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凌小汐  页数:310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爱他,已有多年。从跑过十里山路去镇上投递一封信的痴狂年代开始。把他的诗句抄在洁白的纸笺上,彼时的等待,是最美的秘密,犹如邮递员单车轮子上沾带的露水与野花,卑微而清澈地香着。然后。我与欣欣站在湘江衡阳段的渡口,念他的诗歌。脚下是滔滔的江水,对岸是璀璨的灯火。被时光一点一点偷走青春,而我们毫不知情。再然后。在远方的城市生存。依然去买他的诗文集。异乡的星光,把乡愁照得泪光闪闪,我带着他的诗意,坐着斑驳的绿皮火车,经过无数的山川河流,回到现在居住的地方,漫漫进入庸常。现在。传说中是世界末日的一年。还说永恒多么渺茫。还有多少飞扬与感动,可与光影对峙。有些事,我怕来不及。在这个诗意日益空虚的时代,手书这种古老而浪漫的方式已经逐渐衰退。他不是古人,他是故人。所以,我给他写信。远比浪漫更沉重。在一个又一个的暗夜、黄昏,在时间的断层里,我与他对话。缅怀。念他有知。幽幽如诉。直到烟尘漫过浮生去。寻访他的过往。看他如何以一朵云彩渡劫而去。掠过命运的深厚浅薄,与人间、世事、情缘、福分,一一作别。他不懂得顺应生命圆满,只一心追寻情爱幻境。却亦不负任何人。把恩怨情缘写尽了,是偿还。像捡拾一堆破碎的梦呓,晶莹的,惆怅的,唏嘘的,古旧的,稚嫩的。伴着往事腐朽的味道,无数哀伤隐秘的因子,在视线之外簌簌飞飏。是。很多时刻,都是我一个人的自言自语。没有声音。用文字,用信笺,用最干净的方式,表达心中的不宜启齿。不因羞耻,只因郑重与私人。书写,最是温柔静默。落纸为信,不悔。有可循的印记。有证据确凿的力量。亦是一个自卑者夜色里的舞蹈,无须头顶灯光,无须台下掌声。如一场目光虔诚的默读,一回惊心动魄的暗恋。唯有文字,才是时间无法摧毁的纪念。无稀释,无寂灭。一个人,一份怀念,一个世界。我把这些字,写在风里,写在云端。或被人遇见。或被人记得。或被人遗忘。将从未有过的心境,涂抹在信笺上。愿你卸下所有苍茫的疲惫,相信深情与诗意。此隅可偏安。在文字里放纵,宛若少年。“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最后。愿世间有迹可循的情意,有信。是为序。

内容概要

  徐志摩,民国四大才子之首,被誉为“中国的雪莱”。他出生于江南望族,表弟为金庸,表外甥女为琼瑶。他少年荣宠,青年得意,与郁达夫同学,师从梁启超,与蒋百里、胡适为莫逆之交。他活得坦荡热烈,与鲁迅、郭沫若笔战,与泰戈尔、罗素结为一生知己。他的生命,以才华绽放,以爱为荣光,短短三十五载,却如烟花一样璀璨。
  这一本书,是写给徐志摩先生的彩虹信笺。七封信,七种颜色。以时间为脉络,作者别开生面地用颜色将徐志摩与文学的宿命因缘,与原配妻子张幼仪、红颜知己林徽因、交际名媛陆小曼的情爱纠葛,一一细腻区分,虔诚纪念。用最温柔的情愫,书写一代才子的传奇。

作者简介

  凌小汐。湘女。生于清秋。视文字为良人。爱着,写着,只为在春梦乍醒的光阴里,赴一场潮汐般的纪念。爱志摩已有十余载,此番呓语成书,是为青春的交代。尔后,但愿静水流深,以恋为念。

书籍目录

第一封信 绿色,生年
 古镇
 幽阶
 展翅
 赴美
 转念
第二封信 黄色,琥珀
 从文
 英伦
 初见
 深意
 挚友
 康桥
第三封信 蓝色,辗转
 清结
 徘徊
 飞飏
 新月
 波折
第四封信 紫色,浮生
 尘世
 震旦
 情缘
 投生
 孤旅
第五封信 红色,锦帛
 漫游
 挣扎
 晨副
 璧合
第六封信 黑色,幽谷
 上海
 裂隙
 放逐
 寻梦
第七封信 白色,飞翔
 破碎
 迷梦
 悲哀
 荣光
附录一 徐志摩经典语录
附录二 徐志摩诗歌精选
附录三 徐志摩年表

章节摘录

