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短篇小说

出版时间:2005-7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意)萨凯蒂  页数:337  字数:260000  译者:吕同六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意大利短篇小说有着悠久、辉煌的传统,呈现出纷繁多姿的风貌。 在中古时期,当意大利城市文学获得发展的时候,便出现了一些叙事传奇作品。这样的散文故事,到13世纪已经成为一种很流行的文学体裁。《古代故事百篇》、《七个智者的故事》,是这一时期比较优秀的作品。它们以民间流传的故事,或法国骑士传奇,或东方故事为素材,由佚名作者改编,在流传过程中,为了适应市民的趣味,经过不断的再创作,逐渐具有了比较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吸引公众的艺术形式。这些故事篇幅短小,情节凝练,叙述朴实,语言生动,而且,每一则故事都蕴含了道德教诲。它们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的重要体裁??短篇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基础。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短篇小说便闪射出夺目的光辉,涌现出优秀的短篇小说家群体。薄卡丘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薄卡丘的代表作《十日谈》以故事会的形式,采用框形的结构,塑造了不同阶层、三教九流、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展示了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抒发了文艺复兴初期的自由思想,成为一部思想上、艺术上和语言风格上都很新颖、完美的作品。《十日谈》开创了短篇小说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影响,为意大利和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薄卡丘之后,意大利先后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他们犹如灿烂的群星,照耀着意大利文坛。萨凯蒂是继薄卡丘之后意大利又一位短篇小说大师。 弗朗科?萨凯蒂 (Franco Sacchetti,1332?1400),出生于佛罗伦萨的商人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成年后遵从父亲的意愿从商。后来,又弃商从政,担任过佛罗伦萨共和国的一些重要职务,并多次受命出使其它城邦,得以周游各地,阅历人生。 萨凯蒂的文学活动大约始于1350年,正值彼特拉克、薄卡丘的文学创作活动为意大利文学缔造了欣欣向荣的局面的时期。他受彼特拉克的影响,开始写作诗歌。他的诗作题材和形式相当广泛,有抒情诗、叙事诗、政治诗、伦理诗、狩猎歌等,大多采用十四行诗、短歌的形式。它们继承文艺复兴初期诗歌的传统,歌颂爱情,充满热爱生活,懂憬幸福的情趣,风格清新、自然。这些诗歌都收入《萨凯蒂诗集》。他还出版过散文教诲作品和《书信》。后来他转而创作短篇小说。 《故事三百篇》是萨凯蒂最重要的作品,1385年左右开始构思,其中大部分写于1392至1397年间,但流传下来的仅223篇,有一些是残存的片段。他的短篇小说描写受到薄卡丘的影响。作者在“自序”中说,这些故事的素材采自日常生活或民间传说,都系作者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趣事、奇遇。故事中的人物全是普通的市民、手工艺者、民间艺人、小丑、仆役。萨凯蒂热情歌颂这些虽然出身低贱,但有着许多美德,聪明、善良、豁达、明智的下层人民,或抨击君主的专横、愚蠢,或挖苦富贾的贪婪、冷酷,或讽刺僧侣的伪善、龌龊,或_嘲弄各种丑恶的人和事。《故事三百篇》生动地描写了十四世纪佛罗伦萨的风尚习俗和生活环境,勾勒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经济、精神生活画面。作品中洋溢的强烈的反教会的民主思想,人的高贵不决定于他的出身与地位,而在于他的才能和品德的观念,都抒发了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萨凯蒂认为,文学是教诲和醒世的手段域颇有建树。他曾注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贺拉斯的《诗艺》,又先后发表了论传奇体叙事诗、悲剧、喜剧的著作,批驳了对阿里奥斯多传奇体叙事诗《疯狂的罗兰》的攻击,阐明了这一新型诗歌体裁的特征和作用。他创作的《奥尔比凯》等九部剧作,以流血的事件,强烈的戏剧冲突,撞击观众的感官,来进行道德教育。他的戏剧理论与实践,推进了意大利古典戏剧的发展。 短篇小说集《故事百篇》 /1565是吉拉尔迪?钦齐奥最重要的,也是流传很广的一部作品。它实际上结集了130篇故事,叙述1527年罗马大屠杀后,侥幸逃生的一群男女,邂逅相遇,在一起讲述故事。这些故事内容广泛,结局幸福和悲惨的爱情,夫妻之间忠贞或背叛的关系,奸诈、嫉妒、豪爽和友爱的品行和行为,各式各样的命运际遇,等等,都获得逼真的展现。但吉拉尔迪-钦齐奥不同于薄卡丘和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小说家,他更多地热中于描写残忍的、罪恶的、甚至血淋淋的事件,表现紧张的、动人心魄的命运冲突。

