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乱翻书

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花城出版  作者:陈菊红  页数:34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作者在哈佛一年间有选择的读书笔记,大部分书的作者为哈佛教授或哈佛校友,也有部分是著名的新闻同行。书内书外,一个生动的哈佛,一个丰富的美国。     附录是部分在《南方周末》的报道,以及一篇离开时写下的文字。

作者简介

陈菊红,1974年生。1995年大学毕业进入《南方周末》,七年新闻编辑,一年头版责编,离开《南方南末》时为专题部主任。2002年6月,获美国尼曼记者奖入读哈佛大学一年。

书籍目录

晒太阳的心情 在哈佛  在哈佛  杀人的晚上,狗真的没有叫吗  他们的生活,我们的仪式  太阳落山的时候,为什么天都红了  冲突是个朝阳企业  口袋里没钱,活儿却是没完  我想知道上帝的肤色  新新意味着监狱,就像吉列意味着剃刀  小东西是怎么影响世界的  战争是毒品,吃了就上瘾  普利策是个瘦老头,他创立了新闻界的奥斯卡  不如就这样醉了吧  哈佛?就量个讲话的地方 附录     十四岁少年跳楼自杀事件   文湘莉在1997年最后三天   克拉玛依 欲火重生的面孔   孩子们姓车   十只鹅·两把斧·九条人命   西部文化,以什么方式留下来?

编辑推荐

  我得了一种病,那叫七年之痒。得了这种病的编辑,很想不催记者交稿,不签大样,不在星期天想下周的头条。他们太过疲惫,所有的空闲时间拿来补瞌睡。很不久写稿,笔头有点钝没,时间看书,心头有荒草。尼曼把一所大学摊到你面前,不要求你拿什么文凭,也不要你考100分,就像1939年第一批尼曼学员来到哈佛大学时,当时的哈佛校长詹姆斯·科南行跟他们说的那样:这就是大学,上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哈佛乱翻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6条)

 
 

  •   买这本书是因为《南方周末》,是因为传说中的尼曼学者,看过之后,才发现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那么多的思考、感动和力量。真的很棒。
  •   给人们看到一个真正的哈佛,自由民主个性优秀才华横溢。
  •   作者的文字功底自不必说,另一种生活就在文字的死里鲜活地跃出纸面。毕竟不是写新闻稿,自然是另一种风情的流露。
  •   货早已经收到了。只是最近比较懒没有去上网!评论的优点迟。不好意思。
    书很好,是正版的而且而很便宜。送货上门,货到付款,有很好的商业信誉。
    谢谢你们!祝你们生意兴隆!
  •   许多年前就看过了,但真想买一本收藏
  •   感谢作者给我们一本好书,很不错,值得购买
  •   刚拿到就爱不释手,一口气读了30多页。
  •   还没读,但是是正版
  •   很不错,慕名而来买的,但是这位到腾讯了却不怎么给力了
  •   文章写得较真实,各种感受敏感、细腻。不过要指出,美国的各类所谓的基金赞助的背后目的是很复杂的,不必太引以为荣。无非是提供了一年学习机会,接触了一所帝国高等学府。比较喜欢作者谈到离开南方周末报社时的那篇。一时多少豪杰。
  •   但是,可能是因为只有一年的时间,对于哈佛似乎没有真正沉浸其中的领悟。
  •   陈菊红以一个记者的眼光和职业习惯写下这本书,让我从刘瑜和林达之外的角度看到了另一个样子的美国。一个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职业记者和醉钢琴老师的学者风格果然大不相同。让我知道了,再完美的制度,一样有某个群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法律是法律,文化是文化,不同肤色的人在民主如美国的国度一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平等。好不好还是相对的。
  •   读书不能太功利,读了菊红的这本书,看到了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态度,受益匪浅
  •   换个角度看社会,看传媒业,不过在天朝记者写的似乎还是浅了
  •   看推荐里写得挺好的,可是买来看了以后,我觉得对自己而言没用,书里提到的一些东西作为扩展知识面的了解咯。
  •   这本书感觉还不错,能了解不少我以前从未知道的东西,还有我一直喜欢的西方的文化,不错......
  •   ---读《哈佛乱翻书——从<南方周末>到哈佛》读完《哈佛乱翻书——从<南方周末>到哈佛》。相对《一路走来一路读》在介绍美国的民主与自由的先进和优秀,《哈佛乱翻书》是在用一个新闻人的眼睛在字里行间发现先进和优秀下伴随的缺点或瑕疵。书后附录了6篇作者陈菊红在《南方周末》时发表的新闻。其中在读98年的一篇时,脑子里似乎还有印象,想自己是在那时开始读“南周”的,正在读高二。现在好像普遍认为那个时候是“南周”的一个高峰。而书末一篇《西部文化:以什么方式留下来?》是2000年读发表的,现在读来仍然有意义和感触。作者认为某种文化的存在是有动力支持的,要开发西部应该先找到对应其的动力支持,才能既保护又开发好。可悲的是,今天“开发”一般和“经济”搭配。更可悲的是,面对经济利益时我们分不清长短。所以在有一部分人孜孜不倦地研究文化的时候,我们总感觉他们是弱势群体。而许多短视行为则令人发指和无奈——昨天《法制进行时》报道内蒙古正蓝旗元上都遗址一级文物汉白玉雕刻的两吨重龙柱被盗。在内蒙古和北京警方配合下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并找回龙柱。在电视中看到元上都遗址保护区就是一个荒草丛生的场院,事发时只有一人值夜。不能说政府不重视,我认为没有意识到文物的重要和价值是其一,鞭长莫及或捉襟见肘是其二,文物保护和展览的条件限制是其三。电视中说找回的龙柱已经安放到室内,不再露天展览了。陈菊红的文章中说“今后国家文物局在安排文物经费时,将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最直观地想,东部地区地少人多,监管保护比较容易;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监管保护存在很多漏洞。如果把文物换成藏羚羊,也许更好理解。
  •   买前以为是新闻书 原来是传记
  •   书太旧,想事旧书,封面有污渍,边缘发黄
  •   书完全是旧的,而且很脏。从书身的状况来看,基本上是别人已经翻过很久的。而且与其他网上购书的机构相比,书价的折扣也并不低,为什么会送质量这么差的书,当当的信誉又何在。
  •     马上要去哈佛游学了,去学校图书馆搜索有关哈佛的书,把这本搜出来了。还没读完,但是已经让我对哈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准备去去陈同学去过的地方。看了附录她的新闻报道,文笔犀利。不知道,她现在何方..................................................................................................................................
      刚刚查了百度,陈菊红,1974年生。1995年在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毕业后进入《南方周末》。工作七年后,于2003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担任尼曼访问学者。2006年供职《南风窗》杂志任总编辑,一年后加入腾讯网。现为腾讯网总编辑。
  •     以前写的东西:2008-11-07 23:08:54   
      
