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他到天上

出版时间:2012-02-01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作者:于水如 著  页数:372  

内容概要

  《寻他到天上》是于水如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寻他到天上》以细腻的笔法描述了主人公的婚姻、事业和家庭的不平凡经历。  那是1955年的夏末。在一个闷热、阴沉的傍晚,我正在院子里发呆,心里想着,都发榜好几天了,我怎么还没有收到通知啊?也许我没考上。就在此时,有重重的敲院子大门的声音,我就穿着小花布衫去开门了。原来是邮差送来了我的录取通知书。从此,我就成为未名湖南岸北大学生中的一员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第一次邂逅一 红色化学家誓师大会二 他腼腆地邀我跳舞三 去阅览室读书,做功课四 女生宿舍波涛翻滚五 他突然造访我们宿舍第二章 我们班上的反右斗争一 到颐和园游玩二 去追逃跑的右派分子三 不考试就放暑假了第三章 小高炉和北京剧院一 去校外的饭馆吃饭二 宿舍围墙边的小高炉三 去北京剧院看戏第四章 毕业分配就是服从分配一 挖游泳池——红湖二 去与他诀别三 请他去我们家吃饺子四 不被批准的结婚第五章 冯子的毕业分配一 怕见到异样的眼光二 去了美宁大学三 暑假,他来江西探亲第六章 婆婆、小叔、小姑都来了一 开学了,上班了二 婆婆、小姑、小叔都来了三 我们的儿子来到人间第七章 我们全家都迁到了美大一 今年春节好热闹二 美大来了一个调令三 到了沈阳火车站四 全家人团聚的日子开始了五 他的老师自杀了六 去我堂兄家第八章 去农村参加“四清”运动一 我们的第二个孩子来到了人间二 冯子去农村参加“四清”运动三 回来了,也生病了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一 在大字报的海洋里进进出出二 大串联和占山头三 保卫《辽宁日报》第十章 工宣队来了一 跳“忠”字舞和拉练二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了三 可爱的孩子们第十一章 我们也要回农村老家了一 浩大的搬迁行动二 我们也要回农村老家了三 在沈阳最后几天的日子里第十二章 农村中学生活一 到达了家乡的老母亲住处二 当天就去中学住下了三 早操和打蜂窝煤第十三章 怡然的山里生活一 教书和当班主任二 县城里的烧开水大屋三 冯子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四 我们聪明又可爱的孩子第十四章 我们调入了黄河大学一 乘汽车、火车、自行车来到了黄河大学二 又开始了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三 冯子对工作很不满意第十五章 高考恢复了一 关于风化煤实验二 开门办学的收获三 去中山大学开会四 到厦门大学开会第十六章 1979年冯子去出高考题一 买菜,做饭,开家长会二 还得去出高考题三 带回来一把伞第十七章 人到中年一 冯子生病了二 我也生病了三 一次吵架第十八章 儿子考上了北大一 儿子从小就有志气二 我不能去开会三 儿子不去高考复习班听课四 让西瓜来增加点饭量五 儿子考上了北大第十九章 女儿状元及第一 我们的大女儿二 从理科班转到了文科班三 老二也不去复习班听课四 “明年重考!”五 状元及第第二十章 开始评定职称了一 开始评职称了二 评审真的开始了第二十一章 系主任和研究生一 去领导家里拜访二 系主任工作也影响家庭生活三 开始招收研究生了第二十二章 老三也考上了北大一 老三的脾气有点倔二 老三也要考北大三 老三也考上了北大第二十三章 萦绕着病榻的生死恋一 在河南查不出病因二 在北京的医院治病三 在北京的中医院治病第二十四章 魂飞魄散经历死亡一 又回到了老家的医院二 医院并不认真治病三 先生希望能“安乐死”第二十五章 寻他到天上一 在家里,到院子里、街上去找他二 到北京去找他三 到天上去找他四 冯子也来看我们了第二十六章 独守爱情的圣殿一 这里还是我的家吗二 打扫先生的房间三 墙上挂满了先生的照片四 这张照片怎么会掉下来呢五 一只壁虎六 整理先生留下的书不要关这扇门附录看图识“易”一 八卦图的意义二 读《易传》来解释《易经》三 读“十翼”来解释八卦图四 六十四卦的意义五 人间夫妇关系最重要神奇的水仙花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第一次邂逅  那是1955年的夏末。在一个闷热、阴沉的傍晚,我正在院子里发呆,心里想着,都发榜好几天了,我怎么还没有收到通知啊?也许我没考上。不会吧,我觉得答得还可以呀。唉,看命运吧。我情绪很低沉。此时,爸和妈一起回来了。他们是去街上买东西了。本来是叫我一起去的,可我因为情绪不佳,就没去。妈妈这时手里展开了一件花布短袖衫,说是给我买的。粉红色上面是白色小花,热闹,鲜艳,美丽,一下子我的情绪变了。我挺高兴地穿起了小花布衫,心里也深深地感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就在此时,有重重的敲院子大门的声音,我就穿着小花布衫去开门了。原来是邮差送来了我的录取通知书。从此,我就成为未名湖南岸北大学生中的一员了。  这里的学生真多呀,校园也真大呀,光我们一个年级就有250人。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最惹眼的是从上海来的。其中的女同学有的还烫着头发,衣服也挺华丽;男同学也是头发亮亮,皮鞋光光。我心想,他们也不像学生啊,像工作人员,和我这样来自北京的朴素的中学生可真是不一样啊。  这里上课的方式也和中学时变化太大了。这里上课,不老在同一个教室,上一门课换一个教室,而且这个教室在这座楼,下一个教室就在另一座楼。