。白川是一名普通的电脑工程师,对工作勤恳认真,对人也彬彬有礼,长相普通,戴金属框眼镜,手拿公文包,一身笔直西装。而在温和无害表面下,他的道德底线在下降,心灵在干枯冷漠中扭曲变态。这正是令人惊悚的,“恶”没有了明确的界限,恶人不在是那种十恶不赦的混蛋,而仅仅是普通人。因此,他对无法完成交易的中国妓女进行殴打并抢走所有衣物,之后,面对从妓女身上剥夺下的衣物,竟然是一脸不知其所以然的样子。
      而牛高马大、率真勇敢的熏,也经营着没有道德限制的情爱旅馆。即使是读法律却酷爱音乐的高桥,最终也还是选择回到世俗的轨道。这让人不禁担忧,他是否也会走上白川的路?是否那个电视机里的无面人不仅是白川,还是潜在着的普通人?
      当然,这里除了“恶”,也有“善”。玛丽、爱丽、中国妓女都作为善的一面而存在。最令我喜欢的是玛丽,她虽寡言却心有一片海,她虽游荡在外却清楚自己的方向,她虽表现中性却仍有女性的温柔一面,她虽行为叛逆却懂得自我救赎。和玛丽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她的姐姐爱丽了,爱丽虽然有天使的脸庞,但在别人的簇拥中却逐渐失掉了自我。就像过度开采资源会导致地面下陷一样,在内心的空洞足够大时,她就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了。她只能以沉睡来逃避。
      随着姐妹俩的长大,她们渐渐懂得了各自的道路有着天壤之别,于是,渐行渐远。就如玛丽所说,她记得小的时候,有一次她们困在电梯里,爱丽用尽力气抱着玛丽安慰她,而且这用力的拥抱仿佛将两个人融为了一体。可从那次电梯事件以后,爱丽就渐渐疏远了玛丽。其实,她们并不是想要对彼此冷漠,而是现实的鸿沟越来越深。结尾中,玛丽小心翼翼地爬上爱丽的床,曙光里,认真地拥抱她。
      黑暗中,是救赎还是沉沦?
      
  •      天黑以后的故事,谁人知晓?
      
       村上却选择了这样的时间段,写了两个女孩的故事。一个冷静自制地活跃在夜晚,一个昏睡在自己的房间里。村上的书,总是会用大段意识流的文字,用各种影像化的画面作为某种符号,暗示现代社会人的面孔与内心。夜晚的故事自然要在黑夜里读。故事安安静静,即使有波澜,也十分渺小,吸引不了人们的注意。白天的压抑和愁思全在夜晚流露渐变到爆发。那些在白天隐藏的事物,像食人花一样,在夜里打开枝叶粘稠的花瓣,悄悄吞食着他们的欲望。
      
       人进入黑夜后的行动时常会和白天大相径庭。来自本性的恶会在夜里完全展露,如同书里的白川。一个日本普通的白领面孔,白天精神奕奕,干练有礼,夜间却脱下面具,把深埋内心的欲望和恶意发泄在来自中国偷渡的妓女身上。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进入黑夜后,会享受难得的安静和闲适,让自己明晰内心和眼睛,能够想到看到白天不能看到的真想。另一种则把黑夜作为牢笼和温床,逃避现实,宁愿沉默与昏睡。书中的妹妹玛丽想要姐姐快点醒来,想要重新获得以前两人紧紧依靠的温暖,于是紧紧地拥抱住姐姐。有些人想要醒来,有些人想要安眠,而有些人想要那些安眠的人醒来,却十分困难。这正是现代社会的写照,总有人装聋作哑,认为事事与己无关,选择逃避,沉迷于诱惑和欲望,随心所欲地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而另一部分人即使看清现实的无奈也没有办法,淡定地观望未来的发展。
      