第一封信 绿色,生年志摩:此刻,我正坐在一盏青灯的花纹里,给你写信。做着世间最缱绻温柔的事情。这是第一封信,是绿色的。我的笔尖被秋意润泽,又被初冬的气息唤醒。嚓嚓向更深的冬意走近。唯情意是使命。就且让它,去描绘一段草尖上的扑蝶岁月。那是你生命中一节清澈的流年。像一枚绿色的种子,于多年前的冬天,在白墙黛瓦的江南小镇里,欣喜地探出头来。于是,新来流水不知处。于是,旧岁时光长青苔。而这个季节依然有迟迟不肯老去的苔衣,终会在某个温暖的冬日里,齐齐封住我的唇。然后,将此信笺盖上碧绿色的邮戳,朝着生年静处,投递。古镇 和蔼的春光, 充满了鸳鸯的池塘; 快辞别寂寞的梦乡, 来和我摸一会鱼儿,折一枝海棠。——《醒!醒!》这首诗便是召唤。志摩,你或许不知,江南亦是我心头的一个情结。江南小镇,多适合花下煎茶,柳下访陌。一页黛瓦或一块青石蕴藏的秘密,比三生的情缘更动人。顺手采一茎荷香,舀一把月光,随即就可入诗入酒,邻座软糯的吴语,焰火一般柔美幽凉。生养之地,是上天对你的第一次赐福。我只恨自己晚生了近百年。“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忆吹箫”,那是多少痴情人的梦。你是手把海棠的故人,袖中藏着春光与诗句。而此时,告别梦乡,我只能顺着你的诗意,沿着清越的欸乃之声,踏着一阶一阶的苔藓,向池塘里的鱼儿和鸳鸯问路,去你的小镇寻你。浙江。海宁。硖石小镇历史悠久,古时曾依次是四县县城,自唐永徽六年(655)县治南迁后,因东、西两山隔村而对,夹水迤逦,更名为“硖石”。硖河于镇中贯穿而过,又支流横生,便就有了棋子一般洒落的枕河人家,绿石小桥,长廊蔽日。开门可见河,倚窗可听船,一切自有迷人风韵。硖石保宁坊有一座四进深的老宅。宅内良木静婉,藤花绕墙,偶有虫鸣鸟语停驻檐角墙根,环境极为灵秀古幽。住的是富商徐申如一家。徐家在明正德年间就开始经商,到了徐申如这一代,已有多处产业,家境颇为殷实。1897年1月15日,徐夫人在北厢楼中产得一子。按族谱排列,取名章垿,字槱森,因为与申如先生同一生肖,又得名幼申,寓意父子血脉的延续和继承。幼申,彼时的你尚是无邪的婴孩,只会在锦缎中用透明的眼神观望周遭的富贵与荣宠。你的身边环绕着香甜的阳光、爱意、温暖,若说于人世还有任何的不可承受,亦会在你的面前,瞬间落地成灰。在你周岁之时,按照江南风俗,家中为你庆贺“啐盘之喜”。那一天,你的雕花小床前设有大案,摆满了各类物什:印章、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由你随意抓取,以此来预测你的前途和性情。申如先生注视着眼前的小小麟儿,严谨、期许、慈爱。而你的掌心还未来得及触碰任何一件物品,就被一位莽撞的僧人打断。僧人法号志恢,他闯入厢房,自称能摩骨算命,预知乾坤。他伸出枯瘦的手掌在你头上来回抚摩,目光炯然,喃喃而语。半晌,仅留下一句“此子日后必成大器”,即飘然而去。于是,申如先生给你取名志摩。他深信你日后可成大器,一如我深信佛性与诗性可以通灵。我们不懂得从薄薄的两个字里推算命运的流转变迁,但凡间事终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名字可以是一生的佑护,亦可以是一生的宿果。他希望你有天能为徐家光耀门楣,兴旺家业,可是多年以后,你新月诗人的名气,以及夹带的感情上的叛逆锋芒,还是偏离了他想要的方式,还是灼伤了他。而那时,你对此一无所知。是的,活得纯真简单多好,活得懵懂无知多好,像我们的童年一样。早上—太阳在山坡上笑,太阳在山坡上叫:—看羊的,你来吧,这里有粉嫩的草,鲜甜的料,好把你的老山羊,小山羊,喂个滚饱;小孩们你们也来吧,这里有大树,有石洞,有蚱蜢,有小鸟,快来捉一会盲藏,豁一个虎跳。中上—太阳在山腰里笑,太阳在山坳里叫:—游山的你们来吧,这里来望望天,望望田,消消遣,忘记你的心事,丢掉你的烦恼;叫化子们你们也来吧,这里来偎火热的太阳,胜如一件棉袄,还有香客的布施,岂不是好?晚上—太阳已经躲好,太阳已经去了:—野鬼们你们来吧,黑巍巍的星光,照着冷清清的庙,树林里有只猫头鹰,半天里有只九头鸟;来吧,来吧,一齐来吧,撞开你的顶头板,唱起你的追魂调,那边来了个和尚,快去耍他一个灵魂出窍!—《东山小曲》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童年是一首小诗,粉嫩、鲜美、欢快,写在日光照耀的山坡上,写在山羊奔跑的青草里,自有纯洁的小生灵笑着拍手为你唱和。大树、石洞、蚱蜢、小鸟、迷藏、虎跳、星光、猫头鹰、九头鸟……奏响属于你的东山小曲。