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眼泪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作者:[美]詹姆斯·埃尔金斯/著,黄辉/译  页数:2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想,大多数人从未在一幅画前哭过,甚至从未产生某种感触至深的情绪,绘画作品让我们悦目,它们予人欢畅,观看后令人愉悦、轻松,而最好的作品更是美不胜收,让人记忆犹新——但这种美仅仅在心中持续片刻,我们即刻离去,欣赏其他作品。    这不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流泪的手册,没有任何方式能引导你在绘画面前产生强烈的感受,更别说哭泣。但我想尽量寻求人们为画而哭的原因。绘画作品能够深深吸引我们的想象,但它需要时间慢慢体会,以及对不寻常经历的坦然面对。我不认为任何作品都能催人泪下,也不主张拿着擦眼泪的手帕在博物馆观画。绘画有很多东西值得探讨,甚至在最为严肃的艺术史课上也有乐趣。    只是,为什么我们不再流泪了呢?

作者简介

詹姆斯·埃尔金斯,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与批评系主任、爱尔兰科克大学学院美术史系主任,著有《绘画与泪水》、《身体的图像:痛苦与变形》、《图像之域》、《何为绘画》、《透视诗学》、《对象的反视:论看的本质》、《我们的图像为什么会令人迷惑不解?》、《为什么艺术是不能教的?》、《批评怎么了?》、《艺术的种种故事》、《视觉研究:一种怀疑性的导论》以及《视觉品味——如何用你的眼睛》等。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前言第一章  只因色彩,潸然泪下第二章  因无人理解而哭第三章  因鲜艳的彩色波浪而哭第四章  因遭受“雷击”般的震撼而哭第五章  因灰绿的树叶而哭第六章  无泪的象牙塔第七章  为死去的鸟儿流下虚假的泪第八章  哭,因时间流逝第九章  与圣母玛丽亚一同啜泣第十章  向上帝哭泣第十一章  在孤寂的群山中落泪第十二章  为信仰之海的空寂而哭结语:如何欣赏,甚至被感动附录:三十二封来信

章节摘录

  马克?罗斯柯,背靠手扶椅,透过厚厚的镜片,注视着这位观画者,观画者慢慢向前,且走且看。罗斯柯嘴唇紧闭,眼睛半合,像迷醉的吸烟者半眯着眼睛。  这是1967年11月底的一个黄昏,光线渐渐黯淡,不过即使是在正午,坐落于东六十九街的罗斯柯画室仍旧一片昏暗,因为罗斯柯挂了一顶巨大的降落伞遮挡天光,使画室变得昏暗。他需要这种柔和朦胧的效果,他可以在恰到好处的光线下研究画面上细微的色彩、斑驳的表面肌理。刚刚进人画室时,来访者几乎什么也看不到,当慢慢地适应了这种光线,她看到了几幅巨大、尚未完成的油画,逐渐看清了它们的轮廓。  她静静地站立片刻,上下打量油画的尺寸,它们近十五英尺高,色彩黯淡、画面空洞,就像一些巨大庙宇敞开的大门,当她的眼睛逐渐适应了画室半明半暗的光线时,她注意到油画的表面——沉闷、空无一物、几乎全是黑色。她靠近其中一幅,画面是一种像焦油一样的黑色,薄薄地在上面笼罩了一层深褐色,作品并不像一堵墙那样平板:你似乎能看透它,它有一种如水般的流动感,当她凝视画面,画面就像在流动,流成了移动的黑色平面,令人陶醉,却也使人疑惑。

编辑推荐

  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十大好书。特别收录艺术史教授与多位赏画者的体验与心情交流。  《绘画与眼泪》是一本既怪异又神奇的书。《绘画与眼泪》所思考的,不但是我们内心最深处对于艺术所产生的反应,同时作者也为他的艺术史家同侪,建构出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民族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绘画与眼泪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3条)

 
 

