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建筑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阿兰·德波顿  页数:299  字数:129000  译者:冯涛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很清楚地记得我的首度中国之行。抵达北京时是2004年5月的一个清晨,我的几位中国编辑亲自前往机场迎接,随身带着我所有作品的中文版。从机场前往市区的路上,我的编辑向我解释,对于将我的作品引进中国市场她真是既充满期待又有些担心。她说,要想让中国读者接受一个全新的欧洲作家的作品真的很难,除非是那些教你如何取得商业成功或是如何操作电脑软件的书。不过,我的中国编辑也充满信心。因为中国读书界自有一群严肃的读者,他们渴望读到内容深刻、发人深省的优秀作品。结果,我的中国之行就演变成一连串的图书推广活动:接受采访、在媒体上露面以及在书店里朗读和签售。虽说大家事先都有过各式各样的疑虑,不过好消息还是接踵而至:我的作品确实在中国卖出去了。《拥抱逝水年华》——一本描写以晦涩著称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书竟然卖了两万册!

内容概要

本书不是教科书式的西方建筑史,也不是建筑的鉴赏手册或装潢指南。德波顿积数年之功著成的最新作品从一个极其独特的角度,审视了一个我们看似熟悉、其实颇为陌生的主题:物质的建筑与我们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人为何需要建筑?为何某种美的建筑会令你愉悦?为何这种对于建筑美的认识又会改变?建筑与人的幸福之间到底有何关联?德波顿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足以颠覆你日常的那些有关建筑的陈词滥调,会促使你从根本上改变对建筑、进而对人生和幸福的既定态度与追求。

作者简介

本书不是教科书式的西方建筑史,也不是建筑的鉴赏手册或装潢指南。德波顿积数年之功著成的最新作品从一个极其独特的角度,审视了一个我们看似熟悉、其实颇为陌生的主题:物质的建筑与我们的幸福之间的关系。人为何需要建筑?为何某种美的建筑会令你愉悦?为何这种对于建筑美的认识又会改变?建筑与人的幸福之间到底有何关联?德波顿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足以颠覆你日常的那些有关建筑的陈词滥调,会促使你从根本上改变对建筑、进而对人生和幸福的既定态度与追求。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阿兰·德波顿)
一、建筑的意义
二、我们应建造何种风格的建筑?
三、会讲话的建筑
四、理想的家
五、建筑的美德
六、土地的承诺
幸福与建筑:德波顿访谈录
致谢
译后记

章节摘录

  一、建筑的意义  条林阴道上的一幢联排式房屋。今天早些时候,这幢房子跟孩子哭大人叫的声音一起鸣响,不过自打最后的住户几小时前(背着书包)离开后,就剩它独自细品晨间况味了。阳光已经越过对面建筑的山墙,落地窗眼下正沐浴其中,屋内的墙壁涂上了一层浅黄,粗糙的红色砖墙立面也给晒得暖洋洋的。一粒粒尘埃在光线的照射下似乎正应和着一曲无声华尔兹的节奏起舞。门厅里可以听见几个街区之外繁忙市声的低语。偶尔,信箱会砰地打开,接纳一份可怜的活页广告。  这幢房子像是颇为享受这份空寂。一夜过后,它正在重新调整自己,清空它的管道,活动一下自己的关节。这个威严老迈的造物——钢筋铁骨,木头的腿脚安居在泥土的床上——已经久历风霜:无数个球撞击过它花园的侧翼,各道门都经历过盛怒下的摔打,走廊沿线都是练习倒立的支撑,还要承受电器设备的重量和悲叹,忍受初出茅庐的管子工在它内脏里胡钻乱探。一户四口之家荫庇于其间,外加地基周围的一群蚂蚁,每逢春天,烟囱里还有几窝刚孵化出来的知更鸟。它还借个肩膀给挨着花园墙生长的脆弱(也许只是懒惰)的香豌豆做倚靠,后者则只顾跟一群来来去去的蜜蜂调情。  这幢房子已然成长为一位颇有见识的见证人。它参与过最初的郎情妾意,眼看着家庭作业的完成,它观察过刚刚出院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它曾被深更半夜厨房里的秘密会谈吵醒。它经历过冬日的傍晚,那时它的窗户冷得就像是盛冻豌豆的袋子,也经受过仲夏的黄昏,那时它的砖墙得承受宛若新出炉面包的热度。  它不仅是个物质的而且是个精神上的庇护所。它一直是个身份的卫护士。多少年来,它的主人去了又来,他们在房子里兜过一圈之后就会想起他们原本是谁。底层的石板诉说着安详和岁月的雍容,而厨房的碗橱则提供了沉着淡定的秩序与纪律的样板。餐桌,蒙着印有大棵毛茛图案的光滑桌布,则像是一阵顽皮心态的爆发,不过近旁板着脸的水泥墙面又将其中和了一下。沿着楼梯,那些小小的静物鸡蛋和柠檬又将你的注意力引向日常事物的复杂和优美。窗下的壁架上,一个插着矢车菊的玻璃花瓶能帮你有效地抵制沮丧的压力。楼上的一个狭窄的空房给你留出孵化新希望的空间,透过天窗你可以望见流云迅速地越过起重机和烟囱帽。  虽说这幢房子对住户的很多苦难束手无策,可它的每个房间却都见证了建筑所能带来的独一无二的幸福。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德波顿的礼物引发我们的思考:我们如何生活?我们可能给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泰晤士报》

编辑推荐

  《幸福的建筑:阿兰·德波顿文集》作者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博学杂收,好学深思而又处之以平常心;他感受如普鲁斯特之纤毫毕现,文笔堪比蒙田之揖让雍容,趣味又如王尔德之风流蕴藉——而又不至堕入愤世嫉俗。他教我们懂得享受每天的平常岁月,教我们略过虱子只管恣意领略那袭华美的生命锦袍。  《幸福的建筑:阿兰·德波顿文集》是英伦第一才子的最新力作,根据英国系列电视节目“完美的家”内容撰写完成。在《幸福的建筑》中,作者着眼于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建筑,它们对我们的影响可比我们想象得要重要的多。  收入最新德波顿访谈录,英国热播电视节目《完美之家》的创意源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幸福的建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1条)

 
 

  •   从一个非常特别的角度,描述了建筑的美感与人的幸福感的关系,透过建筑的细节体现人的幸福感?带点物质体现思维的哲学理论思想。
  •   建筑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关于什么样的建筑才是美的?这个问题困扰了人们几千年。关于美这个模糊的词本身,人们就已经够迷糊的了。从ikea的走廊,追溯到古希腊的议院。只有不停的争论,人们妥协不是因为被另一方说服,而是出于其他。  作者发现,人们在被问及什么样的建筑美时,往往会追溯以往的经典建筑。那么什么又是经典建筑那繁复的天主教式的还是清教徒式的。建筑与住在建筑中的人的审美情趣相关。也许没有绝对的好的建筑,因为我们不能否认个人情感的存在。不能指望绝对的美的范式套用一切场合。
  •   从身边的一桌一椅,一砖一瓦中阐述美的意义,会继续购买阿兰.德波顿的其他书
  •   让人从另一面领略建筑的魅力。不错!
  •   这本书非常的有质感,还有很多丰富的图画,带你领略欧洲,欧洲的建筑,同时也是欧洲的文化,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领悟,深刻!
  •   非建筑人士,依然很赞这本书,让我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所处的城市。
  •   很喜欢作者的文风,虽然不是专业的建筑书籍,但着眼点都怀着对人类的思索和温情
  •   文学家中的建筑,原来是如些诗意
  •   刚开始读 纸质不错 建筑的是一本好书
  •   喜欢阿兰德波顿 买了他的好几本书 最好的是哲学的慰藉
  •   大家的作品,受益匪浅
  •   值得一看,引人思考,又不乏优美文字,没看完。
  •   这个商品不错,纸质内容都不错
  •   书很精美 感觉非常不错 值得一读
  •   帮助很大,值得购买
  •   封面有瑕疵,而且边角有磕到,不过也无所谓啦
  •   当当很给力,书正版,就是物流慢点!总体评价,很好,很满意!
  •   印刷不错~不过暂时还没看
  •   很有教材的感觉,一定要坚持看完!
  •   包装没有破损,帮同学买的,她喜欢就好
  •   dai kan
  •   阿兰德波顿~感觉不错,就是插图颜色太浅了看不清
  •   小聪明,不是大智慧。中国的类似作家必他有才的多了去啦
  •   很好,很深刻的书,值得一看!
  •   非建筑类专业书籍,更类似于随笔的性质,相较于建筑学知识,其内容上与心理学哲学的关联度更大,是一本从感性角度描述生存环境与什么是幸福的书。
  •   建筑的美对我们来说的确很重要,这位英伦才子描写的很好
  •   作者发现,人们在被问及什么样的建筑美时,往往会追溯以往的经典建筑。那么什么又是经典建筑那繁复的天主教式的还是清教徒式的。建筑与住在建筑中的人的审美情趣相关。也许没有绝对的好的建筑,因为我们不能否认个人情感的存在。
  •   这书还算可以 比别的阿兰作品差些
  •   看了一系列作者的书,虽然他戏称自己仅愿被称为一个随笔作家,但处处都感受到了他对哲学的理解
  •   没有看过这本书,不知如何评价。。。。。。
  •   有点烦闷,绕来绕去的有点郁闷了
  •   书本很不错,值得我们学习,很喜欢
  •   之前就从图书馆借来看过,这次是买来收藏的,没办法,为了心中那一点点小小的满足。
  •   因为是翻译过来的书,所以可能读起来有丝不同的味道。
  •   幸福是什么?也许你认为,物质上的满足就是幸福。看看这本书,需找一个简单却可能被你遗忘的观点,能让你好好想想幸福的本质,想想人生是什么。
  •   很想看这本书,可是拍下之后缺货。。。。
  •   之前看过阿兰德波顿的两本书,很有才气。这本书翻译者太注重个别词语的华丽了,整体读来非常不流畅!强烈建议出版社换人翻译重出。
  •   阿兰·德波顿文集
  •   幸福的建筑:阿兰·德波顿文集
  •   建筑启蒙
  •   这个书还没看
  •     1. 建筑的意义
      那些平淡无奇稍纵即逝的美的场景之所以能打动我们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它们上演的背景的灰暗。
      建筑之意义的信仰基于环境的变化能导致我们自身的改变这样一观点,不论好与坏以及建筑就是向我们生动地展示出我们理想的状态可以是什么样子这样一种确信
      2. 我们应该建造何种风格的建筑
      任何一种经过设计的物品都会透露出它所支持的心理及道德态度的印记。
      建筑会开口说话这样一种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将解决建筑难题的中心摆在我们想要按什么样的价值观生活这样一个问题上而非他要看起来什么模样。
      3会讲话的建筑
      我们对美的感觉与我们对美好生活之本质的理解是纠缠在一起的。
      司汤达美即对幸福的许诺。陈赞一幢建筑或一种设计是美的也就是将其认作了一种对我们的繁荣昌盛至关重要的价值的再现,通过物质的媒介将我们个人的理想体现了出来。
      4. 理想的家
      我们对周遭环境的敏感在于我们自己的分裂性,存在多个字我,经常偏离最好的自己。
      我们拐弯抹角的仰赖我们所处的环境表现出我们尊崇的情绪和观念,并且提醒我们意识到他们的存在。
      我们对家的热爱反过来亦是承认我们个性绝非自我决定的。我们在心理上需要一个家跟肉体上一样迫切:需要他来补偿我们的脆弱。我们需要一个避难所支持我们的精神状态,因为这个世界如此异己。我们需要房间是我们不至于偏离理想的自我使我们重要的易于迷失的侧面生生不息。
      。。。因为房子装修家居摆设拜拜的人们我们需要理解.
      
