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雕塑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作者:广林茂  页数:124  

内容概要

生态美术不仅仅是一个艺术类型概念,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化概念。主要探讨美术思潮、美术流派、美术活动、美术家及美术作品与生态文化学、生态哲学、生态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本书主要介绍了生态雕塑的定位、文化背景、美学依据、概念界定、设计理念、设计原则、方法等内容。     生态雕塑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哲学、美学原因,从哲学上说,它是生态思维、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伦理学诸种文化观念的催生物;从美学角度来讲,生态雕塑是生态美学的产物。我们从生态雕塑的哲学依据、美学支点、美学本质、实践活动四大方面对生态建筑予以全面地论述。生态雕塑属于当代艺术范畴,它与古典雕塑有着巨大的差别,它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和一个雕塑流派,更是一种在当代生态文化观念层面生长出来的与生态理念发生共振的思想方式,体现了生态文化与雕塑艺术的共生、互融与共享。

书籍目录

总序导论第一章 生态雕塑的哲学依据——生态思维论 第一节 生态哲学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生态学的问世与生态伦理学的建立 第三节 对“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的反思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与生态世界观第二章 生态雕塑的美学支点——生态美学论 第一节 生态美学生成的美学条件 第二节 生态美学的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生态美学的学术定位第三章 生态雕塑的美学本质——生态美论 第一节 生态雕塑的起源 第二节 生态雕塑美学概论 第三节 生态雕塑及其形态划分 第四节 生态雕塑的保障机制第四章 生态雕塑的实践活动——生态批评论 第一节 国外生态雕塑作品评论 第二节 国内生态雕塑作品赏析结语

章节摘录

书摘“人化的自然”、“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不一定就是美的,而仅仅是自然美生成的一个必要的潜能,它只有进入自然的潜能与人的潜能自由和生的关系结构或系统结构中,才具有审美生成的意义。    共生的意义在于:互为和互向对方生成,构成同质共和的美域;在互为和互向对方生成中共生出新质,在双向对流运动中提升审美系统,步入审美境界;在互动和对接中双方形成对称性、对象性的结构,并媾合共进,以形成完形整体,达成天人融汇的生态循环,产生动态制衡的自然美域及自然美的根本规律。自然的生态之美,不仅是共生之美、动态之美,更是整体上的和合与交汇之美。多样分化,协调和谐,互补共生,综合统一与超越,这就是自然生态的基本秩序。在此,即使相互对立的事物也相反相成,相克相生,在整体性的综合中彼此超越而形成互生共长的意义。    (1)自然美的形式生成    自然美的形式(包括色、形、音等)是与人共生的结果。自然物中那些显示了优质生态、体现了物种尺度和目的之色、形、音等只是自然美的潜质,还不是自然美。只有它们跟人的优质生态、体现人种尺度和目的之色、形、音达到同构,形成共生关系,才是美的。强调自然的形式与人化形式的共生,就是主张人和自然双方相互肯定、相互确证、相互生发、相互推进,形成天人同质共和的美域,进而构成天人亲和、天人交感的整体美境,再进而组成天人耦合并进、物我相生的生态循坏系统,构建天人一体的生态美域,更充分地体现合乎大自然的规律与目的之高层次自由与整体自由。    P39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态雕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挺好的,角度新
  •   这本书看起来不错,内容再深入看看
  •   不错,就是图片少了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