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临床手药手册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何清湖,周慎 总主编,旷惠桃,谭元生 主编  页数:822  

内容概要

  中药是在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包括三个方面:①传统中药药性理论标识药性。②中医药学功效主治术语标识药物的功效主治。③药物配合使用时,按照中药七情和合、方剂君臣佐使关系进行调剂,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符合这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称为中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用单味中药(又称单方)治病的占少数,大部分是用两味以上的中药组成复方治病。因此,从药物组成上可将中药学体系分为单方和复方两个部分,后者又称为方剂学,而实际上中药是方剂的组成单元,方剂是中药的组合应用,两者密不可分。  西药是在现代医药学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其特征包括三个方面:①以药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表述药物性能。②以医学功效主治术语表述药物功效与适应证。③药物配合使用时,根据药物同用是否产生物理、化学变化,或药物之间是否产生拮抗和协同作用而定。具有以上三点基本内容的药物称为西药。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四节 阻塞性肺气肿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第六节 支气管扩张 第七节 肺炎 第八节 肺脓肿 第九节 肺结核 第十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第十一节 特发性肺纤维化第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 第二节 心律失常 第三节 心脏骤停 第四节 心脏瓣膜病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冠心病心绞痛  二、心肌梗死 第六节 原发性高血压 第七节 肺栓塞和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八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九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十节 梅毒性心脏血管病 第十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 第十二节 多发性大动脉炎 第十三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反流性食管炎 第二节 食管癌 第三节 急性胃炎 第四节 慢性胃炎 第五节 消化性溃疡 第六节 胃癌 第七节 克罗恩病 第八节 溃疡性结肠炎 第九节 肝硬化 第十节 肝性脑病 第十一节 急性胆囊炎 第十二节 慢性胆囊炎 第十三节 胆石病 第十四节 急性胰腺炎 第十五节 慢性胰腺炎 第十六节 原发性肝癌第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盂肾炎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第四节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第五节 肾病综合征 第六节 IgA肾病 第七节 急性间质性肾炎 第八节 慢性间质性肾炎 第九节 肾结石 第十节 狼疮性肾炎 第十一节 过敏性紫癜肾炎 第十二节 糖尿病肾病 第十三节 急性肾衰竭 第十四节 慢性肾衰竭第五章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 第一节 贫血  一、缺铁性贫血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二节 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 第三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第四节 急性白血病 第五节 慢性白血病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第六节 淋巴瘤 第七节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八节 过敏性紫癜 第九节 多发性骨髓瘤 第十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第六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一节 成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第二节 尿崩症 第三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四节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第五节 皮质醇增多症 第六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 第七节 亚急性甲状腺炎 第八节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第九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十节 弥漫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十一节 嗜铬细胞瘤第七章 新陈代谢疾病 第一节 糖尿病 第二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第三节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第四节 低血糖症 第五节 高脂蛋白血症 第六节 肥胖症 第七节 痛风 第八节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九节 酸碱平衡失常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 第一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三节 风湿热 第四节 系统性硬化症 第五节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 第六节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第七节 干燥综合征 第八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九节 白塞病 第十节 雷诺病及雷诺现象 第十一节 成人斯蒂尔病 第十二节 骨关节炎 第十三节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第十四节 颈椎病 第十五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 脑出血 第二节 脑血栓形成 第三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四节 癫痫 第五节 病毒性脑膜炎 第六节 偏头痛 第七节 三叉神经痛 第八节 面神经炎 第九节 帕金森病 第十节 运动神经元病 第十一节 重症肌无力 第十二节 老年性痴呆 第十三节 神经症 第十四节 睡眠障碍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我国多次的死因调查结果表明,呼吸系统疾病在农村一直处于第1位,在城市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居第3位或第4位。生存环境恶化和大气污染的加重、吸烟等不良性习惯的滋长、社会人群结构的老龄化等多种因素,正在逐渐地改变着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谱分布。支气管哮喘近年呈现出增高的趋势,肺癌发病率的年递增率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过去较少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也明显增多,更应引起注意的是,虽然各种新的抗菌药物不断问世,但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有增无减。呼吸病,中医常称之肺系疾病。一般包括感冒、肺热病、哮喘、肺胀、肺痈、肺痿、肺痨、咯血等病范畴,是指外邪侵袭肺卫,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或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肺脏虚弱;加之饮食、七情、劳倦等因素,肺气失于宣降,水道不利,而表现为咳嗽、咯痰、气喘,甚至喘息不得平卧、心悸气短、唇舌青紫等症状,并可累及其他脏腑一类疾病的总称。用药思路目前国内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以西医治疗为主,但仍有许多临床问题没有解决。比如滥用抗生素导致普遍耐药,是呼吸内科棘手的问题。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对呼吸系统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相当一部分呼吸系统疾病,能取到较好的效果。目前,无论在西医界,还是在中医界,越来越多的呼吸科专家临床经验证明,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取长补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效。1.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结合用药西医对于疾病的诊断,一般依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某个疾病,再决定用药。而中医则根据患者的证、舌、脉,综合分析,得出当时一个证型,再考虑理、法、方、药。通过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更能够把握这个疾病的特点,使治疗更有针对性,收到较好疗效。

编辑推荐

《中西医临床用药手册:内科分册》:中西医结合安全有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西医临床手药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难得的好书,中西结合,病种也比较齐全,对临床医生很有帮助!价廉物美,值得购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