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问案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安遇时,蓝鼎元 等编撰  页数:770  字数:973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描写古代冤狱讼案故事,内容包括人命、奸情、抢劫、婚姻、债务、诈伪、雪冤等。案中的人物,既有高官重臣,也有江湖盗贼,书中故事曲折离奇,推理手法睿智而又高明,因而受到历代读者的喜爱。    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本身不发达,更不可能像今天一样被广泛运用于刑侦之中。古人侦破案件,主要依赖日常经验的总结、观察的敏锐、以及睿智的推理来复原犯罪的现场,并在问案中加以佐证。这是古人刑侦的特有智慧,而这些智慧之光,在今天的刑侦过程中仍有令人惊讶的闪现。     该书还分段附录了《洗冤集录》中现场勘察及伤损情况辨别的精彩内容。如如何辨别疑难尸体、如何区别自缢和勒杀,如何对可疑伤痕进行鉴定等。

书籍目录

北宋仁宗朝龙图阁直学士 包拯 本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推理小说,所述大多是“欲望出轨”的故事。全书色欲者46例,利欲者36例。香艳之中,七侠五义的绝世武功又为这些精彩故事增添了不少亮色。 第1则  阿弥陀佛讲和 第2则  观音菩萨托梦 第3则  嚼舌吐血 第4则  咬舌扣喉 第5则  锁匙 第6则  包袱 第7则  葛叶飘来 第8则  招帖收去 第9则  夹底船 第10则  接迹渡 第11则 黄菜叶 第12则 石狮子 第13则 偷鞋 第14则 烘衣 第15则 龟入废井 第16则 鸟唤孤客 第17则 临江亭 第18则 白塔巷 第19则 血衫叫街 第20则 青靛记谷 第21则 裁缝选官 第22则 厨子做酒 第23则 杀假僧 第24则 卖皂靴 第25则 忠节隐匿 第26则 巧拙颠倒 第27则 试假反试真 第28则 死酒实死色 第29则 毡套客 第30则 阴沟贼 第31则 三宝殿 第32则 二阴签 第33则 乳臭不雕 第34则 妓饰无异 第35则 辽东军 第36则 岳州屠 第37则 久鳏 第38则 绝嗣 第39则 耳畔有声 第40则 手牵二子 第41则 窗外黑猿 第42则 港口渔翁 第43则 红衣妇 第44则 乌盆子 第45则 牙簪插地 第46则 绣鞋埋泥 第47则 虫蛀叶 第48则 哑子棒 第49则 割牛舌 第50则 骗马 第51则 金鲤 第52则 玉面猫 第53则 移椅倚桐同玩月 第54则 龙骑龙背试梅花 第55则 夺伞破伞 第56则 瞒刀还刀 第57则 红牙球 第58则 废花园 第59则 恶师误徒 第60则 兽公私媳 第61则 狮儿巷 第62则 桑林镇 第63则 斗粟三升米 第64则 聿姓走东边 第65则 地窨 第66则 龙窟 第67则 善恶罔报 第68则 寿夭不均 第69则 三娘子 第70则 贼总甲 第71则 江岸黑龙 第72则 牌下土地 第73则 木印 第74则 石碑 第75则 屈杀英才 第76则  侵冒大功 第77则 扯画轴 第78则 审遗嘱 第79则 箕帚带入 第80则 房门谁开 第81则 兔戴帽 第82则 鹿随獐 第83则 遗帕 第84则 借衣 第85则 壁隙窥光 第86则 桷上得穴 第87则 黑痣 第88则 青粪 第89则 和尚皱眉 第90则 西瓜开花 第91则 铜钱插壁 第92则 蜘蛛食卷 第93则 尸数椽 第94则 鬼推磨 第95则 栽赃 第96则 扮戏 第97则 瓦器灯盏 第98则 床被什物 第99则 玉枢经 第100则 三官经狄公案  大周武则天朝宰相 狄仁杰  本书是侦探推理小说中的珍品,每个案件都是案中有案,谜中有谜。