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醒来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美] 罗杰·伊伯特  页数:534  字数:362000  译者:黄渊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罗杰·伊伯特将他惊人的能量、敏锐的判断、广博的知识、探索的眼光和尖锐的幽默感,都融入了他关于电影的评论文章中,它们是我们时代最具洞察力的影评文字。
  伊伯特已经成为了权威。作为得过普利策奖的新闻工作者(他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影评人),他已成为杂志和报纸行业的中流砥柱;他主持的电视节目为同类电视影评节目开创先河,至今已持续播出长达三十年;他的著作——不光是影评集,也包括那些论述更大电影议题的文章——如潺潺流水绵延不绝。
  本书收入的那些散文充分说明,伊伯特是如今为普罗大众写作的影评人中最有思想的、从历史角度来说也最见多识广的一位。电影之所以吸引我们,不仅是因为它的故事,其纹理结构也同样重要,伊伯特毫不张扬的文笔正好符合这个道理。
  所以,光是冲着伊伯特那些影评文章的力量,这本集子就值得一看,更何况它还有附加的价值:《在黑暗中醒来》记录了美国的电影历史和电影文化在多个层面上的各种变化。或许伊伯特自己都没能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但事实上,他按时间顺序记录下的确实是电影制作、电影欣赏、电影评论等方面的诸多重大发展变化。于是,伊伯特的这些大作便成为了一份引人入胜的历史记录,记录下极具智慧的他如何面对当代电影的巨大变化。
  《在黑暗中醒来》记录了一位重要影评人的感性时刻,也是对过去四十年中我们电影文化发展历史的宝贵记录。它一定会被放在你的书架上,和艾基、法伯以及极少数与他们旗鼓相当的名字一起。 

作者简介

  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美国首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在美国影视业和新闻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书籍目录

前言
导语
引子 梦想殿堂之消失
第一部分 访谈与人物
第二部分 最佳影片
第三部分 外国电影
第四部分 纪录片
第五部分 被忽视的和被低估的
第六部分 散文与杂感
第七部分 关于电影评论
后记 电影百年之思
跋 关于生命和电影的意义
附录 年度十佳榜单