      
      伊斯兰教强调数据的神性。通过复杂重复的几何图形宣告主的存在。
      
      早期的神学家认为美丽的建筑具有提升自我们道德和精神的力量
      上帝存在与美中
      
      我们之所以被某物吸引以美称之,是因为我们察觉到他包含了可以体现某些品质的浓缩形式,而这些品质是我们个人或社会缺乏的。
      
      我们工作不断强化我们某一才能,导致我们无法成就丰满的个性,一直怀疑自己的个性与理想都失去了。每个人都渴望满足其特别的精神缺憾。。
      司汤达 说有多少种幸福观就有多少种美。
      
      5. 建筑的美德
      a)秩序
      我们欢迎那些能够给我们规律性和可预测性感觉的人造环境,是因为我们的精神可以依靠它得到安置和栖息。归根结底我们不太喜欢不断地惊诧莫名。
      秩序井然的建筑可以给我们一种感觉我们驯服了原本控制我们的不可预测性并在一种象征意义上感觉我们已然掌握了那令我们烦扰的未知的未来。
      b)平衡
      我们之所以受这种平衡性作品的吸引不单单是出于视觉的美感,还有就是它们有了一种不太寻常的人的美德-成熟
      c)优雅
      d)协调
      
      
      内容不多不过比较舒服的一本书
  •     我们在体察形式、质地、颜色与人类的关联性方面的能力实在是精微莫测,我们能从最简单的形状中付出一种个性。
      
      一条直线令我们想到某个坚定和迟钝之人,一条曲线则显得浮华和镇定,锯齿形的线条则给人以愤怒的困扰感。
      
      贝叶大教堂的尖顶拱门传达的是激情与热烈,而乌尔比诺公爵宫庭院的圆状拱门代表的则是安详与稳定。正如一个人要经受住人生的各种挑战,公爵宫的拱门同样也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避免了大教堂的外形必定会吸引到的精神危机与情感迸发。
      
      施佩尔(Albert Speer,1905—1981) 1937年巴黎博览会 德国馆
      
      埃贡·艾尔曼(Egon Eiermann,1904—1970)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 德国馆
  •     建筑给人的感动并不是广泛意义的。
      
      “也行只有当我们已经在自己的生活中烙上了无法抹去的印记,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一直人到中年都壮志未酬或痛失爱人之后,建筑才会开始给我们某些货真价实的影响。”
      
      “在碰到某些困扰了情感以及政治生活的更加苛酷的挫折之后,我们对美的意义,对于完美之岛的评估也许可以更加宽容一些。”
      
      这种感动也许就是通过反差体会到的,经历了糟糕的岁月,却看到伟大艺术品或者建筑的幸福,于是从这种反差中变得泪流满面。“也许在所有其他的要求之外,我们必须具备一点悲痛才能真正被建筑之美打动。”
      
      建筑的幸福也许是不经意的。“建筑要求我们去设想的幸福也许经常具有一种朴素无华,反英雄主义的特质。”
      
      工程师带给建筑师的是确定性?
      
      我们觉得建筑像什么,无论什么,其实建立了这个东西和建筑的联系, 不仅是外表,而且还有他们得性格。
      
      “建筑通过引用来触发我们对于先前已经见过的与其相似或作为原型的建筑的回忆”。
      
      “如果说建筑能够充当我们的理想的贮藏室,那是因为我们能够被清理掉所有的腐蚀日常生活的那些拙劣的玩意,一幢伟大的建筑作品会在一定程度上向我们讲述从容,力量,平衡以及优雅,而这些美德,不论作为建造者还是观众,均非我们出于本性能够践行的——正是因为此,它才吸引我们,打动我们。一幢建筑超与我们的程度愈甚就愈能激起我们的尊敬。
      
      历史上人我们对建筑的趣味的变化,总结起来就是,赞美什么其实就是缺少什么。
      
  •     发现建筑的真谛并不难:无非是实用性,守恒性和个人幸福。——Jean Nicolas Louis Durand
      ——————————————————————————————————————————
       (一)人为什么要建造
      海德格尔在他那篇著名的《筑 思 居》(Bauen Wohnen Denken)里提到,筑造一词的古高地德语buan,也带有“居住,存在的含义”随后演变成了bin和bauen分化出“建造”和“居住”两层含义,(das lat. habitare gehört zu habere, ……bin, sum zusammen hängen. wenn das zum praesens gewordne praet. )详见:http://woerterbuchnetz.de/cgi-bin/WBNetz/wbgui_py?sigle=DWB&lemid=GB01283释义②
      
      因此,建造和居住本身互为目的和手段,建造是个持续动词,而这一关系也将于整个居住时间内持续存在。于此同时衍生出的另一种隐喻就是:建筑是永恒的存在(Sein)。人作为自然造物,终有一死,为了保护软弱的肉体不受伤害,造出了“坚固”的建筑,并栖居其中,最终形成一种永恒的幻象,代替人长久的立在这片土地上。然而,建筑毕竟还是造物,“永恒”只是虚幻,迟早还要变成瓦砾。人最早生活在洞穴中,结束捕猎生活开始农耕,定居产生了,随后就是人抽象“洞穴”这个概念创造出的房屋。但是讽刺的是,当年的房屋早已化为灰尘又融进新建筑的砖块里,而上万年前的洞穴却依然存在,这就是“永恒”的幻象。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坚实稳固,才能给脆弱的人带来安全感。巴特农神庙由坚硬的大理石建造,为了营造笔直,稳定的效果,还做出数出视觉矫正(又是一处虚伪)最终还是难逃破败,这也反过来印证了“居住”和“建造”的相互关系,失去“居住"的”建造“便会失去意义,最终成为废墟。
      
      另一方面,建筑也是一种语言,传达建筑师的思想,也传达居者的精神。“施佩尔为1937年巴黎世博会设计的德国馆采用了典型的力量的视觉隐喻:高,大,以及阴影”看都不用看就知道是典型的第三帝国时期建筑。建筑的所有者寄希望用建筑传达出高大,威严,权威和控制的概念来“保佑”帝国的繁荣昌盛,但帝国最终还是被毁灭,而随着帝国的衰落,建筑反而自身难保。但这不光光是源于“坏的”居者和“不正确的”建筑之间互相影响。巴西利亚国会大厦作为经典的民主建筑,两楼并立形成H形,喻为人类主宰世界,左右一个覆碗一个正碗,一个参议院一个众议院意味着平权和民主。最终依然不能阻止这座人造城市迅速被平民窟包围,巴西政坛腐败猖獗。建筑的永恒是假象,他传达出的语言也是谎言(本质是人用谎言来自欺欺人) 。这是个关于“永恒”的谎言,它既不永恒,也不能带来永恒。
      
      
       (二)人为什么需要家(Home)
       因为人脆弱,软弱,容易被影响,摧垮。这不仅仅存在于肉的层面,也存在于灵的层面。因此人需要用“家”这个封闭的实体来为精神造茧。家作为建筑与其他的建筑分类有天壤之别,在家之内是个绝对的封闭个人空间,在家之外是开放的公共空间。厚实的墙壁,不透明的窗帘,门,锁这些都是封闭和拒绝的意象。这便从形到意完成了转换,从人肉体的外骨骼到精神的蚕茧的转化。
      
      我常常梦到一个场景,软和的毛地毯,温暖微黄的灯光,柔软的沙发,双脚不穿袜子插在棉拖鞋里,没有一丝声音让时间显得无限拖长,也感受不到外界环境如何。这是个典型的“家”的环境,甚至还很“温馨”,但是却丝毫不能给我带来安稳舒适的感觉,正相反,每次醒来都是双手汗渍渍的。伊恩麦克尤恩在他的《水泥花园》里,也同样营造了一个家的环境,作为作者,他并没有把家描写成安全的港湾,父亲死后,整个故事就不可控制的向堕落恐怖和歇斯底里发展,家最后变成了埋葬生活的花园。这让人感到绝望,因为家作为建筑个体,并不一定能给人带来安全感,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成为了酿造不安和恐惧的地窖。
      
