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杜氏家族研究

出版时间:2003-9  出版社:齐鲁书社  作者:侯玉杰  页数:351  字数:278000  

内容概要

在渤海之滨、黄河北岸,有一座城市——滨州。今滨州市区中心以北约ll公里处是原来的旧滨州城,旧滨州城是山左著名的大家族滨州杜家的发祥地。杜氏家族的始祖于明朝洪武年问由河北枣强迁居滨州,从此这个家族就如这里盐碱地上的红荆条一样,在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生生不息,绵绵不断,至今已历六百余年,发展到三宗十二支,凡历二十五世,家族人口已逾万人。如今杜家的子孙遍布滨州各地:滨城区、无棣、沾化、惠民等县,杜氏后人居住的村庄约有六十余个。杜家的子孙生活在山东各地:济南、青岛、临沂、淄博、东营、德州……杜家的子孙分散到全国各地: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甘肃、内蒙古、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台湾……杜家的子孙远走重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杜家装点r滨州这块历史上曾经洪荒而贫瘠的土地,使之变得神奇;杜家装点了滨州的历史,使之闻名。翻开成丰年间的《滨州志》,开篇即盛赞杜家的贤哲,结尾还是对杜家的赞誉。“人物志”中,明朝被列入“忠节”者,杜氏后人占去了近半数;明清两朝被列入“乡贤”者,杜氏后人占去了四分之一。“孝友”中,也可看到一串杜氏子孙的名字。“选举志”中,杜家的进士、举人、贡生比比皆是。  本书系统的研究了杜氏家族的世系沿革、村庄分布、人口繁衍、科举考试情况;概括了家族中代表性人物的生平经历和主要成就:探讨了杜氏家族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的内容、教育思想的渊源以及对现代教育的启迪。并提出了关于开发杜氏故居,振兴地方经济的建议。

