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中医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作者:黎镇华 著  页数:174  

前言

  我有幸学习和从业中医,常年在诊室给人看病,曾获得过意想不到的良好疗效,受到病人的称赞,甚至被誉为“华佗再世”、“妙手神医”。仔细品味,我深切地体会到这不是个人有多高明,而是中医药的“神奇”。  当某个病人无可奈何地走进我的诊室时,他是多么殷切地期望着疗效“神奇”啊!也许,他饱受了疾病的痛苦,还有奔波于大医院之间时的劳苦。历经折腾,费钱费力,病不见好,这才想到要来看中医,常常是抱着试一试,碰碰运气的心态而来,如果一试就灵,药到病除,效如桴鼓,那么,他的心中就会充满了感激,还充满了“神奇”感。  然而,我心里明白:“神奇”的疗效,并非每个人都能获得。但可以肯定,确实有许多疾病,西医治不了,但中医的疗效好。  其实,在中医药的“神奇”里,隐藏的是科学。如果没有科学,哪里会有神奇?!毫无疑问,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神奇”中医到科学.中医,这是历史与逻辑的必然。  远在2000年以前,中医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中医才会代代相承,名医辈出,不断地创造出治病的“神奇”。  我国古代第一位进入正史的医生,如能见微知著、“起死回生”的扁鹊;首创辨证论治法则,善治伤寒大病,被誉为“医圣”的张仲景;创五禽戏法和麻沸散,早在1000多年以前就能开腹破肚而治病的华佗;医德高尚,善于养生和治病,享年102岁,被誉为“药王”的孙思邈。

内容概要

我有幸学习和从业中医,常年在诊室给人看病,曾获得过意想不到的良好疗效,受到病人的称赞,甚至被誉为“华佗再世”、“妙手神医”。仔细品味,我深切地体会到这不是个人有多高明,而是中医药的“神奇”。

书籍目录

第1章 生命的主体 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内流通的物质能量信息 人体的无线信息网络 第2章 疾病的原因 健康与疾病的基本含义  生活与环境中的可致病因素 病人体内产生的病理因素 先天遗传与易感第3章 病理的关键 疾病的2种本质和3个基本概念 证候、证据与证型 “证”的基本构成 “证”的演变规律 第4章 诊病的诀窍 病情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辨证求因  辨证定位 得出诊断结论 预测病情变化 第5章 治病的技巧 模拟环境 因势利导 调整体质 妙开中药 巧用银针 名医经验 第6章 养生的法则 把握阴阳 起居有常 饮食有节 不妄作劳 恬淡虚无 第7章 顽疾的消除 扶助正气 减轻压力 疏通血脉 改善营养 第8章 健康长寿的要诀 不当医盲 注重养生 未病知防 已病不慌结语 科学中医

章节摘录

  就是普通百姓,对于体内的脏腑器官也多少有所了解。大家谁都看过杀猪宰羊,谁都吃过动物的内脏。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要了解动物的内脏器官,就能联想到人体的内脏器官。  显然,中医所讲的“脏腑”器质,就是体内相应的脏器。古今的理解,中西医的理解,都是一致的,这是明确肯定的。  而中医所讲的“脏腑”功能又是什么呢?  中医在尸体解剖时,凭肉眼观察某个脏器,是看不出它有什么功能的。比如一具肝脏,黑红黑红的两叶,附着一个胆囊,重约1千克,你能看出它的功能吗?绝对看不出。脱离人体的器官,是完全不可能直观地看出它有何功能的。  在科学技术原始落后的古代,中医无法进行精细解剖和生理学实验,也无法直观地看出体内脏腑器官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就只有通过观察人体的生命现象和生理功能,然后来认定各“脏腑”的功能。  于是,中医在医疗实践中广泛观察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及其与生活环境诸因素的关联,对人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宏观综合归类。中医把人体各方面生理功能统归为五大类十余小类,就用“五脏六腑”的名称作为标示,从而规定它们为各“脏腑”的功能。  说到这里,问题就清楚了。原来,“脏腑”的器质是指体内相应的解剖脏器,而“脏腑”的功能则是指以该脏名称为标示的人体的某一类生理功能。例如,“肾”的器质是指位于腰部脊柱两侧的肾脏,但“肾”的功能则不限于肾脏的功能,而是以“肾”的名称标示人体的一类功能,它主要包括人的泌尿生殖功能,部分的水液代谢、血液化生与生长发育功能,还有一部分基础性的全身调节控制功能。前面提到的“。肾不纳气”的病例,并不是说他的肾脏有病变,而是说他的那一部分基础性的全身调节控制功能出了问题。这种调控方面的紊乱,才是他久病咳喘的症结所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品味中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但有些许不实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