  •   这可能是我在当当的第一个评论吧。我的破原则是不好不评,只评没人评过的。嘿嘿。这本出色的书就成为我第一个评论的书了。


    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的这个开本是比较大正方形,很合适绘画作品的讲解。而内容。。。我建议所有搞绘画特别是艺术批评的人都来看下,人家不理论不术语不大词不流派,照样写出了绘画批评。非真正的审美者不能为。
    我首肯作为台湾《中国时报》十大开卷好书。不是现在梁文道那种推荐太多的。
    唉,审美批评能这么写,真是启发。尤其是第一章,写得真是好。

    已经向朋友推荐买了。
    我们对审美已经陌生而粗鄙了。
  •   很好,不可不读。尤其,如果你热爱绘画。
  •   对于艺术史专业的人来说,本书是一个新颖的角度。不是那么干枯的理性图说,而是感性的描绘,从个人体验出发。很有启发性。
  •   不错的,我们生活中眼泪,莫名其妙的震撼,作为一个资料看很好
  •   还没看,挺吸引人的
  •   看开卷八分钟知道这本书的
  •   东西质量很好,特别喜欢
  •   对艺术不同的观察角度。也许是美国无传统才处处是论题吧。
  •   很好的艺术理论分析****角度与众不同
  •   在读的时候会有不少共鸣 也了解了很多 不错 推荐推荐
  •   散文性的
  •   印刷很一般,书刚收到文字还没看,网上见有台版的,比这厚多了,图片应该会好些,价格也不是很高,
  •   鉴赏类的书。
  •   耐心地读了前二章,决定放下,以后读不读也不一定了。有一些书不是人家说好你就读得下去,有一些书是拿来提醒自己笨的。
  •   有一点无聊,主要是理论上的东西,选取过多笔者的例子?
  •   封面脱胶,几乎要掉下来,江苏美术出版社的装订功夫给我上了一课
  •     梁文道:我们看电影也时候会哭,看电视剧也时候会哭,甚至看照片也都有人会哭,但是你有没有试过看画把你看哭呢?恐怕这个经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甚至可以说有的人,才是怪胎,才是异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太少见会有人看画能看哭了。那么于是就有一位学者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了,为什么我们看画不会哭呢?但是他再发现,再考掘下去,他就发现,原来并不是自古以来人类都是这么的冷漠,以前有些人看画能够哭到瘫痪在地上,那所以问题来了,就是为什么我们现代人对画再也没有了这种能力,让你哭泣的能力,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就有我手上介绍的这么一本书《绘画与眼泪》,副标题叫做《画作如何感动人心》,它的作者是JamesElkins,JamesElkins是美国非常有名的一位艺术史家,现在正在芝加哥艺术学院教书,这是一个美国非常有名的艺术学院,他在里面教艺术史,教艺术评论。最近十多年来他写了很多的引导一般人去欣赏跟思考艺术的书,同时他自己也重新地在反省一些艺术的或者艺术欣赏上,甚至艺术史上的根本问题,这本书就是一个好例子。
        
        这本书我现在介绍是个台湾版,它的翻译者是陈荣彬,那么其实它还有另一个大陆版,这个大陆版是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那么大家找不到这本,也可以找那本。那么当然我们也比较过两本的译笔如何,那么这一本大致上算中式,但是尽管有些时候我觉得他一些专有名词的翻译的方式是还是值得商榷,好像用的不是太常见的一个译法。
        
        这不重要,我们先回到这本书,这本书开头很有趣,它首先介绍的就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非常有名的大画家MarkRothko为一个教堂画的画,那个教堂因为他的画而闻名,所以叫做RothkoChape。那么这个MarkRothko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他的画很有意思,他的画就是大块大块的颜色,有时候甚至是整幅画就是同样的一个颜色,单色的。比如说那个教堂里面画了十四幅画,十四幅画都是黑色的,你就这么看下去就以为它只是一个非常巨大尺寸的一个油在墙壁上的油漆而已,但其实不是,它是画。
        