书籍目录

《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书库》总序序前言第一章 杜氏家族考略 第一节 杜氏家族世系沿革 第二节 杜氏家族居住村庄统计 第三节 杜氏家族人口统计 第四节 杜氏家族科举统计第二章 杜氏家族代表人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杜诗 第三节 杜漺 第四节 杜鼒 杜彤光 第五节 杜堮 第六节 杜受田 第七节 杜翰 杜(乔-羽)第三章 杜氏家族前期文学创作 第一节 杜诗的诗文创作 第二节 杜漺的文学创作及地位 第三节 杜鼒的诗歌创业 第四节 前期其他成员的诗文创作第四章 杜氏家族后期文学成就 第一节 清中晚期杜氏家族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杜堮的文学创作与成就 第三节 杜受元 杜受田 杜受廉的诗歌成就和创作风格 第四节 杜(乔-羽)及其他诗人的诗歌创作第五章 杜氏家族教育研究 第一节  杜氏家族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杜氏家族教育的内容 第三节 杜氏家族对历史上各种教育思想的继承 第四节 杜氏家族教育的借鉴意义和对现代教育的启迪第六章 杜氏家族故事 第一节 杜氏家族政绩故事 第二节 杜氏家族生活故事 第三节 杜氏家族墓地故事 第四节 滨洲一常杜氏家族传说第七章 杜氏家族的特点及杜氏故居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杜氏家族的特点 第二节 杜氏家族的开发利用附录 附录一:杜氏奏言与皇帝谕旨选 附录二:杜氏家族文章选 附录三:杜氏家族族谱序跋选 附录四:《述训》四十八则及杜堮《跋述训后》附表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二、滨州杜家居住村庄调查    (一)调查原因    1931年,杜氏八修族谱时,承袭传统,没有把记述居住的村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考虑,绝大多数支系没有记述哪一代、哪些人迁移、为何迁移。仅在最后一页附表,罗列了38个各宗各支居住的主要村名,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和村名的变更,有7个村已与谱名不同。讲起某村某村,连杜氏后人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若想比较全面地掌握杜氏家族后裔居住情况,旧谱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具体来讲,旧谱存在以下三大缺点:    一是没有记载迁移时间,缺乏历史背景。如明朝末年的第八代大迁移,分家是主要原因,但仅仅是因为分家还是社会动荡的因素在起一定的作用,便不得而知。另外,因为当地许多地名、村名根据传说演化而来,因此关于杜家的居住村庄绝大多数是错误的,仅杜氏为主的村庄,像南街、姑慈庵、双庙等村庄,《滨州市地名志》的记载均是错误的。    二是记载村庄偏少,有遗漏,不能反映杜家分布的全貌。单门独户的村庄不记载尚且可以原谅,但超过几十口人、上百口人的大村庄不记载就个能不算是遗憾了。    三是没有记载迁移原因、族谱不记载迁移原因和时间,也不记载何人迁移,事过境迁,绝大多数村庄的杜氏后人基本上已说不清楚何时、何地、何人、为何迁移了。    另外,滨州杜氏家族子孙居住村庄范围涉及整个滨城区及周边县,相当部分迁移到外省市,全面调查是迫切需要的,也是最科学的,更是研究家族文化的基础之一。但是,从明朝末年杜氏八世孙、湖广布政使杜诗修谱起,从来就未能全面统计过,到1931年,杜氏八修族谱时,失去联系的已不可枚举c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休,失去联系的就更多。建国以来,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杜氏家族同其他家族一样,家谱被烧、祖坟被挖,子孙被揪斗,以致许多杜氏后人不以杜氏为荣,为逃避批斗游街之苦,有人反而改为他姓,谈杜色变,杜氏后人之间更难以进行沟通。至2002年底,时间已过半个多世纪,散居各村的杜氏后人各支系间基本失去联系,健在的七八十岁老人即使想再联系也无能为力了。研究者在滨城区的大河于村进行访问时,前后问过几位四五十岁的人,他们竟然不知道本村有杜姓人家,费尽周折,才在村中找到了两位年龄近八十岁的老人,原来,该村杜氏人家已经绝后。据他们介绍:该村杜氏人家很贫穷,兄弟二人就在其中一位老者家中扛长工,不过杜氏人品很好:虽然滨州杜家名声极大,但是他们例外,具体原因就不得而知了。他们还介绍:约在五六十年代,杜姓人家的最后两位兄弟去世,村中集体组织将他们埋葬。鉴于上述原因,这次调查非常有必要,不仅对杜氏家族的研究,而且对今天的农村问题研究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调查原则    在调查过程中,坚持四条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实地走访与其他形式相结合,以实地走访为主的原则。对滨城区及周边县市的村庄以实地走访为主,外地市和其他省市以及国外的杜氏后裔,采取与其最近支系联系的方式,通过间接手段进行调查,个别通过通信、电话等方式调查。    二是坚持以村庄为基本单位的原则。村庄是最基本的行政实体。建国以来,在滨州市直单位、滨城区直以及北京、哈尔滨、南宁、广州、济南、青岛、德州、东营市等大中小城市,因为各种工作关系,杜氏后裔广有分布。一个单位往往只有一户,而且处于不断流动、变化之中。因此,凡属于工作性质而居住于全国甚至国外各大中城市的杜氏后裔,均统计在其所属的村庄,而不另外注明。        三是以滨城区为主的原则。