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散文

出版时间:2001-11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林乐齐  页数:35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胡适散文》内容简介——通过“胡适与文化”,你可以看到一个国学功底无比深厚、经史典故信手拈来,同时又能跳出故纸堆、清醒地思索“信心与反省”的学者胡适;通过“胡适与政治”,你能够感受到一个对于政局时事有着天生敏感热忱与深刻见地的政论家胡适;通过“胡适与自由”,你能看到一个甘愿为了自由付出一切、忘我地为了自由振臂高呼的斗士胡适;而通过“胡适与学生”,你又能体会到一个关心爱护青年成长、语重心长、推心置腹的长者胡适。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书籍目录

随感社评归国杂感贞操问题“我的儿子”不朽《吴虞文录》序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新生活名教《人权论集》序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论文说诗文学改良刍议易卜生主义谈新诗什么是文学《蕙的风》序评新诗集评《梦家诗集》大众语在那儿文学小品一个问题差不多先生传孙行者与张君劢《西游记》的第八十一难漫游记(节选)平绥路旅行小记自述回想人物剪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胡适散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kindle这个版本取自浙江文艺出版社“世纪文存丛书”,我觉得选编有点混乱,前半杂文、评论,后面如游记、杂忆、传记才属于散文范畴吧,当然要以“大散文”的概念来看待,我就无话可说。
      
      我一定是受了那些捧胡适踩迅哥儿的人的奇怪影响,好好看胡适非得时时想起迅哥儿来,脑子萦绕不去的嗤嗤声就是“博士你好啰嗦,同样一个意思,你的口水能比迅哥儿多出一倍半到两倍,还不如人家讲得透彻痛快。”比如鲁迅《我之节烈观》和胡适的《贞操问题》对照一下,一个抽丝剥茧,一层层把旧道德扒个净尽;一个左挪右闪,仿佛要从“天理人情”中间挤出一条勉强容身的小道。或者胡适谈易卜生和鲁迅那篇著名演讲词对照一下,那种思维的锋芒和幽默的气味,实在相去甚远。非得用那个用烂的比喻,鲁迅如匕首投枪,胡适那就是摸、挠、戳、抚诸般大法并用,仿佛猛兽受了催眠偶一合眼,就等同于驯服了它一般,只是读者如我也被催眠了。
      
      当然絮叨也不是全无好处。彼时亦是白话散文草创时代,这种清浅而唠叨的风格,倒有一种亲切纡徐的美感。譬如因为《我的儿子》一诗,有位汪长禄读者来信责难,胡适回答道:
      
      【我想这个孩子自己并不曾自由主张要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不曾得他的同意,就糊里糊涂的给了他一条生命。况且我们也并不曾有意送给他这条生命。我们既无意,如何能居功?如何能自以为有恩于他?他既无意求生,我们生了他,我们对他只有抱歉,更不能“市恩”了。我们糊里糊涂的替社会上添了一个人,这个人将来一生的苦乐祸福,这个人将来在社会上的功罪,我们应该负一部分的责任…… 我所说的,是从做父母的一方面设想的,是从我下人对于我自己的儿子设想的,所以我的题目是“我的儿子”。我的意思是要我这个儿子晓得我对他只有抱歉,决不居功,决不市恩。至于我的儿子将来怎样待我,那是他自己的事……先生说我把一般做儿子的抬举起来,看做一个“白吃不还帐”的主顾。这是先生误会我的地方。我的意思恰同这个相反。我想把一般做父母的抬高起来,叫他们不要把自己看做一种“放高利债”的债主。】
      
      在当时,这理念是惊世骇俗的,开头话家常一样一句连着一句层层推演开去,叫人欲辩驳亦无处插嘴,到末句顿发一粲。无意于修饰却是干净利索的极好的白话文的范例。周作人的不少文字和这也有几分神似,但更“文气”一点。
      
