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索格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索尔·贝娄  页数:411  字数:338000  译者:宋兆霖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赫索格》是贝娄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是作为“高级趣味”而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在作家整个创作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位大学教授,为人敏感、善良,但是现实生活给予他一连串的打击,家庭的婚变,社会的摒弃,使他对世界的现状极端沮丧,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他只能写许多不寄出的信以发泄内心的积郁,诉说个人的见解。他苦闷的中心是在他生活的这个混乱的世界上,找不到赖以生存的立足之地。小说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追求与探索。这也是他涉及社会问题最多的一部小说,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分析精妙,手法多样,是贝娄小说艺术的典范之作。     索尔·贝娄(1915—2005)是美国20世纪大师级小说家,作品三获国家图书奖,一获普利策奖,并因“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荣获197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本书是索尔·贝娄的代表作,在他的整个创作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苦闷与迷惘,追寻和探索。这也是他涉及社会问题最多的一部小说,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分析精妙,手法多样,是贝娄小说叙述艺术的典范之作。它深深地打动了广大的读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得到了普遍的好评,为此获得了1965年美国全国图书奖,还被英国读者选为战后十二部用英语创作的最佳小说之一。

作者简介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1924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父亲是从俄国移居来的犹大商人,贝娄是家中四个孩子中最年幼的一个。1933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的西北大学,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麦迪威的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自1938年以来,除当过编辑和记者,并于二次大战期间在海上短期服过役外,他长期在芝加哥等几所大学执教。现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
  从1941年到1987年的4O余年间,贝娄共出版了9部长篇小说。早期创作有结构优美的《挂起来的人》(1944)、《受害者)(1947),颇为评论界注目。《奥吉·马奇历险记》(1953)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由于他把“丰富多彩的流浪汉小说与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结合在一起”,这部小说成为当代美国文学中描写自我意识和个人自由的典型之作。其后,陆续出版了《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系主任的十二月》(1981)、《而今更见伤心死》(1987)、《偷窃》(1989)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其中《赫索格》成为美国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且惜今朝》(1956)和《莫斯比的回忆》(1968),剧本《最后的分析》(1965)以及游记《耶路撒冷去来》(1976)、散文集《集腋成裘》(1994)等。
  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美国全国图书馆,一次普利策奖奖;1968年,法国政府授予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1976年,由于他“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分析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译序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赫索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此书引人深思.
  •   书终于来了,真是苦雨终风也解晴!感谢上帝,阿门!
  •   你总会时常感到不解,为什么不事事如意,甚至还要遭遇不幸,命运常常和你开玩笑,痛苦在快乐后接踵而至,想要摆脱这一切仿佛很难,似乎这就是人生变的孤独.就会狂躁继而冲动就害了你。“赫索格”的困惑或许正是你我的困惑,就让我们在书中找出这原本无绪其实就在脚下的走过和就要踏上的行程
  •     译者的语言功底不错,读起来文气很好,但对于这本知识分子小说,其文化背景和学术圈的基本知识显然力有不逮。只能对康德、黑格尔、卢梭、海德格尔这样的人莫名地添加一句话的注解,而对托克维尔、齐美尔、帕斯卡尔、蒂利希、别尔嘉耶夫等人一概搞不清通译,更不用说比较专业的概念术语了。如果说这在1985年的漓江版尚可原谅,在此后的河北教育、上海译文等版本中丝毫不改,实在说不过去。就算这是小说不是学术著作,至少像“红灯区”这种词,就应该把初版加的注(“指妓院很多的地区”)删掉了吧……
  •     我不是个非常delicate的小说阅读者,相比之下我对诗歌更有自信和成熟的判断。所以以下我要说的可以仅仅当做一场缺乏兴奋感的阅读之后的喋喋不休。我对《赫索格》的不满首要来自对主人公的不能认同,我认为赫索格是一个被成功塑造的失败者,而且是一个不能引起我同情的失败者。无可挽救的婚姻,混乱的情感关系和被迫中止的学术研究表明了在思想和行动上他都缺乏坚定,而性格方面也不够可爱——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成天认为自己像个粉红笨拙的婴儿一样需要保护,而友朋也确实如此看待——这真是让人不知作何评价。
      
      此外我大概是个不可救药的“文字官能主义者”,我偏爱勇于僭越传统和想象力边界的,让人震惊的写作(当然把它作为批评的准绳是危险的),而《赫索格》无论在文体,情节或修辞上都无意于满足此种期待——除了偶然的思维片段像晴天广厦的外壳那样明媚耀眼。
      