上课要跑来跑去,还挺远。一个阶梯教室坐了200多人,听课也并不习惯。再说了,那大教授讲课,也只说个大概,下课后,由助教对我们进行辅导,我看那情况是连他自己也不太明白,因为他也不能回答我们的问题。听课后,回来整理笔记的任务很重。  吃饭倒是挺好,像下饭馆一样,菜的样数很多,一桌8个人,不管哪个系的同学,来到饭桌前,凑够8个人就开始吃,因为菜都摆好放在桌上了。都是站着吃,也快,一会儿就吃完了。吃得好还不用交伙食费,第一个月的伙食费,我就带回家给妈妈了。不过到第二个月就开始交了。  每周要上一次实验课。一次就是一整天,8小时还不够。我们是化学系,实验是很重要的。简直是早出晚归呀,大家都很努力。我们在中学上实验课时,主要是演示,学生动手的能力没有受到过训练。我的实验能力不如别人,心里挺着急。  观察这么大个校园,观察那么多同学。这个学校里什么都有,书店、商店、电影院、食堂,一应俱全;还有未名湖,花草树木,品种很多;还有那大屋顶的建筑,古色古香,以及各种风度的学生。啊,这里简直就是一个复杂的大社会呀!懵懂中有点惶惶然,心想,我能在这里读好书吗?能好好地读到毕业吗?这大学的生活该怎么过呀?  一红色化学家誓师大会  那是1956年,北大校园里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特别响亮,并且贴了许多这种内容的标语。也就是这一年,北大开始招副博士研究生。在这种形势下,开展很多活动,我们年级就在化学楼东边的阶梯教室召开了红色化学家誓师大会。  我们年级250名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上海来的最时髦,有的女同学像美发女郎,有的男同学西装革履,有的还带着满箱的糕饼点心,其中还有少数的基督徒。江苏其他地方来的同学就不一样了,男同学有的穿着家做的圆口布鞋,裤子是中式的大裤腿口的,那裤口的直径没有1尺,也有8寸;上衣是中式土布衣,颜色是土黄的,真是土得掉渣。但他们给人的感觉却很朴实,很可信,很好。从福建来的同学,是穿着木底拖鞋,光着脚,带着一个大被子,特别厚,至少有4寸,还有一张席,衣物等都很少,个子也比较矮。我们年级还有一些大科学家的子女,他们都比较安静,穿得也很简朴,不时尚。西北的、内蒙古的,各有特点,一看就知道。北京来的都还是中学生的样子,比较朴素。我们年级还有一批特别的学生,他们是调干生,是从工作岗位上来上学的,年纪都比较大,穿的也是干部服。还有从部队来的,都还穿着军装、军鞋。看到来自各地的同学,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我们几个家在北京的同学,到星期天还是好回家,完全是来上学的样子,这次来开会依然朴素平常。可别的同学就不然了,尤其是上海来的,很是打扮,服装很时髦,我看他们就不像学生,像是来工作的;还有那些调干生也很特殊,他们年纪都比较大,穿干部服,更像是来工作的,据说有一位还是邓小平办公室的秘书呢;从部队来的,他们天天都穿着军装。一看见这些人,我就感觉这不像学校,更像个社会。和这些人的关系好处不好处,心里挺紧张,也不敢和他们多说话,敬而远之吧。我很小心地注意着周围,很小心地当好学生。  我们很少全年级开会,这次是全体都参加了,阶梯教室座无虚席。  讲台上坐了好几位知名的大教授,黄子卿、张青莲、邢其毅等,他们都是很有成就的化学家,是我们真心尊敬的老师。看上去他们也确是气度不凡,端庄可敬,听说他们都是从国外回来的,这更使我们对他们充满了神秘感和敬仰之情。我们也都是高材生啊,自己也有雄心壮志,很想向他们学习,也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科学家、化学家。  大会由年级辅导员主持。黑板上写着“红色化学家誓师大会”,字特别大,也特别鲜,是用红色粉笔写的。这是一个让大家决心争当化学家的大会,目的很明白,但用红字,就不太明白了,大概是革命的意思吧。  有几位同学发言表示要努力学习,决心争当红色化学家。还请高年级的同学讲怎样记课堂笔记,课后怎样整理笔记以及怎样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教授们也讲了话,对大家进行鼓励。  同学们的发言激情满怀,会议的气氛很热烈,也很隆重。会上还不断有人领着喊口号。时间只用了一个小时,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的。当时的形势是不能用长时间开会,因为大家都忙着去图书馆读书,不肯耽误时间。  大会开完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不说话,各自背着书包——当时很流行的军用挎包,默默地走出去。有的到图书馆了,有的回宿舍了。  我的心情很沉重,要当化学家,要当科学家,能当上吗?那是不容易的呀。怎么当啊,这条路怎么走?上了北大化学系就算能当了吗?我看这可远着呢。就我们现在所学的基础课来看,就不容易,一堂课下来,老师讲了很多,有时他的一句话,课后就要去查资料,注解半天。这些大教授讲课很气派,语言很概括,他们很明白,我们却不明白,要想学好不容易。再说,实验课也不容易学呀,用天平称量药粉的方法就要训练好多次才行,要称1克2克的,数量很少,从小小的称量瓶里,用小瓶盖敲到天平的称量盘上可要点功夫,等等。我觉得不容易。  再看看我的那些同学们,他们都是各地来的高材生啊,有的人家父亲就是教授、科学家,我是无法和人家相比的。就那些看来比较土气的同学,他们那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我也自愧不如。再说还要红色,红色的含义是什么,让人很不清楚也很难具体。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寻他到天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