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时评年选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周黎明 编选  页数:23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时评不仅仅包括正规报刊上的评论文章,普通百姓饭桌上的高谈阔论,从本质上讲也是对时局的评判。可惜,我们不可能到一个个私人场合去收集这些言论,但,一些半私人的平台,如博客,提供了一个折中的渠道。博客和网络论坛泥沙俱下,但不可否认里面藏有金子。有些精辟透彻的见解,虽然出处难考,格式不符合传统的论述文,但不啻为高论,且能代表相当广的民意。    本年选基本上按照文章发表的时间加以排列,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9月底,但某些评论刻意排列靠近。从时评者的角度,这真是天时地利的丰收年,可以大加赞弹的事件一起接着一起,好的、坏的、常规的、怪异的,从真正全裸的俊男关女,到弄真成假的绝种老虎;从天崩地裂到烟花飞舞;从热泪盈眶到咬牙切齿,一应俱全。

作者简介

周黎明,评论人,通常用中文撰写文化评论(以影评著称),用英文撰写时事评论,在过去十年里出版了《莎乐美的七层纱》、《四面楚歌》、《透视中国》等14种中英文著作。现任职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并为多家媒体撰稿。

书籍目录

周黎明◇前言杨凤霞◇黄金周的10个希望南方都市报社论◇华南虎有无可存疑舆论追问须认真孙昌建◇假若电影节只剩下明星张结海◇中国的男人们请感谢《色·戒》游有方◇《色·戒》义士爱上汉奸也是真实人生乐毅◇将对网络文化的招安进行到底王达三◇下一个国学话题:秦始皇有几根头发东方尔◇娱乐傻瓜化造就职业粉丝怪胎徐晓◇中日韩统一汉字不是繁体字复辟郭松民◇穷光棍的光棍节黎  明◇华南虎事件见证网民力量王冲◇中国通不等于爱中国兼爱◇丑男之争,当哗众取宠遭遇断章取义池墨◇孔子是私生子又如何笑蜀◇祝愿厦门PX事件成为里程碑方舟子◇风水难道要靠谣言申遗彭永斌◇中国人的圣诞节到底是什么王永章◇胡紫薇为何自揭家丑?五岳散人◇外国人可以多久不看色情杂志潘采夫◇国家大剧院,你为何拒绝开放?何三畏◇不看新闻联播,孩子能否长大?盛大林◇紧急动员为国为己  今年过年不回家邵建◇三张照片背后的权利与权力杨恒均◇人人皆是陈冠希吕频◇艳照门:点击与谴责的双重道德标准陶杰◇黄金冒险号粗劣是罪徐浩然◇谁是网络艳照的受害者周黎明◇艳照风波的五张虚伪外衣长平◇张柏芝,你怎么还不倒霉?任为民◇来吧,春节情人节一起过间丘露薇◇斯皮尔伯格与左翼的好莱坞鄢烈山◇许三多是我们的白日梦司振龙◇欣闻“赵本山收徒受跪礼被批判”熊培云◇从恒源祥广告看消费者如何到公民鄢烈山◇公布官员电话是村干部思维葛剑雄◇样板戏贴近的是什么生活张晓舟◇弄他!弄他!重庆就是一座很搞的城老枪◇张晓舟,你必须向重庆人民道歉!赵勇◇浩然与我们的文学记忆司振龙◇周杰伦执教鞭与月嫂“校园入侵”谢浮名◇师生畸恋的道德之殇呼唤立法王宛平◇中国编剧需要剽悍的人生郭之纯◇为什么人们认定双截棍当不了小教鞭刘彦◇娱乐明星应怎样演出“政治秀”?一棵树◇让文化朝拜不再是苦旅于德清◇葛剑雄教授何以如此犬儒王石川◇赵本山落选人大代表释放积极信号张贵峰◇分级制,限制色情还是开放色情拇姬◇重赏之下必有好作家吗?蔡永飞◇应当澄清对简体字的误解连岳◇政府不能要虎得虎郭巍青◇学习富人张茵不戴面具说话梁文道◇听电话的政治学李亚广◇该不该封杀汤唯、张柏芝明星广告五岳散人◇国内游要控制,境外游要禁止肖复兴◇博物馆免票比低价票好令狐补充◇张柏芝也没有阮玲玉那样软弱周文翰◇京剧不能绑架全国音乐课刘洪波◇“文化标志城”标志的不是文化杨涛◇全国有多少人在吃财政饭童大焕◇目中无人的文化多是败家子文化周  云◇倒是希望少林寺真能上市熊培云◇又一只周老虎被打回原形张宏森◇康洪雷的知识分子情怀徐怀谦◇绯闻是大众的鸦片邓明华◇从青歌赛选手答题看娱乐界“浮躁症”十年砍柴◇这20元交着不放心葛剑雄◇我不在乎当炮手还是炮灰,该讲的话会永远讲下去和菜头◇相声讲的是说学“斗”唱雷颐◇封杀汤唯的可怕后果王成应◇袁隆平院士与王宝强委员莫言锋◇“Peking”与“Beijing”,不一定非要PK谭浩俊◇“炸掉故宫”就能把房价降下来了?