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的荷兰文明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荷) 赫伊津哈  页数:253  译者:何道宽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是我翻泽的荷兰史家约翰•赫伊津哈的第四部著作,前三本是《游戏的人》(花城出版社)、《伊拉斯谟传》和《中世纪的秋天》(广西师大出版社)。四本书的翻译是学习欧洲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过程。大为喜爱《游戏的人》,我倾情写下一万五千字的长序;经责任编辑林宋瑜老师的鼎力推荐,该序在《南方文坛》2007年第六期刊出,这篇题名《游戏、文化和文化史一(游戏的人)给当代学者的启示》的文章荣获《南方文坛》2007年年度优秀论文奖。接着,我又欣然接受张晓红博士和广西师大m版社老总何林夏的委托,于2008年翻译出版了《中世纪的秋天》和《伊拉斯谟传》。《秋天》对中世纪欧洲史做了崭新的解读,使人明白,原来中世纪并不那么“黑暗”。《伊拉斯谟传》使人了解这位北欧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巨人,他的精神成为荷兰的重要遗产,为荷兰的宗教宽容、民族和谐奠定了基础。以上三本书得到国内学界和读者的肯定甚至喜爱,令我十分欣慰。如今奉献给读者的《17世纪的荷兰文明》至少在两个方面非常吸引人:(1)作者以深刻细腻的洞察破解了荷兰文明兴衰之谜,可以作为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电视纪录片的完美补足;(2)他那司马迁式的笔法使历史事件和人物栩栩如生、生动传神。读者将会看到,他为何主张历史著述里的直觉、想象力和审美要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欧洲著名文化史家约翰·赫伊津哈的力作之一。他以权威学者的睿智、世界眼光、深刻的历史漏见和特有的深情为世人揭开两个谜团:(一)荷兰这样一个边陲小国怎么能够创造一个历|史奇迹,在建国100年、独立50年后“突然”成为世界强围、欧洲中心;(二)这个创造了历史奇迹的国家为何兴也快、衰也速。  本书分为两部。第一部“论尼德兰”,解读荷兰的黄金时代及随后的衰落;第二部“论历史”,讲述荷鼍往欧洲的独特角色和作者本人独特的治学之路。

作者简介

  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1872-1945)是荷兰历史学家、文化学这家,攻读印欧语-日本曼语语言学,1897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在荷兰和德国的莱顿大学、格莱顿大学校长,“二战”期间对法西斯点领者持严历批判态度,1945年荷兰解放前被迫害到死。
  他擅长印欧语文学,欧洲文化史,比较语言学和比较文化,代表作有《中世纪的秋天》、《游戏的人》、《伊拉斯谟传》和《17世纪的荷兰文明》、《明天即将来临》、《文明复活的必要条件》、《愤怒的世界》、《文化史的任务》、《历史的魅力》、《痛苦的世界》等,他在世时已经成为欧洲文化史尤其是荷兰文化史的权威。他的著作经久不衰,上列前四种均已在国内出版。他在中国学界的影响还在不断上长。