滨城区(即原滨州、滨县、滨州市)是杜氏家族的发祥地,尽管在外地广有分布,但“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滨城区是他们的基础。封建时代,一旦灵柩不能归故地,也就意味着与家乡失去联系,从此飘零,另立宗系?当地有许多在外地去世后因为贫困而不能归葬故土者,最后带回一把泥土的故事。由此推而广之,研究家族文化对促进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大联合具有积极作用。    四是坚持重点调查三宗二支的原则。三宗二支是杜氏家族的代表,在全面调查的同时,将重点放在三宗二支。另外,长宗三支是后代最旺盛的一支,也是人才数量最多的一支,在调查中也适当予以关注。    一、1609年,杜氏全族人口200余人    1609年,在初修世谱完成后,主修者、八世孙杜诗在序言中说:“五世以下大父行现存者才二人耳,至诸伯叔昆弟下,逮已冠婚子侄辈,亦不过五六十人。”可见,当时全族成年男子五六十人。由此推断,垒族成年男女合计在百人以上,仅以一对夫妇一对未成年人计算,杜氏家族人口在200人以上。明朝末年,滨州杜氏家族是一个二百余人的大家庭,合族共居,这也与今天杜氏后代的家族内部传说相吻合。    二、166Z踢年,杜氏全族人口1500余人    1685年,杜氏十世孙杜浃在重修族谱序中说:“吾族之谱自先大父通奉君庐墓时始创为之,计己酉至今已七十七年。其时人既无多,历世维九,而今则十三世矣,子姓繁衍多至四百余人,然吉凶丧祭之与事者,不过五六十辈,皆诸长老之经涉世故者,余率不及谋面,询其名则或触祖讳,而叔侄兄弟辈之相抵冒者更不可穷诘。”到康熙年间时,滨州杜氏家族从滨州城内大规模外迁已历七八十年,在外者已经三四代人,基本上安定下来。离滨州城近者尚可,远者十几、二十几公里,甚至更远,来往一次相当不易,吉凶丧祭参与者自然少。杜浃约略估计的四百余人,均指成年男子,这其中常年能够参与家族事务的长者就有五六十人,由此推算,当时的杜氏全族人口超过1500人。        三、1911至飞93飞年间,杜氏全族人口约5000人    1911年春天,杜氏家族开始第七次编修家谱,至秋天始成。根据该谱的记载,经统计后得知:十五世652人、十六世730人、十七世814人、十八世718人、十九世367人、二十世100人、二十一世6人,参与修谱者十六世4人、十七世6人、十八世2人、十九世1人,仅以十六世以后计算,全族人口2735人,按照1:1的男女比例合计,1911年,杜氏全族人口当为5470人。    1931年春天,杜氏家族在滨州城内专门设立了修家谱的机构,历时3个月,至夏天完成了修谱任务。经统计后得知:十五世654人、十六世734人、十七世846人、十八世858人、十九世600人、二十世261人、二十一世36人、二十二世4人,共有5代人参与修谱,其中十五世1人、十六世3人、十七世14人、十八世5人、十九世2人。当时的杜氏家族以十七世为中坚,仅以十七世以后计算,合族男性2605人。考虑各支系间的年龄差别以及夭折等因素,十六世及以前的各代不再计人。按照1:1的男女比例合计,1931年,杜氏全族人口当为5210人。    根据1931年与1911年两次修谱的男性人口统计,1911年春至1931年春,20年间,杜氏家族新增加男性人口606人,其中十五世2人、十六世4人、十七世32人、十八世140人、十九世233人、二十世161人、二十一世30人、二十二世4人。按照1:1的性别比例合计,1931年,杜氏家族仅20岁以下者有1212人。由此,若按20年1212人计算,1931年初,杜氏全族人口4848人。    综合以上三种不同形式的分析,忽略不记失去联系的外地杜氏后人,能够统计在内的杜氏家族人口分别是:4848人、5210人、5470人,据此分析,在1931年,杜氏家族人口约5000人。    三、惩恶扬善  公而忘私    泰昌元年(1620年),杜诗又改任湖广驿传道。上任不久就大力整顿,裁减冗员,惩治中饱私囊的贪官污吏。驿站车马无节符不发,彻底戒绝徇私舞弊现象。不论是飞扬跋扈的王公大臣还是占山为王的强盗恶人,都收敛行迹,惧他三分。他清正廉洁,不谋私利。认真核实属下各驿站巧立名目多收的银两,收齐后如数上交朝廷。当地有一刘大将军,纵容兵士祸害百姓,杜诗将其绳之以法,严厉处置。其部将中有一个强夺民妻的,也被逮捕并以军法论罪处治,众将士无不畏惧。某富商积存银两五万余,富商死后,其妻与仆人私通,将银据为已有,赶走了其嗣子,并贿赂官吏枉法为自己袒护。杜诗考察出实情,平反了冤案。当地有一个人,依仗自己和楚侯同族,非常蛮横霸道,并且欺上瞒下、营私枉法。杜诗一一列举其罪状,将这个人处以笞刑。其家族的人聚众闹事,杜诗说:“吾但守正耳,如吾何?”这时正赶上国丧,杜诗去楚侯府第吊唁,其族人狗仗人势,轻慢使者,命来客排队依次而进。杜诗来到后,指着他们斥问,他们都一哄而散,不敢出声了。汉水堤防决口,他把自己积蓄的二干两银子全部捐出,用来修筑岸堤,蓄水以防秋旱。因受灾,他上疏为百姓请求减免赋税,得到了朝廷的许可,老百姓喜出望外,感谢他有再生之恩。    当时,贵州、四川、湖南交界一带动乱不安。在内阁大臣沈一贯的推荐下,杜诗奉命以布政使身份巡抚辰州府(今湖南沅陵县)、常德府(今湖南常德市)等地。周围的人都劝说他不要去这么险恶的地方。他说:“应该为国家分忧而不应只考虑个人,到巴蜀险地、西南边陲去传布皇恩、教化黎民是我的职责,如畏惧艰险而退缩,不是大丈夫所为。”到任当天,下令整顿保甲,设立警备,他自己不避寒暑亲自巡查各地。有一名叫周二的强盗,经常在这一带抢掠良家女子,然后贩卖到村闾陋巷之中为奴、为娼。杜诗经访查得知此事后,愤怒地说:“此等鼠辈不除,竟任其逍遥多年,怎么对得起百姓?这种无耻行径任其蔓延,还有什么坏事做不出来呢?”他立即将周二捉拿归案并就地正法,将其掠夺的数百名妇女全部遣送回家。这一年,当地发生了大饥荒,杜诗经访查列出大户名单,逐门拜访劝赈,又下令禁止私藏粮食,使老百姓安度荒年。当时在百姓中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常德耗,恃巡道;常德丰,赖杜公。”