唱着唱着,凉风就起来了,吹动你手里的纸风筝。风筝带着你的欢笑,飞过小桥古巷,飞过剪水的舟楫,飞过垂柳荫下莲子的醇香……那是属于你的乡村音籁,满是老时日的味道,真好。我想我亦应该去看看1907年的开智学堂。学堂是废除科举制度后,镇里开办的第一所学堂,与西寺相邻。那里古树森森,香火绕山,还有石洞幽幻奇绝。暮鼓晨钟悠悠飘扬在缥碧的穹天下,遥遥鼓荡耳膜,伫立山巅俯瞰小镇,正是“万室涌鱼鳞”。你性情聪慧、心思明朗,在那里读书,从师张树森先生,每年考试成绩都是第一。你写的一篇《论哥舒翰潼关之败》俨然已极具古文功底: “夫禄山甫叛,而河北二十四郡,望风瓦解,其势不可谓不盛,其锋不可谓不锐。乘胜渡河,鼓行而西,岂有以壮健勇猛之师,骤变而为羸弱顽皮之卒哉?其匿精锐以示弱,是冒顿饵汉高之奸谋也。若以为可败而轻之,适足以中其计耳,其不丧师辰辱国者鲜矣!”后来,我在郁达夫的文字里,瞧见过你少年时的模样。总感觉你身上有一种属于宗教的神秘爱怜。你戴金边眼镜,穿青布长衫,整洁的衣襟上蘸满墨汁的芬芳。阳光和书香像一双慈爱的大手,抚摩你的赤子之心。温雅清淡的山光水色,滋养着你的性灵。1910年春,你离开家乡进入杭州府一中学习。以每次期终考试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担任年级长。你入学不久,郁达夫便从嘉兴转学而来。多年后,郁达夫写到那段中学时光,不禁感慨万千。他说自己刚转学过来时像只缩在壳中的蜗牛,而你热情机灵,很快就和他成为了好友,一起淘气,一起吸引同学们的注意。他如是回忆对你的最初印象:“而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那个头大尾巴小,戴着金边近视眼镜的顽皮小孩,平时那样的不用功,那样的爱看小说—他平时拿在手里的总是一卷有光纸上印着石印细字的小本子—而考起来或作起文来却总是分数得得最多的一个。”1911年秋,辛亥革命爆发,学校被迫停课,学生们只能休学各自回家。虽然革命的浪潮很快平息,但那浪潮带来的冲击却深深地停留在了你的心里。复学后,你受梁启超先生的影响,开始关心国事、科学,并在文学方面呈现出了强烈的兴趣与惊人的天赋。你在校刊上发表文章,那篇《论小说与社会关系》洋洋洒洒千余字,亦伶俐,亦激扬,十足的性情,又十足的冷思,讨论如何以文字改良于民风,继而裨益于社会,像一首长长的警世诗,笔锋若刀,绝美而凌厉。重新开课后,你的友人郁达夫已经离开了诗意的南国,随着兄长去了遥远的日本。江南的日月星辰,作别的只是民谣一般的年岁。青山高,云水长,古石在青涩少年的眼中,一次又一次涨满碧绿的苔痕。雁鸣落在水乡,弥漫上层层的光影尘埃。而那相处半年的情谊,足以令你们一生怀想。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甚至在很年轻的时候引用过他的诗句,试图告诉别人,对于一些把握不住的情缘,真的可以无谓;告诉别人,无论岁月多么苍茫,我真的安然无恙。——白落梅这样的诗人这样的诗作,后世的写诗者怎能不尊之为楷模,奉之为圭臬?也正因此,我才说,写新诗而不心仪徐志摩者,如同不秉烛而夜行,临深渊而不知惊悚。——韩石山志摩的最动人的特点,是他那不可信的纯净的天真,对他的理想的愚诚,对艺术欣赏的认真,体会情感的切实,全是难能可贵到极点。——林徽因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胡适

编辑推荐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致徐志摩的七封信》编辑推荐:·承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口碑传颂,民国才子徐志摩最新传记清新出世,在最深情的表白与最缱绻的情感中再次带给读者阅读快感。·写给徐志摩的七封信:七封信,七种颜色,呈现徐志摩人生际遇的七种状态,从不同视角透视与见证诗人徐志摩爱、自由和美的一生。绿色,生年;黄色,琥珀;蓝色,辗转;紫色,浮生;红色,锦帛;黑色,幽谷;白色,飞翔……·安意如、白落梅、柴静、梁文道等一致推荐之作家。“史上最痴情、最美的徐志摩传记!”

