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浙江少儿  作者:都德  页数:267  

前言

  西方音乐有大调、小调之分,如C大调、e小调等;又有升调降调之别,如升C大调、降e小调等。我阅读和翻译法国文学作品,也觉得有大小调、升降调的差异。  接触雨果、巴尔扎克的作品,往往联想到大调、升调。他们的大脑酝酿的是大构思、犬蓝图,写的是大主题、大场面、大善大恶,可以说调门大,手笔大,制作也大,无所不大,总之长篇巨制,要让人读了能产生大彻.大悟的效果。  然而,阅读和翻译都德、莫泊桑的小说,就怎么也无法同大调、升调联系起来,倒觉得不是降e小调,就是降a小调,什么《小东西》、《小间谍》、《小馅饼》、《小弥撒》、《小旅店》、《小弗朗兹》、《蓝衣小姑娘》……总之写的是小故事、小场面,搞的是小玩意儿、小制作,大多篇幅短小。如果说雨果、巴尔扎克所搭的是天地人间的大戏台,那么都德就像在集市上圈场子耍小把戏的了。  都德本人就这样写道:  “‘我真高兴……’这句话,老实厚道的里斯勒今天不知说过多少遍了。他说得总是那么动情,那么温和,那么缓慢,那么深沉。他压低嗓门,不敢大声说话,唯恐乐极生悲,突然失声哭出来。”  《一个女人的沉沦》开篇这段话,虽然讲的不是他的写作风格,但是可以借用来标明都德讲故事的主要特点:低调、温和、舒缓、动情和深沉。这些也构成了都德小说的独特魅力——大题小做的魅力。  大题小做的魅力,就是以小制作表现大主题所具有的艺术魅力。这便是为什么都德能以小见长、跻身名家之列的奥秘。  小制作表现大主题虽非都德专有,但是他精于此道,乐此不疲,创作出《最后二课》《柏林之围》《一局台球》《塞甘先生的山羊》等一些脍炙人口的精品。  普法战争,不能说不是大题目;丧权辱国,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割让给普鲁士,不能说不是大题目:法国人的爱国主义,不能说不是大题目。然而,都德偏偏采用低调,进行小制作,选取课堂、病床、台球室这样的小场景。  《最后一课》就是小场景表现大主题的一个典型范例。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东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随即沦为异族的统治。这种悲剧所激发的两省人民的爱国情绪,既不是以大抗议大示威高呼口号怒吼出来的,也不是枪对枪炮对炮用枪炮声所宣告的,而是通过小学校的一堂法文课来表达的。  一堂法文课再普通不过,但这是最后一课。小学教师韩麦尔是再普通不过的教师,小学生弗郎士是再普通不过的学童,欧塞尔老爷爷也是再普通不过的文盲村民。等等,这些极普通人在极普通的小学校上最后一堂法文课.就极不普通了。只因这些普通的自然感情聚在一起.生发出来一种伟大而高尚的情感——爱国精神。  文学作品表现爱国精神,大多是激昂的:在祖国的危难关头,血性男儿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何等激昂壮烈!  然而,像弗郎士这样懵懂无知的学童,像欧塞尔这样操劳一生的农民,像韩麦尔这样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师,都是普通老百姓。