       书中有一段没法忘怀。讨论到死亡的哲学。这也是我经常想的,只要想起,甚至会害怕到泪流满面。
       高桥和玛丽的谈话:
       “哎,你相不相信轮回?”
       “我想,大概不相信。”
       “你认为没有来世?”
       “这种事情我没有好好考虑过,但觉得没有理由认为有来世。”
       “死了之后,就只有‘无’了。”
       “我基本是这么看。”
       “我呢,倒觉得轮回这东西肯定是有的。或者说,假如没有这种东西,岂不是太可怕了?因为我对“无”这个东西理解不了。不仅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想象。”
       “‘无’就是绝对没有任何东西,大概不需要理解也不需要想象。”
       “但万一那是要求理解和想象的‘无’,那又该怎么办?你有没有死过。这种事情,说不定只有死了之后才能清楚呢。”
       “那倒是……”
       “只要想到这种事,我就会感到恐惧一点一点地涌上来。光是想一想,就觉得连气都喘不过来,浑身发僵。既然如此,还不如相信轮回更轻松点呢。哪怕下一次转世为多么倒霉的东西,至少还能具体想个样子。”
      
       有时候夜晚睡不着,内心就会有两个小人不断重复着如高桥好玛丽这般的对话。时间久了,好像也没有这么害怕了。都说人的一生就是为死亡做准备的。我们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才可以坦然地接受死亡。接受死后的‘无’以及无法挽回。这是人一生的哲学。也许想明白了,就渐渐走到了那个通向“无”的入口,那时就不会害怕了吧。
      
      
  •     喜歡村上的文字,幹淨利落,卻又不乏深度。同《挪威的森林》一樣,《天黑以後》也注入了作者對現代文明社會裏人類精神狀態的嚴肅思考。在這個現代社會裏,人們迷失了自我,人與人逐漸疏遠,理智快要壓倒情感。
      
      就像情愛管裏的工作人員蟋蟀丟掉真實姓名一樣,女主人公瑪麗的姐姐淺井愛麗丟掉了自己,迷失了自我。她長得近乎完美,初中就當了雜志上的模特,受到周圍人的一個勁誇獎。完成別人給的任務,滿足周圍的人,似乎從小就是她的工作。但是,外表光鮮的她在不斷滿足周圍人對她的期望中漸漸迷失了自我,“在人生最關鍵的時期未能完整確立自己這一存在。”就像電視機裏那個坐在凳子上戴著面具的男人一樣,她也帶著一張面具,久而久之,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終于,她的精神崩潰了,陷入了無法自拔的痛苦深淵。她希望永遠地睡去,永遠不要醒來。她不敢面對現實。這不僅僅是淺井愛麗的病,這是現代社會人的通病。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外部世界,希望通過外界來確立自己的存在,但是就像村上暗示的一樣,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建立一個牢不可破的內心世界,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像瑪麗一樣,能在該說“不”的時候明確說出來。只有這樣才不至于隨波逐流,最終“我是我,又不是我。”
      
      在這個社會裏,人與人的鴻溝也逐漸加深,不管是姐妹,父子還是朋友之間。愛麗和瑪麗是雙胞胎姐妹,但是她們就像兩條平行線一樣,各自過各自的生活,沒有交集。妹妹覺得姐姐忙得不可親近,姐姐覺得妹妹在故意疏遠。姐姐生病了,妹妹沒有立刻伸出援助之手,而是選擇了逃避。高橋和他的父親之間也沒有什麽親情,在他父親出監獄以後,“真正的父親永遠消失去了哪裏,而另一個人爲了前後銜接而暫且以父親這一形式被送到了”他那裏。高橋與他的朋友愛麗的距離也遠到讓他覺得無能爲力。當忍受著精神折磨的愛麗找到高橋訴苦的時候,他有一種“自己不被包括在那裏的感覺,盡管她就在眼前,卻又相距好幾公裏。”愛麗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裏,無論高橋說什麽都無法抵達她的意識。而她說出口的話也難以抵達高橋這邊。這種溝通的困難被展現得淋漓盡致,揭示出了愛麗的無助和高橋的無奈。
      
      理性在村上的筆下猖獗地發展,情感被扼殺。現代文明在理性的基礎上得到了高速的發展,但是發展是要付出代價的。人類的情感正在一天天被淹沒。人們正在建立一個阿爾法城,在裏面,流淚哭泣的人要被逮捕、公開處死。因爲阿爾法城不許人有很深的感情,比如說愛情。在白川的眼裏,“只要不怕麻煩不吝惜時間,故障就能最終得到邏輯上的、解析上的處理。”他是一個崇尚邏輯的人,在他眼裏,他出了錢,就該得到性服務,如果因爲妳來月經而不能提供這個服務,那麽妳就理應該挨打;就像因爲他是電腦技師,所以電腦壞了就該他加班,又像因爲加班晚了所以該由公司出錢讓他打出租回家一樣。他就像一台機器一樣沒有情感。村上對這種純粹的理性給予了辛辣的諷刺。愛麗房間裏的電視機的電源插頭已經被拔下,“電視機理應死掉,理應硬邦邦冷冰冰的,保持著午夜的沈默,在邏輯上、在原理上。然而,它沒有死掉。”
      