      如果要下个定义,我得说赫索格是个懦弱的浪漫主义者。整篇小说展示的是他极度内倾的内心生活——这种内倾生活最早可在中世纪虔敬的基督徒(比如托马斯阿奎那),之后可以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第一代德国和英国的浪漫主义者身上找见(霍夫曼、诺瓦利斯、拜伦等等)。赫索格有浪漫派高尚单纯,崇尚心灵、精神性和创造力的一面。同时,作为一名历史学教授和思想史学者,他聪慧渊博,出版过《浪漫主义和基督教》之类的专著。他的大脑是一个紧张的思维工厂,马不停蹄地生产着他和各种人物,教父、哲学家、医生、律师、密友、亲人和自我之间的交谈。这些交谈的内容渗透着社会生活、私人生活,现代科学和哲学的方方面面。它们都以未完成的,永不会发出的信笺形式写成。
      
      而这些未完成的,不能寄出的,不断变幻主题的思想或信笺,表明了他的缺乏明晰,缺乏持续推进一个艰深主题的意志力,缺乏将碎片融合成整体的强大逻辑。(佩索阿,巴特,纳博科夫等等热爱便签写作的作者或多或少都有同样的问题。但佩索阿为此发明了宏大的幻想结构,巴特发明了新文体,而纳博科夫,看似从未缺乏将散落的珍珠连缀成串的能力。)这又是一项西绪弗斯的工作——不断转变对象,却难以坚守清晰的立场,难以达到哪怕是最微小的完满。这是强迫症式的思想和受阻的交谈,起源乃是主人公的孤僻处境和歇斯底里,如同他对改变生活做出的微弱努力,同样难以指向幸福的结局。就智力工作而言,持续、系统地思考问题比随意迸射思维火花要艰难和有价值岂止数倍。所以奔流的信笺其实是专注力微弱和意志力失控的证据。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赫索格生活的混乱。他两次离婚,奔波于不同的女人之间。我不想戴起道学家的面具,指责他既缺乏专注的思想,也相应地缺乏专注的感情。指责他既无力维持婚姻,又不能拒绝肉体的诱惑。指责他在与园子和雷蒙娜的关系中和任何庸俗的男子一样希望享受快乐而又逃避责任,以至于自己倒像是在做情妇。赫索格并没有赋予四段感情中的任何一段特别的意义。因为他总好像是受害者,是被动的,而伤害让他的内心充满仇恨。但这种喋喋不休的仇恨在最后一刻却依然不能给他向着敌人端起手枪的勇气。他的生存哲学最终成了某种消极的,失败的浪漫主义哲学。正如以赛亚柏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里论及重视内心生活的风气在德国的起源,把它称作“酸葡萄心里的宏大叙述”:
      
      “如果无法得到你想要的,你就必须教会自己只想那些你能得到的。……国王——大公没收了我的土地:我不想要这土地。王公不想给我爵位:爵位对我丝毫不重要。国王抢占了我的财产:财产又算的了什么。我的孩子死于营养不良:尘世的牵挂,俗人对于孩子的爱,与对上帝的爱相比不值一提。”事情到了赫索格这里,当事关人生意义和个人幸福,便成了“但是一个男人不需要为他自己寻找幸福。不,他能够忍受任何分量的痛苦——用回忆,用他自己所熟悉的邪恶和绝望作为支柱。”
      
      精明的批评者会悬置对小说人物的道德判断,我当然也清楚小说的价值远不是狭隘的,有时甚至是主观的伦理标准所能涵盖。但《赫索格》是第一部让我在道德层面感到厌恶的小说,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令人发指的恶行,而是因为他什么也没做。因为他对自己的怯懦、无能、逃离主义感到心安理得。我感到厌恶的原因之一是现实生活中我接触到的赫索格不乏其人,另一个原因大概是我担心有一天自己也会——虽然我远没书中人物那样博学多虑——变成一个女赫索格。如果说阅读这本小说对我有任何启示的话,那便是从前我对思想者,对天才的诗人、艺术家有无条件的宽宥和盲目的尊敬,如今我却认为,也许另一些,看似更平凡,不那么会逞言辞之快的人们,比如赫索格做商人的哥哥威利,比如花店老板雷蒙娜,他们对待生活和自己更诚恳,也更值得爱戴。
      
      
      
  •     Feb 3, 2006 10:52 AM
      Fw: daily quote<2005-12-30>
      from selbsterhaltung
      
      ---------- Forwarded message ----------
      From: oz.being-with-others
      Date: 2005-12-30 上午6:40
      Subject: Fw: daily quote<2005-12-30>
      To: blog bornvagabond.*********@spaces.msn.com
      
      凑字数篇.
      -
      
      
      For instance?
      
      Well, for instance, what it means to be a man. In a city. In a century. In transition. In a mass.Transformed by science. Under organised power. Subject to tremendous controls. In a condition caused by mechanization. After the late failure of radical hopes. In a society that was no community and devalued the person. Owing to the multiplied power of numbers which made the self negligible. Which spent military billions against foreign enemies but would not pay for order at home.Which permitted savagery and barbarism in its own great c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essure of human millions who have discovered what concerted efforts and thoughts can do. As megatons of water shape organisms on the ocean floor. As tides polish stones. As winds hollow cliffs. The beautiful supermachinery opening a new life for innumerable mankind.
      