      除去狭义意义上的“家”这个建筑类型,教堂同样具有“茧”的功能。作为尘世间的一片治外之地,教堂在历史中造出一个茧,人躲入其中就可以获得安宁和宽恕。教堂的建造者深谙其道,用高耸的塔尖,巨大的穹顶造出一个挑高的空间(接近天国);厚实的墙壁配上彩色的玻璃窗造出另一个人间伊甸园的幻境。圣光从哥特教堂的彩色玻璃里透进来,安静的撒在地上,忏悔者感到片刻慰藉,然而他出了门却发现又再一次置身于钢筋水泥森林中,感到无比沮丧。《银河系漫游指南》开头,亚瑟的家(地球)被沃贡星人强拆,失去保护的亚瑟迅速陷入了惊慌和恐惧,最后让他平复下来的却是一条毛巾。家,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也不能给人带来安全感,只能带来一种安全和幸福的幻觉。
      
       (三)我们需要怎样的建筑
      格里皮乌斯和勒柯布西埃告诉我们,我们需要实用的建筑。
      1930年,勒柯布西耶为萨伏伊夫妇在普瓦西山丘附近设计了一栋别墅:萨伏伊别墅。按照勒柯布西耶的描述,这是一栋纯功能性的现代建筑,朴素,干净,实用,具有现代性。然而,在后来的实用中,萨伏伊一家却不得不在一篇水渍斑斑的表达了对这栋别墅的不满。由于平顶的设计(经济,已保养,还可以在平台上做体操),房间排水不畅,最终让这对夫妇无法忍受,险些与这位著名的建筑师对簿公堂。于此相比,富有装饰性的“巴特罗之家”并没有给居住者带来更大的不便(至少建造者没有收到律师信)。
      
      人对新奇的追求永远高过对实用的追求,因为实用不具有长久性,极大的受限于时代,使用者的习惯,地理环境,而人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却是永恒的。现在人人有笔记本手机之后,原来家中客厅围绕电视机和茶几的设计就变的不实用起来。另一方面,实用性也不公允。大众运输的标志——地铁闸口就是一例,明显为数量庞大的右撇子设计的闸口没有能考虑左撇子人群的习惯。这是一种虚伪的实用,在时间点和空间点上做文章,或仗着人多势众,试图蒙混过关,最终随着时间还是慢慢暴露出来。(或者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天,地,神,人没能汇于一身)
      
      建筑虚伪,却也不失魅力,创造是人的本能,而建筑是人最杰出的造物,本质上来说,建筑是人造的梦境,用来保护,用来安放,用来摆渡不安的灵魂。
      
      “他朝火焰走去,火焰没有吞噬他的皮肉,而是不烫不灼地抚慰他,淹没了他。他宽慰地、惭愧地、害怕地知道他自己也是一个幻影,另一个人梦中的幻影。”——《环形废墟》(博尔赫斯)
  •      某种程度上,关于家的现实和想象是无数中国人奔波劳碌、忍辱负重的精神底座。其上之碑,便是存在于世的痕迹所在。
      
       家所具备的“遮风挡雨的地方,不必太大”的功能,不仅是物理意义上与外部世界的隔离,还意味着家是区别于公域的私密空间,是心里和精神的避难所。这里没有民主的呐喊,没有集体的喧嚣,剩下只是纯粹的精神和肉体栖居于此。
      
       就大部分中国人来讲的家居,仅限于室内装修装饰,而至于建筑本身的位置、形态,在抽离掉位置、价格、楼层等因素之后,你会发现能选择的变量太少太少。
      
       大部分中国人关于家的想象被无限制压缩了。当然,因为想象的无界,全世界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相通的。毕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家也是身体和性格的延伸。
      
       “我的沙发一定要皮质的;我的书本一定要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我的。。。”——家居布置成身体习惯的轨迹。“素白色的墙壁是我整洁的习惯;红色的橱柜里藏着我得热情”——你的性格是这座水泥盒子的标签。
      
       家是记忆的博物馆。搪瓷杯子破碎的一角是争吵的祭奠;中性色的壁纸是装修时夫妻间妥协的产物;镜框中的苗族印染是二人旅行的纪念;无处不在的便签是主人生活痕迹的展览。所有关于家中人的苦辣酸甜,都能在家中某个角落找到最初的印记。
  •     大概是大学以后就再也没好好看过一本书。
      但是这本书奇迹般地在我在做会计作业的时候抓住了我的注意力。真是神奇不是么?(这是这本书的魔力?)
      当我对目前的生活感到厌倦的时候,这本书适时地提醒了我曾经的爱好----阅读。
      也许它在某些人里面不够深刻。可是对于我来说刚好。不会太复杂,不会太枯燥。但是同时蕴含哲理。
      我非常喜欢作者在书中讲到的那些哲理。
      
      顺便说一句,这个译者,好风骚。(这是正面评价,很强的艺术感)
      
  •     阿兰·德波顿的书看着莫名有点像杂志专栏,而且看名字就像,《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身份的焦虑》,《幸福的建筑》。。。
      
      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我们感觉一幢建筑不吸引人也许只是因为我们不喜欢我们通过它的外表模糊辨别出来的那种气质——正如认为另一幢大厦很美只不过感受到了一种如果放在一个人身上我们会很喜欢的性格。归根结底,我们在一件建筑作品中找寻的跟我们在一个朋友身上找寻的东西并无太大不同。我们认为美的事物正是我们所爱之人的翻版。”
      
      毫无疑问,人类是一种敏感细腻的生物,能从事物细微的特征中解读出某种个性,材质,重量,颜色都深长了意味。
      
      恨某人时,我们所恨的其实是他跟自己的相像之处。我们缺乏的内容并不会令我们激动。我们看到的事物,同时也是自己心中之物,真实无非就是心中的真实。因此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们只将外界的景象当成真实,压抑了自己内心的世界。那样他们会幸福,但却毫无价值。——黑塞
      
      有的时候,阅读也是在为自己的本性寻找某种佐证,我随意的看看波德莱尔的诗歌注意到本雅明然后必然会读到阿伦特,看看安藤忠雄的建筑注意到弗兰姆普敦然后必然会读到阿伦特,恩,在蒙昧中循环往复。。。
      据说在创世之后,上帝看到他所创造的一切,看着都是好的。因此,对恶的认识没有客体。世界上没有恶。恶随着对知识对判断的欲望而产生于人自身,产生于思辨。
      
      好吧,人类这种高端的情绪波动好难懂 = =!
  •      我们家搬到现如今住的房子的时候,买了一整套家具,包括一套皮沙发。
       用了差不多10年了,还很干净,除了其本身的特质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冬天和夏天的皮沙发令人难受,夏天很热,冬天很冷,是窑洞的另一个极端。妈妈又发现了现在的流行趋势,那就是布沙发,她一直嚷嚷,“看别人家都是布沙发,又便宜,又好打理,夏天也可以做,多好啊。”她一直是一个渴望追逐潮流的人,尽管总是找不到潮流。
       于是,她想把沙发卖了,换个布的。
      
       我就开始在58同城上发帖子,后来上学去了,也就没管这事了。
       再放假回来,发现沙发还没卖出去,就问她怎么回事,她说有两个人打电话来,都很急迫地问沙发是否卖出去了,但她一一回绝了。“这也不是我的意思,你爸不让。”妈妈无奈地说。至于不让的原因,我爸不愿多说,被问烦了,也只是说卖得太便宜了。其实我知道,他还是喜欢这个皮的,而不是布的。
       虽然喜欢这个沙发,可是他并不经常用,因为腰肌劳损,他不能长久地躺在沙发上,只能把沙发垫子取下,一块铺在地上,另一块放在背后,靠着沙发,以这个姿势,看电视,睡午觉。
      
       喜爱却不经常用,这与他对汽车的态度是一样的。
       买汽车的时候,奶奶就极力阻拦,说没什么用,但爸爸不听,还是买了。我觉得这可能是他的梦想,自己赚钱,买车买房,这不是所谓“美国梦”吗?所以我对车的态度是不支持,但尊重他的选择,毕竟没有几个人看见他为这个家庭做出的努力和辛劳。
       买了车之后,他开得很少,一方面是车技的原因,他技术不行,开车经常熄火,最多跑个火车站。另一方面是车的无用暴露出来了,在一个走路上班只需要5分钟的地方,一辆车也就是出去玩玩,可是他又不喜欢玩乐,所以车基本上是闲置的。有时候会借给朋友,妈妈经常因此和他吵架。我也提出在黄金周把车租给别人,以车养车,他也不以为然。
      
       想想这一切,也许是为了他所要表达的价值观吧。
       放假回家,总会在姥姥家吃饭,各种亲戚总会问我的前途之类的,这时也会提起哥哥,工作了,从事家装设计,在武汉打拼。有一次说起他最近在接私活,本来要请2个民工,但嫌太贵了,只请了一个,自己把自己当民工干活。我爸听了这个,口中念念有词,喃喃道“这种人干不了大事。”他也总是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总是对自己这一生工作不满,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大事,当大官,赚大钱。
       这就是他的幸福观,也是他一生奋斗的东西。
      
       我的幸福观则不一样。
       如果把皮沙发换成布沙发呢?那就有了整年的使用频率,也可以任其磨损,沙发垫也不会经常滑落,打蜡这种事根本不会存在。轻松舒服。
       如果不买车呢?十几万,足够周游中国了。在登巴客栈,碰到了一个登山俱乐部的领队,之前刚去尼泊尔玩了几个月,那时候准备去拉萨,明年还准备骑行去欧洲。以前在国企,每年请假2个月去玩,感觉不过瘾,辞职了,在朋友的俱乐部当领队。我问他如何获得这么潇洒的生活,他说“其实不难,不要那么多欲望就是了,你想想,在北京买套房的钱完全能周游世界了。”这话让我受益良多,莫言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得个诺贝尔奖金,750万,在北京买套100平米的房子就没了。
       这就是我的幸福观,幸福不是车子、房子这些其他人觉得你需要拥有的,而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老一辈的价值观和我们的价值观在一个沙发上交汇、碰撞,就像德波顿在采访中说的那样,“一个特别的沙发能向我们暗示出一整套生活方式和生存态度,两个人在家具店里争执真正体现出来的是两个人价值观的不同。”
      