      難道人類就沒有一點希望了嗎?在我看來,是有希望的,這個希望就是情感,就是勇敢地去面對。瑪麗對姐姐的愛最終將姐姐從深入的睡眠中喚醒的。她們兩個都得到了拯救。同樣,每個人都要勇敢去面對自己的問題,人生很長,要像高橋說的壹樣,“慢走路,多喝水”,不要逃避。天黑以後便是光明。
      
  •     看的英文版,直到我看见了这句话:“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Mari. The ground we stand on looks solid enough, but if something happens it can drop right out from under you. And once that happens, you've had it: things'll never be the same. All you can do is go on living alone down there in the darkness.”所以说这本书其实是讲安全感的。
  •      从午夜至黎明,黑暗中的另一个世界,有人已经沉沉睡去,也许就这样永远的睡去;有人还在工作,只能在没有人的时候一个人的工作。
       仿佛置身与另一个世界,与阳光下的白天截然不同的世界,黑暗给了许多事情一个可能。情欲与暴力,压抑与发泄,沟通与理解,现实与梦境,这些既相关又矛盾的事物统统在黑暗的掩护下展现出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见不得光的角落,或大或小,隐藏在最深处。情感触及不到,自身消除不了,每及深夜便悄悄的溜出来。就像现实中灰色地带的一个小旅馆,那座阿尔法城~
  •      一直很想看村上的书,第一本是《挪威的森林》,这本书的好坏自然不会以我的评价为标准,所以我且可以畅所欲言下读后感。
       村上的文笔自然是不用怀疑,但问题就是出在文笔这里,作为一个读者,对于小说,我认为故事的情节发展应该是首要的,实在不喜欢作者在一个情节发展到一定时,突然给你来了一大段东拉西扯的文字,哪怕这些文字是多透彻的人生领悟。
       大段大段的描写性文字是村上的一个特点,看他的书实在是要耐心到一定程度,才不枉费他注入在书里的心血。当然可能是我看书时没能静下心才有这样的牢骚。
       看《天黑以后》,是归于一下午无聊的课,几次翻下几页又放下,但比起听课还是看书吧,最终一下午看完了它。
       不过还是漏看了一些大段大段的文字。多半是写女主姐姐的,我还是搞不清为什么她姐姐一直睡?我还以为后面玛丽和蟋蟀坦白一件事时是想坦白她给姐姐下药什么的。哎,我真是想多了!看了下书评,好像懂了又好像什么都不懂,有空再看一遍啦。
       村上,你真是够可以的,几个小时的事情你能写成一本书!你是一名啰嗦的优秀作家。哈哈
  •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19岁的中国少女,玛丽,高桥,熏,白川一个一个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晚上出现。书中穿插着爱丽不同时刻睡觉的神态描写和骑摩托的中国男子在马路上的行驶和在电话里那狠狠的语气。男子说,命有一条,但耳朵有两个。熏说,少一个耳朵,可能带眼镜不太方便。白川辱打了少女,拿走了少女的一切,衣服、手袋,连旅店的费用都没付。回到办公室继续加班的他,翻了翻少女的皮夹,把自己先前付给少女的钱又揣回了自己的口袋里。走出大楼的他,刻意去了711便利店把少女的手机丢在那里。想必他那时出了不少冷汗吧,即使表面若无其事,内心里也是慌张颤抖的吧。如果说书里讲了恶的话,我到是赞同白川便是这个恶的代表。白天里一本正经的白领,夜晚却做出那样令人发指的行为。更荒谬的是,他看着那些少女的东西,竟有些想不起自己做过什么。村上的描写真实且细致,他揭露的不是大人物的阴谋,不是杀人犯的恶行,而是这种平常人在压力释放时、一个冲突后做出的行为。
      另外,我小小的胡乱写几句,表朝我扔鸡蛋啊啊,本书在翻译时,注释详尽,星巴克和711都做了简要解释。。。这个。。译者很细心。可这样到底好不好呢?理论上讲,这样注释是妥当的。可是如果连品牌名都注释的话,像小四笔下常出现的gucci之类,都注释一遍,反而失掉了那种高端感觉。
  •      突然发现村上的文字写的是人心。可能是因为先看的《1Q84》,说实话,看不懂写的什么,看书评知道是在说:“平衡本身是善。”具体的还是不太懂。这本书却让我看出点东西。
      
