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历史

出版时间:2006-3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张恩富  页数:39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清代编撰的《全唐诗》收录了诗歌48900多首,加上明人辑录的《全唐诗外编》,共5万余首,作者达2600多人,比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留下来的诗歌多近三倍,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有50~60人,这个数目超过了它以前所有朝代的总和,这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未出现过的最大的一次诗歌盛宴。  唐诗众体皆备,流派竟繁。边塞诗派:既有建安文学的慷慨悲凉,又有六朝文学的哀怨多情;山水田园诗派:工于五言五古,描写自然雄奇壮美、明丽澄净;元白诗派:注重诗歌形

作者简介

  张恩富,1953年生于重庆,文史学者,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和创作,发表作品数十万字。著有《道家简史》,与人合译禅宗经典《五灯会元》等现扫教于重庆巴蜀中学。

书籍目录

盛世唐朝·卷一唐朝前期的皇权争夺玄武门兄弟相残武则天以周代唐中宗复辟和韦氏专权太平、隆基联手除韦太平公主喋血宫廷开明的李唐王朝七世纪的世界中心通长安——世界最大的城市城市商业城市景观唐朝的对外交通文化融合天下英雄尽入彀中科举制度的产生制举与常举主考与授官开创章服体制兴痒序之教全新的书页附:初唐诗歌18首盛唐诗歌5首初唐诗歌18首赐房玄龄蝉秋夜喜逢王处士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渡湘江正月十五日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渡汉江……

章节摘录

  尉迟敬德率兵冲进宫中,正在后苑池中游船上的高祖,猛然见到手持长矛、一身甲胄的尉迟敬德,大吃一惊。高祖情知势不可挽回,立即亲笔写了敕书,命令诸军听从秦王号令。大局已定,秦王赶来与高祖见面,父子俩抱头痛哭。高祖随即颁发诏书,立秦王世民为太子,建成、元吉十个儿子均以谋反罪处死。两个月后,高祖宣布退位,成为安享天年的太上皇。“玄武门之变”以秦王世民提前登上帝位而告结束。  武则天以周代唐太宗晚年,宠爱武媚娘。媚娘14岁入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其时便与高宗李治有了私情。太宗死后,她入感业寺为尼。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逝世,第九子李治即位后,召她入宫,封为昭仪。永徽六年(655年)高宗废黜王皇后,改立她为皇后。武则天“通文史,多权谋”,作皇后  【品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人每言咏物贵在有寄托,若无寄托,无论将物描绘得怎样的逼真,也算不得上乘之作。此诗托蝉言志,借以抒发对自我高尚品格的赞颂和独立自主的个性的肯定。在初唐咏物诗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首句赞蝉的品性高洁,所食者无过清露而已。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以其形象特征代指蝉。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次句由写蝉的形象与食性转入写蝉的栖处和蝉的声音。蝉栖止于高挺清拔的梧桐树上,长声呜叫,那清脆悠扬、悦耳动听的声音,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以上有两个词语的理解,对于读懂这首诗至关重要。一是“垂矮”。蝉的特征很多,为什么要用冠缨喻蝉呢?因为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此处是以之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一是“疏桐”。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梧桐树是清俊秀雅、高贵脱俗的象征。《庄子·秋水》载,庄子的朋友惠施作梁国的宰相,庄子去见他,有人对惠施讲,说庄子想取代他的位子,于是惠施到处捉拿庄子。庄子主动去见惠施,对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叫鹓[刍鸟](凤凰一类的鸟)它从南海飞往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王安石的五律《孤桐》,赞美它“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唐诗的历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