        而MarkRothko特别好玩的地方在哪里呢?就是他的画很符合那个年代的美国的抽象艺术的特色,让人觉得他好像就是要强调笔触,强调平面性的东西,强调形象,强调色块,但他不是,他的笔触常常让人觉得会牵动感情,于是这里面就出现一个矛盾,整个讨论就从这里开始。
        
        我们发现当代的艺术评论,艺术史,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理论化,而且越来越技术性。大家谈艺术的时候,不再太愿意去谈艺术里面让人感动的那个部分,像MarkRothko的画,他让很多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尴尬的地方就是,他们很想把他归类在那个年代跟他相似的美国抽象画家,但是发现很难,为什么呢?因为他老是说,他的画有宗教经验,他的画,他在画的时候他会哭,而很多人也说看他的画会看到哭的。
        
        那么这样的一种宗教经验,私人感情,情绪的激烈的表达,流下眼泪,都不是现代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或艺术学者喜欢的一个东西。那么从这里面开始,JamesElkins就开始问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对眼泪这么的不爽。于是他发了一些信,去问世界各地的各样的人,问他们有没有看过画而看哭的经验,结果收到四百来封来信,那么这些信里面,古灵精怪,什么都有。比如说有些人会说,他哭是因为他发现他走进艺术馆根本看不懂,那这种就不管他,看不懂而哭。那么也有些人是说看到一些画,看到它的主题,让他想起他自己的一些遭遇,于是他哭了。那么这样的一个遭遇可以归类为就是说他有一些个人情感的记忆因为这个画的主题被勾勒出来。
        
        还有更多的人或者更值得注意的人是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就流下眼泪,那么这些流下眼泪的状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好像感觉到这个画一种很巨大的东西,突然存在在眼前,按照古代的说法,那个东西就叫做神圣感,或者跟宗教相关的东西。那么或者说觉得它有些东西或者相反,觉得这个画不是因为它有一个太丰满、太巨大,压跨了我的感官,而是因为它太空洞,好像他在画一些画不出来的消失掉的东西,它的那种空洞太恐怖了,使得我流下一种惊悚、震栗之泪。
      
      视频地址:http://news.ifeng.com/history/video/detail_2013_04/19/24421021_0.shtml
  •     曾经在阿姆斯特丹的国家博物馆里本来的目的是去看维米尔的画,在人与画当中游离时,突然看见一个中年男子怀抱着一个女子两双手碰到一起,画面大面积都是红色的,男子的手上满是皱纹,两人的眼神望着不同方向,眼神好像是害怕,还是激动,我当时瞬间热泪盈眶。这是伦勃朗的画叫什么名字也都忘了。有一次更离谱看动物世界,看见变色龙为了隐藏自己进化成不同的样,也感动的快留下眼泪。
  •       “20世纪艺术的目的在于引发各种相关问题的探讨,但它们和强烈的反应毫无关系。视觉艺术家……发挥想象将他们创作的绘画与各种哲学、历史、评判、政治、性别研究和心理分析相联系。甚至,最近出现的一些作品具有强烈的自觉意识和自我解释的倾向。……哭泣与当代艺术不合拍。很多人都认为要理解20世纪的艺术异常困难,因为它要求的是分析而不是本能的情感反应。现代主义艺术家很少尝试以一种可以引发眼泪,亲密的方式去捕捉人们的想象力。”
         ——詹姆斯·埃尔金斯
      