      还有一类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像《九年的家乡教育》里
      
      结婚后不久,我父亲把她接到了上海同住。她脱离了大家庭的痛苦,我父又很爱她,每日在百忙中教她认字读书,这几年的生活是很快乐的。我小时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纸方字教我认。父亲作教师,母亲便在旁作助教。我认的是生字,她便借此温她的熟字。他太忙时,她就是代理教师。我们离开台湾时,她认得了近千字,我也认得了七百多字。这些方字都是我父亲亲手写的楷字,我母亲终身保存着,因为这些方块红笺上都是我们三个人的最神圣的团居生活的记念。
      
      朴质的叙事,同样一清如水的文风。不过末了那句“因为”大可不必,去掉更佳。
      
      有些文章是忍不住发笑的。比如《宣统与胡适》,结尾虽然辩驳了“胡适为帝师”的谣言,但那口吻,分明还是隐然以“帝师”自居的。那句“他称我‘先生’,我称他‘皇上’。”从前第一次听说时笑得厉害,再看一遍全文笑得更厉害了。看到此处,仿佛猴子进化成人,西装革履,还是窥见不小心露出一截尾巴一样。
      
      胡适喜夸饰,你听这题目《中国第一伟人杨斯盛传》《中国爱国女杰王昭君传》,关于徐志摩的婚姻,物议汹汹,他为之辩驳,“他的失败是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的失败”,甚至以“最奇怪的是”,离婚后张幼仪与之通信更勤为之开脱(这只能见张幼仪之大度,而不能豁免徐志摩之儇薄,胡适连张幼仪的名字都不提,只说“他已离婚的夫人”),对徐颇多溢美之词。大约徐志摩做了他没胆子做的事情吧。
      
      这种喜夸饰也带进了他的文学评论里,比如《谈新诗》,看到他把周作人的《小河》称作“中国新诗的第一首杰作”就让我发愣,紧接着说周作人的诗太长不便印证,转而举自己诗歌为例(《应该》),自称“这首诗的意思神情都是旧体诗所达不出的,别的不消说,单说‘他也许爱我——也许还爱我’这十个字几层意思,可是旧体诗能表现得出的吗?”,我可忍不住又乐了。
  •     30年代时,当一生都在认识真我的西方心理学大师荣格向一位来自东方的学者请教《易经》时,后者却给这种热情泼了冷水。这位学者就是当时怀着救国救民的梦想,极力主张西学强国的胡适,在他看来,《易经》不过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巫术总结而已。然而,这并没有打击到荣格的信念,因为在他看来,误解、敌视和纷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恰好是整合的开始。这就是人类的使命——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身,身体与心灵,东方与西方——当一切深及到“人类”这一层面时,一切二元的对立都将被灵魂这一主题所无限包容。借助现象学的方法和对原型理念的阐释,作为一位心理学大师,荣格将其几乎所有的热情都全然地倾注在了对神秘学、宗教、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精神现象的研究与探索中,这也让他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蒙上了一层精神层面所特有的质朴的魅力。最终,荣格还原了那个充满着传奇故事与私我神话的内在世界,引领高度工业化和社会化背景下,倍感孤独的现代人回归到了对自我与灵魂的思考和探寻中来。
  •      学校图书馆很差,能找到的胡适之的书甚少。虽然没有他的自己编的书,但还是能从他的文字中了解到他的思想。
       编者的前言确实不敢恭维,不知他是有着多大的勇气和对C.P.有着怎样的忠诚,写出“收入的作品全文出版,相信读者对文中的错误观点能够加以鉴别和批判”。试问有错的文章出版是来批判的?明明是想利用别人赚钱,却出了这么个借口,想来真心的可笑。
       散文分几个部分,胡适回忆九年的家乡教育对自己影响是颇大的,其母虽然知识程度不高,却极重教育,最终育出了这样的能人。比较文中时间,胡适出国前和留学归来,他的散文风格变化颇大。可以看出留学的经历给他的人生启迪和智慧升华是颇大的。
       尽管实用主义的有些观点我不是很赞同,但是比起那种光谈主义不做实事的人来说,我更偏向于胡适的观点。从胡适的身上能够看到当时很多有志青年的身影,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是不断变化的,从最初的专心学术,到后来的从政都能感觉到那时青年对国家富强和民主自由的探索。
       比较现在,自己的感觉是尽管时间推进了,但是很多方面来说我们当前的政治是停滞的或者更有倒退的痕迹,这值得当政者深思。
       对文学改良而言,胡适功劳是该承认的,他分析出了,文学变革的历史是由繁到简,对推动文学的进步可谓意义重大。尽管某些地方有点过头的感觉,比如推广罗马字代替汉字等。但是站在那个时代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所以我的观点是和编者相悖的,不但不该责备或批判,而应该尊重其人,更要尊重其思想!
  •      读胡适散文《九年的家乡教育》让我对家庭、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有了更深的领悟,忍不住想要写下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也许我粗糙文字没有人会看,但是我还是想要写下来自己对于这篇散文的感受。
       一个人取得成就或者成功一定是跟他的家庭或者父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胡适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面跟她母亲的教育息息相关,很难想象在那个时代,那样封闭的一个小山村竟然还有这样女子,她其中对于胡适的教育有两点对我印象深刻,感触颇深。
      第一点:对于教育的投入
       先介绍一下他的母亲,17岁嫁给了他的父亲做填房,她母亲23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从此便守寡了。没有了父亲的支撑,胡适母亲的日子变过的十分艰难,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忘记胡适的教育。胡适小的时候聪颖过人,没进私塾之前便认得800多个方块字,三岁母亲便把他送进了私塾。为了给胡适多一点的照顾,每次别的孩子只需给2个银元的学费,而胡适的母亲每次会给先生6元、8元甚至10元。先生的这些额外照顾奠定了胡适的文学之路,培养或者说让他继续保留了读书的爱好。其余一些和胡适一起上学的孩子由于忍受不了读书的枯燥无味纷纷转向了别的阵地(逃学,打架),想想也是,那么小的孩子让他们天天死记硬背那些枯燥无味的古文言文,怎么坚持得了。而胡适由于母亲额外的付出获得了先生逐字讲解的机会,面对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由于先生的额外照顾胡适留住了自己爱读书的喜好,沉浸其中,不觉得苦。
      第二点:对于孩子的尊重
       人都是在懵懂,跌跌撞撞中长大的,孩童时代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即使放在当代,试问:会有几个家长能够不当众责骂打孩子的呢?胡适的母亲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就做到了这一点,无论胡适犯了什么错误她都能坚持不在众人面前打骂,也不拿孩子出气。再没有旁人、夜深人静、只有她们母子俩的情况下母亲便会惩罚胡适—罚跪、拧肉,表现出父亲一般的威严。母亲对胡适尊重也让胡适后来获得了众人的尊重,也许只有首先获得父母尊重的孩子日后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这一定是相辅相成的。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会被描绘成什么样的图案全由父母决定,希望每个父母在抱怨,责骂孩子的不争气的同时能够反省到自己的教育的缺失或者不当。
      