章节摘录

那些年也是我作为影评人在交学费的一个过程。1970年,当我自己也在芝加哥大学附校开了电影课程时,是约翰•韦斯特建议我使用那种可暂停的十六毫米放映机,对影片做逐一镜头的分析。我会在课上针对几十部影片就这么停停、放放、讨论讨论。等有了激光光盘和DVD之后,这变得更加方便,我在世界各地的电影节上都采用过。这是一种讨论电影风格时直观、实用的方法,并非以理论为出发点,而是以一片黑暗的观众席中某人大喊一声“停”开始,随后画面停止下来,我们针对镜头、构图、机位、剪辑、对白、表演、服装、打光技巧或是银幕上某些特别的东西展开讨论。我不知道在关于电影的大道理上,我们的讨论是否产生过什么重大意义,但有时候我们确实会感到,仿佛和导演一起深入了电影的内部;我记得在一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有一处枪击刹那发出的闪光,我们仔细观看影片,终于发现其中有一格被特意留了出来,于是放映机发出的光线打在银幕上,反射回来,形成开枪的效果。在这些课程中,我们用的是路易斯•贾内梯教授的《认识电影》(UnderstandingMovies),他在书中提出了不少构图思路上的实用观点。之后几年,我们还用到了大卫•波德维尔和克莉丝汀•汤普森(KristinThompson)两位教授的几本专著,他们在关于电影风格的问题上有着最深入的看法与见识,而且对自己的学识很有信心,文风清新优雅,绝非那种用学究气来掩盖心中没底的行文方式。罗伯特•宗卡当初编辑某篇云山雾绕的文章时,曾引用过别人的一句话:“如果你写的东西,不能让随便哪位买了报纸的人都读得懂的话,那只能说明,其实连你自己都没弄明白。”这是条真理,波德维尔和汤普森的那些书就是明证。我去了不少电影节。1967年我在纽约电影节上遇到了宝琳•凯尔和维尔纳•赫尔佐格(WernerHerzog),还有其他许多人,但与他们二位的相遇,对我来说具有铭记终生的重要性。我和凯尔渐渐成了好友,她打来的电话经常会如此开始:“罗杰甜心,不,不,不。”然后再向我解释,我的观点为何不仅是错误的,而且还有可能造成伤害。至于赫尔佐格,他为我树立了一个电影艺术家的典范:无畏、心里只有拍摄对象、对商业考量无动于衷、相信观众始终能跟得上他。自从我看第一部赫尔佐格作品以来,三十八年过去了,他贡献出总共约五十部剧情片与纪录片,没有任何一部是妥协的、可鄙的、出于实用主义目的而拍摄的、或是让人毫无兴趣的。即便是他那些失败之作,影片本身也都蔚为壮观。差不多一年之后,我终于见到了马丁•斯科塞斯本人;我们俩和宝琳•凯尔挤在一间旅馆房间里侃侃而谈,斯科塞斯谈到了他的剧本《女巫季节》(SeasonoftheWitch),它后来被拍成了《穷街陋巷》(MeanStreets)。还有一次,他带我去了间工作室,那里正在剪辑《伍德斯托克》(Woodstock),当时他还在替自己后来的御用剪辑师塞尔玛•舒恩梅克(ThelmaSchoonmaker)工作。另一次,我们在圣雅纳略日去了小意大利区,在一家他从小就光顾的意大利餐馆里,他为我讲述了自己的电影里会有哪些类型的人物出现;《盗亦有道》(GoodFellas)开场的那段旁白,其实就是那顿晚餐时他追忆童年往事的另一个版本。我还去了戛纳,当时只有五六名美国记者去报道戛纳电影节。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雷克斯•里德(RexReed),当时他正处于事业巅峰。我记得,对于我这个默默无闻的芝加哥人,他表现得十分友好、慷慨,毫无架子。安德鲁•萨里斯和莫莉•哈斯科尔(MollyHaskell)也在那儿,还有《时代》的理查德•柯利斯(RichardCorliss)和玛丽•柯利斯(MaryCorliss),《洛杉矶时报》的查尔斯•查普林(CharlesChaplin)、《纽约每日新闻报》的凯瑟琳•卡洛尔(KathleenCarroll)、多伦多来的乔治•安东尼(GeorgeAnthony)和来自伦敦的传奇人物亚历山大•沃克(AlexanderWalker)。