名人推荐

市面上人物传记的种类很多,但大多都是像讲故事一样叙述人的一生,当然能把一个人的一生讲得令读者难忘是件技术活,古今中外好的人物传记不计其数。说到现在很博小资女、文青们喜爱的一个历史文人徐志摩读者绝不陌生,关于他的传记有很多版本,因为诗人离世的时间不算久远,所以相对权威的版本随便一点就有好几种。不过看多了传统意义的传记难免疲软,然而最近发现了一本和传统传记完全不同的小清新徐志摩传记,可以说形式之新颖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于人物传记的印象。    这本叫做《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致徐志摩的七封信》是由一个热爱文字同时又挚爱才子徐志摩的湖南女作家凌小汐所著。书中以七封颜色各异的情书细腻而温婉地阐述了一代才子的传奇人生,而绿、黄、蓝、紫、红、黑、白七种颜色分别代表着徐志摩人生际遇的不同状态。可以说这一大胆尝试在历史文人传记类里是前所未有的富于想象。    在我看来,作者凌小汐是个非常聪明的女子:首先作者对于徐志摩是有研究的,而且能写徐志摩的生平是一定要有自己的见地和深刻的体会;其次作者懂得避重就轻,非常清晰地知道如果拼严肃文学、拼对徐志摩的理解,她恐怕不如人,但若说对徐的热爱还是可以一写的。作者用她的温柔情怀和清风细雨般的笔触重新解读了严肃的正统文学,这在当今的文坛上还是十分别致的。    七封信中除了那些众人熟知的历史角色:把原配夫人张幼仪逼至墙角里的薄情郎、旷世才女林徽因心头的朱砂痣、京沪知名交际花陆小曼心里终身的绞痛、还有那传世之作《再别康桥》的作者……还有那些鲜为人知的事:看似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实则处于乱世之铮铮铁骨血气方刚的男儿、和发妻离婚纵有太多的不是饱受世人非议,然而如今在后人看来恐怕多了几分理解和认同的时候竟也感到心酸……。这些饱含情感的写给徐志摩的情书,是一种灵魂的碰撞,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当今的志摩粉丝和她的偶像跨越时空的深情和以及灵魂的追溯。同时,读罢整本书,作者对于徐志摩作品研究的功力可见一斑,她在叙写每个场景和片段时都能引用一首徐志摩的作品,既准确又能完全代表那时那地人物的心情,可以说每篇的诗歌引用是书的一个亮点。    最有趣的在我看来要数那个时代文人相轻的种种了,在这本《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致徐志摩的七封信》里虽没有你死我活的犀利措辞,却用温婉的语调阐述了徐志摩在文坛上和知名文人笔斗的过程而不失精彩。    总之,在我看来,这确是一本不同于以往且饶有风格的文人传记。——皮皮(致徐志摩的跨时空的七封情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7条)

 
 

  •   有关徐志摩的书在当当搜了一下,大都是诗集,诗集家里有很多,不想再买了,想找本传记看看。起先是被这本书的封面吸引了,然后对书名觉得很好奇,看目录和内容简介就更好奇了,致徐志摩的七封信?觉得很特别,不知道具体是怎样的内容。下单的时候,也很担心,万一内容是那种假大空的就白浪费钱了。
    没想到一收到书后一看,竟然有惊艳的感觉。
    首先是封面,和网上看到的一模一样,都是浅绿如初夏的颜色,很美很雅致。
    其次是版式,非常精致唯美,看得出颇为用心。
    最后是内容,平时看多了传统传记都觉得审美疲劳,而这本传记绝对让人眼前一亮。从情感上,看得出作者是极其热爱文字同时又挚爱才子徐志摩的。全文以七封信为导引,细腻而温婉地阐述了一代才子的传奇人生,而绿、黄、蓝、紫、红、黑、白七种颜色分别代表着徐志摩人生际遇的不同状态。这本书形式之新颖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传记的印象,很棒。而且,光是品读文字也有极大收获,可以丰富词汇量,这个是我写东西的短板。
    总之,看到这本书非常喜悦,非常喜欢。
  •   没有徐志摩的诗坛是寂寞的,没有懂得的人亦是寂寞的。
    所幸,常德,明月,一个牵念十载的女子写下了那些春天里的书信,一种颜色一种心情。
    待到月满江山的时候,她对“中国雪莱”的懂得亦如漫天雨花,清新中,淡淡的忧伤兀自盛开。
    不谈诗,不谈情,诗与情无非那些曾经刻骨铭心的岁月。
    即便不那么刻意谈诗说情,诗与情也不会离人们远去。
    幽兰操,鸣溪涧,假如有一天,志摩真的可以收到这些信,那是否会是新月派另一番广阔的天地。
    以己之思,尝人所疾。
    月亮是洁白的,白不过写信人的一双手。
    阅读,如同双目相对。
    只是容颜俊美,无法流传久远;
    只是声音好听,又无法一见钟情。
    然而小汐写给志摩的信,却是上苍格外的宠爱。
    一个容颜俊美的女子,字字珠玑。
    很难想象那些灵动的语言,像清晨透过窗棂的雨丝,薄如纱,幻如云。
