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昏起飞

出版时间:2008年2月第一版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羽戈  页数:33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羽戈的文论部分地指涉了信仰,这个被大多数公共知识分子所忘却的话题。但他的困顿和笃信却是等量的。就放在我面前的这个文本而言,他在悉心盘点那些二级价值,却难以直面终极的拷问。他的精神攀援行动遭遇了崎岖的地貌。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故。他正在重复我们这一代的历史际遇。但他也许有更多的时间寻找出路,而这就是我的寄望。尽管文化进化论是可笑的信念,但我愿意看见一个更健康有力的新世代的崛起。  这是一本关于记忆或遗忘的书。它首先是一种见证,见证着作者自2002年放弃诗歌、开始随笔书写以来,所穿过的门,走过的路,遗留的足迹,辛酸而浪漫。书本展现了作者与分裂的灵魂进行肉搏战之时的剑拔弩张,还有其后的伤痕累累。  这是一本随笔作品集,作者是个80后。但从中,我们却可以看到与众多80后所不同的声音和思想。这是一种成熟的声音,这是一种成熟的思想。 全书共分五辑,包括:祛魅与招魂的书写,从黄昏起飞,在内心避难,光与影的狂欢和江湖寥落尔安归。

作者简介

  羽戈,本名尤宇。生于1982年,长于皖北偏远小镇。2004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现为传媒从业者、不自由撰稿人。不名一文,不学无术,不登大雅之堂。不自由,毋宁死。主要研究足球、美女、电影、中国宪政史及政治哲学。文章三流,人才二流,酒品一流,其余则不人流。尝以老友之言自励:慎用玄理明世,不以大义责人。

书籍目录

序:走出思想的童谣/朱大可/001第一辑 祛魅与招魂的书写焚烧的家园与寻找童谣的一代人/002从谭嗣同到李敖:最后的仁心侠骨/015鲁迅二题:书写与招魂/034公共知识分子:何种公共?/050论高阳:饮半寻思谁可语/056第二辑 从黄昏起飞娱乐与民主/072民主时代的政治家肖像/077哈维尔二题/087论德沃金与麦金农之争/099喜剧的政治学/123从黄昏起飞?/144第三辑 在内心避难加缪二题:爱与正义/152昆德拉六题:小说与笑声/174格拉斯二题/193诗人的审慎/203佩索阿三题:在内心避难/211第四辑 光与影的狂欢《再见,列宁》:到底谁是专制的病人?/226《肖申克的救赎》VS《七宗罪》:救赎与正义/232《鹅毛笔》:肉欲书写的兴起与哲学的缺席/242第五辑 江湖寥落尔安归曲非烟之死:武侠是成人的童话/264令狐冲的自由主义转向/270明教的意识形态危机/284张无忌与他的爱人们/295后记/327志谢/329

