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论文学

出版时间:2011-4-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法] 雨果  页数:200  译者:柳鸣九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法国乃至全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也是最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之一,他是法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整个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和旗手,是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誉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由柳鸣九先生选泽的《雨果论文学》收录了《论司各特》、《论拜伦》、《?士比亚论》等重要文学论文以及《<克伦威尔>序》、《<欧那尼>序》等多部重要作品的序言,集中展现了“浪漫主义旗手”雨果的文学观——亦可以代表整个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流派的文学主张,《雨果论文学》中的这些论文和序言本身也是激情澎湃的浪漫主义美文,具有极高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卓越的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一生精力旺盛,才思过人,文学生涯长达60年之久,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领域都有重大建树,一生作品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有:诗集《颂歌和杂诗》,剧本《欧那尼》,中篇小说《穷汉克洛德》,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书籍目录

译本序
论司各特
论拜伦
《克伦威尔》序
《短曲与民谣集》序
《欧那尼》序
《秋叶集》序
《留克莱斯·波日雅》序
《玛丽·都铎》序
《心声集》序
《光与影集》序
《莎士比亚论》(选译)

章节摘录

版权页:勒、拜伦、雪莱这样一些著名的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然而在法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这些异国的兄弟却没有一个像几世纪以前的莎士比亚那样受到浪漫派以及雨果的热烈赞扬和高度推崇。1827年英国剧团来法国上演,便对浪漫主义作家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浪漫派为这次演出而狂喜。后来大仲马回忆说,当时莎士比亚戏剧在他面前开拓出来的境界,对他来说,“像是天上的伊甸园对于亚当一样的新鲜和令人愉快”①,他还说:“……我开始认识了戏剧的世界里一切都导源于莎士比亚,就像现实世界里一切都导源于太阳;没有人能与他匹敌,因为他像高乃依一样富有戏剧性,像莫里哀那样富有喜剧性,新奇如同卡尔德龙,深思犹如歌德,热情磅礴就像是席勒……”②这些意见,我们从雨果的言论中同样也可以听到。它们可说是代表了整个浪漫派的态度。当时,浪漫主义作家不仅称赞莎士比亚,而且都力图模仿他,雨果的浪漫剧几乎全是企图模仿莎士比亚的风格的产物。雨果和浪漫派重视与推崇莎士比亚,当然不是偶然的,这一方面是因为,莎士比亚的成就高,足以和法国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戏剧相匹敌的,首推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作品与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绝缘无关,丰富多彩,从创作方法的意义上说还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因素和色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雨果和浪漫派不仅在创作上需要范例,而且在理论上也需要依据。雨果在自己的作品序言里,就往往援引莎士比亚,或则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或则来阐明自己的理论主张。于是,这些论述就不可能不表现出雨果本人浓厚的主观成分,在有的地方,莎士比亚甚至成为雨果所宣扬的文学原则的体现者。因此可以说,雨果对莎士比亚一贯的言论,与其说是对这位作家的一种切实的评论,不如说是他自己在理论上借题发挥。从《莎士比亚论》全书来看,雨果显然也是想要通过评论莎士比亚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来阐明他所认为重要的某些文艺问题。当然,从《莎士比亚论》中,肯定可以看出雨果对文学创作的一些浪漫主义见解和美学趣味,如他称赞莎士比亚“把整个自然都斟在自己的酒杯里”,表现了自然中的全部对照,称赞他探索了人类的灵魂,称赞他是位画家,称赞他富有想象,能根据“上帝的逻辑”而虚构出种种“图案”,甚至说“莎士比亚首先是一种想象”。所以有这些见解,都表现了雨果一贯提倡对照、提倡抒写心灵,推崇想象和虚构以及讲究作品的情趣等等的创作思想。

编辑推荐

《译文随笔•雨果论文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雨果论文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装帧好,译者皆是名家。
  •   这一次关注的是语言表达。
  •   读完之更值得收藏
  •   但是译笔可以更生动点吗?
  •   雨果的东西多是经典,值得一看
  •   还可以,不是特别喜欢吧
  •   人工服务很好,就是书没有想象中的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