    如果语言可以渗透,那么这些信便是一次次悄无声息的约会,不同的时空,同样的爱与忧愁。诗歌可以融化整个世界,而世界逃不过一座内心的城堡。
    诗人并不祈求那些懂得,但那双深邃孤独的眼睛总是久久得看着远方,远方,温情相许。
    一个可以默读这些文字流下眼泪的作者,也可以打动无数温存的心灵。
    因为你们都爱着这个世界上的真与美,都愿意为这些真与美不断叩问灵魂,从未停息。
    向真善美的人们致敬。
    向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与懂得致敬。
  •   作者饱含情感写给徐志摩的七封信,是一种灵魂的碰撞,我们能够看到一位现代的志摩粉丝对她的偶像——民国文艺青年徐志摩,跨越时空的深情和以及灵魂的追溯。挺有意思的一本书。文字风格不错,感觉比白落梅的书耐看。
  •   用两天的时间看完了整本书,最近很迷这类书,优美的文字让生活变得舒缓,心情愉悦。
    记得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如今的红尘俗世大都于功利上着眼,似乎无一处可以安放灵魂。可是有这样一个人,他生活在民国年间,几乎一生在诗意与爱情中辗转、彷徨。与他牵手起舞的女子,却几乎都是那个时代最有才华与美貌的佳人。这多愁善感的青年诗人,这西服革履的翩翩书生,就是人称中国“雪莱”的徐志摩。
    这本书的作者当是一位极爱文字的小女子,于夜深人静之时拨开了时光尘埃,目光轻抚那清瘦而浅笑着的志摩。趁着月光流水,花落缤纷,她大概还会轻轻吟咏着那些轻盈美妙的诗句: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我常常有种感觉,一个男作者如果愿为一个女子书写一生的传奇,如果一个女孩子愿为一个男人描画他的山河岁月,那么他(她)的潜意识里都会多少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缘由。这缘由,有某些身世的相知,某些灵犀的相通,某种无声的吸引,某种生命的交融。最终是相惜相重: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   说起民国,总会联想到很多声名显赫的大师,还有那几个风华绝代的女子。林徽因无疑便是其中一个。青涩时与一代才子徐志摩在康桥的绝世之恋,青春时与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的相敬如宾,成熟时与一代逻辑奇才金岳霖的心意相交,总会让人觉得这个女子是整个时代风华的注脚。这个女子的身上停留过很多的目光,也牵扯出很多的故事,时光流逝,那温婉诗意的名字至今仍萦绕在很多文艺青年的心头。作者通过诗意的语言描摹着这个女子的绝代风华,也描绘着那个时代的风起云涌,让人倾心,也让人喟叹良久。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这个书名是一代才子徐志摩的一句名诗,其实纵观凌小汐的这部书,其实也已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了,在作者的叙述中,那种温柔,那种对一代才子倾慕与眷念的感觉,何尝不是相识于茫茫红尘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情感啊!
  •   徐志摩是那个时代特立独行的一叶枫,他似火热情,冲动、自我、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因为他对张幼仪的绝情我怨他,因为他对林徽因的痴情我怜他,因为他对陆小曼的纵情我怪他……而他,默默含笑离去,从不闻世间如何评论,只做真正的自己。要了解徐志摩,此书可以一读。
  •   因为同事看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就一定要买一本徐志摩好配套。但她说没那本书写的好,总体还是不错
  •   作者文笔真好,而且情感真挚。作者真可以说是徐志摩的隔世知音。一个表情虔诚的女子,与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他们即使在隔代的碰撞中,也必定会撞击出那些灿烂的思想火花。这些无关情爱与眷念,无关风月,但自有惺惺相惜的知己感。
  •   买这本书,完全是缘于书名。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书名真的很美,很有诗意。
    对于徐志摩,看过的资料比较多,他的很多事情已经耳熟能详。所以对书的内容原本没有太大的期望值。但收到书后却被文字深深吸引,我想作者必定是一个江南女子,不然何以有那般灵秀而诗意的文字。于是我看到的是一个灵秀女子在用婉约、诗意的文字在描摹一个诗意潇洒的男子,然后深深被打动,被感动。
  •   喜欢凌小汐的文风,如水般静静流淌的文字,饱含了对徐志摩虔诚的仰慕,让读者在故事里行走于志摩诗意的人生画卷。赞一个!
