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阳明到曹雪芹

出版时间:1999-11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潘运告  页数:501  字数:3612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从王阳明写到曹雪芹。
阳明心学所建立的一些基本思想理论原则,如“致良知”注重人的主体意识,注重发扬人的主体人格精神,从而激扬起反程朱理学的假道学,反凡事都要到先儒经典里找注脚依据的奴儒风气的思想;如关于“喜怒哀惧爱恶欲之七情”“俱是人心合有的”,只要“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的论述,为人们提供了反对程朱理学“存天理,去人欲”的思想武器;如关于“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的论述,由此而建立起早期的人人平等的思想,致使其弟子外出能“见满街都是圣人”。这些在当时都是与程朱理学对立的崭新的思想,以此而形成了一股新思潮,相继出现了一大批为后世所崇敬的思想家和文学艺术家。
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用满怀激情塑造了贾宝玉这一崭新的人物形象,寄托了某些理想和希望。贾宝玉说“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把《四书》以外的汉宋儒,特别是程朱理学都划入了“杜撰的”,不足为训的。

作者简介

潘运告,笔名云告、老水番、水米田、桂第子等。湖南永州人,生于1933年,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曾在部队任文化教员、国防工厂任秘书科长,先后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和岳麓书社任编辑、《美育》编辑部主任、编辑室主任、社长,职称编审。在编书之余,写有文艺短评、美学短论和书评100余篇1
0多万字,发表论文30多篇20多万字,撰写美学史著作一种。1993年退休,在家读书著书以自娱。著有美学史一种,美学文艺短论集一种,l丰编中国书画论丛书并自注释16种400多万字,在此基础上选编历代书画论4册约200万字。整理古典小说三种等。

书籍目录

再版序 ○○一
自序 ○○四
绪论 ○○一
[上篇]明清早期启蒙思潮的发端与发展
第一章 王阳明,明清早期启蒙思潮的先导 ○一五
第二章 王艮,走向近代思想转型的先驱 ○三○
第三章 何心隐,挣脱名教羁络的勇士 ○四四
第四章 焦竑,一位博学而激进的学者 ○五八
第五章 李贽,批判儒家纲常名教的英勇闯将 ○七四
附 李贽的美学思想 ○九二
[中篇(上)]晚明文艺思潮的杰出人物
第一章 徐渭,明清文艺思潮的先驱 一一一
第二章 汤显祖,主情的伟大戏曲家 一二五
附 论汤显祖的美学思想 一三八
第三章 袁宏道,公安派的主将 一四九
附 袁宏道的美学思想 一六五
[中篇(中)]明末清初文艺思潮的杰出人物
第一章 冯梦龙,主情的通俗文学家 一八一
第二章 张岱,明清之际的散文家和学者 一九五
第三章 傅山,明清之际的著名思想家 二一五
附自然人性论是傅家思想的核心 三三二
也谈傅山与船山 二四四
[中篇(下)]清前期文艺思潮杰出人物
第一章 洪舁与孔尚任,清初两位杰出戏曲家 二五九
第二章 蒲松龄,清初杰出的文学家 二七五
第三章 吴敬梓,杰出的讽刺文学家 二九一
第四章 曹雪芹,伟大的文学家 三○四
附 《红楼梦》的思想倾向 三二○
[下篇]明清文艺思潮的几种表现形态
第一章 明清文学中的艳情小说 三三三
第二章 举世传诵的明代民歌 三四八
第三章 不拘格套的明清小品 三六○
第四章 从《四声猿》到《桃花扇》的戏曲 三七八
第五章 从徐渭到李渔的曲论 三九三
第六章 从李贽到脂砚斋的小说评点 四○九
附 竟陵派诗论的美学思想 四三一
第七章 从袁宏道到袁枚的诗论 四四五
附 金圣叹评点《水浒》的近代思想特征 四六三
第八章 从徐渭到郑燮的画论 四八○
附 再谈儒家正统的阴影 四九六

章节摘录

  务使人人获所而后已  王艮终其一生,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是他“务使人人获所而后已”的平民意识。这一意识,在他受业于王阳明之前就已强烈地存在。其弟子徐樾《王心斋别传》记载他29岁时悟道的情形:  一夜,梦天坠压,万姓惊号,奋身以手支天而起,见日月星辰,殒乱次第,整顿如初,民相欢呼拜谢。觉则汗淋沾席,起坐,顿觉万物一体,视宇宙内一人一物不得其所,恻然思有以救之,与物无间。而前者浑然不二于日用者,今则自得而自喻也。1  这种悟道,虽然带有宗教神秘色彩,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记载王艮早年悟道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王阳明到曹雪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