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系昆仑关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广西民族出版社  作者:陈仲良  页数:217  

前言

  南宁昆仑关作为一个历史名关,历史上曾经发生过10多次重要战事,曾经留下一个个悲壮的传说,也留下一篇篇悠远壮美的诗章。特别是1939年底发生在南宁昆仑关的我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那场惨烈的攻坚战,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是南宁市有史以来最能感动中国的壮烈篇章,成为与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同享盛誉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名篇。这场战役结束后给烈士墓园的南北牌坊、纪念塔及纪念亭撰联题词的15名国民党军政要员,除了一名没有军衔和一名为中将外,其余13名全是上将军衔的赫赫大员。他们气壮山河、情贯千古的词联,是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号角,是凭吊前人、激励后人的诗篇。  就民族感情而言,爱国主义就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奋斗中培育起来的对国家最自豪最深厚的感情。“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风。魂兮归来,哀江南!”这是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长诗《招魂》末篇的几句吟唱。他通过为惨死在秦国的楚怀王招魂,表达他对祖国无限的眷恋之情。如今,我们对在昆仑关战役中牺牲烈士的怀念,无疑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昆仑关战役的英雄、昆仑关战役的烈士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他们是永远值得正义的人们怀念的;昆仑关大捷是永远值得南宁人,乃至全中国人骄傲、自豪的。毫无疑问,如果一个人的情感是同民族和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那他就是高尚的、令人敬仰的;如果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重大事件能同民族和国家的光辉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那么这个地区、这座城市就是辉煌的、令人向往的。巍巍昆仑关,是南宁市的光荣标志,是国人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如今,南宁昆仑关战役遗址已正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昆仑关战役博物馆亦已在昆仑关山麓拔地而起。它将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民众前来观瞻游览。昆仑关战役历史的波涛将一代代地在人们的心海中汹涌澎湃,那些抗击侵略者烈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英雄们的丰功伟绩万古长青!  纪实文学《魂系昆仑关》忠于历史,忠于事实,烈士墓园中的题刻、对联、碑文和诗词亦都原原本本地在书中予以展示。《南宁日报》刊载的长篇通讯《〈铁血昆仑关〉:横跨台海两岸绚丽的文化彩虹》也收编其中。广西两位著名的山歌大师的长篇山歌,也为昆仑关文化增光添彩。《昆仑关之歌》悲壮激昂,奋发豪迈,祝愿它随着本书的出版发行唱响南宁,唱响海内外。  近几年来,南宁市人民政府已经把昆仑关战役遗址开发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旅游胜地,成为联系海峡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一座桥梁。我们编写的这本图文并茂的册子,就是为了在这个饮誉全国的古战场和抗日战争遗址的保护、开发工作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昆仑关大捷70周年来到之际,谨对热情支持《魂系昆仑关》出版发行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内容概要

历史是有记忆的!当我们清楚地知道——东条英机、坂垣征四郎、矶谷廉介、阿部规秀等日军战争罪犯,也包括在昆仑关大战中被中国军队击毙的中村正雄,他们的亡灵牌位至今仍供奉在“靖国神社”,供为数不少的顽固脑袋顶礼膜拜时——我们所能做的,就只能是多读一些类似《昆仑关文化丛书》的爱国主义史料书籍,用永不消褪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数的实际行动,去确保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简介

陈仲良,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原广西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曾先后在南宁市广播电视局、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广西电影制片厂担任领导职务。在出版社出版一批散文、报告文学集,其中游记散文集《风雅八桂》,篇幅为50万字,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认为该书“历史的古韵与时代的气息俱佳”,被报刊媒体誉为“八桂旅游的优美解说词,是广大读者精彩的读物,是专家学者珍贵的资料”,“成为人们了解广西一个全景式、精品式的窗口,一个高雅、生动、形象的园地”。