  •   从这本书的立意来看,作者是非常聪明的:第一,作者对徐志摩是有研究的,而且能写徐志摩的生平是一定要有自己的见地和深刻的体会;第二,作者懂得避重就轻,非常清晰地知道如果拼严肃文学、拼对徐志摩的理解,她恐怕不如人,但若说对徐的热爱还是可以一写的。
    整部书的最大特色,是用温柔情怀和清风细雨般的笔触重新解读了严肃的正统文学,这在解读徐志摩的文学书中还是十分别致的。
  •   最终,徐志摩累了,他对陆小曼的爱,似乎再也不如原先那样饱满。所以,他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的句子:“最容易化最难化的是一样东西——女人的心;过去的日子只当得一堆灰,烧透的灰,字迹都不见一个。”有人说,徐志摩是因爱而生的。爱是他灵魂的全部滋养与灵感的全部动力。看来的确如此。现在,他与陆小曼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于是,他倦了。
  •   徐志摩,痴情亦绝情。他为林徽因置一切于不顾,痴情至极;却又抛弃布衣夫妻,亦是绝情至极。或许每个人都如此,若要钟情于一人,不离不弃,必然要上了许许多多其他的人——试问:世间哪得双全法?
  •   作者的文笔很轻灵很优美很细腻,书中也附有徐志摩的诗歌 ,作者写到了从徐志摩的生平,以及与三个女人的缘分与感情,以及一生的贡献:新诗,与国外学者的交流等。个人觉得看了这本书的人都会喜欢徐志摩的吧,至少他不是我们平时想象的那个风流没有责任心的样子。
  •   以书信的方式来写传记,题材新颖,同时拉近了人们与素常看来恍若在云端的诗人徐志摩的距离,亲切、家常而且有亲和力。
  •   遥想当年,徐志摩学成回国,创立新月派,一心怀着自己那单纯的信仰在祖国播撒爱、自由和美的种子。到了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应该回过头来,再细细品读徐志摩,重拾那些被战乱和贫困所湮没的精神财富。如果有一天,世人挥一挥衣袖,共赏一片云彩,那该多好啊!
  •   “我爱他,不爱他,都是因为这香气。”爱徐志摩,爱他的热烈的浪漫,恨徐志摩,恨他缺少冷静的哲思。或许正因为徐志摩少了鲁迅冰山似的冷酷与理性,而在“残缺”中成就了他的另一种“完美”。
  •   原先在看林徽因传时就想买本徐志摩传来看看了,这本写的不错~~~~
  •   陈年的感情,是陈年的酒,坛子一开,便有化不开的浓香。徐志摩把自己的心浸在这阵香里。据说,那时的林徽因居住的北总布胡同三号,俨然成了徐志摩的第二个家。林徽因与梁思成待他如上宾,而徐志摩也经常在这里过夜。而这里,也是让一向温婉的冰心难得写下讽刺文章的“太太的客厅”。
  •   一直听徐志摩很有才气,可是怎么有才气法,却不知道,通过本书,有了较深刻的了解,感谢作者在这年出了这么一本具有纪念意义的书。
  •   “提起“民国”,印象里总有一股烟草气息弥漫在那个时代空气里,呛人。那时的知识分子,跃马横刀,在这个古老而庞大国家的转型时期里,面对残酷现实,挥动他们的犀利的笔刀。刀光下,变革与热血便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因此,我很难想到,那个时代也曾是徐志摩生活的年代。因为当他身边的朋友,乃至对手都手持刀剑时,他偏偏捧着鲜花,在那股弥漫烟草气息的空气里,散发着不合时宜的淡淡香气”
  •   其实陆小曼不是不争气。想她小时候贪玩,不肯学,后来父亲狠狠给了她一耳光。那次,她没有哭闹,只是从此以后开始发愤,终成一代才女。那次,她或许并不是对学问有多大热情,或许也不过是想证明自己若是想学也定然不会比别人差。那年她有心力证明,但这一次,不知为何,她却再也振作不起精神。因为这病弱的身子?因为鸦片?还是因为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她说,她心冷得如灰一样,对于无论何事都没有希望。也许,陆小曼和徐志摩一样,从浪漫幻想的云端直直落入了生活的泥潭中。人们总说徐志摩因陆小曼沉沦,可陆小曼又何尝不是因徐志摩给她的希望太美好,这才离开原来的生活,随着他走近对浪漫的期望里,最后一样困在现实里不可自拔呢?
