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幻象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陈晓明  页数:35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作者近年写作发表的关于现代性问题的系统论文。当代学术的前卫论题从“后现代”转向“现代性”,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诡异的倒退和保守,但本书对此学术转变的现实内涵作了解答,揭示当代学术如何在更为广阔的、更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性的背景下展开学术话语运作的图谱。本书在现代性理论和中国当代文学的流变视野中来展开论述,尤为可贵的是,具有一定深度地揭示了当代中国文学包含的“现代性”这一理论难题。本书既有理论的辨析,也有具体的文学文化实践的阐释。本书显示出当代学术强烈的时代感和前卫特色,作者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卓异的艺术分析能力,使本书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俊逸的文风。因此,本书对于专业人士是助益良多的参考,对于广大青年学生则是开辟思想视野之作。

作者简介

陈晓明,1959年2月生于福建。有知青经历,后上大学(77级)和读研究生(1983年)。1990年获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学位,留在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99年起任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委员、院高评委委员等职。2003年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1995~1998年先后在英国高级人文研究中心(IASH)、英国皇家学院、英国爱丁堡大学、荷兰国际亚洲研究院(IIAS)、德国鲁尔一波鸿大学等地做研究和访问讲学。 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理论等。专著有《无边的挑战》(1993)、《解构的踪迹》(1994)、《剩余的想象》(1997)等14部。在《文学评论》等杂志发表论文评论300多万字,在欧美学术刊物Critical,Studies,Boundary 2等发表英文论文多篇。获2002年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评论家奖等若干奖项。

书籍目录

序自序:记忆与踪迹上编 现代性隐忧 第一章 替代与补充:从后现代到现代性  一、后现代变成了“现代性”问题  二、审美的现代性意义  三、“现代性”论述引入中国当代文学  四、建构现代性的“当下本体论”意义 第二章 超越隐忧:现代性之多样性与本真性  一、现代性之隐忧  二、现代性的多样性方案  三、重新确认的后现代根基 第三章 多元的困扰:理论的越界与转向  一、理论前沿:越界与多向选择  二、西学视野:后理论、批判话语与解构  三、文化研究:身体、图像及其向当下转向 第四章 变革的极限:现代性与文学的非历史化  一、现代性与历史化  二、非历史化叙事与反本质主义写作:  三、无法历史化的女性写作  四、现代性与重新历史化 第五章 虚妄的强加:文学的道德诉求  一、什么是道德?谁的道德?谁道德?  二、历史之外的强加:道德与意识形态的力量  三、文本内的错位:道德与审美表现力  四、道德与当代审美意识聚合 第六章 文学的韧性:历史化与个人记忆  一、尖锐的断裂:启蒙叙事与革命写作  二、书写的妥协:个人记忆与历史化的叙事  三、结语或文学的非历史化问题 第七章 鬼影底下的历史虚空  一、关于“鬼影”的文学叙事  二、被历史覆盖的文学经验  三、个体经验与反思性的匮乏  四、告别历史或过激的补充 第八章 多义的记忆:历史“回归”或者在别处  一、历史再次无法拒绝  二、现代性反思与历史内在性  三、叙事的神奇性与历史的他者化  四、抒情性叙事与历史的自我化  五、历史始终“在场”或者断裂下编 后当代幻象 第一章 记忆的解脱:“私密”与历史陷阱  一、动机与假象:原罪、隐私的修辞意义  二、深化与改写:历史/道德的陷阱  三、私人性与中国小说的历史变异 第二章 重写故乡与后现代的恶之花  一、现代性的历史叙事及其在当代的变革  二、在历史碎片中重绘乡土/后现代图景  三、同性、同乡及其颠覆同质化的历史  四、故乡的迷失与对文化母本的追踪 第三章 新新浪漫主义:后现代的变形记  一、潮流或市场的梦想:浪漫又先锋?  二、后现代的尴尬:现实的错位  三、BOBO族的关学:新新浪漫主义  四、文化象征意义:倒退或者补课? 第四章 从容中的坚韧:无法穿透的现代性之墙  一、对人性的绝对叩问  二、历史轮回与“现代性”之坝  三、在爱欲的尽头舞蹈  四、在偏斜中发掘荒诞的诗性  五、穿越过当代生活的废墟 第五章 现代性的幽灵:城市文学的“他者”历史  一、城市文学的一般前提辨析  二、无法建构的他者史,怪影重重  三、革命对城市的驱魔,乡土的胜利  四、城市崭露头角,不充分的主体  五、历史永不终结,城市他者化的延搁  六、乡土经验及现代性的永恒胜利 第六章 “天下”的托辞:责任、规训与暴力  一、“天下”:面向新国际的规训  二、“天下”:暴力与艺术的超越境界  三、暴力美学的依据和托辞 第七章 最终的秘密:碑、瘤子与乱伦后的谋杀  一、秘密地带,墓碑,文本的虚幻性  二、瘤子,叙述的飞扬与乡村的苦难  三、乱伦、谋杀与人性的秘密  四、山谷里的诫碑,历史遗产与另外的道路 第八章 “后人民性”与美学的脱身术  一、底层的苦难与悲悯情怀  二、推向极致的表现方式与脱身式的变异  三、囚禁的思想根源与脱身的艺术可能性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替代与补充:从后现代到现代性“现代性”何以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问题?这难道仅仅是疲于奔命的当代文学研究被理论界无事生非的喧嚣拖着走的又一次恶作剧吗?有时候,抓住机遇与误人歧途只是观察角度不同得出的评价,而凑热闹与开拓创新也没有明显的界线。谁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分歧的时代呢?在这样的时代,正如上世纪初绝望而狂妄的斯宾格勒所说的那样,有力量的领着命运走,没有力量的被命运拖着走。在当今时代,不用说民族国家的命运,就是文学研究的命运也同样如此。当代文学研究一直缺乏原创性,在80年代,因为搭上思想解放运动的便车,当代文学显示出无穷的活力。80年代后期,意识形态的整合性功能趋于衰弱,当代文学界也在寻求新的方案,方法论(新三论)的短暂热闹之后,“向内转”回到文学本体的呼唤确实抓住了当时的理论需求。更靠近创作实践的现代主义论述,一直是依靠“实现现代化”这个时代诉求,才勉强成为最有活力的文学创新的理论动力。然而,现代主义论述显得虚伪和做作,它植根于实现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才获得合法性,以至于它一开始就没有自身真实的理论论述起点。

编辑推荐

《现代性的幻象:当代理论与文学的隐蔽转向》适用于文学研究爱好者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性的幻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陈晓明的著作,理论与当代文学现象结合,不错。
  •   送货很快 总体还可以就是最后几页都折了 不太像 正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