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王之死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蔺瑾  页数:344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  一  人类对于动物,实在有着说不尽的永恒话题。  人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历史,先在地决定了人类与动物的天然亲缘关系和一往情深的亲和力。早在两三万年前,动物作为艺术形象就已进入了人类的审美创造视野,原始人遗留下来的史前岩画及其图腾崇拜物,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动物。而在漫长的文学史长廊中,动物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在的永恒形象。  人类的祖先早已通过作为东方文学源头的《诗经》、《罗摩衍那》和作为西方文学源头的《荷马史诗》、《古希腊神话》等,提出了一些具有永恒属性的命题以及对这些命题的理解。这些命题包括:人与神,爱与恨,生与死,正义与邪恶,荣誉与耻辱,战争与和平,人生的局限和无奈等,而人与动物的关系,则是其中格外绚丽多彩、别具意蕴的命题。  中国的《诗经》开篇即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种叫“雎鸠”的美丽乌儿,亭亭地栖在波光潋滟的河中央,关关地鸣叫着,开启了中国文学的华美篇章。孔子说,诗的作用在于“兴观群怨”,可使人们“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的诗教,岂止是希望人们熟识鸟兽草木之名而已,而在于引领众生俯仰天地,万物一体,广大心性,到达厚德载物、天人和谐的仁道之境。这就是中国文化、文学的元典精神。  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动物作为艺术创造对象与审美表现对象,都曾经历了渔猎时代的动物神话,农耕时代的动物童话、寓言和传说故事,以及现代的动物小说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的动物主要是以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承续下来的,而且品类十分丰富。美国学者丁乃通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书中,列出的中国动物故事类型就多达299种。动物小说是现代动物文学的主要文体,或者说现代动物文学的核心是动物小说,此外还有动物散文等。  动物文学不同于以“原始一儿童思维”为特征而创作的动物神话(如《白蛇传》)、动物童话(如《狐狸列那的故事》)、动物寓言(如《伊索寓言》中的动物)、动物传说故事(如《狼外婆》)。动物小说是以动物作为艺术主角、按照动物“物的逻辑性”原则而创造的一种动物题材叙事性文学作品,并严格遵循现代小说艺术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原则。动物小说最典型的表达方式是以第三人称为主(偶尔也有第二人称),作者以身临其境的“在场感”直接表现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和生命意蕴,而且动物都“不开口说话”,即使偶有开口说话的动物也只是动物与动物之间“说话”,而不是与人“说话”。而动物神话、童话、寓言、传说故事中的动物,都能“开口说话”,而且主要是与人“说话”。  动物文学的主要特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动物中心主义。动物文学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理念。强调人与动物的平等地位,呼唤人们关爱动物,尊重动物,树立“动物一生态道德”的观念,并进而从动物世界中反思、寻求人类的精神价值。  二是强烈的荒野意识。这不仅是指动物文学已将目光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视角,转向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丛林、高山、大海、草原等“荒野”世界,更是指人们希望在荒野中找回曾经失落的精神,寻求拯救地球实际上就是人类自身的途径。正如创作不朽自然文学《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所说:“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护这个世界”,而《论自然》的作者爱默生说得更彻底:“在丛林中我们重新找回了理智与信仰”。  三是动物文学有自己独特的文学形式和语言。一般认为,动物文学独特的文学形式和语言表现为:一是严格按照动物特征来规范所描写角色的行为;二是沉入动物角色的内心世界,把握住让读者可信的动物心理特点;三是作品中的动物主角不应当是类型化而应当是个性化的,应着力反映动物主角的性格命运;四是作品思想内涵应是艺术所折射而不应当是类比或象征人类社会的某些习俗。  二  动物文学是当代文学的一个独具艺术魅力并拥有充分自主发展前景的文学门类。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文学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且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生长点。动物文学的这种“上升”态势,是与其独特的价值及这种价值在当今世界所彰显出来的重要性分不开的。对此,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加以论析。  首先是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的维度。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生存危机,人类必须反思自身的行为,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生态道德的观念,培养人类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生态道德,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拓展道德共同体的界限,承认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赋予自然界特别是动物永续存在的权利,进而从征服自然、灭绝动物的狂热中走上回归自然、天人和谐的道路。而动物文学,正是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广大少年儿童培养、树立生态道德的最好的中介和读物。  动物文学的重要价值,还深刻地体现在对少年儿童“精神成人”的作用和意义上。由于少年儿童的精神生命对动物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因而动物形象自然而然地成为儿童文学最重要的艺术形象之一,动物小说也自然成为儿童文学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艺术板块之一。