       玛丽的自我保护是来源于完美的姐姐的阴影;蟋蟀为了不“干净”的过去,埋名在情爱旅馆;阿熏在退出拳击界后,经营着道德指向不明的旅馆,给蟋蟀一个安身之所。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外人不知的黑暗,只有孤独的夜晚才能真正的把自己的全部释放出来。人毕竟是需要沟通的动物,通过沟通才知道,自己内心的黑暗是如此的平常。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爱丽作为书中完美的化身,也在承受着未知的压力,用睡眠的姿态逃避着黑暗。
      
       无面人白川,在正常人的外衣下隐藏的是暴力丑恶的灵魂;学习法律却热爱音乐的高桥,也在生活的压力下“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谁能知道,曾经阳光的他,会不会是下一个无面人呢?
      
       生活是无情的,只能用温暖的心融化她。向上的思想,积极的心态,才能塑造充满正能量生活。抗争,与心灵中的黑暗抗争,才能发现心灵深处的宁静。
  •      书里描绘了黑夜里的三个场景:19岁我行我素大学生玛丽的一夜;暴打中国女孩并卷走女孩所有衣物的嫖客男白川;玛丽的姐姐爱丽熟睡中的场景。
       作者可能要表述的是日本本土社会压抑的一面。作者借助天黑以后,天的黑暗与人内心的喘不过气呼应,制造了一种很朦胧的压迫气氛。反正看过之后读者也慢慢融进小说中的黑夜里去,就像爱丽的梦境也好真实的感受也好,大声叫也叫不出声音,逃也逃不出,这估计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吧。
  •     短短一篇小说竟把凌晨到天明的6个多小时写得那么丰富精彩。情爱旅馆的女经理,模样并不可爱却非常热心和有正义感;高桥是个尚未成熟的小伙子尚且单纯;而玛丽则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少女,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姐姐;白川分明是个事业有成、受人尊敬的中年男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个殴打妓女的人。然而书中最触动我的不是白川与中国男子的丑恶,而是玛丽和爱丽之间情感的微妙变化。异世界似乎是爱丽真实的心灵感受,在封闭的房间里,窗户打不开,门也是紧闭的,外面的世界摇摇欲坠,她的心灵正在经历恐惧的煎熬,孤独的她选择了沉睡,希图可以暂时逃避现实的恐惧。直到妹妹用身体,用爱温暖了姐姐的心,在玛丽的怀里,爱丽终于有了苏醒的迹象。我想,当她醒来的那一刻,看到妹妹玛丽拥着她甜甜地睡着,是否心中那间封闭的房间就会土崩瓦解呢?
  •      北京刚下完大雨,天气极为阴沉,这氛围似乎正是为读这本书所营造。
       用一个下午看完了这本短的小说。
      
       选择黑暗,或许是迫于无奈,我想谁都期望整日的生活充满着阳光与温暖吧。
       玛丽和高桥同为二十上下的年轻人,为何要这么迫切的参与到这所城市的夜生活之中。
       年轻人的躁动与不安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理由,但也不难注意到,他们各自生活中出于各种原因对亲情的缺失,使得心中本来应该亮着的一盏灯灭了。于是他们来了到了夜晚之中,逃避。
       百川又何尝不是呢,为了工作,无法正常的与家人生活,同样,也选择了夜晚来弥补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还有蟋蟀,以及他选择到处躲避的不可告人的原因。
       你呢,不知什么时候或许也想逃入这片无人知晓的夜晚的冲动吧?
      
