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作为德性实践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凯  页数:199  字数:156000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探讨价值多元背景下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大量存在的育德难题的解决之道。作者提供了教学作为德性实践的解题思路,在理论上给予了充分论证,并从教学案例中归纳提炼出了“随机型生成”“相关型生成”“内涵型生成”三种类型的德性实践。作者强调.为了应对作为德性实践的教学,教师在坚持“德品”养成、“德知”学习的同时,需要加强必要的“德能”修养;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教育伦理理论的研修和教学实践中的伦理反思等,养成值得重视的道德敏感、道德推理、道德宽容和道德信任四种“德能”。

作者简介

王凯,教育学博士,任教于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目前主要研究教学论、学校教育科研方法,曾参与编著《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杨小微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郑金洲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已在教育类CSSCI来源期刊

书籍目录

导论:多元之后怎么办 第一节 课堂出现价值多元该怎么办  一、棘手的价值多元难题  二、互竞的解答方式 第二节 相关的研究与问题  一、德育领域的研究  二、教学论领域的研究  三、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教学   二、价值、价值观与价值多元   三、德性   四、德性实践 第四节 本书的结构与内容第一章 价值多元背景的考察 第一节 价值的实然状态与应然主张 第二节  “理性多元论”的认同   一、复杂多样的价值实然状态   二、价值上的三种实然主张   三、“理性多元论”的认同 第三节 教育视野中的价值多元   一、拓展了课堂价值问题的空间   二、关注教学上价值多元的特殊性  三、基于教育学立场应对价值多元第二章 走向道德的教学 第一节 两种典型观念的批判   一、教学即传递  二、教学即不干预  三、存在的共同问题 第二节 作为道德概念的教学  一、教学不是教唆  二、教学不全是讲述  三、教学不应是灌输  四、教学不等于训练  五、教学不同于条件反射 第三节 基于道德立场的教学研究   一、中外教学道德研究的回溯   二、教学道德研究的三种取向   三、“德性实践”的研究思路第三章 教学作为德性实践 第一节 教学应该是“德性实践”  一、并非实践的“教学实践”  二、实践概念的历史脉络  三、麦金太尔实践概念的内涵  四、麦金太尔意义上的教学实践 第二节 教学作为德性实践的理论意涵   一、德性内生于教学实践 ……第四章 德性实践的实施第五章 教师的“德能”修养结语:展望教学研究的伦理路向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价值多元背景的考察  第二节 “理性多元论”的认同  一、复杂多样的价值实然状态  价值既是人们频繁使用的日常名词,也是相当重要的哲学概念。英语世界的value(价值)一词来自拉丁语valere。从词源来讲,这个词的词根的意义十分广泛,其中包含“是好的”之意。该词在14世纪进入英语,但直到19世纪,其含义几乎只与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有关,意指物的价格,或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从那个世纪末开始,在新康德主义者、叔本华、尼采的哲学中,该术语的意义扩张了。同时,以价值为研究对象的学说即价值论、价值学开始得到系统发展。  广义地讲,价值泛指人们认为是好的东西,它涉及人作出的有关个人和社会的各种类型的规范判断。目前我国哲学界一般认为,价值“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价值同人的需要有关,但它不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价值有其客观基础,这种客观基础就是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固有的属性,但价值不单纯是这种属性的反映,而是标志着这种属性对于个人、阶级和社会的一定的积极意义,即满足人们的对某种属性的需要,成为人们的兴趣、目的所追求的对象。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教学作为德性实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研究,这本书对我写文章还相当有帮助的,给个好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