王建勋◇汤唯“封杀令”有悖法治精神沈若愚◇性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洪巧俊◇大禹的婚外情只不过是一个噱头邓清波◇崇拜黄帝的实质是崇拜权力于德清◇我们的商业文化何曾强势过?上官本寂◇并非所有文艺家都反对文艺政治化萧锐◇人大收权,过于理想化的制度召唤周文翰◇艺术家房产案关乎“中国宋庄”的未来潘采夫◇围殴余秋雨的“暴力美学”郝建◇笑声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耿海军◇圈养作家废了谁的武功董宏达◇争夺明星祖籍,庸俗!张培元◇别让文化长城弱不禁风李公明◇吴冠中先生到底炮轰了什么乾羽◇性感歌手戴雷锋帽又何妨肖复兴◇青歌赛“大歌”泛滥是音乐之悲高福生◇忽悠民众的公祭热为何如此火爆和莱头◇欢迎参加网络写手协会张剑虹◇有了红包批评没了文学繁荣陆志坚◇为四大名著的“命运”担忧许石林◇礼仪缺失必然迷信猖獗林卫萍◇“最牛洗脚城”,我们究竟怕啥?长平◇抵制家乐福,应该放行连岳◇批评者的赞美才有意义柏文学◇粉丝们可以明白偶像的局限性了巫昂◇这么着,就都好莱坞了?李龙◇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何开通就塞车陈一舟◇“纽约时报吹捧郭敬明”是一种反讽闾丘露薇◇如果《丑陋的中国人》写在今天朱启禧◇国旗当为汶川震灾的死难者而降王石◇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新快报评论员◇举国哀悼,世界主义的温暖郑永年◇四川地震与中国民族精神的再现海石◇没震垮的刘汉希望小学能否多多复制郭松民◇不自私的年轻人是中国的希望范美忠◇那一刻地动山摇燕赵都市报评论员◇国家必须偿还对教育的亏欠王晓渔◇范美忠临震逃脱究竟错在哪张若渔◇一个老师眼里的范关忠余秋雨◇合泪劝告请愿灾民瞿方业◇作家们请为苍生说人话韩寒◇大师们,我等无条件臣服于您杨艺蓓◇把佛跳墙译成蒸鲍鱼鳍无趣无文化修仰峰◇抵制《功夫熊猫》背后有算计刘敏◇陈丹青、韩寒批评大师的少年冲动舒圣祥◇周正龙只是一个替身演员杨红兵◇中国列第四最好色国,难以服众?薛涌◇对文学大师神化后,就丧失了文学批评林黑◇方舟子大战华佗“斗士”只知科学却不明事理张培元◇道德病毒污染让天才少女作家变成了“姚抄抄”魏英杰◇“雷词”是一种大众批判方式秦川◇红楼人物造型别动不动就干预魏英杰◇现代版北大焚书记烧出了什么潮  白◇广电总局的板子要落下来三季稻◇谁说广州·(人)没文化雷振岳◇地名里不许有“村”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赵  勇◇“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启示胡印斌◇谁为王益披上音乐家的新衣杨于泽◇帝王在21世纪的职业就是接受戏说韩浩月◇炮轰成了中国作家最爱的发言方式?于德清◇俄罗斯为什么会诞生出索尔仁尼琴殷国安◇聂卫平,你的观点落伍了30年盛大林◇外国歌手唱奥运主题歌符合奥运精神刘洪波◇不要怕艺术阐释历史  只有非人性的作品才该反对史钧◇《北京欢迎你》带来文化共振周东飞◇把独特的中国风度呈现给世界范正伟◇奥运开幕式与《功夫熊猫》默客◇“痛失金牌”只是悲情式的扯淡毛建国◇如果法籍击剑教练鲍埃尔换成郎平杨恒均◇我们要那么多金牌干什么?李承鹏◇刘翔不退赛联想张鸣◇当国家领导人成为普通观众邵建◇欧关选手获奖为何不感谢国家曹林◇刘翔意外退赛的阴谋论不堪一辩陈季冰◇金牌的含金量须用大众体育来衡量李铁◇香港人李宁与忽悠人的经济民族主义陶杰◇阿Rain是民族英雄钱夙伟◇河南体育局道歉背后的金牌政绩观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翻天覆地的七年曹景行◇奥运下的中国人范辉军◇人肉搜索入罪只能是个笑话许石林◇建余秋雨故居又何妨陈丹青◇我可不可以对权威轻声说“不”吕  频◇“宁做三奶,不嫁穷人”背后站着残缺的权利黎鸣◇“万世师表”专教“万世傻瓜”周黎明◇可怜的大师从玉华◇王石是万科最大的无形资产该不该下课张鸣◇由日本米老板自杀看中国造假者脸皮之厚第一哲学◇祭孔不如祭三鹿成彪◇三鹿接受三元并购,且慢陶短房◇中国人踏进太空的历史第一步晓宇◇周老虎用真实的谎言完成角色转换