章节摘录

  第一辑 祛魅与招魂的书写  焚烧的家园与寻找童话的一代人——为生于“80初”(1978~1983)的孩子们而作  船凝固在黑夜里  亮得耀眼  一个我不知道的方向  向我推近  ——虹影《追踪》  一  这是享乐的盛世,这是思想的乱世。这是散文勃兴的年代,这是诗歌死亡的年代。这是无梦的世纪,这是寻梦的世纪……用如此聒噪的辞藻描绘我们的生存境域,却使我想起数百年以前狄更斯写在《双城记》序言中的一段话: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假如我们相信,狄氏的文字不仅在抒写他的目光所触及的事物,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预言,那么置身于2003年的秋天苍茫四顾,我们便会发现,这个相貌土气的英国作家的头脑竟是如此睿智,至少,他从一个层面道出了与他遥距千里的后世所深深沉陷的疾病之症状。正是这种严峻的精神冲突,这种向两极撕扯的矛盾之力,将这个时代不计其数的灵魂苦痛地缠绕。每一条道路都对应着十字分岔。每一种抉择都隐藏着背叛的危险。绝对的正确和永恒的路标,正在冉冉升起的多元主义肥皂泡之中变得迷离而诡异。焦灼的人们只能远隔重重朦胧,打量着它们貌似光辉的指向;或者怀揣热切的期望,催促那些气泡尽可能快速地消散。只是他们期待着,却始终没有人移动疲乏的脚步。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我发现了一种可能,明确地说,是选择的可能。当“活着、还是死去”被偷换成“怎样活着”的时候,问题亦丧失本原性的意义。我坚持认为,一个有选择的时代总比一个所有人共同狂奔某个路向的时代要好一些,正如一个喧嚣乃至高达200分贝的时代远远胜过一个沉默的时代。后一种环境之下,他们活着,因为他们必须活着,而且必须那样活着。而我们的时代,死亡重新成为一道惊悚的光束,罩住我们的头颅,因为我们容易迷失,或者已然迷失于漫无边际的焦虑。但是我仍旧愿意向这种焦虑靠近,毕竟,正是在夜夜难以入眠之时,在潮水般的人群之中忽然寻不到自己的影子之时,问题才重新成为问题,自由作为一种幸福才被重新感知。这个苦难的时代,我们伫立于迷茫的氛围,想起狄更斯的话,或者走向地狱,或者走向与其相悖的方向。还或者,又有隐匿的道路浮现于我们苍白的视野。它通向何方?  二  在如此简单地描述完一个时代的普遍面貌之后,我的目光将转向这个时代遭受指责最多的一代人。他们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及70年代的最后两年(精确的说法是1978~1983,这5年出生的人们在思想习性上大致相近,且是独立的一群,文中“80初”的含混称呼,只是为了书写上的方便。我写此文的时候,“80后”的概念尚未流行起来,而在修订此文的时候,该概念似已臭名昭著,两难之下,我还是愿意保持文章的原貌)。他们穿过新纪元的黯淡前夜,并在那里注视着青春长出了斑斑锈迹。他们现在大都二十出头,花一样的年龄,却在黑暗里寂寞老去。这一代际的孩子们,没有上一代人对于“文革”时期国家浪漫主义苦难后果的痛楚记忆,亦不像下一代人那样,能够漠视原本僵硬生成的各种界限逐次消失,因为能够与地球另一面的伙伴们同时观赏到毫无差异的风景而欢欣歌舞。他们的成长历程,正是一个国家通体急剧易变的过程。其间的波澜起伏,已然注定了这一代人的性格充斥着动荡与反叛的因子。他们的苦难,至少在表层,缺乏特定的历史印记——因为作为历史的表象总是被快速颠覆,昨天是海水,明天则可能是火焰——他们的苦难是无根的。所以,这一代人必然直面这样的评价:“据说,似乎成了附庸的这一代人本身并不重要,这一代人的作用只不过在于他们是通往下一代人的必由阶段;而且,他们与神性也没有直接关系。”——尽管,我所援引的这段话,由200年前的一位叫兰克的历史学家说出,它依然深刻而恰切。  三  这的确是处于附庸境地的一代。现在,我想说说他们的童年。这一代人,在生命落地的一刹那,便遭逢着一场战乱的灾难:不是炮火的战乱,而是思想的战乱,后者带来的痛苦并不比前者薄弱。1978以后的几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为陡峭的时刻。托克维尔的论断特指一个腐败的政府,事实上,无关乎这个政府品质的好坏,它的改革总是要与危险相形而生。1978年,刚刚走出阴影与噩梦的现代中国,原存的制度可能会在瞬间烟消云散,可这些旧制度的灰烬却飘落于人们的观念底处,从而阻挡思想的蜕变。在另一面,一些激进立场的持守者,却顿感旧制度老牛破车般的僵化滞后。一场不见鲜血的战争,在新与旧的默默对抗之中愈演愈烈。