由此可见杜诗的到来给地方上带来的变化之大。    杜诗想到诉讼案件不断,是由于文化教育落后所致,因此在政务之余,找来几个读书人,考选出优秀者录用为教师,来为官府卫士们的弟子讲授诗书,使他们通晓道理。他不时亲自深入学校帮助激励学子勤奋读书,还把这一措施推广到临沅、辰阳一带。不久,杜诗升任江西布政使。离任时,数以万计的老百姓百里相送,攀扶着车辕、手按着船舷依依不舍,都哭着说:自古以来,掌管此地的官吏,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杜公。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滨州市滨城区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东邻利津县,西接惠民、阳信县,北连沾化县,南与博兴、高青县接壤,总面积1040平方公里,总人口61万。是中共滨州市委、市政府驻地,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滨城区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1992年J顷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鉴定,被誉为黄河三角洲上的一颗明珠。    滨城区物华天宝,自然资源丰富。全区地势平坦,属黄河冲积平原,可利用土地118.6万亩,其中耕地68万亩,近25万亩的荒地、荒滩、荒涂资源有待综合开发。气候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大陆性较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黄河从南端穿境而过,总长38.5公里,水资源充足。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是胜利油田的重要产区。境内交通便利,黄河大桥是沟通华东与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滨博高速公路、205国道、220国道构成了高级公路框架。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以纺织、轻工、化工、食品、机械、建筑为主的六大产业。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比上年增长27.4%,连续16年保持收支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2725元,基本实现小康。    滨城区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秦朝时有为劝谏秦王而甘下油锅的茅焦,宋朝时有学问渊博的状元胡旦,明清两朝以杜氏家族为代表的地方文化将滨城引领出山东、走在全国前列。明朝中期以来,杜氏家族的第五代孙开始步人仕途,第六、第七代便成为封疆大吏、天下直臣、文坛旗帜,此后,杜家代代为官、世世为文,明清两朝杜氏一门共有12名进士。清朝时,滨城共有28名进士,其中仅杜氏一门就有9人。杜氏家族可谓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曾以“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名扬天下。咸丰皇帝的恩师杜受田去世后,咸丰皇帝抚棺痛哭,追赠他为太师大学士,并谥“文正”。杜氏家族极其重视文化建设,虽然“一门之盛,甲于天下”,但“勿以族大人众为可恃”,人人“各修而身,各务其业,父以之教其子,兄以之勉其弟”,仿《颜氏家训》诫勉后人,有家训48则传世。今天,杜氏后代散居海内外总数超过万人,有许多事业有成者,他们是建设新滨城的一支重要力量。    杜氏故居、杜氏文化是滨城区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也是历史留给我们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研究、开发这座宝库,对于提高滨城知名度、打响滨城品牌、招商引资,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滨州师专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把“滨州杜氏家族研究”作为重点课题列入“黄河三角洲文化”系列研究中,并把研究成果列入《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书库》,这对丰富黄河三角洲文化的内涵、发展地方文化和经济意义重大,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在此书即将出版之际,特作序以表祝贺。    2003年7月

编辑推荐

《滨洲杜氏家族研究》编辑推荐:在渤海之滨、黄河北岸,有一座城市--滨州。今滨州市、中心以北约11公里处是原来的旧滨州城,旧滨州城是山左著名的大家族滨州杜家的发祥地。滨州飙风飒厉,磨砺了杜家人的刚正激烈。《滨洲杜氏家族研究》是第一次对杜氏家族进行系统全面研究的成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滨州杜氏家族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对家族史的研究当然是各有个性,不可替代,此书的价值也是在此。
  •   本书是中国有关区域姓氏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是研究杜氏的必读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