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

出版时间:2003-4-1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加缪  译者:柳鸣九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个现代小说的主角看起来不过像是古代犬儒的翻版,并无诱人的力量。但是作者让我们去面对他,看到他雕刻般的栩栩如生的影像,看到那种难以征服的绝望是真实的,自觉的,而且永远是抹不去的。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局外人、第一部、第二部、流亡与独立王国、不忠的女人、反叛者(混沌的头脑)、无声的愤怒、东道主、约拿斯和画家在工作中、长出来的巨石、附录《局外人》的社会现实人涵与人性内涵等。

书籍目录

1.局外人
2.变形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局外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加缪的存在主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哲学观。
       作为一个人,一个高级动物,从出生开始就决定了你最终的命运——死亡。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认识到这一点,人们认为自己的寿命很长,死亡只是很遥远的事情,根本无暇估计。于是大家都做着自己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情。但这些意义大多都是人们强加上去的,本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其实,人之所以为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一点是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将自我与其他人分隔开来。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肉体都是相似的,唯一的不同就在于灵魂。而在我们出生的时候,我们又无法决定自己的肉体,无法决定自己是否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唯一能改变的也只有自己的灵魂。
       我并不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也不是享乐主义者,我只是觉得,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不要浪费这个机会。一切顺其自然,不需强求。
  •     
       加缪的零度写作,局外人讲述的是一个荒诞的故事。主人公默尔索对外界有种超乎常人的冷漠,对母亲的死,邻居的争吵都是如此。由于这样的性格,默尔索从一个过失杀人犯被塑造成了十恶不赦的故意杀人者,千夫所指,社会不容。局外人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性的阴暗和不信任。默尔索是社会的局外人,而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世界的局外人,自己的陌生人。人的异化隐射着社会的冷漠,在无奈荒诞的世界里,被抛弃的无助感袭来,让我们认识到局外人的尴尬身份。
      