他们的爱国情感平常并不挂在口头上,而是深藏在内心’,因为这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宣传灌输到头脑中的。 都德善于发掘这种内心的爱国情感,而且在他的笔下,这种情感也不是以英雄行为,而是以普通人直觉的行为表现出来;表现出来的更不是激昂悲壮,而是深沉厚重。这就是沉甸甸的民心,这就是一切侵略者、统治者、无道者、不义者既惧怕又渴望得到的民心。  都德着重描写的不是英雄形象,而是普通人。不过,体现出来的是同样伟大的高尚情感。试看文盲老农欧塞尔,一辈子不肯学习,却来听这最后一堂法文课,拿着识字课本像小学生一样认真拼读;再试看普通小学教员韩麦尔,多少年循规蹈矩地教书,同数以万计的小学教师并无差异。可是在接到占领军不准在学校再教法文的命令之后,就穿上节日礼服,勇敢地上完他精心准备的最后一课,听到下课的钟声,他语不成句,拿起粉笔用全力写下:“法兰西万岁”。这二人平凡的举动所产生的震撼力,不亚于同敌人拼死搏斗的英雄行为,尤其对懵懂无知的学童弗郎士的启蒙教育,更是多少套大理论所不及的。  以小制作表现大主题的艺术效果,就有这种启蒙的震撼力,即一种感人至深的、击人猛醒的力量。小弗郎士上了这一堂课,仿佛一下子懂事儿了,所受的教育,恐怕是他终生难忘的。  启蒙读物,往往是以小见大的佳作;启蒙读物的作家,往往是写小东西的大师。记得1992年我访问法国期间.曾问已有十年交情的法国朋友夏尔·撒吉先生,他最喜欢哪一位作家;他不假思索就回答:都德。我问他为什么,他又当即回答:都德是一位大师,上学时念他的作品,至今不忘。当时我认为这不是文学意义上的讨论,也就没有继续下去。现在想来,撒吉先生对都德的评价,一定是指启蒙意义上的大师。  我在北大西语系念书进入三年级时,就开始读浅显易懂的都德、莫泊桑等人的原作,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小东西》和《最后一课》。《最后一课》不仅是法国小学的启蒙读物,也是外国入学习法语的启蒙读物。我翻译《最后一课》,再联想大学读书时所留下的印象.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夏尔·撒吉先生称都德为大师了。启蒙读物对人的成长的影响,往往延续一生。善良等美德,正因为通过启蒙读物播到少年儿童的心中,人类才能从历次灭顶之灾里浮出,得以继续繁衍生存。  夏尔·撒吉先生就体现了都德小说中人物的美德,难怪他最喜爱都德的作品。他性格开朗,善气迎人,热心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交了许多朋友。我是他在中国的第一号朋友,可谓忘年交。他多次来中国旅行,我多次去法国讲学访问,频繁相见,情谊甚笃。只可惜近年来他身体欠佳,欲来中国而未成行;而我教学和译事繁忙,再次赴法的计划一再推迟。2000年十月初,我打电话给撒吉先生,让他等着我,见面再谈谈我译都德小说的体会。不料一个月后,突然接到巴黎友人电话,告知我们的朋友撒吉先生病故,我们在电话两端不禁失声……  一个好人走了,同他讨论都德的小说已成不了的心愿,只能在译者序言中略寄我的哀思。  李玉民