  •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我把它归类为“建筑心理学”的范畴。英伦才子用纤细的笔触表达了建筑与人心理幸福之间的微妙关系——对于这些建筑而言,不失为一种幸福的礼遇。译者似乎有意保留了英语的表达方式,所以全书的语言风格亦是作者笔触细腻的表现。
  •     【弗洛伊德&里尔克】
      
      弗洛伊德在他一篇题为《论无常》(1916)的论文中曾忆起他跟诗人里尔克一道在白云石山脉散步的情景。那是个优美的夏日;鲜花盛开,颜色亮丽的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这位精神分析学家很高兴来到了户外(整个星期都阴雨不断),可是他的同伴走起路来却垂着头,眼睛盯着地面,整个远足自始至终都沉默寡言。并非里尔克对身边的美景视而不见;他只是对世间万物都是多么短暂无常无法释怀。用弗洛伊德的话说,他无法忘记“这所有的美景注定要湮灭,冬天一到它就荡然无存了,就像所有人类的美以及所有人类所创造或可能创造的美一样。”
      
      弗洛伊德却很不以为然;对他而言,只要具有爱任何美好事物的能力,不论它有多么脆弱,都是一种精神健康的证明。不过里尔克的思维方式,虽说不易达到,却清楚地表明了美的稍纵即逝、短暂无常对于那些完全献身于美的人士而言,是多么心有戚戚、黯然神伤。这种天性抑郁的爱美狂能在窗帘样品下面看到虫蚀的小洞,刚看到计划就预见到破产。他们会在最后一刻取消跟房地产经纪的约会,因为意识到那幢已经出价的房子,以至于整个城市甚至人类文明本身都将毁灭坍塌,碎砖残瓦上将爬满蟑螂。为了不愿眼睁睁看着他们热爱的对象慢慢分崩离析,他们会宁肯租个房间或住在桶里。
      
      【何为美】
      
      我们对美的认识为什么会变?
      
      1907年,一位名叫威廉?沃林格的年轻艺术史家发表了一篇题为《抽象与移情》的论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此做出解释。
      
      他开宗明义,提出在人类历史中只有两种基本的艺术风格:“抽象的”与“现实的”,在特定社会的特定时期,两种风格中总有一种会占上风。数千年来,抽象艺术曾在拜占廷、波斯、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刚果、马里和扎伊尔风靡一时,后来,又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在西方占据统治地位。这是一种由对称、秩序、规则和几何精神支配的艺术形式。不论是以何种艺术样式出现:雕塑或地毯也好,镶嵌工艺或陶艺也好,不论是韦瓦克篮筐编制匠还是纽约画家的作品,抽象艺术均有志于创造一种以单调、重复的视觉平面为特征的平静气氛,对现实的世界没有任何指涉。
      
      通过对比,沃林格指出,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占主导地位而且从文艺复兴直到十九世纪末一直统治欧洲的现实主义艺术,致力于唤起人们切实经验中的活色生香。这一派艺术家努力想抓住一棵感受到威胁的松树的气氛,表现人血的质地,再现一滴眼泪的咸味以及一头狮子凶残。
      沃林格的理论中最令人信服的一面——亦可完全应用于建筑作品——是他对一个社会为什么会从忠实于一种美学范式转而信奉另一种的解释。他认为,关键的原因在于这个社会缺乏什么样的价值诉求,因为一个社会本身欠缺什么,它就会喜爱能体现这种价值的艺术。抽象艺术因为饱含和谐、平静和节奏,自然主要会吸引渴望宁静的社会——那些法律和秩序失序、意识形态不稳而且因道德和精神混乱加剧了人身不安全感的社会。处在这样喧嚣的背景之下(在二十世纪美国的众多大城市以及长期遭受民族内部自相残杀之害的新几内亚村庄中就弥漫着这种气氛),居民会体验到沃林格称作的“对宁静的强烈诉求”,因此他们就会求助于抽象艺术,转向编结出抽象图案的篮筐或南曼哈顿地区的极简主义画廊。
      
      而在那些已经成就了高度内部和外部秩序的社会中,生活已经完全按部就班而且得到过度确保,一种相反的渴望就会应运而生:市民会希望逃离日常规范和按部就班那简直令人窒息的束缚——因而就会转向现实主义艺术以解精神之渴并重新体验那些稍纵即逝的强烈情感。
      
      我们可以藉此得出如下结论:我们之所以会被某物吸引,以美称之,是因为我们察觉到它包含了可以体现某些品质的浓缩形式,而这些品质正是我们个人或更宽泛地讲我们的社会所缺乏的。我们尊重那种可以带我们远离我们害怕之物并接近我们渴望之物的风格:一种包含了我们缺失的价值的合适剂量的风格。我们之所以需要艺术,首先就是因为我们几乎一直处于不平衡的危险状态中,无法在极端中寻得中庸,无法把握住人生中相对的重大极点——厌倦与激情、理智与想象、单纯与复杂、安全与危险、朴素与奢侈——间的黄金分割点。
      
  •     我们因看到“美”而哽咽欲泣,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它使我们体会到的这种幸福实在只是例外。
      
      
      
      
      
      
      
      
      
      
      
      
      
      
      
      
      
      
      
      
      
      
      
      
      
      
      
      
      
      
      
      
      
      
      
      
      
      
      
      
      
      
      
      
      
      
      
      
      
      
      
      
      
      
      
      
      
      
      
      
      
      
      
      
      
      
      
      
      
      
      
      
      
  •     话说里面的翻译的人名真的很叫人蛋疼
      
      
      
      序言
      别的国家的建筑中最有吸引力的却正是区别于其它邻国的那些东西。
      不同国土之间的真正差别应该在建筑层面上得到适当的表达。
      争论的交点并非在鱼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风格应该是什么,而在于它能够表现为什么。
      一中称得上有所传承的中国建筑或许应该是一中能够体现其所处时代与地域的某些最珍贵的价值观以及最高的雄心壮志的建筑——一幢可是做一中可行之理想体现的建筑。
      杰弗里·巴瓦:它应该敏于采用现代的科技而又能保持一中跟传统与信仰的关联。
      你只有在弄清楚了中国想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以及他应该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之后,才有可能来讨论中国的建筑应该是什么样子。
      
      一、建筑的意义
      建筑就是为了向我们生动地展示出我们理想的状态可以是什么样子。
      我们之所以能对大部分环境视而不见,正是为了避免不断引发的苦恼。
      一幢迷人的房子又是可能会使昂扬的情绪更上层楼,可在很多情况下哪怕是最宜人的环境也无法驱散我们的悲伤或厌世。
      建筑更多的是敦请而非命令我们效仿其精神,而且无法防止它本身被误用。
      我们因看到美而哽咽欲泣,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它使我们体会到的这种幸福实在只是例外。
      也许在所有其他的要求之外,我们必须具备一点悲痛才能真正被建筑之美打动。
      建筑,即使在其最完美的状态下,对失误的状态也只能构成一种微不足道,极不完善的(昂贵,容易损坏而且在道德上极不可靠)的异议
      那些平淡无奇、稍纵即逝的美的场景之所以能打动我们,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了它们上演的背景是多么灰暗。
      
      二、我们应该建造何种风格的建筑?
      美这个概念本身就注定会引发徒劳无果而且幼稚可笑的争论。
      在西方历史有所间断的一千多年中,一幢美的建筑就是一幢古典建筑的同义语,结构上要有一个殿堂的前部,有装饰性的廊柱,有不断重复的比例以及对称的立面。
      古典主义的建筑师及其主顾极少有人会感到独立创新的动力,忠实于经典才是真正重要的,重复就是标准。
      种种限制孕育了强烈的建筑地域特征。
      沃尔普尔因此决定要为自己建造全世界第一座哥特式住宅。
      然而,不受限制的选择所造成的唯一问题就是它距离完全的混乱并不遥远。
      工程师们立足于一中显然无懈可击的方法,用以评估一个设计的明智与否:只要一个建筑的结构能有效地履行其机械功能,他们就能确信地宣称它是正确和诚实的。
      将对美的谈论置换为对功能性的考量,保证了将建筑从关于美学的复杂而又没有定论的争执的沼泽中解放出来,转而追求一中没有争议的技术性事实,也由此确保了对于一个建筑外观的争论将可能和对于一个简单代数方程式的答案的争论同样具有专属性。
      柯布西耶建议未来的房屋应该简朴、干净,专业、廉价。
      将房子难缠的外观与更加直接的性能问题干净利落地一刀两断,仍然不能真正地将问题解决:我们归根结底不大会对一幢只能使我们免于风吹雨淋的建筑心生尊敬。
      约翰·罗斯金认为1.我们希望建筑能为我们遮风避雨2.我们希望他们能对我们讲话。
      现代主义运动的建筑师并非对建筑唤起情感的重要性视而不见,他们不能认同的是先前的各种建筑风格所激发的情感类型。
      现代主义建筑师所宣称的纯科学和理性方法也不过说说而已,他们与他们的作品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讲任然是浪漫主义的:他们期望建筑支持一种吸引他们的生活方式。
      在放之四海皆准的美的标准轰然倒塌之后,既之而起的气候就是没有任何一种风格能幸免于批评。在美学上,最终的仲裁者已经无迹可循了。
      而换用科学的语汇则能避开恶意的批评者,说服犹豫不决者。
      事实上科学极少会如此斩截。即使在更复杂的工程中,工程学的准则也很少能决定一种特定的风格。
      建筑能开口说话——而且说的都是些很容易辨别的话题。它们说的是民主或贵族,开放或傲慢,欢迎或威胁,对未来的同情或对过往的渴望。
      任何一种经过设计的物品都会透露出它所支持的心理以及道德态度的印记。
      本质上说来,设计以及建筑作品对我们诉说的真实那种最适合于在他们中间或者围绕着他们展开的生活方式。
      建筑会开口说话这一种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我们想要它看起来什么摸样”而着眼于我们要按什么样的价值观来生活这样一个问题上。
      