  •   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这是徐志摩的单纯的理想主义,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他要发抒,他要歌吟,因此,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也就构成了他这期诗歌的重要内容。
  •   遗产热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我们讲遗产的原真性,注重遗产的原生态背景。徐志摩诗歌本身可作为我们一笔宝贵的“遗产”,更应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研究,便能更深的体会到诗歌的情谊了。
  •   让人又爱又恨的徐志摩,这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   这本书的包装不错,送货也快。
    读罢整本书,感觉作者对于徐志摩作品研究的功力可见一斑,她在叙写每个场景和片段时都能引用一首徐志摩的作品,既准确又能完全代表那时那地人物的心情,可以说每篇的诗歌引用是书的一个亮点。
  •   整本书好像还行,挺客观的,给我们一个追求自由、爱的诗人的模糊形象,想要再深入了解徐志摩,可以将他的人生分阶段,然后读每个阶段的作品。
  •   对徐志摩一生的叙述,文字有点小清新,喜欢!
  •   因为“再别康桥”对徐志摩产生了兴趣而买了这本书,书写的美,书中的人物让人伤感。
  •   这里风光依旧,康河的水,依旧柔波荡漾;河底的水草,仿佛从未改变过它的模样。河上升起的轻雾,将远山渲染成写意的水墨,那些黄绿相错的浓淡,便轻轻晕开了轻柔的妙意。空灵的晚风将夕阳揉碎在行人悠闲的步间,点滴的光影便跳荡着向前。徐志摩静静坐在康河岸边柔软的草甸上,寂寂的眼神凝对着岸上招摇的垂柳。它曼妙的枝条,正轻抚康河静静的水流。他的眼,随着河水的鳞光穿过三环洞桥,皱起细腻的波纹。
  •   看完对徐志摩有个新的评价,感触很深
  •   因为喜欢徐志摩的诗歌,所以想了解关于徐的一切。收到后翻了一下,很柔美的
  •   书质量很好,内容也很丰富了,唯一不足就是没有徐志摩的图片或者照片,全书都是文字,难免让人想看看图片。
  •   不喜欢徐志摩,但是他的文字还是值得看看的
  •   文笔诗意,仿佛与作者一起看着浪漫的徐志摩
  •   相对其他描写徐志摩的书更喜欢这本多一点,不错
  •   徐志摩所有的书我都喜欢。
  •   内容很不错,很用心的一本书。了解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徐志摩。遗憾的是,字体有些不理想。
  •   字确实唯美,不过想要更近一步了解徐志摩的话,可以考虑换本书看。。。也可以考虑两本结合着看,应该也别有一番韵味吧!!!呵呵。。。
  •   徐志摩
  •   80年来,第一次如此接近徐志摩
  •   从女人的角度看徐志摩,笔调真是优美,评这样浪漫的男子真是绝配。
  •   看了这个了 我才明白 徐志摩不是我以前理解的那种文弱书生
  •   一直以来都非常爱看民国时期的人物传记。了解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才子才女们,读后欲罢不能,值得珍藏!
  •   如果说这是一本名人传记,还不如说是一本优美散文集。人物的生平故事篇幅很少,甚至可以忽略一笔带过,中间夹杂的更多是作者本人的感情,对林徽因其人、其所经历的事、所遇到的人的感情。抒情过于浓重,主管色彩很浓。原本觉得会是一本晦涩、不具可读性的普通著作。但阅读后,才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白落梅以其纯青的文笔,夹叙夹议的行文风格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没有做作,更没有矫情。每一个片段都能独立开来,发人深思,耐人咀嚼。我沉醉了
  •   值得一看的书,很有灵气的文字。以信的方式写,别具一格,可知作者慧心。
  •   最美的文字最真的情感
  •   这本小资类的书,我感觉还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在里面。但是,我还是想说这类书不要出那么多了。市面上蒙着散文面纱的小资类的书,越来越多,有的写的实在看不下去。买书时就很犯难,哪本好不好,不能都买回家再鉴别吧?如果实在不行,就只能买传统传记了,至少不那么扯淡。
  •   散文般的文字把整本书写得像个沐浴在江南烟雨的女子 柔情 深刻
  •   细细阅读这一份份信,让我沈醉!
