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大成(第三部)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作者:曹洪欣 编  
Tag标签:无  

前言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使医学界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并促使人们反思诸多的医学和社会问题。曾几何时,由抗生素发明所引起的激动,使人们几乎产生了疾病将被征服的错觉。但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突发病毒性传染性疾病,重新把传染病对人类健康与生存的威胁摆到了世人的面前。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目前医学界面临的重要使命。中医药在瘟疫防治的长期实践中,发展形成了中医温病学说。这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健康、防治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20世纪50年代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及2003年抗击SARS,中医治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温病学说产生的时间还不很长,大量的温病文献尚未得到及时整理,故其原创成就与原创思维至今还未能充分发掘与利用。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现存古今温病著作约1300种,其中温病、温疫、时病通论约330种,其他为疟、痢、痧、鼠疫、霍乱、麻、痘、白喉、喉痧等专病类著作。然而当前出版且流通较广的仅有二三十种,加上散见于各类丛书中的温病著作,总数大约也只有60种。此外,还有许多温病书籍仅存抄本或孤本,尘封蠹蚀,濒于失传。

内容概要

本书为温病学专题文库,融合丛书、类书、全书、书目4种文献的特点,形成系统的带有简要注释的温病学文献集成。全书分6部:通论Ⅰ、通论Ⅱ、通论Ⅲ、专病、温病医案、温病综合研究。     本书为其第四部,具体收录了伤寒翼、伤寒经正附、西塘感症、感症宝筏、温病明理等内容。

书籍目录

伤寒翼温热暑疫全书尚论后篇伤寒经正附类伤寒集补感证集腋西塘感症湿热举要增订伤暑全书六气感证要义六淫直径燥气总论(附:燥气验案)伤燥论感症宝筏秋燥论伤感合编·外感编中西温热串解感证辑要暑症发原温病明理热病学张氏温暑医旨医学贯通春温伏暑合刊湿温大论暑病证治要略

章节摘录

余自学来,闻其家人如杀羊声,急往视之。见数人用棉被覆其妇,床下置火一盆,令出汗,其妇面赤声哑几绝。余叱日:急放手,不然死矣。众犹不从,乃强拽去被,其妇跃起,倚壁坐,口不能言。问日:饮凉水否?颔之。与水一碗,一饮而尽,始能言。又索水,仍与之,饮毕汗出如洗,明日愈。或问其故,日:彼发热数日,且不饮食,肠中枯涸矣。以火蒸之,速死而已,何得有汗?今因其热极,投之以水,所谓水火既济也,得无汗乎?观以火燃枯鼎,虽赤而气不升,注之以水,则气自来矣。遇此等证者,不可不知。虞恒德治一妇,年二十九,三月间患瘟疫证,病三日,经水适来,发热愈甚。至七八日病剧,胸中气筑作痛,莫能卧。众医技穷,入夜迎虞治。病者以棉花袋盛托背而坐于床,令婢摩胸不息,六脉俱微数而无伦次,又若虾游状。虞问日:恐下早成结胸耳。主人日:未也。虞日:三日而经水行,致中气虚,与下同。乃用黄龙汤、四物汤、小陷胸汤,共为一剂,加姜、枣煎服。主人日:此药何名?虞日:三合汤也。一服诸证悉减,遂能卧,再服热退病安。又因食粥太多,复病热,作内伤治,用补中益气汤出入加减,调理而愈。汪石山治一人,年弱冠,房劳后,忽洒洒恶寒,自汗发热,头背胃脘皆痛,唇赤舌强,呕吐,眼胞青色。医投补中益气,午后谵语恶热,小便长,初日脉皆细弱而数,次日脉则浮弦而数。医以手按脐下痛,议欲下之。汪日:此疫也。疫兼两感,内伤重,外感轻耳。脐下痛者,肾水亏也。若用利药,是杀之耳。古人云疫有补、有降、有杀,兹宜合补降二法以治,用清暑益气汤,除苍术、泽泻、五味,加生地、黄芩、石膏。服十余帖而安。壶仙翁治文学张微伯,病风热不解。时瘟疫大行,他医诊其脉,两手俱伏,日:此阳证见阴,不治。欲用阳毒升麻汤升提之。翁日:此风热之极,火盛则伏,非阴脉也,升之则死矣。卒用连翘、凉膈之剂,一服而解。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疠,初觉憎寒壮热,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伤寒,诸药杂治莫能愈,渐至危笃。东垣日:身半以上,天之气也,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面而为肿耳。用普济消毒散如法服之,活者甚众,时人皆日天方。罗谦甫治中书右丞姚公茂,六旬有七,宿有时毒,至元戊辰春,因酒再发,头面肿疼,耳前后肿尤甚,胸中烦闷,咽嗌不利,身半以下皆寒,足胫尤甚。由是以床相接作坑,身半以上卧于床,身半以下卧于坑。饮食减少,精神困倦而体弱,命罗治之。诊得脉浮数,按之弦细,上热下寒明矣。《内经》云:热胜则肿。又日:春气者病在头。《难经》云:蓄则肿热,砭射之也。盖取其易散故也。遂于肿上约五十余刺,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状,顷时肿痛消散。

