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智慧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杨东平 王雄  页数:165  

内容概要

本书期望改变人们的一些偏见,为中学生提供比较宽广的视野。比如先秦儒学是比较符合人之性情,比较灵活的。如孔门弟子救溺水之人,被救之人的家人送了一头牛以示感谢。众人议论纷纷,说孔门弟子见利忘义。可是,孔子却对此加以赞赏。为何?孔子认为,只要不是救人者自己索要,这样的事情也是合理的,至少能够激励人们去救患难之人。
国学虽以儒家为主,但也包括道、墨、法等诸多先秦学派,也包含道教、佛教等内容。本书也就跳出固有的圈子,将上述内容适当纳入,让学生对传统学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国学其实也是一个独特的历程,不仅包括孔孟学说,而且还有后世诸多人物,这是很多学者忽略的。本书分为:
先秦篇:从周文王、周公姬旦到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主要介绍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与学生们所学课本不同的是,各家虽然思想学术的角度不同,但是,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严峻或冷漠,相互借鉴是一个重要特点。
汉唐篇:西汉武帝时期是儒学的第一个兴盛时期,董仲舒为之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大胆吸收法家和阴阳五行说,帮助儒家成为朝廷推崇的正统。唐朝的情况则是儒家腹背受敌,李氏朝廷推崇道家,尊奉老子(李耳)为李氏先祖。佛教又因禅宗扩展甚速,儒学该如何应对全新的局面?韩愈等人担起重任,为儒学的第二个兴盛期奠定了基础。
两宋篇:这个时代的成就是古代学术发展的奇迹。它与先秦不同,有点儿相当于中世纪基督教内部的思想突破与发展。儒学在这个时代蓄足了营养,在公元11世纪一下迸发出来,诞牛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为传统儒学重新梳理哲学思想体系,上接宇宙的规律,下传人心与行为,这一全新的儒学称为理学,过去批判得多,吸纳得少,需要重新审视。
明清篇:明清被认为是衰落的时期,但是,在思想史上儒学得到了新的发展,理学中诞生的心学终于在此时完成。同时,批判宋明理学的思想也逐步成熟。思想的较量在民间展开,特别是明朝的灭亡进一步刺激了士大夫们,迫使他们重新思考儒学的价值。
近现代篇:这是更为被忽视的时期,很多学者不为人们所知。但是,国学要得以发展特别需要借鉴这个时代学者的各种尝试。无论是梁启超的新国民教育,还是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抑或钱穆所走的书院之路,都对今天的中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本小书既可对中学生学习高中文化史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为文科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资料,同时也能为关心国学教育的人士提供~些借鉴。当我们的国家走出贫困,开始小康时,应该考虑国家的核心伦理了。借用《大学》中的话来说:“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以利为治国目标,必然使官宦与民众追逐利益。而以义为治国目标,此“义”即指正义、信义,这个理念并不只是用来束缚官宦,约束民众的,而更重要的是新文化的重建。

书籍目录

一 先秦篇 
 益行仁政天下归一——周文王的圣贤之德
 古代贤相之祖——儒学先驱周公姬旦
 紫气东来,骑牛西归——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万世师表,千古圣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至于龙,吾不能知——孔子向老子求教的意义
 众星拱卫的北极星——荒野里追求不懈的孔子师徒
 何为治国之道?——孟子的政治思想
 兼爱与非攻的践行——墨家的思想与行动
 富国论与富民论——法家与儒家的千年之争
二 汉唐篇 
 无为而治,休养生息——老子政治理想的实践
 儒学获得新生命——大汉帝国的理论家董仲舒
 表彰六经——儒家经典成为官方教科书
 孔府坏壁引发的千古之争——古文经与今文经的由来
 洛阳白马寺的佛光——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开始
 从《道德经》到《太平经》——道教的产生与演变
 六祖慧能拜师学法——佛教禅宗与人生智慧
 儒学复兴的旗帜——身处儒学困境中的韩愈
三 两宋篇
 为儒学构造人文宇宙论——北宋五子第一人周敦颐
 贤者悦其德——不求功名的理学大师邵雍
 为天地立心——为儒学构筑精神家园的张载
 首倡“天理”的河南“二程”——明道之学与伊川之学
 为有源头活水来——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宇宙便是吾心——心学起始的南宋象山之学
 鹅湖之会的余音——理学两大门派的论战
 士人的精神家园——两宋的知名书院
四 明清篇
 心外无理,知行合一——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
 见道学先生则尤恶——挑战儒学的异端李贽
 风声雨声读书声——东林学派的代表人物和思想
 天下为主,君为客——明末清初思想启蒙第一人黄宗羲
 博学于文,行已有耻——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顾炎武
 要凭南岳一声雷——隐居石船山的哲学大师王夫之
 立义必凭证据——严寒冬季的乾嘉学派
五 近现代篇
 划时代的巨著——打破夷夏之辩的《海国图志》
 维新大同——根植儒学却欲变革的康有为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中国之新民梁启超
 发前人所未能发——近代国学巨子王国维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学贯中西的陈寅恪
 先革命,后悟道——新儒家开山祖师熊十力
 匹夫不可夺其志——“中国最后一位儒家”梁漱溟
 现代中国的士大夫——一中国最后的国学大师钱穆

章节摘录

  一 先秦篇  撰写/徐渭清  益行仁政天下归一  ——周文王的圣贤之德  商朝末年,在西北地区有个周部落,部落首领叫姬昌,他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以仁善治理部落,积累德行。他待人宽厚,尊老爱幼,所以部落的百姓都很拥护他。姬昌还特别尊重有本领的人,请他们帮助治理国家。当时许多有本领的人纷纷来投奔他。  后来商纣王看到周势力越来越强,就找个理由把姬昌囚禁起来。姬昌在囚禁期间设法获得了商纣王的信任,获得自由以后,他决心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以便寻找机会,推翻商朝,报仇雪耻。他看到自己手下虽然有了不少文臣武将,可是还缺少一个文武全才、能够统筹全局的人,帮他筹划灭商大计。因此,他经常留心寻访这样的大贤人。  有一次,周文王坐着车,带着儿子和手下人外出打猎,在渭水的支流磻溪边上遇见了一位钓鱼的老人。老人须发斑白,看上去年龄不小了。奇怪的是他一边钓鱼,一边嘴里不断地唠叨: “快上钩呀上钩!愿意上钩的快来上钩!”再一看,老人钓鱼的渔钩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是直的,不是弯的,上面也没有鱼饵。文王看了很纳闷,就过去和老人攀谈起来。这老人姓姜名尚,又名子牙,到渭水边上来钓鱼,其实是在等待贤明的君主来寻访他。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学与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