      三、会讲话的建筑
      那些最富天才的雕塑家们的天才在于让我们懂得,那些重大观念,诸如智慧或仁慈,青春或宁静,都能在木块和线绳,或者石膏与金属装置中得到体现,也同样可以用语言或人或动物的形象来体现。
      《两瓣与一球》
      我们很容易将一件物品解读为一个人或动物的形象。我们喜欢抽象雕像以及再推广之喜欢桌子和柱子的原因,归根结底跟我们崇尚具象场景的原因相去并不遥远。
      我们认为美的事物真是我们所爱之人的翻版。
      即使当有些对象跟人丝毫都扯不上干系时,我们也会发现很容易就能想象出它们可能会具有何种人的个性。(如直线曲线以及折线)
      正因为我们能轻易地将精神与外部,视觉与感觉的世界联系起来,我们的语言才充满了隐喻。
      典型的力量的视觉隐喻:高、大以及阴影。
      当建筑开口向我们讲话时,它们还通过“引用”这种方式。关联
      关联导致:我们可能是基于其象征而非其自身来作出判断。
      司汤达:美即对幸福的许诺。
      
      四、理想的家
      记忆:
      我们需要我们的房间使我们不致偏离我们理想的自我并使我们那些重要的、易于迷失的侧面生生不息。
      我们身处何处最能决定我们信仰何物
      神学家对建筑的认识现在听起来实在匪夷所思:美丽的建筑具有提升我们道德和精神的力量。
      经由看而非读可能更易成为主得忠实仆人。
      不但是整个房间,单单一幅画就能帮助我们重新获得我们自身迷失而又意义非凡的那些部分。
      建筑正如写作,都是为了把那些对我们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记录下来。
      建筑的冲动是一中让别人知道我们是谁并再这个过程中提醒我们自己不要忘记的渴望。
      理想:
      我们推崇它们是因为它们向我们揭示了我们是谁,而非我们希望是谁。
      一幢伟大的建筑作品会在一定程度上向我们讲述从容、力量、平衡以及优雅。
      一幢建筑超越我们的程度愈甚就愈能激起我们的尊敬。
      一幢理想化地建筑所蕴含的潜在意义并不需要得到完全的认识才能体现其价值。
      我们放弃的事实上并非理想本身,而是主要的理想化作品一度尊崇的那些特定的价值观。
      每逢人们开始高调建造民用建筑,理想化的雄心都会格外高涨。
      我们由此回想起我们对尽善尽美的想望,也由此认识到我们的生活是何等的不完美。
      这些艺术品之所以能触动我们,正因为他们不像我们却又像我们期望自己成为的模样。
      或许在我们生活最成问题的时候,我们才最容易接受美的事物。
      虽说看到一样美丽事物的自然反应就是想买下它,我们真正想的可能并非拥有我们觉得美丽的东西,而是想永久占有它所代表的那些内在品质。
      
      理想为何会变?:
      关键的原因在于这个社会缺乏什么样的价值诉求。
      (得不到的最美orz~)
      有多少种幸福观,就有多少种美。
      
      五、建筑的美德
      景观一幢房子几乎违反了《建筑四书》中所有的权威法则,它却仍可能深深吸引我们的注意。
      各种特性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并以特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出效果。
      
      秩序:
      一种特定的建筑之伟大核心即在于高度的秩序感。
      巴黎的这条大街之所以触动我们,是因为我们意识到它的特质跟通常那些丰富了我们生活的特质相比是何等不同。
      几乎所有实体的建筑作品的魅力都离不开秩序。
      对秩序的执着也就是对生命的执着。
      归根结底,我们并不太喜欢不断地惊诧莫名。
      建筑应该具有甘愿稍显乏味的信心与善意。
      要想使建筑立面显得复杂多变,最显而易见的方式就是对门、窗进行多变的处理。
      美存在于秩序与多变之间。
      
      平衡:
      如果说那些具有微妙的平衡感的建筑能够打动我们,真是因为他们代表了一种榜样:我们如何在我们性格中相互冲突的各个层面之间做出评判,以及我们如何能够理智在我们恼人的各种对立面创造出美来。
      
      优雅:
      当一件建筑作品在完成其抵抗的职能——容纳、跨越、遮挡——时不单体现出力度,而且表现出优美和经济,当它谦逊地并不试图因其克服的困难而引起关注时,它就具有了这种优雅的品质。
      我们赞赏那些能够将复杂以简洁的形式出之的天才。
      建筑的优雅必须让我们感觉到它体现出来的这种简洁并非轻易就能赢得的。
      对那些我们不需要多大努力仅凭直觉就认识到应该显得非常繁复,而实际上却异常简洁的建筑,我们自然称赏不已。
      能否实现优雅的关键在于支撑天花板柱子的设计。
      窗户为建筑的优雅提供了进一步的机会,决定性的因素在于玻璃的数量与支撑玻璃的窗框之间的关系。
      我们赞赏那些似乎能将淡漠和无所谓这样的重负轻易摔掉的建筑。
      
      协调:
      它之所以能吸引我的注意是因为它明显地根本没找到自己的定位,一直处于严重的身份危机中。
      建筑的不协和同样存在于一幢建筑与其所处的背景。
      要想在一中现代行形式中体现一中文化的传统特征是多么困难。
      争论的交点就宾飞在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风格应该就是什么,而在鱼她能够表现为什么。
      那些了不起的现代住宅很乐于承认他们的青春年少,光明正大的得益于现今的现代材料,不过他们也知道如何洗手他们传统世系中那些动人的主题。
      
      自知之明:
      是由于建筑师任由自己被“我们可能成为什么样子“这种过于简单化的想象牵着鼻子走,而不去顾及”我们原本是什么样子“这一错综复杂的事实。
      我们根本没能领会我们为什么痛苦,同时却徒劳地想抓住幸福的根源。
      
      六、土地的承诺。
      我们一直都有可能将我们的环境塑造的更加美好。
      是书籍、诗歌和绘画经常赋予我们信心,从我们自身汲取严肃的情感,否则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正视这些情感。
      所有这些构造学的变迁中,那些最初推动者所具有的坚忍不拔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他们的聪明才智。
      我们对脚下的土地负有义务,我们建造的房屋决不能劣于他们所取代的那片处女地。
      
      
      
      累死我了T-T腰酸背痛还盲打…
      整理于2012年2月9日晚
      su.x
      
  •     与其说此书是一本讲述建筑的,不如说其是一本心理书。
      
      例如,建筑物与人的交流,刚刚听到时,觉得匪夷所思,但细心一想,事实如此,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你记忆中所渴望、某个时刻感动着你的),影响到你的选择。
      
      尤其喜欢这几句话:
      “看到一样美丽事物自然的反应就是想买下它,我们真正想的可能并非拥有我们觉得美丽的东西,而是想永久占有它所代表的那些内在品质。
      
      幸福也许经常具有一种朴素无华、反英雄主义的特质,它可能就隐身于在旧地板上跑过或晨光倾泻在一面灰泥墙上的那一刻-----那些平淡无奇、稍纵即逝的美的场景之所以能打动我们,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了它们上演的背景是多么灰暗。”
  •     1、我们之所以能对大部分环境视而不见,正是为了避免不断引发的苦恼。我们无法不加选择地对那些我们无力加以改善的环境保持敏感——结果只能睁一眼闭一眼。——这种超然的表白与其说源自对美的漠然,毋宁说是为了躲避假如我们直面美的太多缺失所必然产生的悲哀。
      2、那是个优美的夏日,诗人里克尔表示“这所有的美景注定要湮灭,冬天一到它就荡然无存了,就像所有人类的美以及所有人类所创造或可能创造的美一样。”他刚看到计划就预见到破。产弗洛伊德却很不以为然,对他而言,只要具有爱任何美好事物的能力,不论它有多么脆弱,都是一种精神健康的证明。
      3、那个球看起来很不稳定,动态十足,我们能感觉到它是多么迫切地想滚落盛托瓣的斜边并滚过整个房间。与它这种冲劲正好相反,盛托它的楔状物却传达出成熟和稳定的感觉:它从一边到另一边都像是满足于温柔地看护并驯化着其负荷物具有的卤莽劲头。观看这件作品,我们等于见证了一种温柔而又有趣的关系,透过抛光的白色大理石这种原始中介,我们可以感受到庄严和伟大。
      4、我们在一件建筑作品中找寻的跟我们在一个朋友身上找寻的东西并无太大不同。我们认为美的事物正是我们所爱之人的翻版。
      5、施佩尔设计的是1937年巴黎博览会的德国馆,高、大以及阴影。我们感受到这个高达五百英尺的新古典主义巨像传达出来的某种威胁、好斗和挑衅的感觉,咄咄逼人。二十一年以及一场世界大战后,埃贡艾尔曼在为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设计的德国馆则采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三位一体的隐喻:水平暗示平静,轻盈隐喻亲切,而透明则唤起民主。
      6、我们珍视特定建筑的原因在于它们能够使我们已然畸形的本性重新恢复平衡,并激励起我们必须首要处理的俗务迫使我们牺牲掉的那些情感。建筑能够勾留住我们那些转瞬即逝、胆小羞怯的念想,并因此使我们得以永久地通达那些除此之外我们只能意外、只能偶尔体验到的一系列情感肌理。
      7、他们的艺术和建筑的目的并非想提醒我们生活原本的模样,而是在我们眼前展现其理想的状态,从而促使我们哪怕稍稍地朝践行和德行跨进一步。那些雕塑和建筑物是想助我们将我们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为了使我们对最高的渴望铭记不忘。
      8、难怪建筑师们会如此坚持不懈地想将自己的手艺跟时尚划清界线,难怪他们挖空心思(自然是徒劳)想创造出历经数代都不会显得可笑的作品。
      9、我们之所以会被某物吸引,以美称之,是因为我们察觉到它包含了可以体现某些品质的浓缩形式,而这些品质正是我们个人或更宽泛地讲我们的社会所缺乏的。
       2011-2-28
  •     阿兰德波顿是我一直非常喜欢的作家,就像他本人说的,他写的书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读他的书读的很慢,摒弃了我一贯一气呵成的习惯,细细读来,每附图也不错过。
      我喜欢他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思考,在这些生活中融入了艺术和心理,由此引发我们自身去发现去感受。
      这本幸福的建筑引发我们去关注我们生活中的房屋,不知道其他人怎样,反正对于我来说,我几乎从来不会关注那些我们赖以生存的建筑长成什么样子,看完阿兰的讲述,觉得新鲜又奇妙,另外,让我对于雕塑之类的艺术品也有了不同的理解,阿兰开启了一扇欣赏之门,拓宽了我们的眼,明了了我们的心。
      阿兰的书总是值得一读再读,就像摸得到的形态的建筑,让人慢慢把玩。
      