书籍目录

总序 富丽多姿,群星灿烂 故事十八篇   三个瞎子    一只怪鸟   抢红袍  花匠代替修道院长  怀孕的男人  绅士杀猪  猫口余生  长官与狗  半夜钟声  乔托的玩笑  但丁与铁匠、骑士  奔马惊魂  有鬼上门  蟾蜍的故事  王者之风  狼的尾巴  老爷爷骑士  酒鬼使者毛 皮罗兰的童年农民与苦修生活故事三篇  吊死鬼的故事  天真的女人与狡猾的贼  阿城情殇胖木匠的故事阿里塞奥的奇遇贝尔法哥故事二篇  重见光明  冰语奇事故事五篇  软铁  背信弃义的情人  阴差阳错  滑稽的遗嘱  雪孩子卡桑德里诺的惊人之举故事十篇  殉 情  罗密欧与朱丽叶  驼背新郎  调皮捣蛋的猿猴  对两位白衣骑士的嘲弄  驴子与修道院长  妓女受惩记……夫人与农夫 黄文捷译 /232 加佐洛的朱丽亚 黄文捷译 /244 爱情的报复 黄文捷译 /252 故事二篇 彼特罗.阿雷蒂诺 /266 戴孝的乔万尼之死 黄文捷译 /266 黑猫判官 魏怡译 /270 故事三篇 拉斯卡 /271 玩弄人的晚餐 黄文捷译 /271 将计就计 张敏译 /279 心想事成 吕同六译 /287 故事三篇 贾巴蒂斯塔.吉拉尔迪.钦齐奥 /301 威尼斯的摩尔人 张敏译 /301 吝啬鬼菲拉吉洛 钱鸿嘉译 /315 纸上财富 张敏译 /319 星占学家与驴子 奥尔坦西奥.兰多/毒戋鸿嘉译 /325 罗锅的故事 安东.弗朗齐斯科.多尼/黄文捷译 /330

章节摘录

  阿尔多布兰迪诺·达·埃斯泰侯爵,在统治菲拉拉期间,曾像所有那些僭主经常发生的那样,想要在笼子里养那么一只前所未有的鸟。因为这一缘故,有一天,他派人去找一个在菲拉拉开旅馆的佛罗伦萨人,此人新来乍到,人缘极好,名叫巴索·德拉·佩纳。巴索岁数很大,个头很小,总是带着一头梳得光光溜溜的长发,戴着小帽来来去去。巴索来到侯爵跟前,侯爵向他说道:  “巴索,我想要在笼子里养上那么一只鸟,它得会叫得很好听:我还要它是那么一只新鸟,是别人找不到那么多的鸟,像红雀和金丝雀,不过,我找的不是这种鸟,所以,我才派人把你叫来,因为你在你的旅馆里跟各种各样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打交道,你就有可能让这些人当中的某些人告诉你有什么路子可以找到那样的一只鸟。”  巴索答道:  “我的大人,我明白您的心意,我一定要想方设法实现您的心意;我会想法子让您很快得到满足。”  侯爵闻听此话,就觉得他的笼子里仿佛已经有了一只凤凰了;巴索随即告辞离去。巴索这时已经想好自己该怎么办;等到他回到旅馆,他就派人去找一位木匠师傅来,于是说道:  “我需要这么长的一个笼子,要这么宽,这么高;你要把它做得结结实实的,要它足足能装进一头驴,要是我想要放进一头驴的话;它还得有这么大的一扇门。”  这位师傅把一切都听明白了之后,就议好了价钱,随即回去做我们所说的那个笼子。他把笼子做好了之后,就令人把笼子送到巴索那里,收了钱。巴索马上找来一个送货人;送货人来到之后,他就进到笼子里,叫送货人把他送到侯爵那里。在送货人看来,这可是一项新货物,几乎不愿意干了;然而,巴索却一个劲儿地说,送货人只管把他送去就是了。  送货人来到侯爵府上,一大群老百姓闻听这件新闻都跟着后面跑来;侯爵不知道这新鲜事儿究竟是什么,几乎疑虑起来。但是,等到笼子和巴索送到跟前,巴索也被放到侯爵身边,侯爵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他说道:  “巴索,这是什么意思?”  巴索就这样待在笼子里,笼门紧闭着,他开始像鹦鹉般说起话来,说道:  “侯爵大人,几天前您吩咐我,叫我想法子让您在笼子里养上那么一只新鸟,这种新鸟应该是天下少有的那种鸟;如今我可以禀告您:人世问没有任何鸟是比我更新奇的了,所以,我进了这个笼子,我把自己呈现在您的面前,作为一只基督徒当中所能找到的最新奇的鸟奉献给您。我还要进一步禀告您:没有任何人有像我这样的本事。我的歌唱是如此婉转动听,准会使您十分高兴的。因此,您就让人把笼子放到窗户那边吧。”