我还记得1979年的某个夜晚,善耍诡计的法国电影人、电影企宣皮埃尔•里希昂(PierreRissient)用摩托艇把我们全都载去了科波拉的游艇,科波拉在那里发表了那通命运攸关的声明,说他自己都不清楚《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Now)最后那部分究竟好不好。他并没有讲清楚“最后那部分”到底是指什么,于是关于这部杰作的第一批影评中,有半数都受到了他的误导。影评人听了他的那句话,急于提出自己对影片结尾的看法,但事实上,科波拉当时说的“最后那部分”其实指的只是片尾字幕做得“好不好”。他还说,他想在戛纳“两个版本”都放映,因为他觉得戛纳就像是一次“城外试演”,这一说法起源于舞台剧领域,话剧或音乐剧在登陆百老汇舞台前,都会先在其他城市进行试演,以观效果。——译者安德鲁•萨里斯问他:“那么城里又是在哪儿?”我去过很多拍摄现场探班,想当初,根本不存在电影公司是否会花钱铺路的道德问题。我飞去瑞典观摩了伯格曼和博•维德伯格(BoWiderberg)工作,去罗马看了费里尼和弗兰柯•泽菲莱利(FrancoZeffirelli),去英国看了约翰•伯尔曼(JohnBoorman)和卡洛尔•里德(CarolReed)爵士,去好莱坞看了比利•怀德、亨利•哈萨威(HenryHathaway)、奥托•普莱明格(OttoPreminger)、诺曼•乔伊森(NormanJewison)、约翰•休斯顿(JohnHuston)等人,族繁不及备载,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罗伯特•奥特曼,这个事业与人生完全保持一致的男人触动了我。那时候,还不会有企宣人员紧紧用锁链拴住顾客的做法,也不会有被压缩到仅剩五分钟的所谓“访谈”。我和泽菲莱利、尼诺•罗塔(NinoRota)一起在朱丽叶阳台底下的那个花园里穿行,作曲家尼诺•罗塔向导演哼唱着影片的主题曲。此指1968年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译者受《老爷》杂志邀稿,我与李•马文(LeeMarvin)在他位于马里布海滨的别墅共渡了一天,此外还有格劳乔•马克斯(GrouchoMarx)、柯克•道格拉斯(KirkDouglas)、罗伯特•米切姆。马文的那篇访谈书中也收入了,那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篇。看的时候请留意,他本人也很喜欢这篇。00大约在1968年,《华尔街日报》写了篇关于鲁斯•迈耶(RussMeyer)的文章,我给他们写了封信,指出迈耶其实是位值得称颂的电影作者。他给我写了信,我们见了面,他邀请我为《飞越美人谷》(BeyondtheValleyoftheDolls)写剧本,我由此开始了一段新的冒险历程和一段漫长的友谊。当时,二十世纪福克斯境况不佳,资深的企宣人员杰特•福尔(JetFore)跑来我们办公室,抱怨说如今只有我们的电影才能挽救福克斯了。“城里每一位制片人都把侄子派去沙漠了,给了他们一辆摩托、一台机器,希望能再拍出部《逍遥骑士》来。”他说,“可我们呢,我们手里有什么?我们全都陷在那两部战争片和那部西部片里头了。”两部正在拍摄的战争片是《陆军野战医院》(M*A*S*H)和《巴顿将军》(Patton),那部西部片是《虎豹小霸王》(ButchCassidyandtheSundanceKid)。所以说,公司的情况其实比他想象得要好,只是有那么一段时间里,病人们自己管起了精神病院。鲁斯和我花六周时间凑合出了一个剧本,最终得到的是一部让人又爱又恨的电影;柯利斯把它选作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十佳影片之一,“性手枪”乐队和他们的经纪人马尔科姆•麦克拉伦(MalcolmMcLaren)在伦敦看过影片后,决定请我俩为他们拍部电影,我给电影起名为《谁杀了班比?》(WhoKilledBambi?)。这部电影最终并未完成,因为麦克拉伦没钱了,但能在伦敦的故事讨论会上遇见乔尼•罗顿(JohnnyRotten)和希德•维歇斯(SidVicious)的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