烈到极致,便使那个时段的人们倾听到一声沉闷的巨响,矗立于五千年传统微光之下的精神家园终于在形而上领地被彻底摧毁。此前,它曾历经多少次铁与火的冲击,表面或许伤痕累累,根基却始终安稳。而这一次,它一被点燃,便永无休止地烧灼,直到灰飞烟灭。  “80初”的孩子们,一生下来就是满眼火光。保守的伤心欲绝与激进的热血沸腾,暂时还与他们无关。他们只是无知觉或无意识地看到,那一道明亮的火,穿越了他们的童年,烧红了他们的家园。这会在他们儿时纯真的梦里,留下什么样的痕迹呢?20年以后,他们才发现,那火对应的激情,竟使他们对真正的激情产生了一种惧怕,是向往之后的恐惧。他们是玩火的~代人,既渴望接近那一团浓烈的诱惑,却害怕炎热与烧灼之后的烙印。这便注定他们的一生,是前方永远有诱人的光芒闪烁,脚步则困惑于通往光明之道路的荆棘,而眼神疑惑于光的虚假。  四  这一代人,会在花朵绽放的季节,陷入往事沉积的河流。我隐约听到这样的指责:他们是多么善于怀旧,人还年轻,心已经长满皱褶——与青春一同苍老。的确,作为一种情绪与生活方式的怀旧弥漫于一代人的灵魂,不是一件值得欢欣的事情;如果延伸至一个民族,则更是一场磨难。可仅仅指责是无用的。当一种欲望的疯狂成为潮流,没有什么能伫立其中,去阻止它的肆虐。我们应该追问:为什么怀旧会如此流行?是这代人的宿命,还是历史的玩笑?抑或文化根子上的悲哀?  怀旧是夕阳下的活计。当它构成一个国家青年人的文化生活的普遍习性,大约有两种原由:他们的心灵过早地衰老,必须靠旧日的点滴滋养残存的欲望之鱼;或者,他们在逝去的时光之中丢失了与他们的成年有某种致命关系的事物,因而不厌其烦地遍遍回顾找寻,以乞灵那渐渐被埋葬的光芒之重放。前者映照了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非自然老化,生于“80初”的这代人,更呈现出这种令人难以乐观起来的社会面貌——是外表(装饰、言辞……)的趋向幼年与心灵的趋向老年,两个让人震惊的极端。而后者却会显示,这一代人是永远不会长大的,他们只顾埋头于少时的残灰余烬,寻觅那些遗失的风与贝壳,而忘却追逐从他们身旁飞速掠过的华年之光.等到家园焚烧为一片乌有,他们才抬起已经疲惫不堪的头颅,青春变成了一片残酷的空白。  我试图描绘出他们一直苦苦寻找的事物,姑且叫做童谣。童谣的意义,不仅在于录尽了儿时的酸甜苦辣,更在于它作为一块文化片段的留痕,可以化作一道苍白的影子,罩住了某个少年的一生。是的,我可能有些夸大。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它的反面,一个没有童谣的时代,将是一个多么沉闷的时代;没有童谣的一代人,也会因为童年的仓促苦闷而丧失对它的温暖怀念。“80后”中人的童年所见,就是一团熊熊的火光,以及屋舍的持续倒地。当他们迈进青春门槛的一刻,即是具备自省意识的一刻,回过头去,家园已经彻底崩塌。可以说,他们是至为缺乏乡愁感的一代,因为故乡之于他们,是白茫茫的虚无大地真干净;他们的故乡,只是幻影般的虚空。赫尔德说,乡愁是最高贵的痛苦感。他们亦企望恢复对这种感觉的体验,可结果总是失败。历史的童谣,在时代的暗角遥遥响起,越过低头的一代人五彩斑斓的长发,并在睡梦的阑珊之处久久不散。  五  寻找童谣的一代,享乐主义的一代,或许这些带有恶意的称呼并不能让“80初”出生的孩子们感到特别深重的震颤。他们的眼中,更多的只是淡漠与无谓。寻找童谣,是因为现实过于丑恶,他们不愿面对,亦不敢长大;享乐至上,同样因为憎恨冰冷的世界,昆德拉说,享乐主义的本原其实是至为绝望的,在悲惨的状态之中,惟有快乐才是可以切身把握的人生价值。当我们接受这样的辩护,确实触及到一种无力感,心底还可能涌起一股同情。毕竟,鲁迅先生的话尚不过时:“我们生在了这样的时代,我们生在了这样的人间。”然而当他们被称为“没有信仰的一代人”之时,他们是否还能轻松地挥挥手,作别那几个并不轻松的汉字呢?没有人愿意承认远离信仰,尽管这个词日益变得模糊,而且衍生了异样的味道。它的对象,可以是尊贵的神,亦可以是一种人们不屑一顾的工具理性。一位生于1982年的孩子写道:在一个没有意义的荒谬时代,生活的目标就是苍凉的墓地。通往它的道路,无疑是一条让人悲观心寒的悲途。而信仰,就成为了路边以及坟头的白色花朵,所发挥的点缀之效用,是让那些陆续走向死亡的过客,沉醉于芳香怒放的快感,忘却耳际盘旋的恐惧。  这就是一代人最为苦恼的地方:一边号称自己拥有信仰,一边又将信仰当成一种自慰的工具,在精神的快感抵达之际,却不加珍惜地丢弃。他们的灵魂无限虚弱,也是永远矛盾的。