编辑推荐

  《故事十八篇》、《农民与苦修生活》、《胖木匠的故事》、《星占学家与驴子》、《罗锅的故事》……本书汇集了意大利名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短篇小说作品,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你展现了一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生动的社会画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短篇小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经典大家翻译!
  •   好,很不铹的
  •   一流的翻译!!很古的装帧!!吕同六的确非常强大!!
  •   本书为X城出版社“意大利文学经典名著”系列的其中一册,创意值得肯定,努力值得鼓励!可惜失之严谨,所以说仍需努力!译者中,吕同六早已名声在外,而其他译者则多名不见经传。”以老带新”历来为译界的传统,值得肯定与鼓励。但细读之下,部分译文仍失水准!译界前辈严复为译事定下的标准早已成为译界圭臬,即“信,达,雅”。能够做到信与达,已是难能可贵;达至雅的境界更是凤毛麟角。因而,对新进而言,不必求其一下子到达“雅”的高度,这有点太过苛刻;而要求做到信与达,却是译者必须坚持的底线,否则回家种地去算了,免得误人子弟。译事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在目前商业化的氛围之下,有时却流于庸俗,甚至只为稻粮谋之勾当。只是,要想发财有许多其他途径;而译事却是辛苦有余效益不足的雅事。只有甘于寂寞与清贫,同时又心有所属乐在其中之徒,才可以坚守下来。天下熙熙,皆为名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身处经济之世,要想脱俗,谈何容易,愿译者勉之!而作为策划与负责的出版社,除了对译作水准严格要求之外,编辑过程的功夫与态度,也是不容忽视的。就本书而言,许多翻译的文字水平嫌粗疏、随便、罗嗦、呆滞,缺乏是正是简洁、流畅、雅致、漂亮;更不用提字里行间不时出现的一些十分“naive”的错误,如《胖木匠的故事》中,“马泰奥”几度变成“马泰澳”,错误之低级,令爱书之人扼腕。Anyway,作为非译界重镇的X城出版社,有胆色推出本策划已属难能可贵。我只不过抱着“春秋责备贤者”的心态提出自己的期望而已,希望X城出版社再接再厉,以更严谨负责的态度开拓创新进取!
  •   拿到书之后感觉它的来头不小,但是看了几篇之后总感觉是盗版。主要是错别字。内容有点像《一千零一夜》,同时它对我有好多的哲学启示。
  •      谈及文艺复兴的丰硕成果,具有普世意义的人文主义精神不能不说是其思想皇冠上的闪烁明珠。通俗地按标准教科书作解,人性在这一时期拔高至与神性相同的高度,在中世纪占有统治地位的神学思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抵制与挑战。在一系列历史机遇之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身。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人人都有权享受幸福,在这一共识之下,社会的价值观与伦理道德观产生新的转变。
      
