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山大地震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郭安宁  页数:477  字数:6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历史上的大震,史书多有记载。1976年的唐山大震就是一个惨痛的震例。这次地震夺去24万人生命。“地震预报,尤其是短临预报是人类尚未攻克的难题。所以关于地震预报,我以为在现阶段,成功也是探索中的成功,失败也是探索中的教训,无论海城与唐山,土耳其与中国台湾,都是如此。”我还说过:“地震预报是政府、社会与公众和科学家共同参与的大事情。”这个共同参与不仅是指临震预报,而且也包括为抗震服务的地震烈度评定。  地震是一种突发事件。现在国家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同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这其中也包括对地震这种突发事件的应对。另外,还有早先颁布的法律,具体规定了有关地震预报、抗震、救援等方面,这对今后减轻地震灾害对人类造成损失,是十分重要的。  郭安宁研究员是从事地震科学研究的。他撰写的《中国唐山大地震》一书既收集了极其丰富的史料,又用当时的认识加以科学的分析,使人更加了解预报一个无前震的且发生在大城市的大地震所碰到的难题和应思考的问题,这无疑对今后的减灾工作是有益的。我希望人们多路探索,落实科学发展观,尽最大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灾难。

内容概要

  中国唐山大地震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大的一个灾难事件,现在仍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由于地震预报的科学复杂性所在,这次地震事先没有作出预报,但海内外对地震预报的内幕产生了各种说法,其影响也旷日持久。另外,这次大灾难事件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政治历史时期,且很多事件没有被披露,这就更增加了这个事件的神秘性,不乏有些人对它作了别样的理解与提升。    在这里,对唐山大地震从史学与科学角度进行了正本清源的完整记录与科学分析。对京、津、唐、渤、张地区地震的十年“追踪”史以及从中央到地震业务部门的行动,对专业人员与业余人员的科学活动、分析、争论,对唐山“遗憾”的烈度划定及建筑设防史,对唐山地震“漏报”后中央的表态及震后“漏报”的学术总结,对多年来重大漏报社会风波事件等,做了档案式的历史记录、鉴定与细致的科学分析。对唐山地震出现的各种前兆,以当时科学能力的最大把握程度对其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唐山地震“能不能预报”这一重大问题作了一个方面的回答,此外也对这次大地震的“漏报”问题进行了反思。