编辑推荐

《在黑暗中醒来》编辑推荐:美国首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四十年精选集,美国电影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记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黑暗中醒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5条)

 
 

  •   作者是美国首位有着影评人身份获得普利策奖罗杰·伊伯特,收录了四十年来的访谈导语、影评等等,包囊美国电影与外国一些电影评论,包括《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千与千寻》。个人有很多部没看过,但是就那两部来说,他的点评很独到却不是枯燥或是带有主观色彩,有着热情的赞颂也有沉稳地剖析,引人入胜很值得一读,也算是能够给纵观了解美式影评的一部杰作。
  •   记得当年大量购入D版碟片时,时不时地会看到一些碟片的封皮上有伊伯特给出的一个或两个大拇指的评价,今天能读到他的文字,很高兴。
  •   每次看完电影都会去搜索一下相关的影评,这次可以看看国外著名影评人对电影是如何解读的。
  •   很多电影没看过,为此先看了电影,再读影评。
  •   美国第一影评人的书,很有内涵呢
  •   专业影评人的专业作品,值得阅读!
  •   好书,非常专业的影评书,明显提高对影片的鉴赏能力
  •   好好学习一下,看看大师是如何写影评的,国内的那些所谓的影评家,与之对比,弱爆了!~
  •   一段电影的过去,成长,成熟。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   虽然看了一千多部电影,看了这本书感觉还得努力
  •   文章很随性独到,值得收藏,可惜只有两本被译成中文版
  •   就是喜欢这本书,作者,文字,内容,模样我都爱。。。。
  •   专业性很强 翻译的也不错
  •   包装很好,一下买了很多,还没来得及看
  •   别再像个愤青一样去在电影中挑刺,来看看罗杰教你如何成为一位职业的影评人....
  •   这里的文章有何伟大的电影重合的地方吗?
  •   书皮的夜光设计不错,内容充实。
  •   还没有倒出时间来看,不过质量还不错。
  •   罗杰伊伯特,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评人——说伟大,不免矫情,但如果影评人真的有排行榜,我想这个老头儿肯定会无数次问鼎。这是伊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内容深入浅出,只要你熟悉电影和好莱坞,就一定会喜欢。翻译的水品也非常高,这肯定是一位电影知识异常丰富并且观影无数的译者。但很不幸的是,这部作品被上海译文出版社搞砸了,也许是因为受众比较小,书的版面没有经过很好的设计,给人草草了事的感觉,纸张也有些劣质。期待再版或者是换一下出版社。
  •   纸毁了书!书倒是挺好的!
  •   这本书真的闪闪发光,这绝不是用比喻修辞来说内容很牛逼,而是书的封面采取了一种特殊工艺,晚上主要的字体设计会发光……当然,内容还是不错的,早期影评人少了现代的那种浮夸和段子感的文字,就会挖掘一些深度的东西,而不是哗众取宠
  •   为了毕业论文买的,有很多属于作者原创的观点,很有用
  •   还没来得及看,看完进一步评价
  •   送件非常及时,内容也很不错,但是纸张不太好,比不上《伟大的电影》。
  •   罗杰伊伯特太出色,所以,向大师学习一定没有错。
  •   这是一本纸张与内容成反比的书,纸张真的很一般很一般,完全掉档次,但是内容很充实!可以作为观影指南了。
  •   无意间看到这本书的推荐,正好亚马逊有,买来看看。慢慢读书,慢慢看电影
  •   内容很好,评论内容很专业,也不泛泛而谈,自己非常喜欢。
  •   很棒,文字通俗易懂,但是对电影分析很透彻
  •   书内容不知道 但是封面怎么觉得掉色。。
  •   这是一部选集
  •   一边看电影,一般看书,似乎很惬意呢。
  •   在黑暗中醒来
  •   似乎撞车了
  •   比《伟大的电影》划算。
  •   推荐给专业影迷的一本书
  •     到底需不需要影评人?没想到前阵子《南都娱乐周刊》拣起的这个过气话题(不过现在再提仿佛又隔了一光年的时间),居然还能演变成网上的热门话题,大概平时辛勤劳作的影评人实在是憋闷坏了,顿时有种燃了的感觉。再细究之下,由此引发的聚焦点其实已和影评相去甚远,潜规则才是大众的关注中心,而且十年前和十年后都不会有什么两样。
      
      潜规则有没有?有。不过放心,能拿到红包的那些……基本都写得很烂。话说,有多少人会因为一篇影评选择或放弃一部电影的?很多人看影评无非是看完电影后的餐后甜品。
      
      影评人这个种类在这个时代出现已经晚了,因为现如今已经只要“影评”不要“人”了。所以大部分影评人,还得为了生计守着一份全职工作,写影评更像执着的兴趣爱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民主氛围对普通青年也是美事一桩,至少大家都有机会把握自己的15分钟。
      
      罗杰·伊伯特或许是不少影评人眼中的理想,因为他的工作就是看电影写影评,在《芝加哥太阳报》拥有固定专栏,写了8年影评就得到象征新闻人最高荣誉普利策奖,而且至今依然笔耕不辍。
      
