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反思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再复  页数:470  
Tag标签:无  

前言

每次国内出版社来函表示要再版我的学术旧著,我都有些犹豫。二十多年过去了,新一代人带着新的活力站立起来了,岁月没有抹掉记忆,至今还有人读我的书,当然高兴。但是,翻阅一下过去的著作,总有补充、提升,甚至重构的渴望,总觉得旧作给我留下太多再深化再创造的可能。就以80年代曾经激发过大家思考的,被夏中义教授称作“刘氏三论”的“性格组合论”、“文学主体论”、“国魂论”来说,每论我都有许多新话要说。中义兄在其论著《新潮学案》(上海三联,1996)的第一章 (题为“刘再复:人文美学的主体焦灼”)中说我是“新潮中迅猛泡大的时代之子”。但时代并没有提供给我“清寂的书桌”,而我自己也没有在学识上做好足够的准备就背负社会变革的热情充当弄。

内容概要

:“刘氏三论”最有力之代表作,文艺学领域最经典之文本20世纪80年代刘再复先生的“三论”,曾激发了无数人的思辩,那就是被夏中义教授称之为“刘氏三论”的“性格组合论”、“文学主体论”、“国魂论”。本书即是此三论最有力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刘再复先生的重要学术论著,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主体论文艺学的最重要的文本。书中,作者对主体论文艺学的提倡与对“文化大革命”期间趋于僵化的文艺学体系的批判是合二为一的,他认为1961-1976年间中国文艺学的最大悲剧便是主体性的失落,表现为:崇尚物本主义和神本主义,信奉机械决定论,把人看作“被社会结构支配的没有力量的消极被动的附属物”。全书聚焦于学术探讨,论述精辟,见解独到,于今日读来仍获益良多。

作者简介

刘再复,一九四一年生于福建南安,一九六三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后旅居美国,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任教,现任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荣誉教授。著作有《性格组合论》、《文学的反思》、《论中国文学》、《鲁迅传》、《鲁迅美学思想论稿》、《传统与中国人》《罪与文学》。
  作品有:
  ·读沧海
  ·阅读美国
  ·鲁迅传
  ·共鉴“五四”
  ·共悟人间
  ·文学的反思
  ·思想者十八题
  ·文学十八题
  ·人论二十五种
  ·传统与中国人

书籍目录

再版序言:主体不再焦灼原版前言:文学的反思和自我的超越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近年来我国文学研究的若干发展动态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论文学的主体性用系统方法分析文学形象的尝试——读林兴宅《论阿Q性格系统》古老题材的新发现——读吕俊华《论阿Q精神胜利法的哲学内涵和心理内涵》杂谈精神界的生态平衡思维方式与开放性眼光文艺批评的危机与生机培育建设性的文化性格研究个性的追求和思维成果的吸收中国文学的宏观描述——《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的《中国文学》条目初稿关于新诗艺术形式问题的质疑关于“文学任务”的思考悲剧的艺术和艺术的悲剧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与明确性个性之谜与性格的双向逆反运动两级心理对位效应和文学的人性深度鲁迅成功的时代原因与个人原因论鲁迅杂感文学中的“社会相”类型形象鲁迅悲剧观探索鲁迅论人的价值依据鲁迅的人格力量与艺术气魄鲁迅研究的本质和精华解剖法的生机后记