情节扣人心弦,谜底逼人追索。狄公处于大唐与大周的政治旋涡之中,个人情怀与帝国的魅力、残忍、高深莫测交相辉映。  第1回  入官阶昌平为令 升公堂百姓呼冤  第2回  胡地甲诬良害己  洪都头借语知情  第3回  孔万德验尸呼错  狄仁杰卖药微行  第4回  设医科入门治病  见幼女得哑生疑  第5回  入浴室多言露情节  寻坟墓默祷显灵魂  第6回  老土工出言无状  贤令尹问案升堂  第7回  老妇人苦言求免  贤县令初次问供  第8回  鞫奸情利口如流  提老妇痴人可悯  第9回  陶土工具结无辞  狄县令开棺大验  第10回  恶淫妇阻挡收棺  贤县令诚心宿庙  第11回  求灵签隐隐相合  详梦境凿凿而谈  第12回  说对联猜疑徐姓  得形影巧遇马荣  第13回  双土寨狄公访案  老丝行赵客闻风  第14回  请庄客马荣交手  遇乡亲蒋忠谈心  第15回  赵万全明言知盗首  狄梁公故意释奸淫  第16回  聋差役以讹错讹  贤令尹将盗缉盗  第17回  问路径小官无礼  见凶犯旧友谎言  第18回  蒲萁寨半路获凶人  昌平县大堂审要犯  第19回  邵礼怀认供结案  华国祥投县呼冤  第20回  胡秀士戏言召祸  狄县令度情审案  第21回  善言开导免验尸骸  审口供升堂讯问  第22回  想案情猛然省悟  听哑语细观行踪  第23回  访凶人闻声报信  见毒蛇开释无辜  第24回  探消息假言请客  为盗贼大意惊人  第25回  以假弄真何垲捉贼  依计行事马荣擒人  第26回  见县宫书生迂腐  揭地窖邑宰精明  第27回  少年郎认供不讳  淫泼妇忍辱熬刑  第28回  真县令扮做阎王  假阴官审明奸妇  第29回  狄梁公审明奸案  阎立本保奏贤臣  第30回  赴杀场三犯施刑  入山东二臣议事 第31回 大巡抚访问恶棍 小黄门贪索赃银 第32回 元行冲奏参小吏 武三思怀恨大臣 第33回  狄仁杰奏参污吏  洪如珍接见大员 第34回  接印绶旧任受辱  发公文老民伸冤 第35回  审恶奴受刑供认  辱奸贼设计讥嘲 第36回  敲铜锣游街示众  执皮鞭押令念供 第37回  众豪奴恃强图劫  好巡捕设计骗人 第38回  投书信误投罗网  入衙门自入牢笼 第39回  求人情恶打张昌 宗施国法怒斩周卜成 第40回  入早朝直言面奏  遇良友细访奸僧 第41回  入山门老衲说真情 寻暗室道婆行秽事 第42回  王虔婆花言骗烈妇 狄巡抚妙计遣公差 第43回  王进士击鼓鸣冤  老奸妇受刀身死 第44回  金銮殿狄仁杰直言  白马寺武三思受窘 第45回  搜地窖李氏尽节  升大堂怀义拷供 第46回  金銮殿两臣争奏  刑部府奸贼徇私 第47回  众百姓大闹法堂  武三思哀求巡抚 第48回  武承业罪定奸僧  薛敖曹夜行秽事 第49回  薛敖曹半路遭擒  狄梁公一心除贼 第50回  查旧案显出贺三 太记前仇阉割薛敖曹 第51回  薛敖曹哭诉宫廷  武则天怒召奸党 第52回  怀宿怨诬奏忠良  出愤言挽回奸计 第53回  用非刑敬宗行毒  传圣诏伟之尽忠 第54回  狄仁杰掌颊武承嗣  许敬宗勾结李飞雄 第55回  太行山王魁送信  东京城敬宗定谋 第56回  李飞雄兵下太行山  胡世经力守怀庆府 第57回  安金藏剖心哭谏  狄仁杰奉命提兵 第58回  开战事金城送命  遇官兵吴猛亡身 第59回  访旧友计入敌营  获胜仗命攻大寨 第60回  四面出兵飞雄中 计两将身死马荣回营 第61回  李飞雄悔志投降  安金藏入朝报捷 第62回  庐陵王驾回怀庆  高县令行毒孟城 第63回  见母后太子还朝  念老臣狄公病故 第64回  张柬之用谋除贼  庐陵王复位登朝蓝公案  清雍正朝名臣 蓝鼎元  本书底本来源于作者亲身破案笔记。