书籍目录

第一部 论尼德兰 一、17世纪的荷兰文明  1.荷兰文明崛起之谜  2.17世纪荷兰的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  3.17世纪荷兰的宗教与科学  4.文学艺术里反映的日常生活  5.17世纪荷兰的文学艺术  6.荷兰文明的衰落 二、尼德兰的精神  1.荷兰民族的渊源  2.荷兰民族的性格  3.荷兰民族的资产阶级品格  4.荷兰民族团结的力量  5.荷兰文化的危机  6.荷兰人民的任务 三、作为西欧和中欧中介的尼德兰第二部 论历史 四、与天使角力的两位史学家 五、史学思想里的审美要素 六、我的史学之路索引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这就使我们进入了本书宗旨的核心:17世纪荷兰文化的本质。倘若我们的文明真的特色分明,那么,这一特色必然来自于其成长过程中的物质、社会和伦理条件。不过,这些因素本身并不足以解释荷兰文化的独特之处,这是因为我们不能够用和解释自然现象相同的方式来解释历史现象,我们最多只能够以大致类似的方式来把握历史现象。历史现象最重要的方面永远会规避我们从社会、经济、政治或思想原因来演绎的任何企图。说到底,史学家难以知道历史现象的原因,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意见或结论建立在已知的结果和环境上。我们在这篇小文有意考察的正是这些结果和环境。的确,最重要的环境当然是地理位置,以及我国的结构和性质。我们再次遭遇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这是一个狭小的地区,而且不构成一个地理单位,由沼泽、草地、水浸地和庄稼地组成——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居然在很短的时间里建成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况且,它不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而且辐射到欧洲辽阔的地区,构成了时代精神里的一个亮点。事实上,为了理解荷兰文化演进中的这个地区是狭小到什么程度,我们就必须要记住,并非荷兰共和国的所有地区都作出了同等的贡献。比如,由布拉邦、西兰一佛兰德斯、马斯特里希特和奥威尔马斯组成的公共领地的贡献就很少。这几个省在联盟里不发声,它们由海牙管理,由于宗教原因,它们和共和国的中心隔离,它们追求的是乡村生活,日益孤立。虽然它们比北方地区更接近西班牙人统治的南方地区,但与西班牙人的接近并没有使他们受益;虽然这里的人操的是相同的荷兰语,但他们在共和国繁荣的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并没有起什么作用,他们也没有分享贸易或工业的实惠。再者,即使北方联盟里的七个省也没有作出同等的贡献,除了荷兰、西兰和乌特勒支外,我们能够说,其他四个省总体上推进了尼德兰的文化、伟大与光荣吗?诚然,记忆、亲情和爱的纽带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然而,我们不能忘记无与伦比的弗里斯兰的美丽和淳厚民风,不能忘记格尔德兰人的光荣、艾瑟尔河上繁华而虔诚的中世纪小镇;我们必须记住,从荷兰省的角度看,共和国就像一张刺绣,荷兰省就像其中心图案,抢眼而多彩。荷兰省人和西兰人不了解他们共和国东部和北部的表亲。弗里斯兰人可能与他们最接近,因为大议长的官邸位于弗里斯兰省,那是容易看见的奥兰治王室光荣的象征。格罗宁根草木葱茏、沼泽众多,似乎是遥远而落后的地区,格罗宁根大学也未能使之焕然一新。格罗宁根以南是孤独而谦卑的欧弗艾塞尔和韦卢维山地,最后是将尼德兰中心区与其他地区隔离开来的狭长的谷伊地区。需要重申的是,即使乌特勒支和西兰的贡献也不能与富裕而强大的荷兰省相比。伦勃朗时代的荷兰文明集中在60余平方英里的狭小地区。如此文化荟萃的现象能够在彼时彼地出现,这实在是最令人惊叹的事实。我们过去经常说,海运和比邻大洋是这一非凡发展的首要因素。此言不虚。自从这个地区在历史记录中露面以来,这里的人就争先恐后地去航海探险。早在弗里斯兰人之前,加宁菲奇人是闻名遐迩的水手,我们大多数人还记得在学童时代就对他们有所了解。到14世纪,荷兰与西兰业已成为海上强权,他们的海船为英王提供极好的服务;一个世纪以后,荷兰省与西兰省城镇的商业影响已经相当强大,其海军实力得到勃艮第公爵政治实力的支持,所以这两个省成为汉萨同盟的强大竞争对手。在这里,我们不必再仔细考察航海业的兴起,那是这两个省地理位置的自然产物:和英格兰隔海相望,比邻德国和法国北部。但应该记住的是,在中世纪晚期,尼德兰南部的内河航运对荷兰的贡献和北海的海运一样大:从德国北部到佛兰德斯的水路由规整的内河航道网组成。甚至可以说,这些内河航道在我国兴起的过程中的作用胜过海洋。你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的天然交通网吗?这仿佛是由动脉和静脉组成的完备的循环网络。在大大小小的天然水道和运河上,靠无数互联的支流,你可以在东西南北纵横的国土上扬帆航行,也口]以靠船桨和纤绳行船,安全,舒适,且相当快捷;在马的牵引力就是极限、路况不佳或不存在的情况下,水路行船就比较快捷了。我国这种水文地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了我国人民的民主结构中。在水道纵横切割的国土上,一定程度的地方自治势在必然。市政官和司法官等古老的官职随着时间的流逝或改变或消失,但负责管理堤坝的官员却一直不换。最穷的农夫或渔夫也可以驾着自己的小船通达全国,在这一点上,他们并不比地位最高的绅士吃亏;当然,他们常常不得不绕道以避免过路费或其他障碍。虽然沼泽地里响起狩猎者的马蹄声,但堂皇的马车在日常交通中并没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这里贵族的社会地位远远不如国外的贵族。因为尼德兰濒临三个大水体即瓦登海、须得海和北海,又是莱茵河、马斯河与斯凯尔特河汇聚成的三角洲,所以它就必然成为并始终是水手、渔夫、贸易商和农夫的国土。水手和贸易商的生活主要是都市生活;实际上,早在中世纪的城镇兴起之前,尼德兰就出现了主要的贸易中心,比如加洛林王朝时期的多雷斯塔德、1000年前后的蒂尔。不过,当佛兰德斯的布鲁日、根特和伊普雷的大发展时代来临时,当德国莱茵河地区和威斯特伐利亚的城镇繁荣和出名时,这些中世纪的贸易中心的全盛期早已过去了。有些城镇比如德国的科隆(这里有一个公元51年罗马老兵的一个聚居地)建立在以前的基础上;另一些城镇起初微不足道,后来才开始发展。到12世纪,布鲁日、根特、卢万和列日已经是强大的城镇;都市的发展没有到达乌特勒支以北的尼德兰北部地区,乌特勒支是北部惟一的主教辖区;直到13世纪,多德雷赫特、米德尔堡、哈勒姆和莱顿才略有一点地位。这些城镇相隔不远,各有其水路体系和内陆;由于中世纪城镇持久的竞争,它们各自成功保存了自己的特色。