章节摘录

  黄金周的10个希望  杨凤霞  1.银行不要关门:今年“五一”黄金周前三天,福建省各主要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纷纷关门停业,给一些急需办理柜台业务的群众和商家带来不便。银行对此解释说,“五一”是国家法定节假日,银行应保障员工的休息权。但银行是干什么的呢?如果医院、商场、旅游景点、交警队、公交公司、铁路等也要“保证员工休息权”的话,结果会怎样?  2.政府机关不要关门:放假的时候人们有时间去政府部门办事了,但政府部门却关门了。当然,“政府别关门”指的仅仅是那些窗口单位。一般的公务员放假休息是正常的。  3.医院不要关门:医院以往做得就挺好,但让人去急诊室看病总是不舒服呀。  4.商家少点忽悠:节日搭台商家唱戏是很正常的事情,但现在的一些商家唱的到底是什么戏呢?忽悠戏吧?各种各样的促销有多少不是暗藏陷阱的?  5.价格涨得别太狠:黄金周也是涨价周,这事情让人无奈。但涨价能不能有个底限呢?尤其是这个黄金周期间,各种副食品的价格最好能够轻点涨,此前平常的日子里涨得已经不少了。  6.公交车别太挤:黄金周期间出外进行长途旅游的人可能不太多了,但到近处的景点逛逛或者去商店逛逛是很正常的事情吧?所以,希望公交部门能够多辛苦点,让大家都能及时坐上车。  7.别让员工总上班:虽然说现在的假日天数实在是不少了,但真正能够享受到双休日和法定假日休息的人到底能有多少呢?所以,希望老板们能够体恤一下员工,以便让大家得到真正的放松。  8.别让人为加班费发愁:加班费是每个黄金周都肯定会出现的热点,但却始终得不到真正的解决。谁让现在找工作那么难呢?所以,有关部门能不能想点切实可行的办法呢?比如,劳动监察部门别休,黄金周也去工厂检查加班情况好不好?  9.二手短信别太多:手机短信是个好东西。但近年来在黄金周过后却总能看到二手祝福短信让人闹心的报道。当然二手短信也一样是祝福,但如果自己不喜欢收到二手短信的话,最好能够从我做起去发原创短信。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08中国时评年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08年的这一本是在图书馆偶然发现的,借回去看看发现很不错,网罗 了08年的各种大小事情,即使现在已经是2012年,回头看过去发生的事情还是可以给人以新的感悟和启发的,也算是对过去的一种眼光的看待,一种深刻的反思,很不错的一本书直接买下来了,文章的来源很杂,这样的同时意味着很丰富
  •   买的书质量都不太好。。。
  •   平时没时间看报纸,从这本书里回顾了08年的一些大事,有一些人的观点也挺有意思。顺便打算关注一下,喜欢的几个作者的博客了。如果还出09年的话,还会买来看看。
  •   有点新鲜气息,非官方评论较多,文笔深度需要见人见智。
  •   凑合着能看,可以打到70分吧
  •   本来,这本书里的文章质量高的就很少了,因而读得也断断续续的,几欲弃之而逃。不幸今天读到一篇署名“范美忠”的文章,一开头就觉得很卑鄙,读到一半,猛然意识到:作者就是范跑跑。不由恶心得胃部翻腾——我竟然花钱买了一本收了范跑跑文字的书,这实在可以算是今年第一大糗事了。想到出这本书的出版社一定会付给范跑跑稿费,而那稿费之中,就包括我付出的钱。我愤怒!另外,如果这个选本就代表中国的时评水准,我想:冷静的表达可以是这样:随便买一本沈宏非、韩石山、梁文道。。。。甚至是王朔,都比这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