书籍目录

纪实文学  魂系昆仑关  彪炳千古气壮山河  历史硝烟时代风云  雄关铁血石破天惊  镜头回放动人心魄  巍巍昆仑祭鲜花慰英魂昆仑关抗日史料一览  牌坊、纪念塔题联、题刻及有关诗词  纪念塔纪战碑文  纪念塔纪战碑铭  陆军第五军昆仑关阵亡将士纪念亭碑文  纪念诗词  昆仑关部分历史诗词、题联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昆仑关战役第五军直属部队阵亡官兵英名录  昆仑关之歌  巩固保护开发成果,拓宽建设景区思路  昆仑关战役博物馆主体建筑落成  博物馆展厅前言  博物馆展序厅:雄关漫道  博物馆第一展厅:浴血昆仑  博物馆第二展厅:同仇敌忾  博物馆第三展厅:忠魂永志  博物馆展厅结束语  《铁血昆仑关》:横跨台海两岸绚丽的文化彩虹  雄师碧血染昆仑(山歌)  关帝美名耀雄关(山歌)  关公磨刀话神奇(传说)跋

章节摘录

  民国十二年(1923年)三月,孙中山在广州以国民革命政府大元帅的名义,委任云南军阀唐继尧为副元帅。唐继尧拒绝受任。  唐继尧为滇系军阀,在辛亥革命中,曾在昆明参加起义,先后任云南军政府军政次长,贵州、云南都督,1921年被逐出云南,翌年回滇复职,鼓吹“联省自治”,人称“联帅”。此人素来自命不凡,以起义反帝制和护法讨袁首功自诩,自刻一枚图章“东亚大陆主人”。据《李宗仁回忆录》介绍,他的卫队多达数百人,号称佽飞军(佽飞为古代勇士的名字),队员一律穿着古罗马的武士装,手持长枪大戟。他每逢接见贵宾,佽飞军先在其总司令部排成层层仪仗队,旌旗飘飘,甲光闪闪,然后传帅令,开中门;他则身穿戎装大礼服,居坐于正厅高高的黄缎大椅上,目视前方,威仪赫赫,俨然一副罗马帝王再现的气势。如此狂傲的唐继尧,加上坐拥滇、黔广大地盘,手持精兵十余万,自然不甘心屈居在孙中山之下。  1924年冬,孙中山病危,野心勃勃的唐继尧,忽然自称为川黔滇联军总司令,通电就任副元帅,打算从云南、贵州派出三路大军,假道广西,护送他前往广州就职视事。当时,广州的部分驻军以及广西的沈鸿英、东江的陈炯明等地方军阀都表示欢迎。唯独由孙中山任命的广西绥清督办的主要官员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未曾表态,这也就成了唐继尧东下广州的最大障碍。  接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广州军政府群龙无首。3月18日,唐继尧自昆明发出通电,说他以副元帅代行大元帅的职责。次日,广州军政府胡汉民等发出声讨唐继尧的通电,同时派驻广东的云南滇军范石生部开赴广西支援,与桂军合作,抗拒唐之联军。  早在1925年2月初,唐继尧和胡汉民都分别派代表劝说李宗仁。李宗仁对唐继尧是从是抗,对广州革命军政府的成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经过几天的谈判和分析,李宗仁觉得革命军人决不能与唐继尧这个不仁不义的封建军阀为伍。于是其拘押了唐继尧的代表文俊逸,热情接待胡汉民的代表董福开,答应广州革命军政府的要求,拒唐于广西之外。  李宗仁率领的新桂系军队,首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桂中、桂北一带讨平了老桂系的残部绿林军阀沈鸿英的部队,接着挥师南宁与老滇军决战。  此前,正当桂军主力集中优势进击桂北老桂系沈鸿英部的时候,号称“建国军”的唐继虞(唐继尧胞弟)任总指挥,率领张汝翼两军共3万5千人,从贵州省进入广西,经三江、融安、融水、柳城、进攻柳州;第二路,龙云任总指挥,率领卢汉部,从滇东经剥隘、百色、田东,进攻南宁;第三路,胡若愚任总指挥,由滇南、镇边、靖西、养利(大新)、同正(扶绥东),夹攻南宁,总共6万多人。  2月21日,龙云的老滇军抢占了南宁马退山,在山上挖掘战壕,设下重兵,以形成对南宁的铁桶包围。李宗仁率军赶来解围,双方在二塘展开了激战,马退山前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由于桂军处于开阔地带,部队全都落人滇军的火力范围之内,打得十分被动。而滇军早就在马退山上以逸待劳,居高临下,势不可挡。