      不太确信这本书翻译的好坏,因为《在黑暗中醒来》(Awake In The Dark)这个译名就让人起疑,更别说把宝琳·凯尔的“I Lost It At The Movies”翻成直白到吓人的《我在电影院里失去了它》。把“awake”当动词翻更像是意译的意译,而忽略了看电影时的警醒状态,“黑暗中的凝视”或许更符合影评人的生存状态。当然,拿来管中窥豹还是可以的,毕竟相比我们的二手资料和中国式思维,这位亲历历史的权威影评人给出的观点要更具参考性。
      
      “史都华说着说着,嗓音中开始流露出那著名的慵懒腔调。他不是故意在演戏,他说话就是这样子,这腔调很有感染力。跟他在一起不过五分钟时间,你可能会尴尬地发现,自己也开始模仿这吉米·史都华的腔调了。”伊伯特不止写影评,他也做采访,恰恰是他与电影人的贴身接触(毕竟我们怎么也不会和伍迪·艾伦抢一张餐桌的),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易于接近的视角——罗伯特·奥特曼的创作近乎都是妙手偶得的成品,哪怕胡诌的回答也会给他意外的启发;伍迪·艾伦那反刍式的幽默在使劲戳穿肤浅的现实时,投射的更多是个人过度的焦虑和恐惧;维尔纳·赫尔佐格与自然的对抗有着铁人般的坚持和无畏。还有斯科塞斯对“女神情结”的解释,星星点点填补了我们思考中的空白。
      
      影评人为我们提供视角的同时,也在充当我们的代言人,有时一部电影我们觉得好,却未必能说出好在哪里。
      
      “《柏林苍穹下》以被一分为二的柏林城为背景,这是所有城市中最缺乏实质性的一个,因为它的未来似乎永远都没着落。影片绝大部分是黑白的,这是适合这个故事的准确选择,因为色彩显得太具现实性,无法反映出这个寓言的恰当调子。本片中,很多最佳时刻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剧情目的,只是为了向我们呈现何为一个永恒的旁观者。甘兹在空荡荡的桥上安静地走来走去,他注视着空洞的窗户,这种生存状态的贫瘠程度,几乎让我们理解了路西法为何甘愿放弃天堂投入地狱,在那里,至少他还能有几回承受痛苦,也因此能够获得感知。”评论里的寥寥几句话顿时抽拉出电影的情感内核,这正是“云山雾绕”的学究型影评难以厘清的。
      
      不过是影评就是主观的,每个人的思想都是经验主义的产物,哪怕伊伯特的影评风格向来包容,但激荡起无数人内心的《死亡诗社》在他看来简直算得上“反胃”。而他患病时的一些心态转变同样流露在了影评——“不论我们有着怎样的梦想、希望和打算,最终还是要听凭这世界来决定我们的命运。因为我们能思考能推理,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找到一条出路,一个解决,一个答案。但智慧给予我们的其实只是理解我们命运的力量,而非控制命运的力量。但是布列松也没有让我们空手而归。他给我们的建议就是移情。”(《驴子巴尔塔扎》)而在此前,他拥有的是永远。尽管如此,他在接受放疗时,对写作还是没有半点懈怠。或许写影评已经融于了他的血液之中,只有在聚精会神奋笔疾书时才能摆脱痛苦的搅扰。
      
      “虽然电影能愉悦我们,刺激我们,但只有当电影能理解我们时,它带给我们的才是最大的慰藉。”看到一句话,顿时豁然开朗。观影不仅是影评人的幸福,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幸福,但这种火花四射的幸福却是无法共享的。
      