       十分有幸的是,当时这种无法诉诸于笔端的思想变革,依据流传至今的各色文学作品仍可窥得端倪。那一时期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的文学形象,在阅读这些充满市井气息的故事情节时,能明白无误的感受到与中世纪相对比的思想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只可惜,在女性形象中,这两点都有些令人遗憾。
      
       西方中世纪时期的“厌女观”在这一时期并没有消除。如雄辩家德摩斯提尼毫不忌讳所言的那样:“我们拥有妓女为我们提供欢乐,拥有侍妾以满足我们的日常需要,而我们的妻子则能够为我们生育合法的子嗣,并料理家务。”民间的日常琐事很明确的佐证了这一点。所有被明文称赞的女性无一不是很好的遵循着旧有道德规范的贤妻烈女,如《猫口余生》中智救丈夫的妻子、《老爷爷骑士》中妙语点醒堂吉诃德式丈夫的贤妻、《加佐洛的朱丽亚》中不敢凌辱奋而自杀的少女。当然不能说这样的道德判断是错误的,只是与全文中被立为反面典型的恶魔娼妇比起来,她们之间的界限只是在于是否为夫权所接受。通过能否合乎夫权所用的角度来判断机智与愚蠢、贞洁与放荡,所谓美德只像是强权的遮羞布。
      
       反观大多数被谴责的女性,她们遭受调侃、鄙夷之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性格上自私、图小利、薄情寡义,处事上不明事理、愚蠢、好心办坏事,感情上玩弄感情、耍心机、贪财好色。很多人性弱点是人类通病,在当时那个市井贸易蒸蒸日上的时代,这些往往和“利”字联系起来。整个社会都浸染在对财富和地位疯狂追求的氛围中,反面角色自然是这种特性的极端戏剧化的展现。只是,在男女地位完全不平等的客观条件下,同样是利欲或色欲熏心,对待两者的褒贬之词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就像女性史学家凯利•加多尔指出的那样:“在文艺复兴时期,当男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一个机会时,相对的就是女性丧失她们在封建社会制度下享有的一份实际权利。”
      马基雅维利的名作《贝尔法哥》被称作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短篇小说的经典,这是一篇译名又叫“魔鬼娶亲记”的喜剧故事,很大程度地展现了当时的婚姻观和婚姻现实,那么在此就引述其中的一些描述,来看看时人对女性作为妻子这一角色的一些看法。作者是这样开篇的:“从古代有关佛罗伦萨故事的记录中,可以看到早已从某个极为圣洁的男人的报告里了解到的东西:这个男人的一生曾得到人们赞扬,且不说他是如何勤于祈祷。从有些人的一生中也可以看出,那些可怜的凡夫俗子的多得不胜枚举的灵魂,被上帝所唾弃,在死后下了地狱,所有这些人,或者说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之所以如此痛苦,并非因为别的原故,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娶了老婆,才落到如此不幸的下场。”贝尔法哥是故事中的魔鬼长,他对这个结论感到不可思议,提出了异议,于是被地狱之王派到人间去“体验生活”。尽管有着富足的金钱和出色的样貌,在娶到了全佛罗伦萨最美貌的贵族女儿之后,他很快就债务缠身、声名丧尽,在最后回到地狱交差的时候,作者是这样说明的:“……很快就回到地狱,把自己的经历作了汇报,说明他与他人一样带着种种烦恼、厌恶和危机感,落入婚姻的桎梏之下。”
      