蓝鼎元在清代有“南包公”之称。官场和情场,都是真实案例的记录。 第1则 五营兵食 第2则 三宄盗尸 第3则 邪教惑民 第4则 幽魂对质 第5则 葫芦地 第6则 没字词 第7则 龙湫埔奇货 第8则 死丐得妻子 第9则 贼轻再醮人 第10则 闽广洋盗 第11则 兄弟讼田 第12则 卓洲溪 第13则 改甲册 第14则 云落店私刑 第15则 三山王多口 第16则 西谷船户 第17则 忍心长舌 第18则 仙村盗 第19则 尺五棍 第20则 林军师 第21则 山门城 第22则 猪血有灵 第23则 古柩作孽 第24则 蜃楼可畏林公案  清道光朝两江总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名言,他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 第一人”。于破案断案,林则徐也称得上是一个巨匠。 第1回  试秋闱良材获售 参县幕奇案亲查  第2回  片言折狱名重公卿 老役缉捕石打太守  第3回  身入谏台揭参降将 心存叵测谋刺贤臣  第4回  爱贤才老师荐幕友 入险境侠女救书生  第5回  长途仆仆响马追踪 良夜迢迢霜锋飞至  第6回  以德服人释放刺客 告养归里饱受虚惊  第7回  访能人酒客说真话 受愚弄干役入牢笼  第8回  捉盐枭老谋深算 访恶霸微服私行  第9回  金鸡湖恶霸行凶 白石洞贤臣受困  第10回  遇义侠林公脱险 入江湖恶霸弃家  第11回  侠恩爵讨差拿要犯 莽杨彪出手打高僧  第12回  首凶正法大快人心 义士探庄共商良策  第13回  探葛庄杨彪陷机关 拿恶棍幼德奋神勇  第14回  史大娘报德追赃 邱船主以寡胜众  第15回  巧遇凶徒瓮中捉鳖私 通寡妇海底翻澜  第16回  宿山村侠士锄强 奉上谕贤臣升任  第17回  酒客说出逃荒恶习 吏胥串吞赈济巨金  第18回  亲勘灾荒扫除积弊 略施小技惊走群雄  第19回  赴东河巡三门砥柱 登北岸睹只手拔船  第20回  获正犯解案销差 吐真情同仇敌忾  第21回  利国驿巡抚被掳 抱犊峪名捕购线  第22回  史林恩弃暗投明 张保仔兽心人面  第23回  任封圻保障东南 查漕弊救济州县 第24回  买缸寻衅巧遇名家 聚众复仇又逢大吏  第25回  捞浅拉舟运河冰冻 奸姑杀嫂命案奇冤  第26回  遭诬陷无辜被逮 得真情奋勇缉凶  第27回  帮匪囊空劫渔船 令尹幕客弄玄虚  第28回  充巡捕化装查案 接公文添差缉凶  第29回  王安福奋勇捉帮头 史林恩渡江获要犯 第30回  访命案跑堂泄真相 缉凶首县署请添差  第31回  悍帮头菜馆遭擒获 小粮户茶肆发牢骚 第32回  茶肆无聊畅谈漕弊 谩藏诲盗忽见奇人  第33回  侠丐冰筵怅怀陈迹 贤臣规划重整漕规  第34回  秋汛届期履勘险要 堤防巩固江汉安澜  第35回  施老海小试富阳法 黄爵滋请禁鸦片烟  第36回  厉烟禁加重论罪 拟复奏附列良方  第37回  陈锦堂戒烟得美缺 杨天德匿怨访同僚  第38回  至友告讦变生意外 美姬设计妙绝人寰  第39回  助力感恩委身擅宠 失官盗印报怨相当  第40回  奏请禁烟维持银价 拿获贩土重拟罪名  第41回  美凤姑乔装护亲夫 贤观察奉委访猾吏  第42回  遇樵夫问路历险境 见逃犯假意说卑词  第43回  