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印刷术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作者:李万健  页数:134  字数:93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当历史车轮进到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年代,中国人民又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使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既有重重困难,也有种种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宝藏,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就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毫无疑问,普及祖国的历史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向社会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大象出版社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北京大学具有研究和弘扬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和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学校领导于1992年初决定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依托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系,组织各方面的教师和专家开展工作。一方面,致力于专深的学术研究,编辑出版《国学研究》年刊和《国学研究丛刊》;另一方面,注重于文化普及工作,“将大学课堂延伸到社会”。

内容概要

印刷术与火药、造纸,指南针并称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中国及世界的文明和进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本书即从中国古文明着手,简要分析了印刷术诞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详尽叙述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应用,以及中国印刷术的外传和重要影响。

书籍目录

一  中国古代的文明孕育并诞生了印刷术  (一)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达是印刷术发明的历史需要    (二)墨和纸的发明,为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物质条件    (三)捶拓、制印和书法技艺为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技术条件二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发展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和初期的雕版印书  (二)雕版印刷术的成熟和雕版印书业的兴盛  (三)雕版印刷术的飞跃性发展——套印和彩印技术的发明及应用三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  (一)北宋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二)宋末元初发明了用金属锡铸活字印书  (三)元代王祯试验成功造木活字印书  (四)明代木活字、铜活字印书盛行    (五)清政府使用活字印书,各种活字在社会上并行    (六)活字印刷术发展缓慢,最终为西方现代印刷技术所替代四  中国印刷术的外传及其重要影响  (一)中国印刷术在亚洲东方的传播  (二)中国印刷术向西方的传播  (三)中国发明的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用刻石来保存和传播经典始于东汉,而以拓碑方法保存和传播典籍信息的捶拓技术起于何时呢?文献上没有确切记载。从历史规律来分析、推断,捶拓技术应当诞生于造纸技术有了相当发展,纸的质量达到了较高水平的时期。《隋书‘经籍志》中收录有《秦始皇东巡会稽刻石文》一卷、《熹平石经残文》三十四卷、《曹魏三体石经》十七卷等。隋代拓本是六七世纪所作,但其拓印技术是从前朝承袭而来的。据此推断,拓印技术大约在东晋或者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东晋以后纸的质量也已完全可以适应拓印之需了。用拓印技术来复制文献,必须有大量石刻为基础。但刻碑工程浩大,又要耗费巨资,非一般人所能为,所以,虽然自南北朝以来已有了捶拓技术,但一直到隋唐,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图书,仍然只能是以手写本为主。人们继续在为寻求更为便捷的生产图书的技术而努力。制印技术同捶拓技术一样,在发明印刷术的过程中给人们在意念上带来了很大启发。它在刻字的阴阳和正反方面启迪了人们的智慧,使历史向印刷术更靠近了一大步。实际上,从东汉开始,就已经有了在木板或木柱上刻字的创举。到了隋唐甚至其以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把石碑上的文字利用拓片描在木板上,然后刻下来,用刻有如碑文一样的木板再一次进行“传拓”了。《隋书·经籍志》中就有“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的记载。尽管这里没有说明是用什么刻字来进行“传拓”,但已经说明隋或隋之前已能把碑文刻下来再行传拓了。这是在捶拓和制印基础上向印刷术迈进的可喜的进步,因为从中产生了初期的“制版”技术,有了先制版再拓印的工序。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有“峄山石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的诗句。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印刷术》: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代印刷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语言精炼,内容精当,好!
  •   henhao
  •   大象出版社有时也会有不错的学术书的,点赞支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