动物文学对少年儿童的“精神成人”具有其他文学样式不可取代的作用。动物文学的审美指向是执著于对“动物性”——与儿童生命世界有着最密切的天然联系的动物世界的探索,艺术地再现和描绘动物世界的生存法则、生命原色,以及由描绘动物世界带来的对博大自然界的由衷礼赞。动物文学直接搭建起作家与少年儿童关于生命、关于生存、。关于自然等具有深度意义的话题平台,为少年儿童提供了比其他儿童文学样式更多的关于力量、意志、精神,关于野性、磨砺、挫折、苦难以至生与死、爱与恨等的题材和意蕴。阅读并领悟动物文学所具有的这种独特而深刻的精神内核,对成长中的少年儿童不失为一种‘精神补钙”。  三  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动物文学自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就已开始出现,鲁迅的《鸭的喜剧》、《兔和猫》,周作人的《百廿虫吟》,沈从文的《牛》,叶圣陶的《牛》,丰子恺的《养鸭》,萧红的《小黑狗》,老舍的《小动物们》,巴金的《小狗包弟》等,成为中国现代动物文学初创阶段的重要收获,并形成自身的一些特征:一是以动物散文为主,较少动物小说;二是描写对象以家畜宠物为主,极少野生动物;三是以人的主体性为主,借动物寄寓思考、抒发情感,对动物习性的观察、描写细致准确。现代动物文学的这种“寓言式文体”模式承续了很长时期,直至进入20世纪80年代,这才出现了根本性的变革,并迎来了“风起云涌”的发展新阶段。这种“风起云涌”的局面突出体现在动物文学作家队伍的不断壮大,审美追求与艺术重心的不断拓展。新时期以来的动物文学作家队伍主要由以下三股力量组成,并在动物文学创作中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倾向与创作风格:  一是关注生态文明、力倡生态道德的作家。他们秉持新的人与自然观,足迹遍及高山、江河、沙漠、荒野,虽然作品的命名不一,被称为“大自然文学”、“生态文学”、“环境文学”、“生命状态文学”等,但动物始终是这类文学锁定的主要艺术形象。代表作家有徐刚、刘先平、方敏、郭雪波、李青松、哲夫等。  二是一批以创作人间社会为主业同时也将目光转向动物世界的作家。他们的动物文学过多地包含了社会学的成分,借动物以折射人类,甚至是“事有难言聊志怪,人与吾非更搜神”。这类“人间延伸型”的动物小说,主要集中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如宗璞的《鲁鲁》,乌热尔图的《七叉犄角的公鹿》,冯苓植的《驼峰上的爱》等。新世纪的代表作有贾平凹的《怀念狼》,姜戎的《狼图腾》,杨志军的《藏獒》等。  三是以儿童文学作为自己目标与志业的作家。他们的创作追求与审美取向,不但有力地扩大了中国现代动物文学的艺术版图与艺术成就,而且更是将动物文学的旗帜牢牢地插在了儿童文学领域,一大批优秀作品已成为滋润少年儿童生命成长的精神钙质。代表性作家有:蔺瑾、沈石溪、金曾豪、李子玉、梁泊、牧铃、乔传藻、刘兴诗、朱新望、李迪、刘绮、薛屹峰以及更年轻的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等。  对于自然生态、动物的重视,儿童文学比之成人文学似乎觉悟得更早。毕竟世界的未来是属于儿童的,而儿童的天性又更接近自然,热爱动物、植物,因而儿童文学也就自然而然地更关注自然万物,将动物世界、植物世界与人的世界一起纳入创作视野。  儿童文学范畴的动物小说创作,勃兴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轨迹与艺术策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动物小说蕴涵着较为明显的社会学含量(这与同时期成人文学中的动物小说有相似之处),重在人的主体性,以人的视角看动物,以人与动物的关系隐喻人间社会,动物形象通常具有象征性和寄寓性,更多地承载着现实人世与文明秩序的道德理想和世俗期待。如沈石溪的《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李传锋的《退役军犬黄狐》,朱新望的《小狐狸花背》等。  第二阶段的动物小说中,动物取得了艺术“主体”的地位,从动物的视角看动物、看世界;作品的场景完全是动物世界,只有动物与动物的生命较量、冲突与丛林法则,动物的生死离别、爱恨情仇、荣辱悲喜等错综复杂的“兽际”关系成为描写的重点。代表作如蔺瑾的《雪山王之死》、《冰河上的激战》,沈石溪的《狼王梦》、《红奶羊》,金曾豪的《苍狼》,方敏的《大迁徙》、《大绝唱》,黑鹤的《黑焰》等。  第三阶段的动物小说延续至今,还在不断探索、实验之中,其特点是力图从动物行为学的“科学考察”角度,深入动物内部本身,还原动物生命的原生状态。这有沈石溪的《鸟奴》,方敏的《熊猫史诗》等。  四  动物文学(主体是动物小说)已成为当代儿童文学审美创造的重要类型。由于动物文学所具有的思想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深刻性,艺术呈现方式的神秘性、可读性,艺术形象的鲜明性、独特性,因而赢得了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并成为他们精神补钙的上佳产品。这一现象自然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有关动物文学与儿童生命成长、动物文学与生态道德建设、动物文学与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动物文学的叙事艺术、动物文学的形象塑造、中西动物文学的比较等,正在成为文学研究新的课题。与此同时,系统梳理和评鉴现代中国动物文学的代表性成果,将最具原创力、影响力、号召力的一流动物文学主要是动物小说作品,重塑出版,使其在“人与自然和谐生存”与新世纪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广大读者尤其是少年儿童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这已成为具有文化担当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出版人责无旁贷的任务。  一贯注重高品质童书出版的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在推出《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之后,又组织专家团队,精选精编精印、高质量地出版《中国动物文学大系》,实在让人感佩!  《中国动物文学大系》既是现代中国原创动物文学作品的集大成出版工程,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的文化积累与传承工程,又是将动物文学精品重塑新生的推广工程。相信这一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气象万千的动物文学书系,必将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喜爱,对培育中华民族未来一代健全的人性基础、国民素质、生态道德产生更大的实质性的作用和影响。  《中国动物文学大系》高端选编委员会