      ___________________
      
      没想到撇开影评,伊伯特还是个吐槽高手,在magasa博客上看到一段他拿节目搭档的大脑门开的玩笑,简直可以用来申请专利了——“你们知道吗?宇航员在太空唯一能看见的两件东西是什么?中国的长城,以及西斯科的额头,你实在困难可以把眉毛往上梳啊。而且西斯科的发迹线太过辽阔,已经申请了自己的邮编。”
  •     之前总以为自己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每当看到电影中的大反派功亏一篑时我总有一种对此深深惋惜的感觉。这种情形总让我很困惑,让我有种自己道德观不正常的感觉。莫非我的骨子里是一个反面角色?
       现在,读了伊伯特的《在黑暗中醒来》中对伍迪艾伦的一段采访,我才慢慢的认清了自己。伍迪的片子总是有他自己浓厚的风格---悲喜剧。“反面角色”总是最后得逞,观众看了后总是深处于悲喜交加的矛盾之中。其他的导演总是尝试着多种风格、手法、主题、形式去表现多个角度、多种思考。但伍迪不会这样,永远的风格,一成不变的主题,他只是通过拍他自己的电影,来阐述他的内心世界而已-----他那悲观的达尔文主义人生观。
       好心得恶报、恶行有善果这种事向来不符合大众的哲学观,但是这在伍迪眼里却是真正的现实主义。“恶人们”无惧于肮脏的手法,也不会轻易的去犯理想主义的错,所以“恶人”总是更容易成功一些。生活也并不是以善良为基,乐观是肤浅的,生活是艰难的,是达尔文主义的。对于这些,我无法更认同。道德只是一个指南针,它不是决定你究竟以怎样的名次到达罗马的关键。很多时候,道德制高点本身,就让我觉得非常的不道德。况且只有绝对的实力,并没有绝对的道德。
       不知道是现实主义导致了悲观主义,还是悲观主义发扬了现实主义,抑或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反正我总归感觉这两种总是同时生根发芽。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我想,可能是因为现实生活本身就具备浓厚的悲剧色彩所致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成功与道德的博弈、弱肉强食的法则,这对于大多数的弱者与群众来说,总归悲情更加通透一点。
       总而言之,这件事我想明白了,每当反面角色最终失败时,我同情的并不是反派的悲剧色彩本身。而是对于反面角色不断努力靠近成功时,却失败于来自那些道德制高点的制裁,失败于邪不压正的定式这种事例的深深的同情。在我看来,努力即努力,实力即实力,这些与道德无关。
      