  •     Der Autor Alain de Botton zeigt in seinem Buch GLÜCK UND ARCHITEKTUR auf, wie die Wege verlaufen, wie man Glück erkennt und das selbst das schönste Haus einen verderbten Charakter nicht zu heilen vermag.
      
      Ein schönes Buch, mit vielen interessanten Abbildungen, welche dem Text erklärend beiseite stehen. Ein Buch wie eine Liebeserklärung an die Architektur der letzten 3000 Jahre und mit viel Herz und Verstand in die Tiefe gehend.
      
      Dieses Buch gibt gekonnt und mit viel Einfühlungsvermögen eine Antwort auf diese Frage und öffnet dem Betrachter und Leser die Augen, was in seinem jetzigem oder vielleicht nächsten Haus für Glück oder Unbehagen sorgt.
      
      Mit sehr viel Humor und Esprit zeigt Alain de Botton auf was es bedeutet wenn Glück und Architektur zusammenwirken, das Architekten manches Mal den Boden unter den Füßen zu verlieren scheinen und man sie ausbremsen muss.
      
      Weil es viele seeliche Meinung gibt, auch wegen der Übersetzung könnten die Leser verschidene eigene Bedeutungen verstehen. Allerdings glaub ich, dass jede Leser eine identische Empfindung bekommt, die >>Schöner leben statt schöner wohnen!<< ist.
  •     建筑,是一种静默的存在。它不说,不吵,却一直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所需要的时刻,提供着身心的庇护;它固守着一座城市的记忆,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品格。德波顿在他的《幸福的建筑》中,细述着他所聆听到的,有关建筑的静默语言。德波顿眼中,建筑与生活息息相关。它虽无法帮屋主排忧解难,但却是见证了它带来的幸福生活。建筑形态的不断变迁,也是我们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不断追求。因而,一幢美好的建筑,绝不是建筑师技术词语的堆砌。建筑是我们个人理想的物质化体现。
      
      
      德波顿在书中,提出了他对理想中的建筑的理解。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一点是:建筑应是协调。在德波顿的论述中,建筑的协调,实际就是一幢建筑,甚至是一座城市的建筑在发展与保留,自身内涵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定位。德波顿在阐述协调的时候,讲到他在东京的感受,到处都是摩天高楼,丝毫不见有关日本的任何自身特色。相同的感受,其实我在到达迪拜时也有。那天坐车游走迪拜最现代化的市区的时候,恍然间我似乎回到了深圳,珠海,或者到了上海,广州;眼那些一幢幢高耸但冷漠的办公楼,一条条笔直而暂新的道路,仿佛都在无声地嘲笑我坐了七、八个小时飞机飞越千山万水,睡眼惺忪却是到达一个和自己家乡无甚差别的地域。曾经我对某些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大城市后表示失望的言论是不解,甚至带着不满的。我总觉得中国的发展一日千里,那些外国游客却希望看见一个《秋菊打官司》式的中国显然是缘木求鱼。但当我在迪拜,我终于对此有些体会。当你不远万里跨过大洋大洲,所看到的原不过就是平时身处家中,拉开窗帘就能看到的景观,又怎能不失望。
      
      
      在这几十年,我们从封闭到开放。我们不断向外学习。外面世界那些或真实或虚像的美好,吸引着我们不断去改变自身。但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中,有时有似乎学得太多又太快,以致在不经意间忘却了自己应有的审美,观念与价值。或许就如现今的房地产广告一样,意大利水城、英伦风情、法国小镇,我们似乎向往幻想住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唯独放弃脚下的土地。在大城市的不断建设中,我们的民族特性正消退。现代化的高楼大夏似乎和我们的民族性没有很好的协调。当然,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世代,一城的古旧建筑同样是不合时宜的。那样的建筑会让人有一种情感的隔膜。在德波顿的心中,了不起的现代建筑是会把过去值得我们珍视的部分与地域特色带入一个永不停息的全球化未来。
      
      
      在自身与外来,保留与改变之中寻找适合的定位,不仅是建筑师的难题,那更是现代人在现代化社会面对众多选择,但对幸福寻找的无力感的其中一个体现。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我们体会到痛苦,却寻不到痛苦的根源,我们渴望幸福,却难以觅到幸福的道路。我们有时就好像《等待戈多》里面的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每一天都在做着一些不知是虚无还是积极的努力。或许就是这种无力感,我们的城市也一直在踌躇前进:一边以发展之名,拆除大量旧城区建设新社区,一边又以文化之义,在城中某处重新建起那些已拆去的老建筑。我们渴望快速向前,但又怕在前行的路上遗失得太多,因而在不停地徒劳地想抓住一些曾经被我们抛弃的,寄望那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根源。
      
      
      幸福很多时候是简单美好的,但追寻幸福的道路却是漫长而艰难。德波顿用一本书的文字,来记述他对幸福建筑的定义。而在这个只要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走到街上,就必然会看到“幸福”的时代里,“幸福”的用法似乎已然泛滥。但是不是每一个谈论“幸福”的人都如德波特一般明白自己一直所追寻的“幸福”内涵,以及达到那“幸福”所需走的道路?
      
  •     其实读了5年建筑都没有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过建筑,关于物质的建筑和我们的幸福之间的关系。
      
      以前真是肤浅的拼了命创造交流空间,其实在建筑可以有更多的隐喻,在建筑里面的人想法真是很单纯但是很生活很真实。
      
      and 很喜欢这个作者~
  •     阿兰是才子型作家,在这本建筑学的著作里我看不见艰涩难懂的专业词汇,有的只是作者行云流水般的叙述。
      
      关于建筑,关于建筑如何让人幸福,关于美。
      
      阿兰会展示给你各种各样的建筑,各个历史时期的、足迹遍跨国界、成功的或者失败的,然后告诉你什么才是美的。
      
      读完这本书,我开始阅读我所见的建筑,并感到它们真的像阿兰说的一样,在对你倾诉。
  •     当房价扶摇直上时,当许多人还在为房子奔波时,读英伦才子阿兰 德波顿的这本《幸福的建筑》,也许是件幸福但残忍的事。这类似于和一个饥肠辘辘的人谈论美食,情何以堪呢?
      
      但身处都市的人,无法逃避建筑的影响。大至城市地标,小至居室布局,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及心情。本书最核心也是最终极的话题是:到底什么样的建筑会让我们幸福?是美的,是实用的,还是有文化性格的?
      
      自从古罗马建筑家维特鲁耶提出建筑的 “坚固、实用和美观” 三个标准后,一直被西方建筑界奉为圭臬。而德波顿在回顾了古典主义、哥特式、现代主义或实用主义的美学观之后,也总结出“秩序、平衡、优雅、协调、自知之明”的建筑审美原则,作为自己评判建筑的标准。
      
      在前言里,他认为 “美”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我们情绪的变化。而建筑是很重要的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假若你喜欢的房子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人的话,正是个你喜欢的人。我们不是从细节中了解和确定别人的吗?
      
      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些上面,德波顿就不是德波顿了。他接着说“建筑物很少能将建造它们所要求的种种努力体现出来。面对破产、延误、恐惧以及它们扬起的灰尘,它们一概羞答答地默不作声。那副漠不关心的面孔正是它们魅力的一种惯常的特征”,他还搬出了那个颇具包容性的答案:除了遮风避雨的物理功能之外,建筑之美在于“能够开口说话,它们说的是民主或贵族,开放或傲慢,欢迎或威胁,对未来的同情或对过往的渴望。”所谓好房子自己会说话吧。
      
      不过,他吃惊地发现“建筑在创造幸福的能力方面也极不稳定,这又是其复杂性的表现。一幢迷人的房子有时可能会使昂扬的情绪更上层楼,可在很多情况下哪怕是最宜人的环境也无法驱散我们的悲伤或厌世。” “我们因看到美而哽咽欲泣,是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它使我们体会到的这种幸福实在只是例外”。在更经常的情形中,建筑只有较为有限的影响力,建筑只能“向我们暗示出某种情绪,我们的内心如果太过纷扰的话就可能对其视而不见。”
      
      那么什么建筑是美的呢?我们称赞一幢建筑是美的,其实是说这幢建筑“通过物质的媒介将我们个人的理想体现了出来。”司汤达的那句名言或许是最好的概括:“有多少种幸福观,就有多少种美。”所以不同的人对同一幢建筑是否为美可能持有迥异的观点;甚至,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自身的美学观都会随着改变,惟有这条原则没有变———美的建筑能够说出人们的价值观,美是对幸福的许诺。
      
      当然,德波顿没有忘记审视全球化趋势下的城市建筑。他来到日本,在长崎附近的乡间发现了一个叫做豪斯登堡荷兰村的主题公园。这里模仿二十世纪之前的荷兰旧貌,日本人精益求精的性格令他们在工作中力求传神,不但参考了荷兰原始的建筑规划,甚至不惜从世界另一端进口木材和砖石。但德波顿却这样评价:“这种精确还原历史的做法结果只是使这个地方显得加倍诡异和令人手足无措。”
      
      的确,建筑不但要考虑自身的美感,还要与之所处的背景和谐一致,如果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还得负责向我们讲述属于它们自己的地域与时代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特色。换句话说,体现一个民族性格特色的不正是人们衣食住行中的小习惯、小细节吗?
      