       有着如此“立场鲜明”的判断,那么其中必然是包括了对女性最为直接、最一针见血、最不吝情面的批评。文中贝尔法哥所娶的妻子奥斯内塔是罪魁祸首,而她恶劣行径主要来源于贵族地位带来的“盛气凌人的傲慢作风”,并且在她发觉丈夫非常爱她的时候愈演愈烈,“从各个方面对丈夫作威作福”,“毫不尊重地对她发号施令”,需要“许多钱财来满足在穿着新颖式的服装方面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毫不犹豫地立即以粗野恶毒的语言内伤”。对丈夫来说,娶妻之后还有对岳父、内兑内弟、亲戚的责任,都是要尽的婚姻义务。所以一次婚姻,特别是跨阶级的“荣耀”婚姻,带来的烦恼和负担远比其本身的乐趣多得多。这么看来,这只是时人对权力、地位、财产追求的副产品。权力、地位带来人人称羡的荣耀,金钱、资产带来衣食不愁的担保,那么为了得到及保全这些,必然会付出些许代价。想必这也是“贵族风度”中令中下层民众不耻的一面,但以此来说明“妻子使丈夫堕落”这一命题,未免有些不够充分。倘若以偏概全,这是不是中世纪“厌女观”的一种延续呢?
      
       无可否认,文艺复兴时期众多文学作品以女性为主人公,对女性进行了人性的解放与歌颂。哪怕是市民阶层,对年龄、地位、样貌差距过大的婚姻,也认定为不妥,给予当事人一定自由的空间。与中国同时期的女性环境相比,欧洲大陆的情景不能不说是极其进步和解放。但时代的局限和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就像《阿城情殇》里玩弄骑士感情的轻浮妻子,一定会被骑士精神的丈夫毒死一样,对于女性的压抑和束缚远远没有结束。
      
       这并不是对那个时代妄加苛责。考虑到文艺复兴巨大的影响,在不远的未来催生了启蒙思想、宪政制度,间接改变了主导的经济制度,诞生了丰硕的思想成果。如此耀眼的光芒下,教权与王权逐渐被削弱,而男权和夫权却依然强势,对女性而言,究竟存不存在文艺复兴呢?布克哈特口中的“文艺复兴人”,是否也包括“文艺复兴女人”呢?哪怕是今天,思考当下社会中的女性生存现状,这依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     看了大部分的文章,(除了原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点长外,大多都是短篇,当然补充一点,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改编自班戴洛的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里我最喜欢的作家也是班戴洛,其次是菲伦佐拉,萨凯蒂没什么感觉)感觉里面的题材大多可以分为几类。看了别雷。
      
      1,妻子偷欢系列。大多讲的都是一个妻子的出轨,为了得到男人的钱财或是满足欲望什么的,而男小三大多是很痴情的(当然,在没得到别人的妻子之前,而这个妻子必定是十分貌美的,且大多很是势力的),而最后的结局,大多都是偏向正义的。要么是妻子被丈夫杀害(如,萨莱尔尼塔诺的《阿城情殇》,这也正义?),要么妻子继续背着丈夫偷欢(当然,此种情况丈夫大多是不大好的)。呃,当然,也有贞洁烈女,被人玷污了,就投河了,班戴洛的《加佐洛的朱丽亚》。还有更惨的,妻子惨被人冤枉遭丈夫无情杀害,如:钦齐奥的《威尼斯的摩尔人》,虽然此故事结局还是不免恶人得恶报,上天终于讨了公道。
      
      2,神父偷欢系列。这里的神父大多都是会陷入爱河的,而且会想尽办法与别人的妻子或者他的女教徒偷欢,当然,也有专门出来替人主持正义的。比如:钦齐奥的《纸上财富》。最后下场很惨的也很多,如:菲伦佐拉的《背信弃义的情人》,里面的神父最后不得不自宫,成了太监……
      再如:拉卡斯的《将计就计》
      以上两点至少可以看出,那个时代情妇是很流行的,很普遍的哦。而且,偷情现象迷漫。
      
      3,童话类。此类故事,类似公主的女主总是被什么诡计要与丑陋的或者驼背的等等的小人结婚,最后通过智斗,小人总是悲剧,此女主和类似王子的人在一起。如:班戴洛的《驼背新郎》,还有女主勇敢争取爱情的,如:拉卡斯的《心想事成》
      
      4,寓言类。此类故事很多写的是人和动物……等等,本人不大喜欢看,感觉萨凯蒂的很多都是这样。很多,具体不列举。
      
      总之,看下来以后觉得,很多思想都是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很快就到。也算是善恶分明吧。
      
      总的来说,比较喜欢班戴洛的故事,还有菲伦佐拉的《阴差阳错》突然给了写文章的灵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