缴烟枪当场烧毁 施丸药普渡众生  第44回  论烟害追源往事 闻严禁运动权奸  第45回  权奸得贿倒行逆施 公愤难平上疏抗议  第46回  尤协镇狂妄辱钦差 邓制军直言论权相  第47回  移檄英主会禁种烟 传谕夷贩呈缴存土  第48回  绝供给降服英领事 缴鸦片禀复林钦差  第49回  移节虎门收缴烟土 激恼领事遣回夷船  第50回  撒盐灰销毒务尽 验水量夹带难瞒  第51回  伤人命严正交涉 关天培添建炮台  第52回  义律霸阻夷船入口 英皇怒派军舰示威  第53回  轻启兵端损船折将 火攻匪艇焦头烂额  第54回  澳门交兵英将逃遁 定海失守林公见疑  第55回  功罪倒持林公去位 昏庸渎职琦善私和  第56回  失虎门关提督殉国 战省河杨参赞扬威  第57回  赔兵费捏词蒙听 垦边疆遣戍立功  第58回  长都统殉难乍浦城 陈提督炮毁英兵舰  第59回  良将阵亡议和辱国贤臣开复奉旨平番  第60回  化民释怨匪患肃清 暴病归真全书结束 毛公案 明嘉庆朝翰林院庶士 毛登科 毛公两榜出身,钦点翰林。该书记述毛登科出京后,假扮贫儒,沿途暗访,查案、断案的不凡故事。  第1回 毛巡按奉旨出京 昧大义恶史害弟 第2回 泼刘氏辱詈婆母 恶姚庚暗卖弟妇 第3回 卖弟妇姚庚得银 现天良州衙控告 第4回 施严刑屈打成招 泄机关母子反目 第5回 忤逆子半途杀母 杭州路母子相逢 第6回 毛公立判凌迟罪 阖家相聚喜团圆

章节摘录

林公案清道光朝两江总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名言,他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 第一人”。于破案断案,林则徐也称得上是一个巨匠。第1回 试秋闱良材获售 参县幕奇案亲查话说林文忠公则徐,本是福建侯官的世家子,生于乾隆五十年;白小聪颖异常,十三岁应郡试,以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二十岁中举人,即为闽清县谢选门邑宰延去,佐理案牍,平反两件离奇冤狱,声名大震。一件是杜成妒杀倪根案。杜成妻许氏,当堂供认凶首非杜成,指为陆大,陆大备受刑讯,不堪其苦,已经诬服。亏得林公偶阅供词,因情节可疑,遂同邑宰私行察访。查得那杜成家居闽清东城外,父母俱殁,幸赖母舅陈大松扶养成人,并且替他聘娶许氏为妻。成婚以后夫妇俩亲热非常。杜成向在城内米铺中当伙计,朝出暮归,习以为常。有一天,杜成于午后回家,走到里门相近,有三四个顽童,正在那里游戏,瞥见杜成走来,齐声叫道:“杜乌龟,今天为什么绝早归来?”杜成含怒问道:“你们叫俺乌龟,是何道理?”顽童答道:“你那老婆,常与倪根同牀共枕,你不是乌龟是什么?”杜成闻言,气得两眼发直,一脚边赶到母舅家里,将顽童之言,直告舅母陈刘氏。刘氏劝道:“顽童含血喷人,不足取信,你家比邻而居,从不曾见有野汉子出入,你莫多疑!”杜成呆想了一会,打定主意,告别回家。许氏迎问道:“今天何故绝早归来?”杜成捏词答道:“朱家桥谢海观欠店中米价,屡索不偿,店主派俺去坐索,大约有二三日耽搁,恐你在家悬望,特来告知。”说时假意收拾了雨具,转身而去。许氏送到门口,叮咛而别。杜成仍到米铺中,照料门市;直到黄昏人静,重又回到住宅后面,潜伏在屋角边,守了一会,遥见一人,踽踽而来,借着月光看去,果然是倪根。见他走近后户,向门上弹指三下,许氏开门迎入,随手将门关上,匆忙间忘却加闩。杜成看得清楚,按住了心头之火,走到舅母家中,将目见之事,告诉一遍。陈刘氏竭力劝解,叫他不要动武,恐怕闹出人命官司来,不是耍的。