      从文本上讲,《幸福的建筑》充满了英式长句,节奏舒缓、用词精美、耐人寻味,仿佛是一位绅士在理智而又睿智地给你讲述生活。不妨看一下?
      
      
      
      
      
  •     阿兰德伯顿,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的政治思想史,后又读了哲学博士。
      
       十分喜欢作者对某种建筑的引入方式,还有他描述建筑时所用的那种轻巧灵活的修辞手法,比如他在推崇建筑之“优雅”篇章里写到:“罗贝尔。马亚尔的赛金纳特贝尔桥和伊桑巴尔。布律内尔的克利夫顿吊桥都是充满力量的建筑,都因为能使我们安全地跨越一个致命的深渊而引起我们的尊敬—不过两者之中马亚尔的吊桥因其非凡的轻盈显得更美,它在履行职责时显得混不费力。布律内尔的吊桥上因为有笨重的砖石建构和沉重的铁链,给人的感觉有点像个矮壮的中年人在从一端跳至另一端之前特意卷起裤脚并大声恳请别人的注意,而马亚尔的桥则像一个轻捷的运动员纵身一跃而且在离去前还向观众端庄地鞠躬致意。两者都完成了勇敢的表演,不过马亚尔的作品还拥有额外的美德:使它的成就显得混不费力—又因为我们意识到事实上并非这么轻松,我们才更加对其惊叹不已。这座桥拥有一种我们可以称为优雅的亚类之美,当一件建筑作品在完成其抵抗的职能—容纳、跨越、遮挡—时不单体现出力度,而且表现出优美和经济,当它谦逊地并不试图因其克服的困难而引起关注时,它就具有了这种优雅的品质。”
      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对具有不协调感建筑的批评艺术,“这幢房子位于伦敦以北一条林荫道的尽头,它之所以能吸引我的注意是因为它明显地根本没找到自己的定位,一直处于严重的身份危机中。看起来它的每个部分每一层都是由不同的建筑师团队分头设计的,而且后面接手的设计师对其前任的工作根本一无所知。。。就连顶层都是扭曲的,似乎没拿定主意是想要复折式屋顶呢还是成为规规矩矩的直边顶层。”
       这些写作手法在这本书里比比皆是,配以严谨美观的实物图片,不禁让人有悄然一笑之乐。但是当谈到开辟一块土地以建造房屋时,作者突然收起温和的笑脸,换以严肃认真的语调:“我们对脚下的土地负有义务,我们建造的房屋决不能劣于它们所取代的那片处女地。我们对小虫子和树木负有义务,我们用以覆盖了它们的建筑一定要成为最高等而且最睿智的种种幸福的许诺。”赞同作者的这一观点,人到底需要多大的住房面积才算够,在任意的土地上随意的建造出一栋楼应该担负起一种怎样的责任态度。
       期待能够多找到几本这样轻松愉快的,描写中国居屋的书籍,前些日子看过一本,作者走遍大川南北,用数十年的时间拍摄收集了中国各地各式屋檐的照片,钦佩之余还是感叹,终究只是研究用书。没看到书的一半我就放下了。对于门外汉,还是期许能找到将研究融入文学融入现实多一点的书籍,先为追求美,然后“寓教于乐”,嘻嘻。
      
      
  •     阿兰德波顿和余秋雨越来越像了,很是苦口婆心,想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糅合在一起,虽然还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其实在读者看来就是掩耳盗铃啦。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阿兰写这本书花了大功夫,像写学术论文,阅读铺天盖地的资料,精心的布局,仔细的推敲,提炼足够精悍定音的论证字句。这让我想把它视为一本闲书都不能,因为太散淡的姿态根本读不进去。(这里强烈批判一下译者,连我这种英语不怎么样的人都觉得他翻译的太糙了。)
      
      其实还是没有完全读透,因为断断续续地读,因为囫囵吞枣地读。这是读书的大忌,我都犯了。但是当合上这本书,还是有些想法的。
      
      沮丧。很介意阿兰德波顿彻头彻尾地没有提及中国建筑。阿兰谈了很多国家,甚至还有斯里兰卡,评论褒贬皆有。可是压根儿啊,没有讲中国建筑。我认为对一个国家建筑文化了解与否、感兴趣与否反应了这个国家的影响力。阿兰频频提及日本建筑,对日本的闲寂文化很了解,我认为写的很客观。虽然我个人也很欣赏这种文化,但是啊,毕竟有点小家碧玉了,大气的中国古建筑比如天坛、长城,这更应受到推崇。阿兰没有写入暗示了他不怎么了解中国建筑,应该也没有去看过天坛长城,但也说明他做学问的严谨,不知的东西不轻易发表意见。这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软实力之弱。真正地受到尊敬,应该是来自于对于体制的欣赏学习,来自于渴求对文化的了解及传播,显现的是一种广而告之的企图心,一种时刻关注的潜意识,一种心甘情愿的溢美之情。虽然软实力的强大也是由硬实力作支撑的。但是我们在培育硬实力的时候不能就任凭软实力的放任发展甚至畏缩。当我们在唾弃韩国的“剽窃”行为时,为什么不去从他们对于文化的重视、保护和吸收中反思自己?难道因为我们的文化太宏大精深了,我们的祖产太丰厚了,所以少了一点没关系??妄自尊大的态度要改改了。
      
      心痛。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建筑的多样美总是让人惊叹。比如苏州无锡秀丽的江南园林到扬州镇江有些硬朗的个园、何园到山西大同宽敞浓厚的晋祠、乔家大院,会生成一种让人说不出却察觉的到过渡,是脂味的玲珑到明媚的毓秀到温厚的硬朗的过渡,似曾相识又各具特色,多好!还有天坛祈年殿的光华、雪域上的滚滚经轮、蛮地的吊楼涟漪,都是让人想收入怀中品味不尽的天赐。可是现在,突然发现我们能引以为豪的都是先祖留下的,新世纪的地标有几个是国人设计的?有几个能找到中国特色?都是些只有含义没有历史和灵魂的死物。像整过容的美女,国际化的标准,美丽却空洞,一眼惊艳,之后却无法使我们的眼睛被粘地不得动弹。真不明白,我们何时开始缺少了对于先祖留给我们遗产的纯真珍惜和养护,总是喜欢轻易地抹杀,倾向一次又一次地全盘否定。当推倒几千年的瑰宝,当废弃几千年的艺术,难道不负罪不伤悲?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要抛弃,为什么不传承,为什么一定要否定自己肯定外国才是一种思想的进步,一种大跨步的发展?
      
      无奈。想着想着就无奈呵,我们离别人的距离还是那么地遥远。当世人在探讨如何把建筑平衡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让人由衷地感到幸福时,我们却在努力如何避免豆腐渣工程,把房子建得靠谱一些。。。
      
      醍醐。天地间的建筑,设计时既要有美感又要实用,既要独具性格又要和周围环境融合,既不能照原本的模式仿照也不能舍本忘根,但最最关键的是,要想有幸福感的产生就必须设身处地。那个克里斯托夫·雷恩在伦敦大火之后精心设计了城市规划图,那个勒科比西埃兴致勃勃地描绘巴黎未来蓝图,但最终他们恢复城市之荣光的提案被否决了,因为他们太一厢情愿了,因为他们忽略了幸福是设身处地,忽略了平民百姓的想法。当现实照进乌托邦,到头来只是一场似梦非梦的午夜狂欢。人也一样,一样是天下地上间的凡物,想要谋取幸福,就要学会设身处地,要明白大胆的假设后需要小心的实践,不能太过自我而疏忽了别人的想法。当我们互相设身处地,当我们互相心领神会之际,或许能够找到平衡点,或许能够觅得应有的幸福。
  •      恩,长短评的意思就是,逻辑混乱是可以有的,胡说八道也是可以有的。
      
       重读这本书花了三天时间,做四页笔记,过程中时时会有兴奋点出现,然后是想说话的欲望。
      
       之前对译者的态度大概是误会了,虽然我依然对柯布被叫做柯比西埃而耿耿于怀。译文很忠实,至少态度诚恳是可见的。可以想象原文的风格,那个英格兰老绅士。句子是非常流畅的,有很多甚至非常有意境。结构是非常清晰的,有很多甚至用明显的数字来划分。可是啊可是,总是会有一晃神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的危险。越读越深刻的感觉,好像这是场游戏,爱玩的老绅士一时兴起,用一层厚厚的纱裹住思想丢给我们。他玩的不亦乐乎,苦了不断抽丝剥茧的我们。其实很多他要告诉我们的东西都可以直截了当的说出来,比如建筑的本原意愿,社会审美原则的变化。可是这样估计就不会有几个人去看了,去看也只是个脑补,不说明问题。又想起来最近蛮火的两个人,孔庆东和陈丹青。孔的做法是浅浅的说一层,想继续深入的还有很大空间,只停留在表面也很欢畅。陈呢,观点是见血的,直直白白说出来,觉得这人真是聪明透了,最后也不会让人得到什么,只好自嘲自己,说还是要说的听不听随你。他们不是不牛,只是都没有阿兰做的聪明。这人可以让人读完说一句我有所提升,而不仅仅是我有所认同。
      