章节摘录

杰·弗赖伊提出“表现的形式基础”学说,认为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主要着眼于形式。他宣告,审美的情感乃是一种关于形式的情感。前人所遗留下来的艺术珍品,全是以形式结构为主的作品。克莱尔·贝尔的观点与弗赖伊大同小异。他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即以线条和色彩组合成的一种独特的方式引起我们的美感。贝尔说;除此以外,其他要素,如写实和叙事要素,均与绘画无关。贝尔这种观念引起人们对艺术形式美独立价值的重视,但也往往导致形式主义。因此,如何看待“有意味的形式”,就成为美学上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如何正确对待现代派的抽象艺术,就不能不涉及形式美的观念。一些现代派艺术,如毕加索的画,看起来抽象,但它所包含的意义却比一些写实的具体形象更广阔、更有力,它把具象再现变成抽象表现,表达的内容并不是弱化和简单化,反而是强化和复杂化,这种现象怎样解释呢?关于这个问题,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和其他一一些美学论文中,用他创造的“历史积淀”说作了解释。他认为,艺术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因此,那些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线条,实际是从写实的形象演化而来的。其内容(意义)已积淀(溶化)在其中,于是,才不同于一般的形式、线条,而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也正由于对它的感受有特定的观念,想象的积淀(溶化),才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感性、感受,而成为特定的“审美感情”。但是,随着时代的迁移,历史条件的变化,这种原来的“有意味的形式”就会因其重复和大量仿制而日益成为失去这种意味的形式,日益成为规范化了的一般形式美,原来颇有深刻含义的“有意味的形式”日益变成装饰品,人们已经不管它有什么含义,什么“本质”内容,好像就是为了好看,为了装饰。人们对它的感受已变成一般的形式感了。但是,当艺术变成一种纯审美或纯粹的形式美的时候,艺术本身就会走向衰亡。这时艺术就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要求注入新的、具体的、明确的内容,又走向再现或表现。因此,整个艺术史就形成这样一种“二律背反”运动,一方面艺术引向纯粹形式美、纯粹审美,艺术日益等同于审美,而审美又日益变成装饰。另一方面,艺术又突破纯粹形式,否定纯粹审美,反对装饰,要求具有非审美的、社会的(宗教、伦理、政治等等)具体内容,这种矛盾运动有着各种复杂的呈现形态,从而出现形形色色的文艺作品、流派和思潮,此起彼伏,但比较起来,最伟大的艺术多半还是以内容取胜。形式美作为一般美学理论的探讨正在推动各种文学艺术门类独特形式的探讨,例如戏剧形式、音乐形式、电影形式、诗歌形式等,可以肯定,形式美的探讨还将进一步深入。第二,文艺研究的心理学方法引起重视。文艺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观点、方法研究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的一种学科。它使心理学渗透到文艺创作和欣赏的研究中,并使这种研究不断地向人的内心世界深入。文艺心理学与文艺社会学的角度不同,文艺社会学是从外部研究文艺的创作和欣赏,它的主要角度是文艺与社会的关系。但文艺社会学也有它的局限,它往往不能探幽发微,揭示其文学的底蕴。至于庸俗社会学,那就是另一回事,它根本谈不上研究。用心理学观点研究文艺,其重心是研究文艺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感情活动,心理活动的特点、规律、属性。我国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解放前唯一的一本文艺心理学著作就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另一本《悲剧心理学》是朱先生用英文写作的,直到1983年才由张隆溪翻译成中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朱光潜先生的著作是我国文艺心理学的奠基石。它使我国一部分知识分子,特别是文艺界的知识分子,初步了解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文学艺术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这是一件应当纪念的学术贡献。但是,今天看来,有一点可惋惜的,是朱光潜先生未能把自己的《文艺心理学》与他的另一本《变态心理学》联系在一起。他的这两部宝贵的心理学专著好像井水不犯河水似的,自成一个世界,不相往来。这就是说,他还不能把变态心理学引入文艺心理学,进一步考察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变态心理问题。因此,今天读起来,总是渴望着去请教朱光潜先生,以倾听他的见解。朱光潜先生在《变态心理学》的《自序》中说:“变态心理学一科至今还没有一部专书讨论,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为就目前学术状况看来,许多科学和技艺离开变态心理学都不免是一大缺陷。”我们同样可以说,文艺心理学离开变态心理学也是一个缺陷。解放后,我国的文学研究基本上完全排除文艺心理学的研究,近年才开始出现生机,但距朱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已近半个世纪(《文艺心理学》于1936年问世)。这个生机的标志是我国一些重要刊物和出版社开始发表研究文艺心理学的论文和著作,如《读书》、《中国社会科学》、《上海文学》、《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还有以专著形式出现的研究成果,如吕俊华的《论阿Q精神胜利法的哲理内涵与心理内涵》、金开诚的《文艺心理学论稿》、鲁枢元的关于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有些刊物和出版社还翻译介绍了文艺心理学的一些文章和著作,较多的是弗洛伊德学派的文章,其他著作很少,我看到一本苏联瓦廖科夫所作《文艺创作心理学》,大约因为写成较早,基本上还是文艺社会学,实际上是反映论,不是心理学,这本书把文学看成仅是一种认识,还没有真正进人文艺心理学的境界。

后记

我的这本集子,一部分是学术性论文,一部分是评述性文章,多数写于80年代。这些文章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是近一两年来,我为提倡文学观念和文学思维方法的变革而写的文章。其中《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和《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等文发表后,收到不少热情洋溢的来信,才知道这些文章中的观念曾激动了一些要求变革的年青朋友的心。《用系统方法分析文学形象的尝试》是我为推荐林兴宅同志的《论阿Q性格系统》而作的。1983年1月《鲁迅研究》编辑部发表了林兴宅同志这篇论文,我觉得用新方法来研究阿Q形象,对鲁迅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都是一种突破。可惜《鲁迅研究》仅发行二千多册,知者寥寥,所以我才在《读书》上加以推荐。文章发表后向我要这期《读书》和《鲁迅研究》的就有三十多人。我分明感受到学术青年的饥渴,就这样,提倡科学方法论的热情也被激发起来了。于是,我又接连写了几篇文章。

编辑推荐

《文学的反思》:文艺学领域的经典,曾激发无数人的思辨,“刘氏三论”中最有力之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主体论文艺学最重要之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学的反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本来以为这本书刻能从文学,从人性的角度来反映、阐释人性的优势与弱点,达到对人生的反思的,结果,买来后才发现这本书是全是他的学术论文,所表达的问题也主要是非常专业的文学写作理论,非专业的人看了会很费力
  •   我喜欢文学,觉得 这书对我启发很大
  •   非常棒的书,大师就是不一样
  •   以前在图书馆借过,但没有毅力看完,这次买了慢慢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