        艺术欣赏与审美经验应该倾向于理性范畴,还是感性范畴艺术?亲爱的朋友,你喜欢在艺术中迷狂,七情六欲被挥洒地淋漓尽致,还是更偏向于在绘画中获取镇定安稳,或者引发出对世界的哲学性思考?
        讲求专业性与学术性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史中并未过多强调我们的审美情感,好像它们不值一提,而我们确实是在充耳不闻。作者詹姆斯·埃尔金斯在询问人们“当你观看绘画时,你是否会产生强烈地情感反应?”这一问题时,每个人也许都会说“是的”,但是究竟有多少人在面对画作时真正哭泣或晕倒呢?这种悖论指引着他开始探讨哭泣,但这种探讨是边缘化的,是小众到独一无二的境地的,所以詹姆斯·埃尔金斯在序言中即指明:“你手中的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普通的艺术史、艺术理论或者艺术批判方面的书籍,也不是一本特别的西方艺术史教材,甚至不是一本典型的英语读物。这是我的一次尝试。”
        从“我们缺乏强烈的情感反应”这一基本论调,到提出本书的中心问题“为何我们不再流泪”,接着从众多事例中详尽叙述出十二种哭泣的理由与类型,詹姆斯·埃尔金斯理顺了哭泣的原因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所欣赏的作品似乎有一种无法承受的“满”,复杂、震撼甚至距离太近而无法继续观看;而另一种则是作品存在着一种极度的“空”,灰暗、沉重、广漠感、冷峻、遥不可及而让人无法理解。教堂中的工作人员告诉詹姆斯·埃尔金斯:那些真正被打动的观者,是在这里停留时间较长的人,不是那些坐着的人,也不是那些沉思的人,而是那些长时间聚精会神观看的人。詹姆斯·埃尔金斯试图去观看与探究观者是如何观画的,而这不禁使得我们转而观看并追踪詹姆斯·埃尔金斯是如何思考观者观画这一行径的。
      
      
      
      
      眼泪是不可信的证据,却是唯一的证据
       “相比而言,眼泪显得任性而无知。”
         ——詹姆斯·埃尔金斯
        
        詹姆斯·埃尔金斯(James Elkins),(1955-),美国重要的艺术评论家,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美术史论与批评系主任,曾是美术系学生,后来转修艺术史。著有《绘画与眼泪》《视觉素养》《视觉研究:怀疑式导读》《身体的图像:痛苦与变形》《何为绘画》《图像域》《透视诗学》《对象的反视:论看的本质》《宗教在现代艺术中的奇怪处境》《我们的图像为什么会令人迷惑不解?》《为什么艺术是不能教的?》《艺术批评怎么了?》《艺术的种种故事》以及《视觉品味——如何用你的眼睛》等。
        在着手研究“观画流泪”这种论题时,他十分明白,从学术观点看来,绘画通过公众的认同体现其价值,不管在认可的过程中大众得到几分层面,对绘画的理解都是个人的问题。而我们会在外界的干扰下逐步接近事实:我们的想法会受到他人观点的牵制,我们能假想艺术家的生平,以及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我们能猜测到艺评家的反应,以及作品完成之后被谁收藏。故而,相比而言,眼泪显得任性而无知。
        詹姆斯·埃尔金斯在明确“对一幅画的学术性研究是由众多相互交织的假设构成的”这一条件下,指出他所提及的或者暗示的假设至少有10条:1.普通的反应比过激的反应更为适当。2.哭泣的人不可靠。3.哭泣并不意味着真正看懂了画作。4.哭泣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者,他们不会在意周遭的任何情形。5.如果你在一幅画前面哭了,那么你错了。6.哭泣不是大多数艺术家对他们观者的期望。7.冷静反思是对一幅画最好的回应。8.情绪可能会误导我们。9.观画也需要学习,就像学习一门外语。10.了解绘画的最好方式是阅读艺术史。
        那么,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审美情感面对?
        