      
         他说,记者不是历史记录者,那是历史学家的事情。
        
         他说,记者也不是警察,不应该用警察的眼睛盯着罪犯。
        
         他说,记者也不是法官,不应该用法官的头脑思考案件。
        
         他说,记者也不是过客,可以袖手旁观。记者有义务报道新闻,媒体有责任告知事实。
        
         他说,你可以什么都不是,但必须是一个记者。
        
         这是一篇写于2004年11月8日中国记者节的一篇文章中关于记者的“定位”,作者我不知道是谁。但,是他告诉我,什么是记者。
        
         记者,是一个观察者,也是一个记录者,更是一个社会责任的担当者。
        
         《哈佛乱翻书》中,吸引我的并不是陈菊红的荣耀,我所欣赏的是,她总能对于某些看似很小的事情持有一种敏感度。书中不仅记录了她在哈佛的“尼曼”生活,还把自己在哈佛“乱翻的书”与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比如《狱警新丁》、《临界点》(我最近也在看)、《写进历史》等等。
        
         对于每个人来说,书给每个人带来的东西是不同的,因阅读方式而异、因思维方式而异,但书给予了每个人平等汲取知识的机会。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书中的一句话:“做你们想做的事,你可以成为一个苦读学位的学生,也可以只上一门课,剩下的时间坐在那里晒太阳。”
        
         陈菊红说:“有些尼曼可能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一个晒太阳的心情。”
        
         但我似乎觉得,在这阳光灿烂的小校园里,即便我站在在阳光底下,我却也缺乏一个晒太阳的心情。
        
         昨天帮花生师兄整理采访录音稿,足足用了5个小时的时间。虽然很费时,但我却并不觉得辛苦。因为我从中接触到了,记者采访的全过程。
        
         还是那句话——“做你们想做的事,你可以成为一个苦读学位的学生,也可以只上一门课,剩下的时间坐在那里晒太阳。”
        