      Would you deny them the right to exist? Would you ask them to labor and go hungry while you yourself enjoyed old-fashioned Values?
      
      You - you yourself are a child of this mass and a brother to all the rest. Or else an ingrate, dilettante, idiot. There, Herzog, thought Herzog, since you ask for the instance, is the way it runs.
      
      
      Saul Bellow, Herzog, 1964
  •     表达欲望很强的赫索格最终把他的话倾倒在纸上,对象或远或近,时间或久远或近期,没有寄出的信,不寻求回应的回应,这是赫索格的保持尊严,保持神秘的法宝。他每一个动作都指向莫须有的责任,以责任之躯抵抗世界的不可理喻,也抵御了自己的不合时宜,在他的脚下,每一个脚印都有特别的意义,如同神示一样,充满着破译的快感和修行的强迫行为,单身汉惟有靠此才能否定马德琳对他的否定,才能给自己的一切表演找到观赏者。信,是出口,文字,生活的再造,只有在虚构的对话中,可靠才能依附于他,如同阿Q,事实上,他 是高级的阿Q,精神胜利法下他没完没了地取得胜利,又没完没了地失败。
      
      他离婚了,他又结婚,他又离婚了,他没有再等待婚姻,而是在第二次离婚的当口,把它当作一个契机,如同科学家对偶尔掉落地球的外星人的尸体着迷一样,不断地解剖分析,这对于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也许他想到尼采(可惜贝娄的记述里没有提到),推倒一切,重估一切价值,他此时又在推倒自己,从他骑着的父亲到父亲骑着的祖父,到俄罗斯,到犹太人,到基督,到马德琳对信仰的背叛,似乎一切都在错误的位置,像一堆散乱的扑克牌需要他规整,来代替巫师的占卜,破解其中的意义,解决他秘密的秘密。
      
      他究竟身在何处?他究竟想干什么?他究竟为了什么而不断地叙述?他究竟是写下《基督教与浪漫主义》的作者还是被贝娄写下的现代人?还是另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他还有意义吗?问这个还有意义吗?
      
      一身矛盾的人,每时每刻都对前一秒怀疑和否定,不断坍塌的内心,每时每刻都在重建,唯一不变的肯定的,也许只有他强迫命运给它的任务,钻研学术,这是唯一的居所,唯一脱离人群,脱离“群魔”的武器。但他还在写,是个受虐狂,是个表演症患者。失去真正观众,就创造观众。语言,在没有对象时才能真正回到本身,可矛盾的是,那时候,也就不需要语言了。
      
  •   (“指妓院很多的地区”),哈哈
  •   没有看过《赫索格》这本书,很少阅读小说,而更多的是戏剧和诗歌;
    也许是因为其中有了太多让人厌倦的细节或沉闷的章节;
    很敬服你的评论;对诗人,
    实际相处中对艺术家的有条件的宽宥让我对其中偶遇的一些人敬而远之~虽然对有些人,保持个性在成年后的延续张扬对于创作而言是有必要的~
  •   看来你的评论之后,觉得自己就是女版的赫索格。“专注力微弱,意志力失控,生活失控,一个懦弱的浪漫主义者。。。”
  •   herzog怎么形容他被上的这一课呢?也许可以从他内在极度的混乱,或者说他就是在战栗开始。为什么?因为他让整个世界都压在自己头上——例如呢?例如,做个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活在一个城市里、活在这个世纪、活在这个xx年未有之变局中、活在那群人里、被科学改造、活在有组织的权力之下、做为巨型控制的对象、活在机械化所造的境遇里、在晚近的那点激进希望破产之后(共产主义?)、活在一个没有共同体并贬低个人的社会里、疯涨的数字指标让个人变得不值一提、宁愿花费数百亿军费去与国外的敌人对抗,也不愿为了自己的秩序花费毫毛、让暴行和野蛮在各大城市横行。这时候,这个几百万的做为整体的人发现他们的所谓意志能做什么,就像几百万吨水压/型塑出来的大洋底生物一样、就像潮水拍弄出的滑溜石头一样、就像风掏出来的峭壁一样、这个美妙的超级机器为这群数不清的人打开了一个新生命,你能拒绝他们存在的活的权利吗?你能以自己享受这种老派的价值观的代价去让他们劳作,受饿?你——你这个人就是 那群人中的一员,是他们的兄弟,要不,你就是个不懂感谢de猪、浅薄的业余、一个蠢货。所以,Herzog啊Herzog,你说例如,在现在这个地方这种情境做个人就是例这个如。在这之上的是一颗被损害过的心,和被浇过汽油的神经。
    Ramona对上面这些 answer是:Mens sana in corpore sano. 也就是 性
    Herzog, p201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