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曲研究/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 (平装)

出版时间:1900-01-01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王小盾  页数:59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日本学者竹内好在《鲁迅》一书中,对鲁迅“不退却,也不追随”的性格,有如下描述:“他让自己与新时代论辩,由于‘挣扎’而清洗自己,再把清洗后的自已从中脱出身来。”这种夹带着血与泪的“挣扎”,不同于世人之动辄“幡然悔悟”,因其有切肤之痛,步子可能迈得更坚实些。如果不避拉大旗做虎皮之讥,我愿意将此思路移用于今日之学术史研究。表面上属于退一步进两步的策略性选择,而我更看好的,却是其中的自我反省意识。外行只见其指点江山,似乎痛快淋漓;身处其中者,则不无鲁迅“抉心自食”的意味。所谓自省,既针对整个学界,更针对学者本人,这也是我再三说的,对有志于治学术史的人来说,“过程”可能远比“结果”重要。

作者简介

  王小盾,笔名王昆吾,文学博士。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51年出生于江西南昌、1993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著有《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汉唐音乐文化论集》、《唐代酒令艺术:关于敦煌舞谱、早期文人词及其文化背景的研究》、《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等著作。  杨栋,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元曲研究所所长。1654年出生于河北南营。著有《中国散曲学史研究》、《中国散曲学史研究(续篇)》等著作。

书籍目录

总序/陈平原导言/王小盾 杨栋人间词话/王国维词选序/胡适论宋词的派别及其分类/胡云翼南宋词之音谱拍眼考/任二北两宋词风转变论/龙榆生惜阴堂汇刻明词记略/赵尊岳论词/缪钺论寄托/詹安泰唐宋词字声之演变/夏承焘历代词学研究述略/唐圭璋苏轼豪放词派的涵义和评价问题/王水照敦煌曲在词学研究上之价值/林玫仪迦陵随笔(两则)/叶嘉莹唐代酒令与词/王昆吾高丽唐乐与北宋词曲/吴熊和词调三类:令、破、慢——释“均(韵断)”/洛地元人的曲子/胡适散曲之研究(节选四节)/任二北论曲绝句/卢前与罗忼烈教授论元曲书——如何评价元散曲/王季思 罗忱烈元曲家二十人资料点滴/门岿北曲小令与词的分野/隋树森《全元散曲》曲牌订补/徐沁君试论元人山水散曲之意境与元代文人之审美趣尚/赵义山清代散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谢伯阳邓玉宾名号、著述小考/宁希元论散曲学与散曲学史/杨栋元代无名氏小令主题析探——以《全元散曲》为范围/范长华20世纪词曲研究论著目录索引

章节摘录

  1929年,《小说月报》20卷4号发表郑振铎《词的启源》一文。此文批评了传统的“诗余”观念,认为“胡夷、里巷之曲”代表了词的两个来源,并将“词史”分为“胚胎”(有曲无辞)、“形成”(曲旧而词新)、“创作”、“模拟”等四期,亦即从曲辞关系角度论述了词的历史。  1931年,任二北所著《词曲通义》出版;1932年,王易所著《词曲史》出版。前书将词曲合并作比较研究;后书列有《隋唐乐府》、《唐代词体之成立》、《唐五代诸词家》等小节,论及词体之演进、词曲之界和词曲之变。同年,夏承焘成名之作《白石歌曲旁谱辨》一文于《燕京学报》12期发表。  1933年至1934年,龙榆生先后发表《词体之演进》、《中国韵文史》等论著。他从唐代文献中钩稽出大批曲子资料及歌唱资料,论述了词曲与音乐的关系、燕乐杂曲辞的产生与发展、令词在唐代的尝试及在西蜀南唐的兴盛等问题,为唐五代音乐文学提示了研究主线。  1935年,朱谦之所著《中国音乐文学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从音乐角度论述了历代文学的演变。在《唐代诗歌》一章,论述了燕乐区别于雅乐的特点、诗与歌的关系、绝句之唱法等问题。同以往的著述相比,这是最接近音乐文学本质的一部著作。同年,任二北出版《词学研究法》。  以上诸项表明,词体源流研究乃与20世纪词学的整体发展同步,是伴随中国音乐学、敦煌学、词学的建立而形成的。因此,它在第一阶段的特点是:能够结合隋唐燕乐、敦煌曲子辞来认识词的起源,并开始清算朱熹的填实和、泛声之说,出现了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在这一时期,宏观的统摄较多,简单划分进化阶段的论述较多,微观的考证较为少见。可以说,这是初步采用客观研究法,接纳新资料,历史地认识词体与词乐的内在关系的时期。50年代至60年代是中国词学相对萧条的时期。这时的词体源流研究仅由少数学者进行,但正因为这样,它表现出趋于纵深和具体的倾向。这时,任二北开始由宋元词曲转向唐曲子研究,先后出版了《敦煌曲校录》、《敦煌曲初探》、《教坊记笺订》等书。夏承焘则继续在词法考订方面迈进。他的未刊稿《词例》包括字例、句例、片例、辞例、体例、调例、声例、韵例诸门,“贯全宋、元词为一系统”。《唐宋词字声之演变》实际上是此稿的部分篇章,《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则汇集了对于姜白石词乐谱的考订笺释。另外,音乐学家杨荫浏在其中国音乐史著述中探讨了词的音乐,丘琼荪(以及海外学者饶宗颐、赵尊岳)则对姜白石旁谱作了进一步考订。在这一时期,词体源流研究较前期更为注重考据的科学性,由宏观转向微观;但在一诗词之辨、宋词与唐曲之辨等问题上,仍有一些模糊影响之说。它似乎在为新高潮的到来进行铺垫和准备。于是,到1982年,任半塘(二北)《唐声诗》出版,词体源流研究迅速走进一个新的阶段。  《唐声诗》是一部90万字的著作,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详尽地展示了隋唐五代作家作品同音乐、舞蹈相关联的实况.从而否定了以前那种“诗乐亡而词乐兴”的谬说。其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围绕词的起源问题,提出了“歌辞”、“声诗”等概念。“歌辞”概念的意义是消弥了过去文学研究中一些缺少认识价值的分割。比如说,既然大量近体诗可以纳入曲子之乐,同长短句辞一起共有“歌辞”这一本质,那么,近体诗歌与各种体式的曲子辞之间便不会有严格的界线,所谓“严诗、词之辨”因此是无意义的。“声诗”则指唐代结合声乐、舞蹈的齐言歌辞。这一概念指出了齐言、杂言歌辞“同时并举,无所后先,各倚其声,不相主从”的历史真相,说明应从文学与音乐共生这个大背景上来认识诗体作品与长短句体作品的差别及关联。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词曲研究/20世纪中国学术文存 (平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