  •     面对亲人去世,有种庄子鼓盆而歌的感觉,局外人不悲而又不喜,或许境界又在鼓盆而歌之上。
      现世的规范,装饰以道德,到底是否是必须的?所谓道德、规范和各种准则,是否只是丧失大道后,屈就内心荒芜的华丽枷锁。
      前几日,看到有“励志、温暖”的读后感,和大部分其他的人一样,不以为意。后来想想,或许对于那些不理会社会的“边缘人”来说,是有励志鼓励的力量。对于“社会边缘人”之说,我更愿意称他们为“站在井外的人”,视野更开阔。
  •      读加缪的第一本书,因为语言的过分直白,情节的简单,阅读的过程不算愉快,甚至可以说是边读边期待马上翻到最后一页的那种痛苦。但是从合上书的那一刻,一直到现在,包括了梦里的那段时间,大脑好像一直在运算这本书里提供的若干指令,然后现在终于End Sub,结论昭然若揭。
       打了很长一段论述,还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删除了。觉得无力,觉得多余。大概的想法就是这样的吧。每一个生命都在自己生命的格局中努力的活着,幸福的人们一起幸福,平凡的人们忙忙碌碌,孤单的人们拖着行囊在真实世界或是思想的宇宙中孜孜不倦的上下求索。了不起的人们看见生活中的不凡之美,平凡的人们看见生活中的平凡之美。
       对于这本书的主人公所代表的世界大部分平凡人群体来说,善良、热爱生命和绝不演戏也是一定不能失去的东西,并且是世界上所有要求得到尊重的人类必须拥有的东西。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不做无耻伎俩的受害者,不做情绪的奴隶,无比较、无干涉的共生共存,多么简单而又多么艰难的生存之道。读厚黑学和读读者知音其实没什么本质区别,托斯卡纳的艳阳和孟买贫民窟的第一缕晨光也没有什么两样。
       可是还有没有一种人类生理本能之外的最为普世的价值观?在最复杂的世俗习惯之中,还能不能看见最初未加粉饰的那种简单?幸福的人究竟能不能帮助不幸的人摆脱不幸呢?如果可以,书里面那些看似愚蠢的方式,宗教,法律,又该怎么去帮助不幸?是局外人永远停留在圈子之外,还是局外人一起把游戏推翻?局外人永远的停留在圈子之外,永远没有对灵魂的敬畏尊重,是件多么好的事情吗?因为个人缺陷注定被社会淘汰排斥的人,就能称为所谓的局外人吗。所谓的局外人,又能说是完全的褒扬吗?
       一支歌唱出无数支歌……一个问题引出了无数问题。但是首先,请让我们在一起。这注定是个再没有乌托邦的世界,但是乌托邦可以从一个人的眼中,传到另一个人的心。想想吧,我们一起再想想,《局外人》并不是一个最好的答案,它只是一个太难得到解答的问题。
  •      从网络编辑到兼职家教再到杂志编辑,我感觉自己像个局外人,没有惊没有喜,不求上进也不惧后退,在每一个岗位上,都没能倾尽全力,我的成长进步在哪?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似乎了解,但还没有融入,我像个局外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热爱阅读,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就可以拥有充足的物质财富。我像个局外人,所有的事情也都是相互独立的。
       按部就班的努力工作,如果没有更好地去处。不拒绝未知,跌倒,挫折,才能成长。
       做自己,局外人,工作半年的我,请反思,好好爱自己,做好自己。《南方周末》我是?我要成为?栏目,每个人都清楚是什么?成为什么吗?有按部就班的来吗???
       现在开始害怕将快乐寄托在未来,正如害怕将某一举动视为改变未来的可能。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不是幻想的不切实际,是要用实力征服现实的。
       内心里有到跨步去的坎,或者是好高骛远,而忽视了正常做事的步骤,就是会犯错,就是要询问,就是去学习,就是要有颗平常心。
  •     首先,邻居要打架他跟去了,还跟邻居说把枪给我我替你崩了那个阿拉伯人(没你事儿你拿枪干啥?);
      然后,架没打成,他不跟邻居回去还非得到准冲突地带再视察一番(正主都走了你回去凑什么热闹?);
      然后,他远远看到阿拉伯人在海滩上晒太阳,还非得走进瞅瞅(看看得了离那么近干嘛?);
      然后,阿拉伯人躺着挥了挥刀子(人家可是躺着啊!),他掏出枪就把人家给崩了(你这横竖也是防卫过当吧?);
      然后,崩死就崩死吧,他还冲着尸体又开了四枪(overkill啊这可是,谁能保你);
      然后,预审法官问他需不需要律师,他说无所谓(那你保持沉默行不?);
      然后,法庭给他指派了个律师,他还偏偏要自己单独接受审讯不需要律师在场(看过罪案剧的都知道律师在场意味着什么吧?就是不让这种人乱说话啊);
      然后,他还把犯罪事实的细节全都吐出来了(律师也帮不了你了。。。);
      然后,被关在装满阿拉伯人的囚室后,他还宣布自己是因为杀了阿拉伯人才入狱的(你就这么不想过夜了?);
      最后,宣判死刑之后法官问他还有什么要说的,他说:“没有”(放弃治疗了)。
      
      难道默尔索真的不是一心求死吗!!!
      
      
      
      
      