       玛丽在去北京留学以后,高桥在下定决心参加司法考试以后,百川在忙完工作以后…或许都不再会加入天黑以后的种种。
      
       天黑以后,存在于每个人的特定的那个阶段,想要逃离却又无处可逃,只好躲在陌生的空洞的黑暗之中,把这当成是最安全的庇护所。
       心中缺少了光,就会坠入黑暗。就像灯泡的使用期限不是永久。这是无论谁都会经历的。光从哪来?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找到之后,黑暗也就会消退了。
      
      
  •     夜行夜思
      
      这本书在拿到的第三天就已经陆续看完,却迟迟没有动笔完成读后感,阅读可以让我们获取新知感悟,而写作却能让人思考,看来我已经很久没有思考,幻想着成为一个像连岳那样的专栏作家,让自己写的东西能有人会浪费时间看一看,如果能顺便启发到谁便是更好不过了。把写字当做一种习惯,每周定期写作,让自己的生活有不断的反思和总结,让在制式化生活中不断枯竭的思想又重新流动。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答,如何成为一个专栏作家,其中的一个回答就是,频繁的写博客,会有编辑来主动联系你。台湾最畅销的作家九把刀,曾经每天写5000到8000字以一个月一本书的出版速度坚持了14个月。
      而在夜深人静之时,应该是最适合思考和写作的吧,村上的很多作品,包括这一部,不知道是否也是在夜间完成。当然在他的文章中有提到有10点前睡觉的习惯。夜晚赋予了人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生活,没有了日间的喧嚣,嘈杂,而大部分的人类活动也都停止,剩下的是虫鸣,星空,昏暗的路灯,和偶尔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
      曾经有个几次通宵不睡的经历,得意观察夜晚,从新面对周遭的一切。高三毕业的暑假在亲人去世的守夜,在大二迎接新生入校的晚班,在夜行的大巴上,在因为各种情绪交织和失眠的晚上,都让我对晚上有了不同的感觉。
      如果人不需要睡眠会是怎样?工作是否会变成16小时工作制,深夜的街头是否也会和白天一样熙熙攘攘,孩子们是否也要在凌晨4点上课,电视的黄金时段是否要调整,夜总会酒吧会不会变得缺少了一丝放荡狂野的味道,网吧的通宵价格会不会和白天一样贵,或许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工作,学习,或许整个人类社会的财富会比现在更多,但思考,独处的私人时间却会被不经意的剥夺。黑夜存在,睡眠存在的意义,某种意义上就在于给予我们思考,面对自己的时间和机会吧。不过生活如何忙碌与平凡,总有和自己对话,聊天的时间与空间。一天的忙碌,躺在床上,找到了完整的属于自己的时间。
      天黑之后小说中所描述的是几个人物在一个晚上所发生的故事,一个很短的中篇,却成功的将读者代入到一种深夜的状态,文字中穿插着对餐厅食物和背景音乐的细致描述。生活在女神姐姐阴影下,相貌平平,中文专业的妹妹浅井玛丽;昏迷两个月被困在电视屏幕里的姐姐浅井爱丽,夜间在地下室玩乐队的高桥,阿尔法城的经理小薰… 在丹尼斯餐厅独自一人喝咖啡,在旅馆值夜班与黑社会,奇葩客人周旋,也没有暖气的地下室忘我的演奏… 每个普通人在都市的夜间都有着各自的形态。作者以一个移动的摄像镜头为视角来讲诉这一切,还是一样,在小说的一开始就会被慢慢的引入到故事所发生的地点时间背景当中,而不需要具体的故事情节。而这种故事所展现出的情绪和氛围让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回响,这也是村上都市小说魅力所在。而原本平易近人的都市新传奇小说,却在前译者的阳春白雪的翻译下变成了与如我一般的普通读者产生强大距离感的名著类小说。不知这一点在村上作品的推广上是幸或者不幸。不知道为什么又吐槽起了之前的翻译。不管怎么样。感谢施小炜先生可以还村上作品以一种平实近人的原貌,让吾等下里巴人得以取来一读。
      不是什么时候都适合阅读,哪怕是在休息日的下午,阅读经常不是第一选择,总觉得这样的时间如果不做点什么就浪费了。而读书竟然变成了潜意识里浪费时间的事情。白天让人变得浮躁。如果没有工作的话,白天的时间也许会过的非常缓慢。而如我这般自制力极差的人生活规律将会出现严重的颠倒和紊乱,这种情况在之前不是没有出现过。这也是日间工作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而对于一个自由的作家或者译者来说,要达到规律,宁静的日常生活也是需要一种境界与调整的。如何能利用好工作后的八小时,如何能合理安排假日的时间?如果没法做好这两个方面,也就无法过上一种从容安宁的生活。
      絮絮叨叨,漫无边际的说了那么许多,说到也许我自己都没有耐心在写完之后把它从头到尾完整读一遍,但是写字促使人思考,让我们开始与自己对话,这点是无可否认的。
      