      
      
      我们有不为所动的理由
        “多年来,我一直去博物馆,我仅仅看到过一个喜欢的标签,它附在肖像画《朱里斯·许拜维艾尔》的旁边,作者是画家让·杜布菲。标签上写道:当博物馆馆员询问杜布菲谁是许拜维艾尔时,杜布菲回信说,他完全不知道许拜维艾尔到底是谁,但是,在他隐约的印象中它好像是头骆驼!这个标签推倒了横亘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之间的巨大藩篱。”
         ——詹姆斯·埃尔金斯
        
        简练平实、毫无生气的展出标签、展览图录、画廊导游册、语音导览器、录像带等等看似有益于我们理解艺术作品的辅助品把我们带入了一种异化的艺术欣赏的世界,反而增加了观者的负担与盲从。当代博物馆使观者快速地往返移动于一个标签、另一个标签,却告知以很少的、概述性的信息,难以促成“一次纯粹的艺术欣赏经验”。对于普通的观者而言,詹姆斯·埃尔金斯认为,标签也许起到的是威吓作用,或者毫无用处,它同样也显出一种屈尊俯就,因为它仅仅是出于体现一种优越性:这件作品已经被那些比你懂得多的人仔细研究过。更为直白的表述即是:解释作品的文字就像“一种虚情假意的奉承,实质表达的却是:艺术史是一门尤其复杂的研究领域,我们已经尽可能地以普通观赏者的角度来解释这件作品”。这是一条令大众气馁的隐匿于展览现场的暗线。
        这些标签是谁写的呢?是由在大学的艺术史与艺术批评专业中受过专业教育的那些人编写的,为大众呈现出绘画冰冷的理性的概述性的历时性的一面。这些撰写者又是怎样受的教育呢?是从教育中“学会了如何拨开已有的研究成就和古代资料,以研究最初观者的反应”,不过他们自身会作何反应则没有丝毫价值。虽然詹姆斯·埃尔金斯对此有所批判,他还是很理性地说道:“这种研究是有必要的,它建立了一种历史感,避免陷入唯我论,却是一种冷血的探索。”
        詹姆斯·埃尔金斯并非是要把责任全然归咎于艺术史家或者博物馆的标签。观者自身的依赖感与内心倾向亦促成这样的局面。大众自主地选择了一种稳定、冷淡的情感,一种并不亲近的观赏距离,“无泪的状态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与此同时,詹姆斯·埃尔金斯明白,“浩繁的艺术史知识时刻准备告诉我们观画时应当思考什么”。最后他只能一声轻叹,“我们处在牢狱之中,处在自设的囚室中,而失去了艺术欣赏的自由”。保守地讲,“‘专业主义’是一种安全的态度,它要求的激情是可以预测的”。
        总之,我们为什么不再因观画而哭泣呢?这里有必要引用一下詹姆斯·埃尔金斯的原述:
        关于这一问题有众多的原因,20世纪使我们丧失了这种习惯,博物馆和大学养成了观者冷淡的反应和行为,哭泣不适合具有讽刺口吻的后现代主义艺术。还有其他原因,但是,如果要我选择一个最主要的原因的话,那就是:我们心安理得地认为绘画要求的仅仅是温和、意料之中的情感。每个人都知道有可能与绘画产生更加亲密的相遇,这也是有的作品成为世界名作的原因,但我们仍愿意让它们安全地存封在博物馆中。
        更不幸的是,我们把欣赏20世纪艺术的鉴赏习惯广泛地运用到了几乎历时各类艺术上了,我们忘记了在过去哭泣是正常的反应,我们以同样冷冰冰的方式观看其他时代的作品,所以我们与那些时代、那些地点的联系截断了,失去了感觉和理解这些绘画的能力,我们很可能大大误解了这些作品,走到了无法与它们直接交流的地步。也许,我们已经抛弃了“观画流泪”这一传统。
        我们有着各种不为所动的理由,忽视了绘画创作的初衷是想感染我们。
      
      
      
      
      
      结语:如何欣赏,甚至被感动
        “当你说你爱着绘画,却从未真正与一幅画相恋,对其产生感情反应,这意味什么呢?
        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一直鞭策着我的问题,一直在拷问我,现在,我将完成这本书。画作本为打动人而产生,然而,那些终身观看、欣赏绘画的人,却认为它们是为愉悦而存在,没有被感动过一次,以达到为画而掉泪的那种状态。
        直到现在,我仍旧不确信,但我知道,无爱的生活更加易于生存。”
         ——詹姆斯·埃尔金斯
        