  •     话说存在主义的现实基础不就是弗洛姆所说的社会变革带来的自由的负面状态?总之资本主义害死人啊,难怪加谬的好基友萨特要皈依我大Marx 。
       这本小说让我想起了《过于喧嚣的孤独》,还有《百年孤独》。尤其是最后一章的意识流写法与前一本的最后一章近乎一致。不过《过》是以景带情,《局外人》是以情带景。而且这三本都是以一种淡漠得近乎荒谬的笔触来呈现生死。尤其是这本,流水账的高级记法,用第一人称写出了第三人称的效果,以"超我"写"我",抽身事外,若无其实。所谓的"局外人",也就是如此吧。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兰亭集序》里面引用了这么一句话。王羲之的意思是说明"再不疯狂我们就挂了!"。而在多年以后在阿尔及利亚那群讲法语的人里面有个叫加谬的哥们写了个《局外人》。
       所以我们可以想见,对于这句话的态度。
       王羲之是 嗯嗯。
       加缪是 呵呵。
  •     局外人,很早就想读了,作为荒诞剧的代表作,很想看看加缪的构思和规划,今天下午闲来无事就一口气读了下来,抛开诸多名人评论不说,只是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关于人物形象的问题;二是文章揭示社会问题;三是局外人情景的普遍化问题。
      人物形象
      最开始读这篇文章,感觉比较苦闷,通篇几乎都是主人公行为、所观所感的罗列,几乎没有任何心理活动的描写,这是很难适应的,但也就是这些行为的堆砌向我们呈现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在至亲离别之时,感觉生活没有任何变化,该睡睡,该吃吃,该玩玩,浑然看不出有任何因为生离死别的悲伤哪怕微微的不适之情,在“正常人”看来这就是不孝,更是扭曲;女友询问其是否爱她,他说这是毫无意义,问是否愿意与其结婚,他说你愿结就结,因为他只要说同意就行;邻居请求其为他写信以斥责女友,他以没有理由不为他写,认真的为她写了;老板交代要将其委派到巴黎开展业务,他也以无所谓的态度而答应;在其因为杀人而被捕并被审讯的过程中,极度淡定与平静,只是在不能继续抽烟,不能够好好睡觉之后,才感觉到自己不在自由;只是在被宣判极刑之后,才感觉到生的渴望,但最后经历一段挣扎之后又放弃上诉,欣然接受。。。通过这些事例,最初的感觉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完全沉浸在自己与世隔绝的世界里,不论是沉默寡言不善交际,还是因为性格孤僻无人理会,在他那个空洞无物的世界里,他有着自己的一套价值理论和行为方式,在他的生活里看不出任何意义,不知道他生活的主线,他行为的原则,极度被动,生的意义只是在于机体的生存,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责任、情谊、感动等精神追求。
      文章主题
      加缪借这样一个荒诞不羁的人物,向我们展现了这个世界荒诞的种种表现,但他并没有明显划分荒诞与正常之间的界限,更没有表明自己对这两者之间的态度,他只是将这两种对立展现在大家面前。不过在我看来,在文中最后默尔索的内心独白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这种人所赋予的某种程度的积极意义,归根结底,倘若默尔索足够清醒,这种人生是其自己的真正选择,那么这就是其所愿意的生活方式,无论缺点再多,无论滑稽再多,那也是他本身的自我选择,自我完成,相对于外人的诸多建议,这是最有意义的,就想文中所说的,“我相信,任何人都没有为母亲哭泣的权利”。
      意义推广
      推开来看,生活中局外人真的很多,只要你不了解一个圈子,不了解游戏规则,而你一旦涉入其中,那么你的言行举止,从头到尾都会是种滑稽,成为别人的玩笑,而一旦你有所触碰到他们的底线,你就会被处罚,当然这种处罚形式会更多,会使指责、鄙视、调侃、嘲讽等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每个人几乎必然都会是局外人,所以当别人表现不太满你意时,不要过于急躁,过于轻浮,而是应该多多观察,以欣赏的心态去对待生命中不同色彩与旋律,只是当做一种体验,一种阅历,以拓宽生命宽度和意义。
      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加缪擅长在各种绝境中探求生命的积极意义,在我看来这不仅来自人们发现上帝已死,发现生的主动权从神人回归自身的狂欢,更在于人们体会到可以自为其主的自由的惊奇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自我纾解,恰如人所言,渴望自由的人必须敢于和能够承担自由之后迷茫,嫉妒,浮躁的代价。但不管怎样无论我的人生如何,或欢喜或哀伤,或惊奇或平庸,或姹紫嫣红或千篇一律,最最重要的是我自身,我自己所为,外人就不能有所言语。
      
  •     说实话,我无法欣赏《局外人》这部小说,也许我欣赏能力有限。
      
      其一、小说的文字本身并无什么可推崇之处,甚至有的时候读起来还很不通畅(可能是译者的原因);其二、主人公并不让我喜欢,至少其行为和处世态度不符合我(相信也是大部分人)的价值标准的。
      
      一个作家,可以塑造一个英雄,一个痞子,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但加缪没有,他塑造的是一个很让我完全无法理解的角色——你能理解一个人能够因为天气闷热就对至亲的死无动于衷吗?你能理解一个人能因为天气闷热就失去自制力枪杀了一个跟他并无太大仇怨的陌生人吗?——我承认世上有这样一种“对无兴趣的事情无所谓”的人,但我无法理解这种“无所谓”可以越过对生命的敬畏。默尔索对他人、对自己的生死也兴趣缺缺,这种置之度外的“淡然”已然超越了一个正常人的范畴。如果非要我承认这样一种存在,我不得不将其划入“非正常人类”乃至“精神障碍患者”的范畴。
      
      于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人做出了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事,也就理所当然了——因为默尔索的无所谓,他才能成为加缪想让他成为的那个“局外人”,才能成功被法官、检察官、律师甚至证人排除在审判之外。
      