杜成早有成竹在胸,转身出门,一手掣着藏在身边的钢刀,径奔自家后户,推门而入,悄悄地走入许氏卧房。其时灯光已熄,他就蹑足走到牀前,伸手摸索,捉得一条发辫,右手挥刀向颈项中猛砍,把倪根脑袋砍落。待要捉摸淫妇时,却已不知去向,疑她逃往母舅家中,忙将凶刀抛弃烟囱中,向舅母家奔来。陈刘氏见他满身血污,吓得目瞪口呆!杜成说道:“奸夫已被俺杀死,淫妇却吃走了,可有逃来没有?”陈刘氏答道:“没有逃来,人命非同儿戏!你还是远走高飞暂避官司。”说着取出袍褂,叫他洗手更换,把血衣焚毁。时已三更以后,杜成就叩谢而别,逃往福安裕康米铺中为伙。那陈刘氏自杜成去后,守到下午,不见许氏动静,亲往探视,许氏含笑相迎,接入卧室中坐定。刘氏留心察看,房中一切如常,非但不见倪根尸身,并且杀人痕迹也没有一点。便向许氏问道:“杜成昨晚回来没有?”许氏答道:“他到朱家桥去讨米账的,故没有回来。”刘氏坐了一会,回到自己家里,只道杜成撒谎,并未将倪根杀死。等到丈夫回家,就将此事告知,互相猜测,终究莫名其妙。光阴迅速,已隔了七八天,许氏一面央求陈大松到朱家桥去找寻杜成,一面亲往米铺中询问,方知杜成不别而行,店中并未差他去讨账。许氏只好恳托大松留心找寻。她因一人住在家里害怕,借住在陈家,终日帮同操作,足不出户,陈氏夫妇见她如此,竟不信她有外好。当年冬季,大松因事赴福安,途遇杜成,讶然问道:“你在此做什么生计?”杜成略述经过,并问许氏近状,大松就把许氏敛迹守节的近状,详述一遍,并劝杜成速归。杜成心中虽然疑惑,只因其事既未张扬,回去谅无妨碍,即向店中告假,舅甥二人,结伴回家。许氏见丈夫归来,殷懃备至,小心伺应,杜成见她已经痛改前非,遂与她和好如初,同在母舅家中吃过晚饭,方才回家。到了卧房中坐定,杜成开口问道:“听说东村倪根被人杀死,究竟确不确呢?”许氏含笑答道:“何苦假惺惺作态,你就是杀人凶首。”杜成笑问道:“当时你躲在哪里,尸身怎样收拾的?”许氏答道:“我正在睡梦之中,忽听得房外脚步声,料定是你,此来必无善意,我就悄悄下牀,攀登橱顶,见你持刀入房,把倪根杀死,觅我不得,开后门而去。我就从橱顶爬下,点灯照看,只见满牀血污,倪根身首分离,死在血泊之中。留着岂非祸胎,料想你也不能立刻归来,就想出一条毁尸灭迹之计,便取切菜刀将尸肢解,放在锅中煮烂,一面收拾血污,尸体煮烂之后,将骨取出,藏在箱中,肉糜就用米糠拌和,按日饲猪。所以第二天舅母来此,不会看出破绽。”杜成听罢,说道:“你的心肠狠毒极了!”许氏很不耐烦似地答道:“你杀了人,留个尸身在这里,我若不毁尸灭迹,人命官司,非同儿戏,此时早弄得你无家可归,哪里能逍遥法外呢?”杜成笑道:“往事丢开,以后但愿你谨守妇道,不再和无赖勾搭就是了!”说罢夫妇就寝。哪知隔墙有耳,夫妇俩的私话,已早被人听得明明白白。原来杜成贴邻有个陆大,垂涎许氏美色,无奈许氏心向倪根,不去理会他,因此怀恨在心,常思报复。两家只有一墙之隔,许氏房后,便是陆大家的毛厕。当夫妇俩私语时,恰巧陆大在毛厕中出恭,夜深人静,听得很为清楚,暗想:许氏她家既有此等之事,真是报复的好机会。打定主意,回到卧室中去睡觉。次日起身后,便去找倪根的胞兄倪大,说明一切。倪大听得兄弟惨死,怎不气苦,便道:“俺即往告状,烦君为证。”说着两人同至县前,找寻书吏,写了状子,投入衙门。邑宰谢选门阅状批准,差提杜成、许氏到案。先问杜成何故杀死倪根。杜成供道:“小人不敢杀人。”选门怒道:“你不杀人,倪根如何失踪?”杜成谎供道:“小人今年二月初旬即到福安裕康米铺中为伙,实不知情。”选门遂提许氏上堂,问道:“杜成是不是为妒奸杀死倪根?你须照实供来。”许氏道:“状纸上载明倪根何时被杀?”选门道:“四月十九夜间。”许氏供道:“吾夫二月初四即赴福安,直至昨天回来,岂能杀人!”