内容概要

蔺瑾所著的《雪山王之死》为《中国动物文学大系》之一。
《雪山王之死》讲述:它为生它养它的这片土地、哺它育它的整个种族和群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使种群从衰微走向复兴,从穷途没落变成了昌盛繁荣……它是野牦牛漫长历史中的一个时代的创造者和领头者;它是那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长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是前天与昨天的未来,也是明天和后天的过去,它还是今天正在进行着的现在—
—既是这荒漠旷野中野牦牛的主中之王,也是和众多兽群和睦相处的带领者,以及率领着大多数食草类动物与一切食肉者(包括人类中的“两脚兽”
)战斗、拼杀的“最高统帅”。
后来者啊,你愿了解这“王中之王”的历史吗?

作者简介

蔺瑾(1932—2003),原名王良瑾,1932年1月出生于四川蔺县,毕业于川南师范学校。1950年1月参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莲长、侦察员、军事教员、军区报社编辑和记者等职务。
先后参加过进军西藏、平定康区和西藏武装叛乱、对印自卫反击作战和边防保卫任务,多次负伤。执行任务中曾经常出入藏北、阿里等无人区和波密边防原始森林。
1961年在《解放军文艺》上以蔺瑾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索朗爷爷》。1963年5月出版短篇儿童小说集《索朗爷爷》。
1964年从波密边防调军区《高原战士报》当编辑兼记者,1971年复员到成都机床厂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因伤病复发提前病退。
1982年其动物小说《冰河上的激战》发表在《东方少年》上,后该小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后又陆续创作了《望月》、《一只独眼母猪的故事》、《狐谷》、《雪山王之死》(未发表)等若干小说和《小霞客西藏游》等儿童文学作品。
2003年12月因病去世,时年71岁。