      这出悲剧有着法庭、社会的原因,但默尔索自身的“性格缺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只是默尔索的“性格缺陷”成功地将社会、法庭的这种“制度暴力”加以放大了。
      
      ……读完整本书,分外无感——一个“精神病似的主人公”,外加一群被一个自以为正义的检察官牵着走的审判庭。
  •      从喋喋不休的《存在与虚无》到指点精要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萨特始终在解释“存在主义”,只有加缪在努力地构造或者展现“存在主义”本身。萨特说生活“恶心”,而加缪说生活“荒诞”,我看到的是“无聊”。
       我极少读小说(严肃的、消遣的),但“无聊”的小说常看。
      《局外人》作为一部小说,本身一如其讲述的故事一样“无聊”,这不是加缪作为作者的无能,恰恰因为我们作为读者身处在作者所要表现的生活的“无聊”中:我们读这部小说,是因为生活在“无聊”中的人,除了“无聊”,对别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提起兴趣。主人公默尔索的经历根本不足以构成小说,更不用说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然而正是这种严肃的“无聊性”最终为加缪赢得了奖金,而后在逻辑上进一步坐实了这种“无聊性”。
       因为“无聊”,所以“荒诞”,然后“恶心”。默尔索被一场莫名其妙的“司法事件”——谁杀了人?又为什么杀人?谁必须死?又为什么必须死?——逼出了“局”;加缪被萨特垄断的“存在主义”逼出了“局”;我们被更莫名其妙的生活逼出了“局”。主人公是“局外人”,作者也是“局外人”,读者还是“局外人”。
      读一本《局外人》,就是一个“局外人”读一个“局外人”所写的一个“局外人”——真的很“无聊”!
  •     看到这句"这么说来,被指控杀了人,只因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而被处决,这又有什么重要呢",我竟深深地认同和感慨,不就是这么回事吗!试想一下,如果在母亲的葬礼表演一下,甚至对送母亲去养老院的原因美化包装一下,那么把自己表现得很悲惨,势必会得到这些可怜人们的同情。因为可怜的人们必须以道德为旗帜去批判别人才足以得意忘形以忘却自己的卑微。
      
      可是对默尔索的事实呢,没有人感兴趣,大家感兴趣的只是按照戏路演下去:葬礼应该哭,关系越近的人应该表现得越伤心;杀人肯定要有理由,让观众信服的合理理由方可脱身。太阳啊,哦,不好意思,大脑掌控的道德规范里没有编排这个作为杀人的理由,自然界对人的驾驭怎能超越大脑对自身控制的理性?
      
      所以对案件的审讯,当事人默尔索像局外人一样看着大家辩论,好像一切与自己无关,最后却要独自承担这个后果,那些参与者则完成了他们各自的演出。甚至在当事人自己想清楚了死亡---三十岁死或七十岁死区别不大,还有人要来演出一番,试图在他最后的人生把他拉入这场世间人的大戏。可惜,他又一次激怒了神甫,就像他激怒律师和检察官一样。最后的谢幕,对于这个从没有入局的局外人,为了善始善终,让那些局内人们欢呼一下吧,发泄他们对异类的幸灾乐祸,也算是他对这些人们的一份礼物了吧。
  •     蛮喜欢这本,原来这就是存在主义。
      对于这本很有共鸣,矛盾最多的竟然都是关于存在主义的问题。
      曾经,现在的矛盾的感觉。局外人,存在主义。或许二者之间是必然的联系。不晓得应该怎么描述那一种感觉。
       自己的行为,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可是却尝到了另一番不一样的味道。有时是高兴的,有时是悲伤的。似乎因果分离,本末倒置。而自己却成了旁观者,看自己笑话的人。
       抑或能够感同身受一样的奇妙,竟然可以感知自己的定位在哪里,人生里程走了多少,是否徘徊在十字路口,正在经历革命等等,而往往却还是自己不能够左右的
       能做些什么呢?或许就是像局外人一样,接受。然后慢慢的消化所带来的情绪。有一些惶恐,也有一些不甘,要不又能怎样呢?明明是在审判杀人,可是却变成了其它事情的批判。一个在精神上的弑母者,多么的滑稽却又深刻,好悲伤~
  •   人家不就是为了突出人生的荒谬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