  •     “过去的二十五年里,我可能已经看了一万部电影,对其中的六千部做过评论。其中绝大多数我都已经忘记了,我也希望能这样。”罗杰•伊伯特在1992年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中说,“不过,那些值得记住的,我都还记得。它们都被放在了我脑海中同一个架子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老电影……之所以这么说,还有一层意思在于老电影已经摆脱了时间的牵绊。”
      多么迷人而有力的说法。十年过去了,罗杰的声音和他的大拇指(“Thumbs up”)依然是衡量电影的权威。这些年他又看了多少电影?写了多少评论?这些依然是个迷。或者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依然能读到那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文字,回响于每部电影上映之时。罗杰的存在代表一种影响的力量。我们阅读一篇影评时,或是寻找认同,或者寻找质疑,但很少会相信别人的分析,我们更乐意相信自己的判断!弗朗索瓦•特吕弗曾戏言,在好莱坞人人都有两份工作,除了自己那份,另一份就是写电影评论。在这个大众化的阅读时代,任何文字的深度和力量都会被消解,更何况这样的评论只是电影的附庸?对大多数而言,影评只是一种媒介,我们会看,或是不看某部电影的一种引诱性的介质。
      很少有影评人像罗杰一样,能够达到一种高度,让你放下某种戒心,信任他的判断。他持之以恒、喋喋不休,日复一日地推荐某些电影,没有让你厌烦,反而觉得他的眼光独到,选片精准,分析深入内心,不由自主地去认同他的标准和判断。我们不信任影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我们看完电影具有了自己的认识后,影评的存在已经失去了意义。但是在阅读完《在黑暗中醒来:罗杰•伊伯特四十年精选》和《伟大的电影》后,我突然意识到,收录到这两本书的文字已经脱离了电影评论的范畴,成为了极具魅力的文艺作品。形成这样风格的一个标志就在于,你在阅读罗杰的影评,尤其是关于伟大电影的评论时,尽管没有看过他说的电影,但是你仍然能被他的文字所吸引。他所描述的细节,所分析的镜头,所提及的导演以及演员,都仿佛是如此熟悉,我们开始意识到,尽管我们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想去看他提及的电影,而且有种迫切的愿望去一点点印证文字中提到的,那些令人难忘的伟大细节,是否像他所言的那么具有魔力。
      在《伟大的电影》的序言中,罗杰提到了入选本书的一百部影片“不一定是电影史上最了不起的一百部,因为真正的杰作是无法排行归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佳片榜单都是愚蠢之举。但是不妨这样说,如果你想纵览电影诞生后一个世纪内的里程碑之作,那么请以本书作为起点。”话是狂傲了些,但是完全有资格担当得起。一百部电影相对于浩瀚的电影史当然不算什么,但是一百部“伟大的电影”就意味着一种影响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滋生全靠这一篇篇文字的魅力。电影博士李洋在《伟大电影的标准》一文中,提到了罗杰的标准:“‘伟大’这个标准是复数的,它是经典、独特、催人泪下、激动人心、过目难忘等等形容词的另一种说法。当罗杰•伊伯特告诉我们一部影片是‘伟大’的,往往没有具体的标准,他只是在提示今天的青年不要忘记历史中的杰作。伟大本身不是一个标准,它是从不同标准中升华出来的对电影最高的尊敬和热爱。‘伟大的电影’不会按照某个标准以相似的方式再次出现。它一旦出现,立刻带来新的标准。”伟大的电影不是标准,它只是以一种影像的方式揭示某种真理、揭露真相、揭发困境;诉说人性的伟岸与渺小,丑陋与死亡等。这是个诉说不清的标准。
      到底什么样的电影才是伟大的呢?我们也许可以借用卡尔维诺对经典的十四个定义中提到的,每次观看仿佛是第一次观看,每次观看都有新鲜的感受,都会发现新颖的观点,都会有着悸动的体验的影片就是伟大的电影。罗杰也提到了他自己的观影经验,他说本书中电影有许多都是看过十几遍,其中有将近五十部他曾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研究过。他还提到了英国影评人德里克•马尔科姆的选择伟大电影的标准,那就是“一想到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些片子就感到无法忍受”。对照这个标准,难怪我们对身边的越来越多的电影感到不耐烦,想想正在影院上映的国产大片,我完全可以说,一想到可以不用看这些电影,我就欣喜若狂。
      罗杰在关于斯皮尔伯格的一篇评论中辛辣嘲讽了一下好莱坞电影,他说在好莱坞,笨蛋根本就不可能走多远。所以即使是拍烂片的那些人,通常也够聪明,很清楚自己都是拍的烂片,“好莱坞就是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你必须足够聪明、有天赋、有运气,才能一路往上爬,最终获得拍摄烂片的机会”。对照这段足够幽默话,观照下现在国产片的很多导演,真是愚蠢得厉害,明明拍摄的是烂片,偏偏要捧上了天,容不下任何批评和冷眼。一个烂片都不敢承认的电影导演,你还能指望他能有一天拍出好电影么?