后记

《暑病证治要略》为近代著名医家曹炳章著于1948年,是一部暑病医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著作。作者“鉴于暑病变幻最多,淹缠难愈,查历代先贤又乏专书”,乃著此书。本书集先哲大家实验学说,经著者五十年治验,理法方药完备,切合实用,是研究暑病理论与临床的重要参考医籍。一、作者与成书曹炳章(1878-1956),字赤电,又名琳笙。原籍浙江鄞县,后人会稽(今绍兴市)。14岁时即随父显卿公旅绍谋生,进药铺学业,曾先后问业于名医方晓安、何廉臣,但主要靠自学成才。其治学严谨,造诣精深,主张博览群书,以“发前人所未发”,提倡吸收新鲜事物,反对保守固执,认为临证要随机应变,不可墨守一家之法,以应付变化无穷的病证。曹氏曾任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浙江国医分馆董事、神州医药总会绍兴分会主席以及新加坡、泰国等国中医师公会名誉理事,并兼任国内外二十余家中医期刊的名誉编辑和特约撰稿人。解放以后,任绍兴市政协委员、《浙江中医月刊》总编辑等。1929年,为反对国民政府“取缔中医”的政策,奔波于京沪之间,呼吁中医界团结一致,为拯救中国医学而奋起斗争。曹炳章行医所得,不置家产,惟好购书,凡善本、珍本医籍,则不惜重金觅之,若重金亦难得,则借阅抄录之,日积月累,其藏书逾万册,晚年以“书富家贫”而自豪。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中医政策感召下,将三千余种藏书献给国家。曹炳章在忙于诊务的同时,勤于整理医籍文献,殚心著述。1903年,受上海大东书局之聘,从其藏书中选定365种,校刊1000册,名为《中国医学大成》,另印《总目提纲》一册。著有《辨舌指南》六卷、《药物学集说》、《暑病证治要略》二卷、《草药类纂新编》、《药话初集》、《养性庐药话》、《鸦片瘾戒除法》二卷、《经验随录方》、《温暑杂稿》、《瘟痧证治要略》、《眼科指南》、《医论选粹》等。《暑病证治要略》原由曹炳章撰于1948年,《中国医药研究月报》曾刊登过此书。该书于1954年经绍兴史久华(介生)加注并重抄,收入《曹炳章先生遗稿》丛书中。该丛书含《三焦体用通考》、《暑病证治要略》、《霍乱证治》、《温病证治要略》及《肾病与肾气丸广义》等,均为曹炳章的遗作。二、主要学术内容曹炳章《暑病证治要略》为治暑专书,涉及暑病各证,有立论、评论、辨论、病案治法、方药等等。

编辑推荐

《温病大成(第3部)》是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温病大成(第三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