不得已,桂军改正面进攻为迂回作战,但终未能抵挡住滇军挺进南宁的步伐。南宁新桂系守军伍廷飚部于2月2日撤离南宁。25日滇军占领南宁后,以银狮巷谭浩明公馆为司令部。其前敌总指挥卢汉,率部于三月问占据南宁东北门户昆仑关,并派兵据守思陇圩和高田圩,警戒宾阳。  同年5月9日,桂、滇联军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俞作柏、范石生、杨秦等将领,发出声讨唐继尧的通电,旋即率部沿贵县、宾阳大路向高田、昆仑关进军。  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亲赴昆仑关前线,日夜指挥。他们面临的是自新桂系建军以来在广西境内遇到的最强大的敌人。他们懂得,“昆仑关号称天险,宋将狄青即以昆仑关一战而垂名史册。”(《李宗仁回忆录》)此次昆仑关之战亦关系到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的前途大事,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新桂系与滇系范石生的联军共六个纵队,约8000人,钟祖培、俞作柏纵队担任正面攻击;陆超、刘权中纵队向右翼迂回;左翼由范石生部向滇军进击;伍廷飏、韦肇隆纵队为总预备队。范部开抵宾阳以南,与在宾阳以北的黄绍竑夹击据守昆仑关的卢汉部队。卢汉侦悉黄、范两军兵力仅五六千人,乃引至高田附近山地,而后据山反击,桂军伍廷飚部尾随追击。黄绍竑亲临高田前线视察,发现高田山地险峻,而老滇军据险而守,便命令俞作柏率领一、四两个团,沿驿道攻击古漏关、思陇圩、马岭圩之敌,加入左翼延伸,指向昆仑关。  桂军于5月16日(农历四月二十四日)开始进攻昆仑关,李宗仁亲临前线指挥,激励官兵奋勇杀敌,众将士奋不顾身,血战一昼夜,伤亡一千余人,正待奋力猛攻,但左翼范石生友军姗姗来迟,未能按计划投入战斗,不得不将韦肇隆、伍延飏总部预备队兵力加入左翼延伸的战斗。经过全军奋勇冲杀,卢汉弃关而逃,老滇军遗尸遍野,伤亡二千余人。桂军跟踪追击,滇军又退至八塘,凭险顽抗。黄绍竑、范石生部从派仙山一带冲至八塘,两军合力攻击,与滇军卢汉部血战一昼夜,滇军又退至七塘大麓圩、五塘圩,逐塘设防抵抗,桂军都一一击破,围敌于南宁。此时,白崇禧、黄绍竑赶回柳州,指挥新桂系一万多精兵在柳州沙埔与从桂西北入桂的唐继虞率领的滇军进行惨烈的决战,滇军几乎全军覆没。第三路胡若愚的部队尚未进入广西就撤了回去。当年六月底,困守孤城南宁的老滇军,在受重创后,便退出南宁,撤离广西,返回云南老巢去了。正义的新生力量终于胜利了。广西的两场激烈的战役,不仅粉碎了唐继尧东入广州,颠覆革命政府的野心,同时也完成了新桂系统一广西的大业。  P28-31

编辑推荐

  无论是在中国久远的历史上,还是在中华民族抵抗外侮的近代史上,“昆仑关”毫无疑问是一座不能被遗忘的丰碑。  历史的丰碑是必须要有真实的承载物的。尽管历史的进程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而岁月的渐行渐远,追忆已日趋模糊;很多时候,人们并不都有空闲回过头来,去真切地梳理我们的先辈曾经有过的风雨兼程。但是,往事并不如烟——历史在它的周期年轮中,总会非常及时地提示我们: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太过于健忘,就肯定会被时势押解着重走回头路。所以,要想对“昆仑关”有真正的了解,读一读刚刚出版的《昆仑关文化丛书》,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书即为“昆仑关文化丛书”之《魂系昆仑关》,该书的出版发行,在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大业中,扬起一片风帆;对昆仑关战役遗址的进一步保护开发亦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魂系昆仑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