后记

《17世纪的荷兰文明》是我翻译的荷兰著名文化史家约翰•赫伊津哈的第四部著作,前三部是:《游戏的人》、《伊拉斯谟传》和《中世纪的秋天》。在这篇后记里我想重申:翻译这四本书和其他书比如《作为变革动凶的印刷机》是一个学习欧洲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过程。《游戏的人》把游戏视为人和文化的本质,把游戏在文明进程中的作用阐述得令人信服。《伊拉斯谟传》将这位北欧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巨人写得栩栩如生,使我了解到为何一个欧洲边陲小国何以能够成为文化大国的奥秘。《中世纪的秋天》使我看到伊拉斯谟之前的一段法国和勃艮第的历史,揭示了中世纪并不那么“黑暗”的方方面面。如今这本《17世纪的荷兰文明》进一步揭示了荷兰从边陲小国迅速崛起为世界大国又迅速衰落的秘密,具有异乎寻常的戏剧性和说服力。本书的注释一律用脚注,包括作者注、编者注和译者注。一如既往,我们添加了数以百计的中译者注。意在有针对性地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拓宽视野。原书的编辑相当粗糙、正文和索引不一致的地方比比皆是、索引中的人名只有姓没有名者也不在少数,我们尽量予以修正和补足。为了有助于中文读者理解,我们为第一篇《17世纪的荷兰文明》和第二篇《尼德兰的精神》分别加上了五六个分节小标题。

编辑推荐

《17世纪的荷兰文明》:开放•宽容•和谐。“虽然我们的国家位于法兰西、德意志和英格兰之间,但它与这些国家截然不同,其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所以它是欧洲的例外,它不符合欧洲普遍的规律。”“我们对外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保持开放,世界各国罕有更加开放者。这一伟大的开放心态使我们成为最卓越的中介者,即使我们除此之外的作为不多,它也会使我们卓尔不凡;吸收、同化、传递外域文化成分使我们的卓越实至名归。”“荷兰人的思想和德国人的思想有亲属渊源,和英国有历史联系,和法国有文化纽带,所以他们的头脑对这三种思想影响的接受程度是同等的。”再现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奇迹,破解荷兰文明兴衰之谜。《大国崛起》电视纪录片的完美补足。来自世界文化史最权威学者的洞察与结论,司马迁式的笔法使历史事件和人物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17世纪的荷兰文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各个角度,让人开阔思维
  •   描述的是尼德兰联合王国历史上进步超越同时代并超越史上的一个迅速发展时期。作者慎用一些简单化术语的时代评价(如“黄金时代”、“巴洛克”等)是非常恰当的。确切讲,作者是在舒展史的脉络,而非史料编目,这也非常符合尼德兰王国本土的地域风情。作品后一半则是批评性的评价,强调了作者的这一史观,作为史书来说显得累赘。
  •   作为学生平时挺忙的,但是随手抓来就能读得津津有味。作者作为一个荷兰人评论本国的历史,和我之前看过的大量中国著作有很大差别。我不能说这本书够不够客观(考虑到任何民族文学都会有所偏心),但可以肯定,视角非常棒。最近准备考试,读书计划被搁置下来,所以还没有看完。就已经看到的部分来讲,赫伊津哈笔下的17世纪荷兰很奇特。可以说是个上帝制造的不可复制的试验品(明显不是成品)。过去我们长期思考的尼德兰之路甚至尼德兰之谜,在这位大学者的分析之后明朗了许多。我水平拙劣,不在此进行总结,如果您感兴趣,不妨自己去细细捉摸一番,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出现一个“新尼德兰”。不过感觉赫伊津哈先生条理性没那么强,在边上做小总结的时候会发现他思路有些跳跃。(也可能是我的总结没抓住重点)。但这正是其文学性的好体现,作为课外读物,二者兼顾很不错。我记得书本上有个别别字,书不在手边无法指出。不过翻译挺不错的,富于幽默感,读起来生动易懂。封皮略显普通,对纸张不敏感的我觉得内页还是不错的~字体不大不小,读着不费劲嗯。就说这么多啦~如果是尼德兰爱好者不要错过~
  •   对读书有特殊选题者适用。译文不精。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