书籍目录

总序
前言 正名
序曲 凝望
第一章 求生
第二章 痴活
第三章 傻长
第四章 闯荡
第五章 锻炼
第六章 拼斗
第七章 冲刺
第八章 登极
第九章 散群
第十章 天火
作家与作品
作家相册
作家手迹
著作目录
获奖记录
教育、烹调和艺术性◎蔺瑾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求生  牛儿落地拜四方,枪声突响  在“世界屋脊”的屋脊——青藏高原上的阿里地区之东,昆仑山之南,唐古拉山之西,冈底斯山之北,有一座阿陵山。这山的北面偏东方向,有一大片荒野寒漠。无数的皑皑雪峰,从四周远远地包围着这片寂静的荒原。默默寒漠,茫茫荒野。青灰色的天穹与铁黑色的地壳相接壤的白色合缝线上方,有一道巍然矗立、直指天穹、长有巨大锐角三角形乳白色石纹的陡峭岩壁。岩壁下面不远的地方,一大群“野牦牛”正分散在高山草甸中采食青草。它们大约有二百来头。其中三十来头正围成圈子在看什么。  ‘野牦牛”,这是现在的人混叫的。其实,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无论什么民族)都叫它们zong。在汉文中它本来写作“□”,并应简化为“□”的。  “呃儿——哦呃儿!”一头母粽被围在圈子当中。它侧卧在一片浅浅的草地上,正发出产犊分娩前的苦叫。  ‘突噜!”滴溜溜,闪悠悠,随着蒙蒙白雾般(那好似乳白色塑料薄膜做成的)那个水淋淋的大口袋的滚出,一头“□穷”——小野牦牛被抛到了大地上。地球上增添了一条生命。  围观的,陆续散开,走了。新的围观者,又来了,又走了。众目相视却谁也帮不了忙。  “呃儿”,“哦呃儿!”棕嬷(野牦牛妈妈)的声音像猪一样(当然,要大好多倍)。每叫一声,它便转过头去,伸长舌头,使劲舔那个乳白塑料袋似的胎包。它要帮助孩子尽快挣脱胎包,钻出来。  “呼啦啦……”蓝悠悠的天空上,突然闪过一片片“乌云”。  “扑扑簌簌!”灰白的草甸沙土与砾石上,蓦地落下来一群老鹰似的特大个儿乌鸦。浑身漆黑锃亮(或是老得毛尖发灰、羽丛灰黄)的乌鸦们,跳蹦着,奔跑着,扑着双翅,冲过来,争着去叼啄那还粘挂在棕穷屁股上的胞衣,要撕裂成碎块,以便分而食之。  “呜——卟、卟、卟——沙沙——”  一只,又一只。那一架架小飞机似的秃鹫、金雕和兀鹰从天而降,冲杀过来了。  胆小(也许正是聪明)的乌鸦们,蹦跶着,跳跃着,赶忙闪到一边。  鹰雕们围上去要啄那刚出生的粽穷……  “呼隆!”□嬷急了(胞衣还有那么多在孩子身上哩),它猛地撑起身子,四蹄一撑,四腿一硬,突地站了起来。  鹰雕鹫鸦们不禁吓了一大跳。它们飞着、扑着、跳着、蹦着……你挤我,我推你,颠了,踪了。它们向后退,再向后退去。  乖乖,这哪里是一头牛!这头粽嬷站起来,简直像是从地底下拱起来一座小山呀!如果是“□颇”呢,那就更高大了。  棕嬷微微颤抖着腿板上的肌腱,扫一眼周围那些“扁毛蠢货”,鼻里嗯哼嗡唔地哼哼着。直到把“扁毛”们哼出去老远,它才微微张开薄薄的“嘴唇”,像摄食地面上被风吹卷而来的一团“浮草”,轻轻咂住孩子身后的那爿胞衣,衔在嘴边上。它刚用舌尖几伸几卷,便把那半爿胞衣□成一团,然后,“啪”地吐了。(有经验的粽嬷早就吞来吃了!)秃鹫和鹰雕们立即扑上去,七扯八撕,顷刻之间便把那具胎衣撕裂成碎片,分而食之。站在周围的乌鸦们只好啄食着鹰鹫们撕扯时溅出来的那些星星点点碎渣和细末。  胎毛末干,浑身湿漉漉的粽穷,可不像妈妈那么紧张。初生动物的眼睛是天然近视的。它第一眼看见的是妈妈;第二眼看见的是那片高大的乳白色三角形岩壁的虚影;第三眼才瞥见那群秃头、毛顶、巨眼、黑亮、怪叫的“扁毛蠢货”……没有爱,也没有恨;既无所谓喜欢,也无所谓厌恶。它没有理睬那群异类。‘初生牛犊不畏虎”,哪里还在乎这些餐腥食腐的扁毛黑货与秃头之辈呢!  它再一次站起来,又跪了下去。于是,它挣扎着,侧过身子,转一个方向,又再一次站起来;膝一软,它“卟”地又跪了下去。  它反复着,站起来,又跪下去,再站起来……这头初出娘胎的□穷——小小的野牦牛,终于完成了初到世间的头一件大事:落地拜四方——向大自然的山野河川、天地、日月、草木、星辰,致以初生者最诚挚的见面礼。  “哧溜!”它拉出最后一泡胎胞屎,终于颤颤巍巍、抖抖索索地站起来了。  “哦呃儿!”它仰头看看碧蓝的天空,奶声稚气地叫出了第一声。  啊啧哪!这头站起来的初生粽穷,竟比一头犛牸的半岁摆摆一家牦牛的半岁牛犊还大哩!  粽嬷伸长舌头,横舔竖舐,清扫着孩子身上的污物与胎垢。当舔到腹下后胯时,它发现自己生的是个儿子———头未来的棕颇。  粽穷轻声哼叫着,仰头撅嘴,寻找着妈妈身子下的奶头,一口叼住不放,使劲吮吸起来……  ……

编辑推荐

  《中国动物文学大系》是对中国原创动物文学发展历史的回顾、梳理与总结,包括动物小说、动物散文等动物文学的主要样式,全面收录中国动物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是中国动物文学大规模的系统梳理与总结。  蔺瑾所著的《雪山王之死》为其中一册:它虽然是这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的冰峰雪岭之上辽阔土地中的雪山之王的王中之王,但也和大干世界里的一切芸芸众生一样,谁也逃不脱大自然无情的规律:一切生下来的都必将死去;一切活着的都必将归于死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雪山王之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