  •     当你无法向任何人打开心扉,或是想打开但话语无法抵达、不被接受的时候,约莫就是爱丽这种被困的状况。玛丽,能够准确描绘自已想要的东西,并能以自已的步调稳当行事。爱丽只是被动的去完成别人交给的任务(没有别人的第一步,她就无法实现自已的价值)。爱丽心中有爱,但太多外在的赞赏和爱慕,使得她的表达被别人抑制。玛丽也有爱,但至小被忽视,她的表达被自已所抑制。玛丽最终的醒悟,使得她和爱丽得到重生。
       蟋蟀那段关于记忆的对话(大抵是不管回忆是好是坏,重要与否,都是生活的精神支柱的意思)以及高桥的“人生不能以明快或抑郁来划分”都是为了说明:人要有“健全的知性”,不能因为错或对去决定爱或恨,爱是要常存在心的。
      
       这就是村上的风格,几条线分头并进,然后在某处汇合,貌似毫不相干的人或事,最终必然相遇(就象龙卷风和地震最终的关联一样)他的小说都很有故事性,他用这样奇妙的安排来抓住读者的心,只为不知不觉的让你听他讲完他想向你说明的那个道理。
      
       至于中国女孩的遭遇,我想那只是个引子吧,一个小小的烟雾弹,让你在期待白川得到应有的报应中就把这个故事读完了。
  •      看了《天黑以后》,觉得村上春树所营造的那种氛围与《1Q84》差不多,都是超现实的世界。那个世界与我们生存的世界很相似但又有不同。在天黑以后,会有“我们”这个纯粹视点,没有质量没有体积,我们的存在不影响在场的其他任何事物,我们只能观察、不能左右环境……会有无面人,会移动的电视,会有在睡梦中女主角发生的诡异事情。在1Q84里面,也有很多类似的在这个世界不存在的东西。
       原来村上春树的写作风格是这样子的。塑造了一个超现实世界,那个世界里面会发生一些无法解释的事情,以此来讽刺或者提醒生活在另外一个真实世界里的我们。
      
