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的流变

出版时间:1997-12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作者:张联荣  页数:195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光辉灿烂,曾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今天,当历史车轮进到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年代,中国人民又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史使命。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既有重重困难,也有种种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宝藏,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就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毫无疑问,普及祖国的历史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向社会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将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有鉴于此,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大象出版社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北京大学具有研究和弘扬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和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学校领导于1992年初决定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依托中文、历史、哲学、考古等系,组织各方面的教师和专家开展工作。一方面,致力于专深的学术研究,编辑出版《国学研究》年刊和《国学研究丛刊》;另一方面,注重于文化普及工作,“将大学课堂延伸到社会”。

内容概要

汉语词汇源远流长,伴随着中国文明的诞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不知发生了多少变化。在《汉语词汇的流变》这本书中,作者从词和词义、词义是怎样变化的、词义关系面面观、名称的新陈代谢、汉语词汇的变迁与社会发展这五个方面展示了汉语词汇的流变,带领读者走进中国语言的奇妙世界。

书籍目录

绪论一、词和词义 (一)词的意义与词义的分解 (二)词义的构成 (三)字义与词义二、词义是怎样变化的 (一)词义的时代性 (二)意义的新生与消亡 (三)词义范围的变化 (四)搭配关系的变化 (五)词义的引申 (六)词和词义的竞争——排斥与互补三、词义关系面面观 (一)词的同义关系 (二)词的反义关系与反训 (三)音义关系与词的孳乳四、名称的新陈代谢 (一)旧名的继承与消亡 (二)新名的产生 (三)专名与通名五、汉语词汇的变迁与社会发展 (一)古代汉语中几种值得注意的词汇 (二)汉语的基本词汇 (三)汉语词汇的复音化 (四)汉语词汇的发展与中国社会 (五)汉语词汇的发展与中外交流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件事物可以有几个不同的名称,一个名称(词)又可以指不同的具体事物。当我们说到“车”这个词的时候,它既可以指现在的汽车、火车、三轮车,又可以指过去的牛、马拉的车和人挽的车,但我们觉得车的词义还是一个,《新华字典》的解释是:“陆地上的有轮子的交通工具。”坐,在古人说是屈膝跪于席上,臀部压在脚后跟上;在今人说是屈腿坐在椅子上或者盘腿坐在床上或什么地方,姿势不同,但词义好像也没有变。这就是说,同样的词可以指称若干种具体事物(包括动作),这从另一方面证明词义并不等于它所指称的对象。再者说,像上帝、神灵、魂魄,根本没有这样的事物存在,但你能说它们没有词义吗?  把上面说的意思总结一下,可以知道词义是用一定的声音固定下来的人们对事物特征的认识。词义是人的认识,事物是认识的对象,两者还不是一回事。由此看来,词义有它的客观性,因为人们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词义又有它的主观性,因为认识的主体是人。不过,一种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有本质的,也有一般的、非本质的。人的认识不可能吸纳所有的特征,只能选取其中的一部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汉语词汇的流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著者是北大教授,长期从事古代汉语的研究,学养极深。曾读过作者另一部著作《古汉语词义论》,对问题的阐述极为深入,分析精当,而言辞质朴,印象极佳。今在当当网看到作者此书,即买下。读后觉得很有启发,想对汉语词汇的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此书当读。
  •   很好的一本书,推荐!
  •   一定行订购了这么基本专业书考试用,书的纸张和印刷都很不错,字很清晰,是正版,挺不错的购物
  •   好,就是看多了会浑
  •   这本书是一本小册子,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内容既有基础的内容,也有稍微深入的论述。适合大众了解语言学和汉语词汇学的知识,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来讲,就有些过于简单了。何况,作者的写作原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推广。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