选门道:“你既回护丈夫,着你交出倪根来。”许氏答道:“倪根已于四月十九夜被人杀死,叫小妇人何从交出?”选门大怒道:“好一个利口妇人,既说你丈夫不能杀人,如何又说倪根被人杀死?倪根既然被杀,必有凶首,你纵然狡猾,也逃不出本县眼目,正凶非尔丈夫,就是你这泼妇。”许氏故作惊恐,吞吐说道:“事至今日,小妇人也不能顾恤廉耻,只好从实招供了!原来小妇人未出嫁时,被原告陆大引诱成奸;既嫁杜成,与陆大踪迹渐疏,旋因吾夫在米店为伙,在家日少,又被死者倪根势迫利诱,不合与他往来。后来事机不密,被陆大探悉,乘那夜倪根至小妇房中相会,陆大就越墙而入。当时小妇人闻声惊醒,倪根已被杀死在牀,身首异处,小妇人吓得魂不附体,正待呼救,陆大向我说道:‘你如呼喊,马上一刀两段,如其帮我毁尸灭迹,非但无事,以后重续旧好,还你快乐不尽。’小妇人怎敢与他相拗,只得允从。当时他就将倪根尸身,砍成七八段,放在锅中,煮成肉糜,拌糠喂猪,一面命小妇人将房中血迹打扫干净,不留丝毫痕迹。以后陆大便时来缠绕,岂知此人心毒异常,又欲将我夫一并害死,与小妇人作长久夫妻,小妇人不答应,他便一计不成,又使一计,教唆倪大,捏词告状。还望青天大老爷明鉴。”选门得供,颇觉有理,即提陆大到堂对质。许氏一口咬定,口讲指画,情景如绘,奸出妇人口,陆大有口难分,惟有叩头呼冤。当将原、被两告,一并收禁。以后历用刑讯,许氏坚执前供。选门信以为真,遂用严刑鞫讯陆大,陆大不堪其苦,诬服画招,冤狱构成。要知林公如何平反,且待下回分解。

编辑推荐

《名臣问案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名臣问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16开本,黄色纸,770页,标价68,优惠价38元。内容如书名。这次凑巧买了6、7本重庆出版社的书,质量是没得说,过硬。拿在手上感觉、看着就舒服。不看内容,收藏都值。书到第二天就评议,给爱书族强烈推荐!
  •   因为比较喜欢推理破案的书,从狄公案开始便对此类书籍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所以决定买这一本名臣问案来看.具体的说这是一本选择中国历史上较知名的人物以写他们从政生涯中重点的案例,以窥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滴滴.涵盖的小故事较多,每一篇精短简洁,略带文言,有时候读来不及白话过瘾,因为读及此总要思考一下,但却留了无限的回味.尽管书中一些故事带有夸张的描述,但并不失原则.也有助于了解当时的历史,总体上这本书还不错.
  •   书很厚,看起来有些不太方便,我一向喜欢推理的故事书,内容很好啊
  •   像鬼神故事,不过也可以看看
  •   看了电视《神探狄仁杰》以后,包括小时候看的狄仁杰连环画,冲着对狄公的喜爱,所以买了这本书,书里还是有很多古代刑罚方面的知识,但古人写的案件分析,猎奇成分过重,不如西方侦探故事注重逻辑,可读性不高。
  •   几本书的合集,没什么意思,不值得购买,无聊时看看还行。
  •   书很厚,拿着挺沉的,看起来也不方便。内容没想象的好,不精彩,唉。
  •   就书名起的好,整书就几个短篇拼的,非正流的包公案什么的,不知怎么一来就名臣问案了。还卖那么贵,秀逗。
  •   我等它打五折在买,毕竟是小说形式,看完也就算了。定价太贵了!
  •   基本属于没有什么推理性质的小说,打发下时间随便卡下还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