         我想,也许真正的阳光是知识,在晒太阳的过程中去发现求知的方法,而晒太阳的心情就是不满足于现状,时时都想要超越过去,超越自己,并且总能在不断的学习中实现突破。
  •      接触一段时间《南方周末》了,对作者不太熟,不经意间看到副标题《南方周末》几个字,就拿过来翻了翻,作者是被选到哈佛作为尼曼学员身份在哈佛上一年课,科目任选。
       有些人只是享受拥有一本书的满意,他希望人们读它而不是把它拿在手里。就像华盛顿那个二战纪念馆一样,尽管墙上写着硕大的“20世纪40年代的德国纳粹杀害犹太人的是再也不会发生”的承诺,但没有行动的承诺,最终只是个落满回程的词而已。
  •     作者在南方周末的时间,我并没有看南方周末。后来开始看了,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过去的总是美好的,不免常常的想,那些没有看到的南方周末,才是好的。
      
      最早在书城看到这本书,想着要不要买,后来东来西往,渐渐忘记了,突然又看到到终于买了下来,只是一念之间的事。
      
      回来看了,和最初的印象不完全一样。但是一本一本书看下来(因为主要部分就是挑出看过的书写书评),觉得写书评和写报告差不多,对于好的书,值得细细体察,寻根溯源,这样,一本书就读到了。当然,其实对于作者本身的好奇大过了对书的探究,毕竟用一整年在哈佛看书,也不是一般的机缘。还好看了几本不错的书。
      
      今年的头开得不错。
  •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来读,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对南方周末比较有好感。另外,好的报人似乎都很犀利。而这次,从作者在哈佛一年尼曼的生活中,首先收到感染了不是因为那种很犀利的东西。作为女性,似乎多了一点点感性的东西,读来总是觉得很亲切。阅读她的生活,阅读在异乡求学(姑且这样说吧)的经历。
      因为好友中有一人学新闻,正好又是一个模样憨厚但思维活跃的人,所以不仅对这样子的一个群体有了兴趣。南方周末,因为其报道内容相对比较有深度,有时也会请一份回来慢慢消遣,倒也是在其中获得不少乐趣。
      到作者写书评的那些文章,体会到了她之前行文中说到的拿一本书,在哈佛的冬季里,窝在某个地方看着书,知道天暗下来的感觉了。
      
  •     读完《哈佛乱翻书——从<南方周末>到哈佛》。相对《一路走来一路读》在介绍美国的民主与自由的先进和优秀,《哈佛乱翻书》是在用一个新闻人的眼睛在字里行间发现先进和优秀下伴随的缺点或瑕疵。
      书后附录了6篇作者陈菊红在《南方周末》时发表的新闻。其中在读98年的一篇时,脑子里似乎还有印象,想自己是在那时开始读“南周”的,正在读高二。现在好像普遍认为那个时候是“南周”的一个高峰。而书末一篇《西部文化:以什么方式留下来?》是2000年读发表的,现在读来仍然有意义和感触。作者认为某种文化的存在是有动力支持的,要开发西部应该先找到对应其的动力支持,才能既保护又开发好。
      可悲的是,今天“开发”一般和“经济”搭配。更可悲的是,面对经济利益时我们分不清长短。所以在有一部分人孜孜不倦地研究文化的时候,我们总感觉他们是弱势群体。而许多短视行为则令人发指和无奈——昨天《法制进行时》报道内蒙古正蓝旗元上都遗址一级文物汉白玉雕刻的两吨重龙柱被盗。在内蒙古和北京警方配合下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并找回龙柱。在电视中看到元上都遗址保护区就是一个荒草丛生的场院,事发时只有一人值夜。不能说政府不重视,我认为没有意识到文物的重要和价值是其一,鞭长莫及或捉襟见肘是其二,文物保护和展览的条件限制是其三。电视中说找回的龙柱已经安放到室内,不再露天展览了。
      陈菊红的文章中说“今后国家文物局在安排文物经费时,将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最直观地想,东部地区地少人多,监管保护比较容易;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监管保护存在很多漏洞。如果把文物换成藏羚羊,也许更好理解。
      
  •     (应该说是想买来保存的书)
      作者的文字功底自不必说,另一种生活就在文字的死里鲜活地跃出纸面。毕竟不是写新闻稿,自然是另一种风情的流露。
  •     
      总有些时代,是让人缅怀的,总有些往事,是让人回忆的。偶然在书店翻到前《南方周末》记者陈菊红的新书《哈佛乱翻书》,忽然想到曾经火红的一张报纸,一张让我们对良知和责任有所希望的报纸。
      