  •      看到编者所言:“由于他早年思想理论上抵制和反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后来在政治上依附于反动政权,是他人生旅途中的悲剧”,我笑了,翻查一下书的出版年份,还是2001年的呢,那时候,我读…哦,对了,还在上初三,是挺遥远的事了。那时候,我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健康、纯洁地成长。
       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篇中,编者下注:“文内的某些观点曾引起广泛争议,带有明显的错误倾向,应加以批判鉴别”。胡适不过劝人少空谈,多做实事罢了,就有人急得跳了起来,脸红脖子粗地瞎嚷嚷。实在不好意思,这种作为只让我想到一个成语:“做贼心虚”。
       胡适是新旧文明交替对接中,开一代新风气先河的先行者。其它都不论,单这一点,他就值得中国人永远记住和怀念。
      
  •   你说的那个编者的加以判别和吸收,我在郁达夫的一部文选前言也看到了类似字眼,有些人就是没有思想的脑残,在大旗指挥下违背良知说话。
  •   我看的《通往奴役之路》上面也是这类言论。悲哀
  •   伟大的祖国从秦朝就开始了“文字狱”。
  •   编写的人是BITCH!
  •   有些东西,对照着看,不错。
  •   初中的时候自以为很文学地买了,还没看过
  •   编者那些话或者有些是不得已的
    在我看来这本书编选得还不错,代表性的文章基本都有了,并且是全文收录、不作删改
    少数让人不快的注释,不看就行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