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中医临床精要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刘健 编  页数:272  

内容概要

  《现代中医内科学临床精要丛书·风湿病中医临床精要》是在继承、整理历代中医特别是新安学派关于痹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吸收现代中医风湿病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进行全面、系统总结的一本专著,为促进中医风湿病学科建设及提高临床、科研、教学水平提供了较为有用的参考。  书中总论部分介绍了中医风湿病的病因病机、常见病证及治疗方法,其余各章疾病按照病因病机、诊断、治疗、临床保健、现代研究等栏目编写,重点突出临床实用性、科学性,并呈现中医药治疗的特色和优势。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类风湿关节炎第三章 骨性关节炎第四章 成人斯蒂尔病第五章 颈椎病第六章 强直性脊柱炎第七章 银屑病性关节炎第八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第九章 干燥综合征第十章 系统性硬皮病第十一章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第十二章 痛风第十三章 风湿热第十四章 混合结缔组织病第十五章 白塞综合征

章节摘录

  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这是对湿热致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的具体描述和介绍,所以叶天士曾说:“从来痹症,每以风寒湿之气杂感主治。召恙之不同,由于暑外加之湿热,水谷内蕴之湿热。外来之邪,著于经络,内受之邪,著于腑络”(《临证指南医案·卷七·痹》),明确指出了寒湿与湿热的不同。  湿热阻痹,或由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或外受风湿之邪人里化热,或为风寒湿痹经久不愈,蕴而化热,或湿热之邪直中人里,均可使湿热交阻,气血淤滞经脉关节,而见关节肌肉红肿灼痛,屈伸不利。热为阳邪,故可见发热,湿性黏滞,病程缠绵难解。历节风,骨痹、皮痹、肌痹、脉痹、寒热痹均可见湿热痹症状,而西医所称之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皮肌炎等均有湿热痹阻的表现。  分析风湿病的病因时。需要特别指出风热之邪及火热毒邪。《内经》曾指出:“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素问·痹论》也指出:“邪郁病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顾氏医镜·症方发明五·痹》说明风湿病中,有一部分表现为火热之证,究其因,一是外感风热淫邪,二是阳盛之人感受外邪后,由于机体反应状态的不同,可出现热证甚至毒热之证。朱丹溪论痹证病因时,就提出过“风热”侵袭。而火热毒邪引发痹证,在宋、明时期即有过记载。“风毒走注”作为痹证病因已为不少医家认可。如清·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体外门》中记有:“风流走不定,久则变成风毒,痛入骨髓,不移其处,或痛处肿热或浑身化热。”《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对热毒致痹的表现描述得相当具体:“或由风毒攻注皮肤骨髓之间,痛无定处,午静夜剧,筋脉拘挛,屈伸不得,则必解结疏坚,宜定痛散。或由痰注百节,痛无一定,久乃变成风毒,沦骨人髓,反致不移其处,则必搜邪去毒,宜虎骨散。”(注:虎骨一味现代已禁用)风热之邪外侵、病邪在表,则阻塞经脉,发热,畏寒,身痛肌酸,皮肤肿胀,甚则筋脉干涸失养,张口困难。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风湿病中医临床精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