内容概要

  一堂法文课再普通不过,但这是最后一课。小学教师韩麦尔是再普通不过的教师,小学生弗郎士是再普通不过的学童,欧塞尔老爷爷也是再普通不过的文盲村民。等等,这些极普通人在极普通的小学校上最后一堂法文课.就极不普通了。只因这些普通的自然感情聚在一起.生发出来一种伟大而高尚的情感——爱国精神。
《最后一课》表现爱国精神,大多是激昂的:在祖国的危难关头,血性男儿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何等激昂壮烈!

书籍目录

星期一故事集
最后一课
教皇死了
柏林之围
一局台球
小间谍
布吉瓦尔的座钟
公社的阿尔及利亚步兵
拉雪兹神甫公墓战役
小馅饼
圣诞故事
红山鹑的感愤
磨坊信札
初入磨坊
在米里亚纳
阿莱城的姑娘
塞甘先生的山羊
诗人米斯特拉尔
金脑人的传说
“塞米扬特”号沉船始末
高尔尼师傅的秘密
居居尼昂的神甫
散文诗
波凯尔的驿车
老夫老妻
教皇的骡子
毕克休的皮包
桑吉奈尔的灯塔
两家小旅店
海关职员
蝗虫
繁星
橙子
三遍小弥撒

章节摘录

  那天早晨,我很晚才去上学,心里非常害怕受训斥,尤其是韩麦尔先生向我们布置过,要提问分词,而我一个也没有背出来。一时间,我产生个念头,干脆逃学,跑到田野去玩玩。  天气多么温暖,多么晴朗!  听得见乌鸫在树林边上啼叫,普鲁士人在锯木场后面的里佩尔牧场上操练。这一切对我的诱惑,要比分词的规则大得多;不过,我还是顶住了,加速朝学校跑去。  经过村政府时,我看见小布告栏前站了许多人。这两年来,所有坏消息,什么吃败仗啦,征用物产啦,以及占领军指挥部发布的命令啦,我们都是从小布告栏上看到的。我脚步未停,心里却想:  “又出什么事儿啦?”  我正要跑过广场时,和徒弟一起看布告的铁匠华希特却冲我喊道:  “不要那么着急嘛,小家伙,慢点儿上学也来得及!”  我只当他是嘲笑我,还照样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进了韩麦尔先生的小课堂。  往常刚一上课,教室里总响成一片:掀开再盖上课桌的声响,学生捂住耳朵一齐高声背诵课文的声音,以及老师的大戒尺敲在课桌上的响声,街上都听得见。老师敲着课桌说道:  “静一静!”  我本来打算趁着这纷乱的时候,溜到自己的座位上;谁知这天偏偏一片肃静,好似星期天的早晨。我从敞开的窗户瞧见,同学们都已经坐好,韩麦尔先生走来走去,腋下夹着那把可怕的铁戒尺。在一片肃静中,我不得不推开门,走进教室。想想看,我该多么脸红,多么害怕!  嘿!还真没有料到。韩麦尔先生注视着我,并没有生气,而是非常和蔼地对我说:  “到你座位上去吧,我的小弗郎士,我们不等你就要上课了。”  我立刻跨上坐椅,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时我才惊魂稍定,注意到我们老师穿着他那件漂亮的绿礼服,领口套着精美的襟饰,还戴上了那顶绣花黑绸小圆帽,而只有在学校来人视察或发奖时,他才是这套打扮。此外,整个课堂也显得异乎寻常,有点儿庄严肃穆。我最惊讶的是,看到教室后面那排平时空着的坐椅,竟然坐着和我们一样安静的村民,有头戴三角帽的欧塞尔老爷爷、前任村长、退休的邮递员,还有其他一些人。他们表情都很忧伤。欧塞尔老爷爷还带来毛了边的旧识字课本,摊在膝上,他那副大眼镜则横放在上面。  我对周围这一切正惊讶不已,韩麦尔先生已经上了讲台,他对我们讲话,还是刚才见我时的那种和蔼而严肃的声音:  “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方面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①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来。今天,这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请你们注意听讲。”  这几句话一下子把我的心搅乱了。哼!这些坏蛋,他们在村政府张贴的布告,原来就是这个消息。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还不怎么会写字呢!以后再也学不到啦!学这点儿就算完啦!……现在,我真怨自己白浪费了时间,怨自己逃学去掏鸟窝,去萨尔河溜冰!我的课本,刚才背在身上还特别讨厌,还嫌太沉,现在反而觉得,我的语法课本、神圣的历史课本,就跟老朋友似的,要离开,心里还真难受。  ……

编辑推荐

  《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最后一课》就是小场景表现大主题的一个典型范例。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东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随即沦为异族的统治。这种悲剧所激发的两省人民的爱国情绪,既不是以大抗议大示威高呼口号怒吼出来的,也不是枪对枪炮对炮用枪炮声所宣告的,而是通过小学校的一堂法文课来表达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经典的文章,非常值得看。
  •   非常适合孩子进行练习,孩子很喜欢!
  •   是外国的名著 看了一下 顺便了解历史
  •   不错 至得一看
  •   很好看,蛮不错的。
  •   鼓励小朋友多读书
  •   如题,学习了语文课文,于是看到这一本书就要求买下来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