      
  •     每次读完村上的书,我总会有这样的感觉:觉得心里的某一处感受,如空虚、失落、迷惘或者孤独的感觉得到了共鸣,却又搅起了更大的漩涡,似乎那种空虚孤独不仅没有得到补偿,反而更加让人心痒。或者说,像是那种若有如无的香水,觉得有芳香存在,仔细一闻,却又什么都闻不到。每次试图真正想说清楚他的小说里到底包含着怎样的意义,有给了人什么样的触动,常常是茫茫然说不清楚。
      在我看来,村上小说的魅力,由如下因素杂糅而成:
      首先是边缘存在感的情节设定。是各种形式的“边缘存在”:生活上的、工作上的、行为上的,心理上的。看了他的作品,可以承认,这种设定相当适合“孤独感”的表达。同时,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物的身或者心的活动更自由,能做一般人所不能做、不能体验的事,也可以想和说一般人说不出的感受。即使是囿于一般社会格局的正常人,小说里着重描述的也是他正常生活之外的想法。其实之所以处于“边缘”,是因为有道德和法律的框架在;每个人心中所想是完全自由的,不受任何现实的法则约束;只是行为上,我们要尽量与他人相安无事,所以很多欲望行为化之后变成了边缘的存在。小说里展示的那些事件和人物得到了共鸣,实际上便是我们心里向往之的证明。
      然后是村上自带的忧伤但是顺畅的叙事语调。故事本身未必会多深刻,只要能引起人的共鸣,激起人莫名怅然的感觉,就能成为一些人心里难以忘怀的作品。而行文间又常常会出现妙手偶得的修辞、与文章情调相称的形容与比喻,以及其他智慧灵光显露的表达方式,这文字本身看上去,大部分时间是很让人愉悦的。
      还有的是他大段大段对于形形色色感受与问题的叙述。人物与人物之间充斥着大段大段的对话,是人物在倾吐他们的内心更是村上按耐不住的表达。这应该是村上写作时的大乐趣之一,即约源源不断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观点想法,展示自己的智慧。与他的行文风格相结合,很多话说出来的方式自成一家,有的读者能理解有的不能,但有耐心的人大都可以从这些叙述中获得很多新鲜感,觉得这样说话的方式很有趣。能学得一两点那样说话的方式,与别人谈话时保持有趣或者精彩不是难事。
      尽管如此,还是说不清楚,村上春树的小说里的那种意犹未尽、混沌不清的感觉是其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其一直以来的刻意为之的败笔?
      PS 关于《天黑以后》,还是不习惯只有展开没有干净收尾的小说,习惯了传统的起承转合所以还是不适应以另外的方式欣赏小说啊
  •     于校图书馆借来这本书阅读。
      看到译者不是林少华,所以有点想看。
      从一开始,小说就诉说着一个安静的故事。深夜的丹尼餐厅,熬夜看书不睡的玛丽,熬夜排练的高桥君。他们两个无疑都是讨人喜欢的角色,不那么吵闹,很契合中午图书馆静静、又带一点电子杂音、一丝熙熙攘攘的氛围。
      这本书真是超乎我想象地短。总觉得一切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
      玛丽和爱丽还没有在冰释前嫌后再续前缘(...),高桥还没有和玛丽聊更多的人生。对妓女施暴的白川先生还没有遭到黑帮的报复。都还来不及继续下去,黑夜就堪堪结束了。白天迫不及待地开始了。
      也许这就是这本书要讲的夜生活吧,短暂绽放然后重归平静。自有它合理性又兼具不符合生物本能的矛盾的一面。
      作为作者想象力化身的摄像机的视点四处游移,我还没能给爱丽的秘密一个合理的解释。长时间的沉睡是否象征着真情实感长时间的闭合?睡眠时空间的变换是真实存在的还只是逼真的梦境?电视机上的噪点和无脸男子,是灵异片吗,为何会这样?也许这本书只是为了村上先生为了表现自己无处施展的汉语言能力?一切不得而知。
      六个小时的故事。小薰,蟋蟀,中国妓女,白川,黑帮打手,营业员,出租车司机,无脸男子,玛丽和爱丽。连人物都少得可怜,足可历历数哩。
      疑问太多了。
      nevertheless,这本书能让心很平静。没有大吵大闹,没有大喜大悲。黑夜白天交替轮回,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留得住的时间。
      “不管各自的意图如何,我们都以相等的速度朝着时间长河的下游移行。”
      也最喜欢这句了。
      谜团留待日后解开。
      
      
  •     一直都觉得喜欢黑夜的人 不是天使便是恶魔,余下的也许是在习惯死亡。关于存在 不求清楚,只是从无涯疑海中渐渐苏醒 ——写在前面
      
      现在,脑子里乱糟糟的。不该先看各种书评的啊!啊啊啊...什么政治隐喻、什么“隐藏的恶”了 blabla...不想去探究这所谓的意义,貌似这一直都是我所遵循的读书要旨,尤其是面对这种意识流、超现实的东西,可能真是hold不住,而且我一直都相信那些敏感的灵魂(我愿意称这些作者为生命的诗人)所创造的各种人物一旦付梓,便脱离其母体而独立存在。何况,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我只要那一点点“深挖洞”带来的灵魂的触摸就足矣。但无可否认,这本书还是带着一丝丝日式特有的自省之惑,这也正是引我入胜之处吧。whatever,this is how u reminded me...
      
      关于夜。静谧之夜,暗流汹涌。深夜里幸福之人都睡得很安稳,而这神秘之流质却会让有些人清醒、畏惧。人,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是机器文明带我们进入了这陌生的存在。天使想要为夜带来光明,静静守候。而恶魔只能寄生于夜,暗暗等待。我无意选择站队,无论哪一种,他们只是不安定的灵魂,找不到归处。而那些安稳入睡之人,又有多少要借助药物入眠?而那些真正过着夜眠的规律生活之人,只有维持生命新陈代谢最低限度的心跳、呼吸,甚至毫无意识。这样的人,活着吗?还是暂时死去?
      