      《哈佛乱翻书》是陈菊红获得尼曼奖学金,在哈佛留学一年留学笔记的选本。尼曼奖在美国新闻界是一个非常高的荣誉,她介绍说,如果你是个美国记者得了尼曼奖,很可能就被调任驻白宫的记者,而时政记者在美国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尼曼每届颁给12个卓有成就的美国记者,12名卓有成绩的外国记者,陈菊红就是其中之一。从这份奖学金,可以看出陈菊红曾经是个优秀的记者,而《南方周末》曾是一张值得尊敬的报纸。
      
      书的序言是《南方周末》前总编江艺平写的,她说,曾经有一批记者,“他们懂得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所以不敢背离常识;懂得往自己的内心深处看,所以不敢背弃良知”。几乎是因为这样几句话,我买下这本书,虽然我知道,他们有职业担当,可是对现实稍嫌乐观,现在已经烟消云散。在序言的结尾,江艺平说,在她居住的城市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寒流,陈菊红大约是因此决意去哈佛,带来了这本有“晒太阳的心情”的书。
      
      也许是经历过太多,陈菊红新书的措辞非常严谨,所以没有她先前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好读。好在她在书后,附了一篇《离开》,像她从前的作品一样,节制而有深情。这篇拉拉杂杂的文章里,可以看到一张报纸是怎么活的,隐约也可以感觉到它是怎么死的,甚至可以看到江艺平静静地穿过人群,在五羊新城慢慢走过的背影。
      
      有些青春总会成为过去,有些激情总会归于平淡,但是在我们逐渐年华老去的脸上,在我们略显世故而平静的面孔背后,并非完全没有理想悄然走过,也并非不再怀抱对未来的期许。谨以此文,缅怀一张报纸和一个时代。
      
      
  •   没有看过 ==
  •   看过。不错。。陈菊红,是我喜欢的女子。
  •   也许是经历过太多,陈菊红新书的措辞非常严谨,所以没有她先前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好读。
    真正的成熟不是丧失激情,而是去掉浮躁,去掉愤青的情绪。
  •   怀念以前的南方周末,自此之后,再也不买报纸了
  •   所以,失望多些。
  •   现在的南方周末。。。无语。。。
  •   那些个等待和阅读南方周末的日子,是让人感动的
  •   字字珠玑,尽在不言中。
  •   书的序言是《南方周末》前总编江艺平写的,她说,曾经有一批记者,“他们懂得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所以不敢背离常识;懂得往自己的内心深处看,所以不敢背弃良知”。
  •   那份报纸已经死了,希望有机会复活。
    我在读新闻,很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正直诚实文章好的记者的将来
  •   有些青春成为过去
    是不是有些报纸就注定要死掉?
  •   南方周末的评论现在真的没法看
  •   我部分同意离开南周的方三文的说法,一些新记者的职业水准不在他们之下,只不过现在新闻环境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类南周”的媒体和网络普及,使南周显不出来了
    现在的《南方周末》人职业水准我不怀疑,但可惜的是,他们现在不能像原来一样,基本坚持一种姿态,所以一期好一期坏,同一期上精神分裂的现象也很普遍,所以它的形象就变得模糊了,我觉得这也是它不再被尊敬的原因
    很遗憾的是,陈菊红任总编的《南风窗》大而无当,文字空疏,采访很不严谨,看来在中国做事是很难的
  •   怀恋以前的南方周末
  •   陈现在去了腾讯网担任总编辑。 怀念2000年以前的南方周末
  •   书的序言是《南方周末》前总编江艺平写的,她说,曾经有一批记者,“他们懂得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所以不敢背离常识;懂得往自己的内心深处看,所以不敢背弃良知”。
    大学时代每周必读《南方周末》,那个时候江艺平还在
  •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个惊喜,拿到手里的时候还很失望了一把,因为开头陈主编对尼曼介绍太多了,拿了个奖学金也不至于如此的炫耀吧?捡着后面南方周末中的几篇文章看看,才领教了陈主编的功力,再从头心悦诚服的读下来,果真是一本好书,如果说《民主的细节》中,刘瑜老师是从制度和意识形态来对国外的见闻发表评论的话,那么陈主编作为优秀的专业记者,从身边细微的小事来折射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和政治制度的不同,绝不是几句口号式的标语能概括的,我想唯有经历过并足够敏锐的人才有这样的才能写出这样的体验,而这当然是陈主编的强项。
  •   开始以为这本书是游记,读下来颇有收益。一本书获得推荐的理由,是因为它不同于别的同类书籍,能够不浪费时间,给人带来新的知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