       不同身份的读者读起来的感觉是不同的。看到最后忽然觉得这书也许是写给建筑活动中的甲方的一本美学教育书。将建筑与美学、哲学、到社会心理学融杂起来,化为己用。怎么说呢,见解独到有之,独裁亦有之。
      
       作为一本放在建筑阅览室的书,出现最多的两个字居然不是建筑,而是“我们”。这其中是可以看出些事情的。即作者的关注点多在于大众心理,无论对建筑、对城市、还是对美的审视都没能跳出来。又即作为一位非专业的旁观者,这是无可厚非的,更难得的是做到了客观深刻。但是从建筑师的角度来看这是远远不够的,只能说这书抓住了一个角度,但客观是谈不上的。功能技术上的考量木有,符号比例上的分析木有。本质上还是只给出一个模糊的轮廓。——再次声明这是一篇长短评~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初入门的学生讲,有许多地方可比非专业的兴趣爱好者获益更多。逆向看回去,很多又像是专门为指导我们而写的。比如对现代抽象雕塑的推许,对建筑师心理的精确分析以及对建筑美德的一系列解说。他作为局外人轻巧的说出了局内人进退维谷的处境。
      
       综上,我的态度是,详详细细的记了笔记。然后再不重读。如果说这本书算的上入门级,那么我要狂飙突进的深入了。。就酱
      
       另:对幸福许诺,这样的说法让人心生欢喜和希望。
      
  •     这套书,至少目前出版的9本,我都看过了,越到后面,翻译的水平越高了!
      
      作者从英国的建筑开始,他认为英国的建筑很丑,即便是郊外正在开发的建筑也是如此,不但房产开发公司,没有引导教育客户的意识跟能力,客户自己也很顽固,在21世纪,却矫情的去选择也许300年前的古典建筑。
      
      作者试图苦口婆心的劝说英国人,走出国门看看世界家庭建筑的发展趋势,跨国海峡对岸,法国人在数百年前,就对建筑有严格的规划,楼高,楼间距,楼体本身的廊柱,间距,窗子都有严格规划,数百年来严格执行,所以还能看到对称,工整造就的气势之美。
      
      北上到荷兰,那里的人已经开始了新型建筑的选择,客户有开放的心态,同建筑师一道欢迎能满足新世纪人们情感需求的新型建筑。
      
      我看到了德波顿的投入,先前关于爱情的几部作品中,他都多多少少是书中的人物缩影,现在即便是别人在选择自己的家,他都那么热情,那么执着的去向购买者去推销自己对建筑的观点。他可能有渊博的知识,但他从来就没有远离活生生的生活。
      
      他也来到了东京,他讨厌在东京看到的摩天大楼毫无特色,同世界上其他的城市没有任何区别,他讨厌这种毫无特色的东西到处在世界各地复制。
      
      当他来到几处在有限的空间内,用现代建筑语言,仍然在表达最经典日式室内建筑风韵的一次次尝试时,终于露出了满意,欣赏的笑容。
      
      他,很执着,他欣赏古典建筑的美,哪怕是一个窗子,窗子的长宽比例,每一个窗格的大小,窗子的材质,窗格的宽窄,这里都有美学奥秘。但是他还认为,这些古典的美,到今天,也许还那样美。但是,这不意味着现代的建筑师就不需要有新作为,他们要努力吸取古典建筑中美的奥秘,用现代,当代的建筑语言,建筑手段,建筑材料把这种美延续,发展,创新!
      
      每一代建筑家都有责任去发展美的建筑,每一个建筑的使用者都有责任去促使建筑师有这样的野心,动力去发展美的建筑。
      
      德波顿就是这样一个热情,恳切的推动者。
      
      
      
      
  •     阿兰•德波顿似乎轻巧地承载着伟大启蒙主义者们的基本优点:不温不火、循循善诱、触类旁通、雄辩滔滔。作为一位文化界的杂食动物,他这一次终于将目光瞄准了建筑。这的确是一本外行人写给外行人看的建筑书。然而,它却足以令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建筑师为之汗颜。至于为什么会这么说,暂且按下不表,先说说德波顿的趣味。
      
      所谓趣味,我想就是指一个人对于美或不美的事物进行区分的那根线的高度,它决定了人与人境界的不同。在王尔德看来,艺术作品没有道德的差异,只有趣味的不同。愚昧和恶俗,是一切丑恶的根源。拿建筑来说,几千年来,风格、形式、流派因时空差异而广泛存在,可是美的终归是美的,基本的假设是,如果通过了训练而资质又不至于太差,那么就会从一切经典作品中获得感官愉悦,而这个许诺在未来也将持续存在,尽管来日之美远非今日可以预料。让大多数人得以这种从美的事物中得到愉悦、从而主动回避丑的事物的抱负,是一种启蒙的态度。这是一项无穷尽的事业:审美能力不能遗传。
      
      德波顿具有一种特别的“细密的趣味”,利用这一点,无论是描述恋爱、旅行、哲学还是饮食的时候,他都能深入浅出,无往不利。这一方面得益于宽广的视野,另一方面得益于确切的感受力,两者之间又常常是互通的,唯有见多识广方能见幽发微,说别人不会说、想说不能说、说也说不清的道理。只有深谙生活的两面性、懂得鉴别普通事物的美丑,以及时刻铭记为人的尊严的人,才能以平常之心对世事做出如此深刻的洞察,从而在细微处发掘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讲,德波顿所有的书都是关于世道人心的,都是审美之书,都是道德之书,都是智慧的福音书。
      
      在这本写给大家看的建筑书里,德波顿一下子就把人们领进建筑问题最核心的本体论领域,即建筑的意义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建筑,来承载我们或大或小的幸福?这件事可大可小,从家居饰品到人类家园,可谓无孔不入。我们对待身边物品的趣味往往决定了对待城市和人居环境的态度。对拙劣人造物的热爱,可以让同一个人在身为建筑师、规划师或官员的时候做出极端错误的决策。审美问题大而化之成为政治问题,最终将决定人类生活的处境,这绝不是耸人听闻。为了避免众人陷入沾沾自喜而又遗患无穷的审美泥潭,德波顿依照认知的逻辑,来给众人上了一堂建筑课。这里没有夸张的批驳和尖酸的讽刺,作者几乎总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是美好的,却很少(并非没有)点名批评那些丑陋的。原因还用说吗?只须留心倾听我们身边的环境的哭诉就足够了。像蒙田、帕斯卡和罗素一样,在德波顿耐心的劝说背后,其实隐藏着的,是对人类生存环境深刻的隐忧,对人性弱点深深的洞察,对流行谎言和蒙蔽的反感,以及对文化不自觉的痛心。
      
      这也给我们上了一堂批评课,即,什么样的游说能够深入人心。相对于故作艰深却文理不清、刀光剑影却观点不明的“批评文章”,德波顿和缓的文字如同茶和咖啡的奇妙混合,有说不清的味道,我们可以将之视为“得体”的同义词。作者熟知如何回避专业问题的同时将常识玩味到八面玲珑,在建筑与心灵归属之间建立了非同寻常的捷径,挖掘了建筑审美中普遍缺乏(而在文学常见)的冥想、敏感的气质,却并没有真的给我们提供什么答案,盲目而热衷的求知者想必要大失所望了。作者以不容置疑的论证告诉我们,建筑、或人类环境,是文化多元主义的见证,是不同人群不同生活抱负的体现,有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趣味,就有什么样的传统,就有什么样的继承和创造。这一点是真正值得当代处于文化困境中的建筑师们反思的东西。人们到处追寻,却常常忘了自己。
      
      最后还有情感。有情的人才能同情别人,有爱才会有劝诫的愿望。德波顿用感情抚摸冰冷砖石,让我们不禁喟叹,作为一个建筑师,在游戏机、俗套电影和无聊网页上浪费的时间,最终都演变为处理手中项目时的冷酷无情和敷衍了事。诚如德波顿所说:糟糕的环境乃是“缺乏雄心、无知愚昧、贪心不足与全属凑巧”的大杂烩,是人类社会不完美的社会分工和普遍蒙昧的结果。孔子说多闻是一种美德,言下之意蒙昧是一种道德问题,实在是至理之言。德波顿在拷打建筑师的职业操守,即:破坏环境、糟踏文化到底算不算犯罪?这种疏忽,远不如医生的玩忽职守更显著、更迫切,因而也被人们极大的忽略了、谅解了。
      
      德波顿的文章有一种细碎的节奏,“小弦切切如私语”,这一点极大的考验了读者完整阅读的耐心。作者涉猎极广,从建成作品到理论著述,所引所列均不悖常识,比喻精到贴切。然而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制度”也由来已久,就拿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现代主义部分,就非常庞杂纷繁,难以一言蔽之,况且建筑行当中有识之士一直在苦心经营,希望在文化、经济、美学和社会之间寻求支点,说到底,建筑师的抱负问题本质上是个能力问题,很难三下五除二一下子解决。社会空间起始于权力诉求、完成于经济手段,在这双重的夹缝里,建筑师需要极高的技巧才能完成杂耍一样的高难动作,即便这动作具有伟大的远期效益。志存高远的年轻建筑师们在酒吧里高谈阔论,回到阳光底下还要继续咀嚼做房奴的生活,体味拥有和延期拥有建筑带来的幸福与不幸。建筑与人,彼此类似,其幸福的根源都在于能够自在的、正确的表达自己,而这一点又是多么的不容易。
      
  •   好深奥,,,,
  •   比较赞同楼主的价值观
  •   阿兰真的真的是神才喂!爱情笔记就是和summer的500天喂!!!
  •   我看过哎 哈 后来又出现了秋末~
  •   记得以前看过这本书。讲得不仅仅是建筑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