因为他们生长干这样一块奇特的文化土壤,这块土壤不仅缺乏提升个人意识的超验事物,同时没有充分的真诚去直面那些非功利的东西——我们可以在最通俗的层面理解黑格尔那句非常刻薄的话:中国人,离“精神”一向很远。还因为,他们成长于这样的际遇:“一切热情和庄严都将受到嘲弄,一切高贵和神圣都将备感窒息。摩罗将这个时代定义为喜剧时代,小丑当上了主角,魔鬼变成了神灵,信仰与受骗往往容易混淆或结合。其实,“无论是受骗时代还是信仰时代,都是最沉重最不幸的时代”。  这一代人,会记起尼采的箴言:信仰带来福祉,所以它总在撒谎。在不幸中骗人是可耻的,而在不幸中受骗呢?因信仰而受骗呢?生于60年代的摩罗写道:“在受骗与信仰之间,我还是愿意选择后者,庄严地持守着苦难的灵魂。”如果这就是两代人的精神差距,那么摩罗的抉择,对“80初”的一代人,注定着艰难。  六  他们生在了一个不幸的年代。理想主义的沉沦,英雄路的荒芜,道德的覆灭——他们的先辈因不再受骗而无奈遗留下来的苦难,却沉淀为他们的原罪。而出于对刚刚消逝的那个政治嬉戏年代的恐惧,这一代人在拒绝了伟大的骗子的同时,亦拒绝了某些真正的神灵。而拒绝到了极致,他们连现实都不再相信。现实中的所谓合理的一切,犹如儿时的木偶——被摧毁解构之后,竟是简单的线条。于是他们恍然顿悟,曾令他们深深沉湎与膜拜的仅仅是~双组装工序的手。那只手灵巧与否,实存何处,并不是要事。他们更乐意生活于虚幻之中——这里,他们转换为手的新主人。网络的悄然兴起,正暗合了他们的心气。一场声势浩大而色泽明艳的虚拟潮流,直接将他们裹挟进入后游戏时代。  于是,诞生了那个被尊奉为英雄和王者的孩子,他仗剑问天,啸傲尘世,无数的鲜花与掌声,无数的跟随与惊羡,伟人梦在破碎虚空变成了现实,尽管现实的角落他无比卑微。这或许是最令人难忘的反讽:在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英雄遭遇热切的群拥众戴,而实际的英雄主义却难有信徒。这使我想起北岛献给遇罗克的《宣言》,他写下了让趟过“文革”狂潮的人们读来禁不住掉下眼泪的诗句:“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可如此简单的愿望,却需要“血红的黎明”从“星星的弹孔”流出。更难说幸与不幸的是,遇罗克和北岛都无可挽回地成为后人眼中的英雄,以及怀念一种退潮的高贵精神的理由。故事就这样被这一代的孩子们高声讲述,那是没有主角的传说,英雄已经退避到尘埃。没有英雄的时代,即托克维尔所预言的民主狂热的时代,传奇话语中的英雄总是不太情愿出世。一个功利的说法,做英雄代价过大。这群孩子可以在观赏《切·格瓦拉》之后激动地砸碎宿舍的脏玻璃,却没有人胆敢从碎片上端走过,如同踏过荆棘,追随切进深山荒野打游击干革命。英雄充其量只是一个辉煌的冷硬符号,在言辞之间焕发异样的光彩。  没有英雄的年代,人们未必不能幸福地成长,英雄崇拜经常被指责为一种父权症候,荣光与邪恶共生。而“寻找童谣”这个青春的细节,正可以视作对温暖母体的回归与怀恋。“在子宫游荡”,我想借用一位朋友的短语来描绘我眼前的图景。可问题在于,他们难以找到旧日的童谣,或许它正在焚化为死灰,或许它从来不曾存在。就这样,一个严重个体化的时代,这些孩子既不愿成为英雄,亦不能做永远的婴儿。他们必须等待被无奈悬置的命运,在一个真空的部落,信仰如新鲜的空气,被残忍地抽干。  七  我想抒写的最后一个关键词,它叫做身体。在信仰的真空,灵魂至为苦痛:深夜空虚的双眼,干涸的嘴唇,面对危难而麻木的面庞。遗忘是不可能的,而对抗,他们又缺少足够的勇气与力量。所以,唯一的途径就是消解,就是用纷沓而至的快感替换灵魂的痛感。由此,身体作为一个意义深远的词汇,赫然跃入新时期文学与政治学的视阈。谁也无法否认,还有哪一代人能比生于“80初”的孩子们在文字深河对身体的暴露更为猛烈?暖昧的言语,奇诡的情节,成就一个个被酒精和欲望扭曲的故事。文学身体学的崛起,身体政治学的复兴,身体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的视角理应值得推崇,而其汹涌为一股生活的浪潮,并呈现高度蔓延的势头,不由得让我们感到危险的降生。如果荣格所言真正一语成谶:“文化最终沉淀为人格”,那么这种身体人格会为一个民族导致什么样的恶果,已无须未来的灾难予以验证。在史泰龙主演的一部影片中,有一个消灭了身体的城市,身体仅仅作为精神的寄存,一个无意味的臭皮囊,连做爱都以柏拉图的方式进行,纯精神的交媾。但这个城市的终极就是毁灭,身体感觉的复活,在反抗之下走向重生。我想象的场景正与此相反,那是一个只有身体游动而精神完全死寂的国度,身体升华为终极的信仰。最终,无止境的欲望发生惊天大爆炸,历史的烟雾散尽,一片温热的废墟缓缓升起。