        为试图回归一种原初的、质朴的、本真的审美状态与美学经验,詹姆斯·埃尔金斯大致指明了一条原则:相信那些吸引你的作品。具体来说,就是莫怀疑自己本能的内心反应,莫依赖导览册或墙上的标签,莫迷信研究者——他们已经麻木到几近无法与作品产生共鸣。我们必须相信:“自然引发的反应是唯一将作品作为一幅画,而不是墙画装饰的最好方式。”
        为帮助一般的观看者与绘画产生心灵交流,詹姆斯·埃尔金斯开出了与画作强烈相遇的“处方”:第一,独自一人去博物馆。第二,不要试图什么都看。第三,尽可能减少干扰。第四,慢慢欣赏。第五,全神贯注。第六,展开你的想象思维。第七,留意那些认真欣赏的观画者。第八,保持对画作的忠诚。而对于他的学界同僚,詹姆斯·埃尔金斯则列出另一套不同的观看标准:只讲那些我们真正看到的。有一点需要明确,詹姆斯·埃尔金斯本人也承认,这一诀窍并不能使观者面对每一幅画时都产生强烈而充满想象力的相遇,仅仅只有很小一部分作品才能和观者的特殊记忆和癖好相关联,不管画作是西方的还是非西方。
       在书的背部封面上,印有汤姆·鲁兹对于本书的一段评价:“这是一部有关于眼泪的历史。本书所思考的,不但是我们内心最深处对于艺术所产生的反应,同时作者也为他的艺术史家同侪,建构出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民族志。埃尔金斯企图从他所谓‘被艺术史与艺术理论视为有毒的泉源’来重塑审美经验。”对于重塑审美经验这一点,詹姆斯·埃尔金斯于本书中并非以眼泪为线索重新撰写艺术史,也非是对冷漠的审美态度的时代现状的控诉,而是试图去挖掘、反思、甄别和推动,并非要我们放弃理性与学术探究,而是要我们树立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持以相对应的观赏方式这一思维,唤醒我们曾经“流泪观画”的集体无意识的本真情绪。
        事情摆在不同维度就会得到迥异的对白,詹姆斯·埃尔金斯试图尽量将本书设置为开放式的格局,以便每一位读者都能找到属于其自身的切入点。维特根斯坦说,哲学就其自身而言,与其说是一种治疗,不如说是一种疾病。詹姆斯·埃尔金斯说,无爱的生活更加易于生存。生活比生存更具哲学味儿,生活是用来品味享受的,生存是用来磨砺隐忍的,而生活中的审美欣赏是种疾病,既可以把我们推进麻木冷漠的时代大炉,也能使我们在美感面前变得细腻多情,亦鞭策我们在生活与生存问题上变得更为智慧。
  •     詹姆斯.艾爾金斯(James Elkins)的《繪畫與眼淚》再版了,新版比舊版添了一條副標題:「畫作如何感動人心」。舊版的封面不但沒有這種招徠,還寫了四行半信半疑的小字。
      
      的確,淚與其說是悲與喜的產物,不如說它無處由來。書裡第一章說到羅斯柯(Mark Rothko)收藏於德州休士頓Rothko Chapel內的十四張「純黑」油畫。十四這數字在基督教的角度來看,必是暗示十架苦路的十四個過站無疑,更何況它們被一系列地存放於教堂裡。
      
      那十四張直立的黑色矩形尺寸一致,就大概兩個人那麼高,;訪客說它像暗夜中敞開的窗戶;珍說它黯淡但閃耀如天鵝絨;而親臨現場觀畫的作者本人想到黑暗的天空、深邃的水,並說:「在一個毫無特色、純粹黑暗的世界中悠遊嬉戲,實在是太累人了。我甚至感到這把戲有點危險,就好像把溺水當成一種遊戲來玩。」不過羅斯柯從來沒有承認過這系列畫作有任何宗教意味,他說:「不過是顏料而已。」
      