      当然了,有烂片自然会有用之不竭的恶评。正像大导演罗伯特•奥特曼所说的,他不在乎恶劣的评论:“因为如果没有恶评的话,那好评还有什么意思?”一部电影史,能够流传下来的当然是好电影,伟大的电影,而那些大多数湮没无闻的呢,难道一定是烂电影么?电影是时间的碎片,经过了岁月的淘洗,很多电影都会失落,这其中有好的,自然也有坏的。现在还有谁在观看那些默片,或者黑白影像?至少大众不会,他们更喜欢在电影院里,高声大笑,或者窃窃私语,他们喜欢的正是这种逼真的影像。如果偶尔有黑白电影上映,那也是为了可以营造出一种怀旧情绪,换句话说,与黑白色调无关,与人们的情绪有关。
      《伟大的电影》的一百部影片中,有六十多部都是黑白片。《在黑暗中醒来》中,虽然写到了很多彩色片,但是你会注意到这种细微的差别,罗杰所写到的美国电影与外国电影有着极其鲜明的文字界限。美国电影大部分都是彩色片,而外国电影大部分都是黑白片,前者的评论文字显得极其漫不经心,说白了,像是为了每日的版面例行公事的交差;而涉及都爱到了外国电影和黑白电影时,他的文字迸发出了极其犀利的锋芒。这种区分当然不是绝对的,至少有人如果说不喜欢黑白电影时,罗杰会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庸俗。
      他在《在黑暗中醒来》提到这种区别时说:“彩色片太逼真恶劣。太令人分心。投射出肤浅的情感暗示。演员的地位反而被大大削弱。黑白片能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梦境,一个由形状和姿态构成的更加简单的世界。”
      在《伟大的电影》的序言中,他同样强调了这种黑白影像的重要性:“如果你想了解电影的历史,想真正爱上电影,就一定要了解为什么黑白电影的效果不但不比彩色电影差,而且可以彩色电影更加丰富。”黑白电影似乎更容易令人专注于演员的表演和精彩的对白。说起这点,突然想到,现在的电影烂片很大一部分是剧本太烂,根本没有什么精彩的对白。演员念出那些干巴巴的句子,像是在课堂上课的小学生复述课文一样,表演成了特效,特效成了主角,演员变成了背景。而过去黑白电影中,演员的灵魂主导性不可忽视。他们说出的每句话,每个句子都是如此的抓住你的心,让你反复回味其中的含义。当代电影中,唯一一部充斥着对白的应该是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吧,但是那部电影到底是好在对白是电影史上最多的?还是好在了这些对白其实大部分与电影无关?换句话说,这仿佛成了一种反讽,如果把那些无用的台词抽出来,这部电影的剧情其实不受什么影响,但是如果真的抽离出来,这部电影的灵魂就没有了。《低俗小说》是一部伟大的电影,罗杰也说,“它之所以伟大也是由于其无与伦比的对白,对白是一切的基础。”但是现在的电影大部分都不用对白了,仿佛在声嘶力竭的呐喊,回荡在空无之中。
      罗杰对影评写作有种观点是,爱电影本身并不值得赞扬,一个不爱电影的人其实也能写出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注意,我要引述原话了,我觉得他说到我心坎儿上了——“你必须要做到的是,严肃地对待电影,把电影当作一件值得关注的事。如果你轻视电影,看不起电影,你没法成为一个有用的影评人。每部电影,拍摄者其实都希望最终能实现自己当初的想法,观众也都希望看完后能为它击节叫好。如果你觉得某部电影是糟糕的,或者某部电影以并非光明磊落的方式赢得了观众,不错,这可以是一篇影评精彩的开始,但你必须记住,拍摄它的人和观看它的人都为它放弃了自己生命中的某一部分,以求它能不辜负那几个月或几小时的付出”。
      尊重电影,爱看电影,你才可能写出好的影评,我想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思郁
      2012-7-17书
      在黑暗中醒来:罗杰•伊伯特四十年精选,【美】罗杰•伊伯特著,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2月第一版,定价:55.00元
      伟大的电影,【美】罗杰•伊伯特著,殷宴 周博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定价:68.00元
      
      
  •   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老电影,老电影已经摆脱了时间的牵绊。
  •   《在黑暗中醒来》和《伟大的电影》两书有重复的内容么?
  •   基本上没有重复的内容,但是有些影片是重复的,文字基本没有。对同一部电影罗杰也写过不同的评论。《伟大的电影》中的影评更为上乘,基本都是老电影。而《在黑暗中醒来》中有很少部分影评是对刚上映时电影的评论,有些水分,但是绝不影响质量。嘿嘿,我的观感,仅供参考。
  •   感谢lz,放心的买这两本书了!(也是怕重复
  •   都值得收了。两本各有侧重
  •   黄衣服的翻译还是那么平庸么。。。。HOHO~~~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