编辑推荐

  《从黄昏起飞》展现了作者与分裂的灵魂进行肉搏战之时的剑拔弩张,还有其后的伤痕累累。  在“80后文学”震耳欲聋的市场叫卖声背后,有一种声音低哑而沉重……越过那些丧失了乡愁与童谣的集体性人格,他们拥有类似苦难时代的奇异品质。从羽戈的文字里我获得了这样的印象:这个人是如此的年轻,但其额头上却隐现出早熟的皱纹。那是一种怎样的条纹啊,附着在思想的斑马上,继而行走在狂欢的时代,发出喑哑的不合时宜的叫喊。  ——朱大可(学者、评论家)  羽戈文章的视野时常令人惊讶,无论布罗茨基、克尔凯郭尔或王国维,他都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我们读过的书,他大部分都读过,他读过的书,却有很多是我们没读过的。还有他那出色的消化能力,智性和优雅的文笔,这使我有理由对他的将来充满信心。更要命的是他年龄上的优势——真的,即使是再保守的人,想必也会对这点表示认同:在一个1982年出生的年轻人面前,未来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柯平(作家、诗人)  羽戈是个真正对文字有感觉的人,他的精神生活即始于诗歌。只是在对社会嬗变之痛的深入体会中,他发现:从我们时代看到诗意的人,不是出于自欺,就是由于无耻。因此,他毅然决然地把千古一系的才情用于更为严肃、更有担当的目的。这本书的写作在根本上是个体精神于受难中流亡,同时不屈不挠地寻找出路与光亮。  ——philoking(网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黄昏起飞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