      成長於基督教學校,教會總要我們於受難節低迴地默想苦路的血腥與艱澀。還記得一次於大嶼山宿營,大夥都下海去,我卻在山上,就在房子後不遠處看見苦路的標記。徐徐跟著走,只覺斜路難行,蚊蟲極多。無法把它與人子的苦痛聯系起來。對自己的疏離我絲毫不感罪疚,因為我告訴自己那苦路是假的。
      
      直到去年到耶路撒冷,凌晨四時左右抵達聖城,還感覺它柔和靜謐——但又有哪個清晨不是如此。抵達苦路的時候卻已是中午,人面全非。商店都開始營業,叫賣聲不絕於耳。商品色彩斑斕,全沒標價,等待喚起爭端與野蠻。遊客逕自拍照、唱詩、角色扮演,就在我感覺身處女人街的時候,身旁的朋友予我溫馨提示:看,妳已踏在苦路上了。抬頭,石牆上的告示明明寫著苦路。千真萬確。
      
      偽造的苦路安靜得有點虛妄,貨真價實的苦路不比它其上建立起來的工業有血有肉,羅斯柯無心插柳的苦路卻使人潸然淚下。即使荒謬也不算是錯置,只教人更用心的與世界短兵相接,因事物必與它的觀者相依才得圓滿。在那片黑暗裡命名過的一切,旁人說不過如此,但你心底知道被勾引過的眼淚全不會被辜負。
      
  •     曾有一段很私密的觀畫經驗,為朋友的畫作寫下最直接的觀後感。在一段文字裡我如此描述:「痛苦的時候無法說清那種疼痛。哀傷都要背離了,淚水都要蔫無了。世界不斷前行。」一直無法忘懷當時的閱讀感受,那靜止的畫作透來隱晦而複雜的哀傷,剎那間與我自身的處境相聯結。
      
      偶爾我們置身美術館,卻不知自己所來為何,畫作是如此黯淡深沉、亦或鮮艷得不近情理,線條與線條、色塊與色塊間彷彿是獨立的個體,令人難以契合、更無法有更深的體會。《繪畫與眼淚》的作者艾爾金斯教授,便在本書的前言問我們:「在面對繪畫時,我們為何缺乏深刻的感受?」而,又是什麼人、為了什麼,會在畫前落淚?
      
      書中每位觀畫者,都提出他們試圖述說的解釋,甚至是畫家本身,如羅斯柯(Mark Rothko),他的畫作時常讓人超越忍耐的極限,就曾在一次訪談中表示:「許多人在我的畫前崩潰哭泣,這表示我的圖畫確實傳達出這些人類的基本情緒。」人類的基本情緒,引發它們的是人身內裏的隱密機制,這些在各個不同人體內的機制,它們精緻獨特的無法仿製,是以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完全而徹底地了解另一個人為何流淚。
      
      有人為波浪狀的彩色紋路而哭泣,有人為雷擊般的震驚而哭泣,藍色的樹葉,時間的流逝,為宗教經驗裡聖潔而孤獨的寂寞,也為群山包圍的孤寂。它有可能是「美到無法令人好好欣賞」,也可能是「受到壓迫使得心神迷惘」,有些特殊的例子還是「因為無法理解畫作而挫折到哭了出來」。
      
      在本書裡,我們可以看見各種最私密的觀畫經驗,在作者溫雅筆觸的帶領下,進入一個又一個美與感動的世界。艾爾金斯教授不只歸納觀畫者的體會,也從藝術史下手,為我們分析各個時期不同的觀畫行為,和各個不同畫者的創作理念與精神。
      
      潸然淚下,只為顏色。你是否也曾經歷過超出預期的感動呢?
  •   想看《宗教在现代艺术中的奇怪处境》 找不到
  •   抱歉,我也不知道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