  •   全书用细腻的文字描写了志摩的一生,文字很美,值得细读
  •   真的很值得看的一本书,除了外封面好看,里面的内容也很丰富。看了一半有多了,真的是爱不惜手啊!!!值得推荐给朋友们看喔!!!我个人觉得书的内容都很精简,但都挑起了人心中对爱情、友情、亲情的爱护。
  •   感觉这本书最大的有点就是语言十分优美,但在人物性格的塑造和生平的叙述上感觉还是有所欠缺,而且作者加了很多自己的人生感悟进去,感觉不够客观
  •   无论父母、朋友、爱人,只要你们安好,我永远就是开心。
  •   爱,能做到表面如此安静,心中却是那般淋漓尽致,也是一种境界。
    文字很美。
  •   文字优美,虽然是本人物传记,更像一本散文哦。
  •   这本传记虽然不像其他传记那样对主人公的生平事迹叙述翔实,但字里行间的赞赏与倾慕却时刻让我们产生一种共鸣。
  •   作者过多的添加了自己的个人感情,不像个传记!
  •   书的纸质还不错,作者的文笔细腻,写的很好。
  •   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对于普遍人生百物充满热情,志摩认真的诗情,绝不含有任何矫伪,他那种痴,那种孩子似的天真实能令人惊讶。
  •   好爱呀!!!!!!!!!111
  •   很爱看,好书
  •   很喜欢这本书。
    文字优美。封面也很唯美的。
    质量很好哦。虽然第一次买时发货发错了。
  •   这本书看见封面就有几分的喜欢 尤其看过封面的那首小诗更是惊喜至极 一定会认真的将其读完的 争取再写些感触出来
  •   这本书的语言太唯美、浪漫,看着让人舍不得往下看,怕看完了,感觉就消失了,现在利益熏熏的社会里,这么唯美的爱情真是可遇不可求,已婚的守住那份责任,未婚的掺杂了很多现实的味道,这本书仿佛带着你到了另一个纯净的世界,让人不禁也渴望一份干净的感情!
  •   不错的一本书这个价格,对上这本书,书纸质尚可,应该为正版。 封面很喜欢。
    里面文字 细腻优雅, 次可闲暇阅读以资情调。 不错。
  •   作者写的不错,看后对书的主人公很有感觉。
  •   文字写的好美,我的偶像,很开心
  •   徐先生文如其人,潇洒,浪漫!最后还是被情所困!一生该怎么样才算幸福呢,难懂!
  •   细腻且清新
  •   作者写的内容比较抒情,很好,给力!~~~
  •   这个周末有着落了书的包装很仔细,经检测,是正版!==
    在单位忙里偷闲看了几篇,文字很细腻,心顿时就安静了的感觉。
    于是决定,
    这个周末的午后,捧一杯花茶,再来细细品味。。。
    想想都觉得很小资的感觉*_*
  •   好喜欢好喜欢~~~\(≧▽≦)/~
    借同学的看了一下就被文字吸引了。好美,好舒服。
    现在还在阅读哦~喜欢
  •   很细腻的情感!
  •   作者的文笔,情感的描述,书中的人物,皆有灵性,皆让人心向往之。
  •   好喜欢。写得真好。我还要买一本送给我姐姐。
  •   柔软细腻的文字,在秋日的下午品尝这些文字,心会变得更加温暖柔和。
  •   在当当网上看到书名的时候觉得书名很美,书拿到手之后更喜欢里面的文字,在上班的途中看完了此书,文字优美。值得推荐。
  •   世间变幻,人来人往,匆匆一介过客;
    时过境迁,缘起缘灭,念念一抹情愫。
  •   喜欢这本书从头开始的感觉 文字里的唯美 很喜欢
  •   刚收到就忍不住打开来看,越看越爱不释手,很好的书,推荐
  •   书面很美,名字也很美,但内容是在不咋地,感觉作者在堆砌文字,无病呻吟。
  •   诗人,,感受诗意的气息
  •   书美文美人,包装,文字都很精致,正要细细品读~
  •   很想要这本书了,这次终于到手了。书质量不错,真是物美价廉。作者的文笔也是很不错的,如果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买一本回家看看。
  •   同学说很好,半价买的很实惠。
  •   时光如水,总是无言。字倒还是喜欢的,清清爽爽的干净。书没什么理性学术的分析,只是作者个人感性的认知,看个人喜欢哦~~
  •   里面的文字很美 很喜欢
  •   文字也太美丽了,读完后人都是暖的。
  •   包装和内容都很好哦,文字很优美.
  •   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顺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   很喜欢书中透出的淡淡的忧伤
  •   名字很美,更喜欢书中的墨香
  •   作者有文采,值得一读!
  •   翻了几页,作者本身的感情抒发较多,文笔有点莺声燕语的感觉
  •   书可以。。。。还没看。。。。。
  •   很喜欢多读些书,有益。
  •   还没看,不过包装真的很严实,而且书的封面也是超喜欢的
  •   看完后再来评价,过不现在感觉不错,谢谢赠的书,呵呵,下次还会来买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