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出版时间:2006-1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秦文华  页数:277  字数:22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以文本解读为入口,从写作、阅读到翻译进行了互文性分析,继而将研究视点向主体拓展,涉及在互文性记忆中写作的作者、记忆识别与自我阐释的读者以及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译者,把翻译研究延伸到更为广阔的语言、文化、符号、文学、社会、历史等具有互文性质的大文本中考察,富有深远意义。     对于翻译活动的直接成果——译本以及围绕其所衍生的独性问题、定本神话、翻译标准以及复译现象等所进行的分析便具备了某种互文性视野。任何一本译文文本的出场,正如任何一次批评话语的出场一样,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片面性。本书也是一次带着似特征的出场。然而我们应该相信,只要研究者本着认真执著的态度,即便这种出场尚不完善,它都在朝着更为完善的方向接近一步,学术发展理想与现实的互动就隐含在这种互文性关系之中。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我国翻译研究现状审视  第二节  互文性术语溯源:朱利娅·克里斯蒂娃的理论建树  第三节  理论流变:多元的互文性开掘  第四节  互方性视角:翻译研究新方法第二章 互文性翻译研究人口:解读文本  第一节  文本:从狭义到广义  第二节  文本写作:互文性隐喻  第三节  文本阅读:从现象文本到生产文本  第四节  文本翻译:语际间的另一种二度书写第三章 互文性翻译研究视点拓展:多重主体交互  第一节  作者:在互文件性记忆中写作  第二节  读者:识别记忆与自我阐释  第三节  译者: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第四节  另类反思:力争主体席位的语言第四章 在翻译的互文运动之“场”中:语言、符号、文化、文学互动  第一节  翻译概念的互文性延伸  第二节  作为互文性转换活动的翻译:重建巴别塔的努力  第三节  翻译的快乐与极乐:面对异质的文化  第四节  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的互动生成第五章 翻译研究避不开的维度:对社会历史关系作用的再度把握第六章 宏观视域下的微观应用:返回文本第七章 结语:无法终极的终极意义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逻辑学翻译研究方法往往太过重视语言规则的共时层面,而轻视历时因素,把翻译活动仅仅理解为根据固定模式进行的技术操作,忽视其他诸多要素的存在与作用。其实,翻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社会学科,其对象与过程是独特的,它不仅需要借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也应当结合文学艺术、符号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理论方法。逻辑学范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翻译活动及理论探讨有所助益,但同时也要谨防这一范式走向自己的反面,成为自我制轭的因素。要知道研究翻译不仅仅要研究作品本身,同时也不能把活动的主体抛开,还要考虑特定环境中特定的文本生成和接受者理解过程以及外部的相关因素。作者与译者是具备语言能力与互文性记忆的不同主体,翻译就是一种互文性理解与创造活动,它离不开相互理解所需要的文本间的互文性联系、他们各自的互文性背景以及外部的互文性语境。译者对原著的理解来自于互文性知识网络,包括传统,也包括他们对原著、对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的主观世界的认识和体验,这种互文性关联由此对译者的实践活动产生影响。译者在从事翻译时不能孤立地以狭隘的文本为对象,要知道文本是存在于特定的互文性背景之中的。对于翻译作品的审美和批评活动而言也同样如此。所以我们要将翻译中所牵涉到的各种互文性因素联系起来,并把文学语言与科学信息语言以及日常生活语言区分开来,在不断的修正中形成新的理解。说到底,翻译的有效性只能由原作、译作、语言、语境、原作者、译者、读者、批评者等多方面的互动与统一来决定。  以胡塞尔为理论先驱的现象学方法被学术界所理解与接受之后,原先的诸多对理性、对确定性的追求都被放弃了,如海登堡的“测不准原则”、奎因的“译不准原理”等都被上升到一般方法论的高度。而传统的翻译研究将标准看得很重,其实,翻译与原创尽管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但它也是一个创造性较强的主观活动过程,这也是人文活动的总体特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好几个月了 ,专业性强的此书 只是选读了部分章节。
  •   有种雪中送炭的感觉!
  •   老实说这本书写得不错,不过对于我们来说有点深奥~~~
  •   冲着主编们去买的这本书,有些失望。看了前三章,基本没有一句有道理的话是作者自己的。立论非常少,而且论证松散得很,怎么能因为Hawkes用了conspiring,济慈也用了conspiring,就说Hawkes是在互文借用呢?互文借用和借用的区别是什么,我还没有弄清楚,但我想这应该属于影响研究吧,这样来解释影响,即使是作者由于篇幅受限而略去了部分考证,也是有些不负责任。接着作者在括号内注解说这也可以叫做“互文通感”,这看上去似乎是体面地下了一个台阶,可是按照这种方法,所有conspiring的类似用法基本都可以说是互文通感,这么普适的东西,有多大意义呢?可能是机缘巧合吧,我买过的几乎所有中国作者写的翻译理论相关的书中,都很少能听见作者自己的声音,有些甚至对西方理论的叙述都存在较大的偏差(overtranslation在某略知名老师那里成了把“好”翻译成“很好”),更不要说评论了。我觉得这不应该代表当前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的水平。或许是大师们都去做主编了……或许是中国的作者习惯先用较大的篇幅来为自己的论点打下基础,而我又时常没有耐心把这些基础读完;或者是互文性让我对此类书籍都带有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好吧,这本书我决定读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