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十六讲

出版社:山东文艺版社  作者:王万森 等 著  页数:270  

前言

  人文学科特别是传统的人文基础学科的研究生究竟需不需要教材?可以说,自从我国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对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当然更不会有统一的共识。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我国人文学科的研究生基本上采取的是没有专业教材的培养方式,不仅没有全国性的像本科生那样规范性、统编性的专业课教材,甚至各个高校、各个学科专业也都没有自编的教材。这种状态既与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理念有关,也与我们对教材的认识有关。在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中,研究生是高级的专门性人才,是具有高度自觉的学习与研究能力的人才,因此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多是基于这种理念和认识,我们重视的是研究生的主动性研究能力和学术自觉性的培养,知识性的传授基本上被排除在研究生教学体系之外。研究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主动地去阅读、查找相关的研究资料、书籍,而不是从某个专门的教材里去被动地阅读、掌握某种知识。而基于此,教材通常也被认为是知识性、基础性、普及性的,与研究生层次的人才需要不相适应。此外,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限制,客观上也制约了教材编写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过去我们一个专业每年通常只招收有限的几名研究生,一个导师一年最多也只招收一两名研究生,这种情况下研究生授课方式、培养方式就具有了更大的灵活性,自然不需要依赖教材。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出现了巨大变化,对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材的传统认知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表现在:其一,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现在很多专业一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达到了50名左右。拿我们山东师范大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来说,近些年一直保持着40名以上的招生规模。这个规模已经超过了许多重点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一个班级的人数。  ……

内容概要

  人文学科特别是传统的人文基础学科的研究生究竟需不需要教材?可以说,自从我国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对这个问题见仁见智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当然更不会有统一的共识。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我国人文学科的研究生基本上采取的是没有专业教材的培养方式,不仅没有全国性的像本科生那样规范性、统编性的专业课教材,甚至各个高校、各个学科专业也都没有自编的教材。

书籍目录

总序课程说明第一讲 当代文学发展中曲折行进的现实主义第二讲 当代文学视野中的政治文化调整第三讲 当代文学叙事中的人道主义沉浮第四讲 文学审视中的道德再思考第五讲 文学对话中的文化资源延伸第六讲 文化裂变中文学批评的尴尬第七讲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第八讲 当代作家身份的转变与新的文学体制的形成第九讲 文学的焦虑与焦虑的文学第十讲 从文学抗日到抗日文学第十一讲 山东文化形象的叙事传统与构建模式第十二讲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思路转换第十三讲 “移植”与“综合”:关于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新术语第十四讲 精神分析学的启示: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性爱叙述第十五讲 精神的寓言:小说情爱叙事的深层意蕴分析第十六讲 地域文化与当代小说:以当代沂蒙小说家为例附录:本课程必读书目

章节摘录

  如果说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现实主义是不充分的话,那么,在理论研究和文学史认知领域,对现实主义的关注同样是不充分的。这倒不是说对于现实主义的问题说得不够多,恰恰相反,现实主义在当代文学史上一直是大家谈论的重要话题。所谓不充分,不是指使用频率的量的概念,而是指现实主义本位开掘不到位,阐发不充分。现实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成为热门话题,可是难以摆脱被扭曲的结局,走向了“三突出”和“根本任务论”;新时期之初现实主义文学的回归居功甚伟,可是难以呈现文学的本位,而因循着意识形态的框范;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崛起的文学多元化和社会消费主义的商品文化,对现实主义造成了双重挤压。鉴于这种文学存在的认识的不充分性,对于现实主义这个“老话题”,有进一步梳理和重新认识的必要。  认识和评价当代文学,离不开现实主义的问题。这不仅是指文学之中存在的现实主义,而且更需要着重突出对于现实主义的认识和把握。现实主义作为文学的客观存在是不停止地变化着的,运动着的,对于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和把握也是在不断发展着,在探讨之中。  当代文学的两个段落(“十七年”至“文革”十年和社会主义新时期)之间的转折,应被看做是现实主义所发生的转折,同时还应被看做是对现实主义的认识和把握所发生的转折。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