      故事就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夜晚。
      
      玛丽、高桥、小薰、应召女、、蟋蟀、爱丽、白川、无面人一个个出没于深夜。为了生存,他们无法在这一夜安眠。
      
      黑夜给了这些不安定的灵魂以栖息之地。在这里,或陌生或熟悉的灵魂擦肩而过、相诉衷肠或者互相守候,直到天亮。
      
      喜欢高桥,玩音乐的高桥、法律专业学生的高桥,无害又迷惑的高桥。他说:“这么下去的话,恐怕会进一家还说得过去的公司就职,然后娶一个还说得过去的老婆,拥有一个还说得过去的家庭...对不对?可是,我对这些感到厌倦了。突如其来地。”这样一眼望尽的生活,会让我看到生命的苍白而害怕至裹足不前。从不羁的2B屌丝到未来法律专业的pro高富帅,高桥,你还适应么?你说,这就是人生,这就是长大成人。
      
      为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所流泪的那个高桥,让我感动不已。模糊了善恶也不要紧,我只想看到你对生命的敬畏。你说,那堵分隔两个世界的高墙也许并不存在。就连审判制度本身,在你眼里好像都变成了一种特殊的奇异生物。就像深深海底的巨大章鱼,让你感到深深的恐怖。还有绝望。不管逃多远,也逃不出这家伙的手心。而这家伙对于我是我、你是你这样的事实,根本没放在心上。在这家伙面前,所有人都丧失了姓名,丧失了面孔。我们每个人都仅仅是个符号,是个号码。
      
      那个以“慢慢走路,多多喝水”为人生格言的高桥,中意你。为什么呢?连我自己都说不太清楚。
      
      玛丽VS爱丽,曾经在黑暗中化作一体,没有一丝间隙,甚至连心脏的跳动都能彼此分享的亲姐妹,从灯亮的那一刻起,渐渐分离,越离越远,最终天各一方。俩个人都为这疏离而懊恼,却无法面对面谈起。但爱丽面对着可以称之为陌生人的高桥,玛丽对蟋蟀就这么缓缓倾诉。即使亲如姐妹,依旧难以跨越这生命的空洞吗?还好,还好,我们寂静相拥入眠,享受着天黑的静谧,等待天亮。
      
      玛丽,是幸运的吧。如高桥所言,如蟋蟀所言,你找到了自我。即使不易,靠着自己的长期努力,点点滴滴地建造起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坚定的自我。你知道么,这样的你是爱丽心中无比艳羡的呢?
      
      我们各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世上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但有些事非得两个人去做不可,关键是要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人人都有不同的战场。在这场战役中,记忆就是补给。蟋蟀说:“于是我想,人这东西不就是拿记忆当燃料活下去的吗?正因为各色各样的记忆可以根据点点滴滴地提取出来,不管是重要的还是无聊的,所以哪怕是过着这种恶魔般的生活,我也好歹能坚持活下去。”
      
      零碎的触动,真实的人生。
      
      你的战场在哪里?Be a soldier!
  •     推开门,月光倾洒一地,但依然不能借着月光看书。村上春树的书,印象中没有看完过完整的一本。选择《天黑以后》,是因为我的阅读很多时候是天黑以后才开始;很多感觉,天黑以后才开始灵敏起来。天黑以后,有些人睡着了,有些人醒了…
      
      深夜11点,至清晨6点,那是完完整整属于自己的时间。秘密花园里,有些花儿,在这个时候悄悄绽放。
      
      看完《天黑以后》,心里凉意渗起,也许跟空调的冷气有关,一种不安的恐慌感在扩散。进入了别人的意念世界,其初只是一个站在实体背后的视点,后来似乎你就是她/他,即使你忘记了,我们不会忘记,你是无法逃脱的……就像是说给你听的……
  •   讨论到死亡的哲学,这个好像是玛丽和蟋蟀的讨论,前面蟋蟀在说关于回忆是生命的燃料。
  •   刚读完,觉得这本书很棒,很有冲动再看看施小炜版《挪威的森林》
    这部书就像一部午夜闹市区纪实,地的确确感觉到那种又清新又麻醉的的风和光拂面而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