书籍目录

上篇  预报及漏报·烈度与建筑设防·可预报程度分析与反思 第一章  1966-1976·跟踪京、津、唐大震预报史   第一节  1966-1975·中国高层的指示及行动     1966年邢台地震死8000人 周恩来郑重提出中国要搞地震预报     1967年河间地震爆发 周恩来强化京津强震预报防御     两年平静后源于广东的一个小地震 1972年总理联络员对地震预报的督促     中央对京津地震预报工作的再督促  国家地震局制订详细的部署计划     四川炉霍大地震后的华北恐慌 历经预报不遂的层层无奈     1974年仍认为华北及邻区有震 拉响警报的国务院69号文诞生     1975年辽宁海城发生强震后李先念批示  国家地震局有关京、津、唐、渤、张地震情况的报告     听取京津地区地震形势的汇报 华国锋对京津地震预报提出具体要求     就国务院对京、津、唐、渤、张的预报预防要求  国家地震局会后紧急部署     谷牧主持召开落实李先念批示的会议  国家地震局向中央的要求     谷牧就落实李先念批示的表态 形成会议纪要国务院下发     病榻中周恩来的两次指示  华国锋按政治局要求召开京、津、河北防务会议     1975年3月北京石景山突发小震 华国锋指示后首都秘密地进入大震的戒备     全国第三次地震工作会议交流海城经验 会上华国锋对京津地震预报的要求及措施     京、津、唐、渤、张地震工作协作组召开联席会议  1975年下旬会商暂未发现大震踪迹     在中央一再加码下建立的“马其顿防线”  震前唐山及华北圈的强震监测网   第二节  1966-1975·学界对唐山可能发生强震的观点     中长期强震危险程度的估计 判断错误后对短临预报的“拖累效应”     1970年哲学大辩论下的行动  华北及唐山10年大震危险性估计的大讨论     1970-1975年 一揽子有关唐山地震危险性的学术认识     释读震前由国务院发布的69号文 解析对唐山地震发生的预报程度     1975年海城地震对唐山地震预报的影响 技术的负面作用和行政的正面作用     一份准确但被晚发了的中长期预测 解密殉职者的一段“推背图”     历史与科学的释读  李四光对华北及唐山地区地震的预测     所谓李四光遗言  细观对未来中国地震的“谶言”   第三节  1976年上半年·扑朔迷离与端倪曙光共现     1976年全国地震趋势会商 呈给国务院的京、津、唐、渤、张的震情报告     解读呈给国务院的地震趋势报告  点出了3个关键之处     1974年4月引起注意  京津间出现了“四大异常”     4月内蒙古和林格尔与河北大城突发地震 一个惊动和眼球转移     5月间京、津、唐、渤、张震情碰头会 激烈争论后得出一个中小震的预报     报请国务院批准扩大京、津、唐、渤、张地震协作区  第一次会议的计划     河北地震局独立的跟踪行动  西南震情告急后的大转移   第四节  逼近直到漏报·进入难言的临震预报倒计时     震前15天在唐山召开地震会议 发生了重要的一幕事件     “青龙疑案” 唐山会议上预报的“透露”     震前15天 北京地震队提出“七大异常”向国家地震局要求汇报     震前7天  贴给国家地震局局长的“大字报”     震前4天  国家地震局和北京市地震队举行会商前预备会     震前44小时  国家地震局与北京市地震队紧急碰面     震前17小时  国家地震局又在强烈要求下开了一个作不出结论的会     河北局很早准备唐滦地震地质考察 被迫推迟到临近大震才行动     唐滦考察队员全部殉难唐山  地震史上带血的纪念碑   第五节  唐山地方政府及群测系统·预报及防御史   什么人在搞预报? 唐山地震时中国地震预报人员的结构   唐山的地震预报该谁管? 当时中国地震预报的责任管理体系    震前7年 唐山地震办公室建立   1976年初 唐山市委听取过地震办公室的紧急汇报     5、6月间  唐山市委召开高度机密的震情会议     临震前地震办公室突然的人事变动  不解的悬思事件 第二章  唐山漏报·中央的态度及国家地震局的总结   第一节  唐山漏报·中央的态度     地震当晚中南海 华国锋紧急召见国家地震局人员     地震次日凌晨国家地震局向中央汇报 华国锋代表中央明确表态     8、9月两次国家地震局再向中央汇报 华国锋的再次指示     1977年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  纪登奎讲到地震时复杂的政治斗争     唐山漏报与地震预报 纪登奎等四位中央领导对国家地震局的表态   第二节  唐山漏报·国家地震局痛苦的总结     呈中央批准  年初国家地震局召开唐山地震漏报总结会     漏报总结报告之原因一  对地震形势估计发生战略性错误     漏报总结报告之原因二  面对异常时的痛苦与无奈的陈词     漏报总结报告之原因三  干扰与前兆分辨不清导致的判断出错     漏报总结报告之原因四  遇到新的强震类型时科学的无奈 第三章  两起重大“漏报风波”事件·对唐山群测网已预报事件的剖析  第一节  漏报风波史·“东西之争”事件   大震发生后的第一天就产生“漏报”说法  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风波     唐山人几十年仍畏惧要地震的传说  近30祭年时的又一次风波     漏报风波中的“东西之争”事件  事件产生的历史沿脉     海城震后西强但东未弱  正确评价“东西之争”学术之议     “东西之争”一个实质性行动的再议  6月份京、津、唐的“真空状态”     京、津、唐是否有大震?  该如何看待专业人士观点的差异?   第二节  漏报风波中的大旋涡·“马家沟地电捂报”事件     唐山开滦煤矿马家沟地电阻率台  作家笔下有人曾对唐山大震作出预报     专家对预报“弹指间否定”的经过 一封来自专家忏悔信的真由     不是30年后的首次揭秘  两个马家沟“捂报”事件报道的对比     当时国家地震局有关预报的京津组负责人 针对马家沟事件的说法   第三节  马家沟地电的大震预兆·可预报程度的科学分析     地电阻率法预报地震的来龙去脉 “捂”了唐山大震预兆的专家情况     干扰之说是否强词夺理?  大震后马家沟地电虚报甄别事件的佐证     蜚声多年的马家沟大震预报 科学依据第三者谈     震后总结的地电阻率预报的依据 到底“捂”了什么?     唐山震前华北地电阻率的全景变化 “漏报”和“虚报”的决断疑惑     面对华北地电异常 “捂报”专家在大震来临时的行动和态度   第四节  唐山群测人员预报案例·典型事件诠释与科学分析     地震预报手段有多少?  专业与群众手段的差别     唐山二中  称在震前14天作出特大地震精确预报     唐山乐亭城关中学四种手段的综合预报 “透过和林格尔的迷雾”之议     头号唐山企业的地办主任和地震台台长 5级地震的预报     外围山海关地区的一起预报  补遗几起未公开的群测预报 第四章  唐山建筑抗震设防·遗憾历史的沉思   第一节  唐山建筑抗震设防·怆然的历史回顾     唐山全平了!  蓦然回首试问唐山建筑设防     苏联技术结合国情发生变化 1957年全国设防处在一片降声中     1957年设计界一次决策的政治与科学背景  全国划大很多区为“不必设防”     1958年中国建筑抗震规范诞生 深深地烙下时代意识的印痕     64、74建筑抗震规范的蹒跚 唐山无缘地站在外面     唐山假若按8度设防 大震后情景会如何?  第二节  万叹难补·唐山基本烈度的设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老大哥”严厉告诫与帮助 唐山定为8度抗震设防     事情在社会政治大形势下发生了变化  一份国家建委给国务院的报告      命运多舛的第一代地震烈度区划图夭 折唐山基本烈度由8度降为毫不设防的6度     无人再问津当初“一代图”问题  中国进入费解的“无图设防”20年     “一代图”主持人对开山之作的语焉不详 不能再提“一代图”的特殊背景     有学者注意到唐山附近烈度定得偏低的问题 但被社会复杂化后难于划入高烈度区 第五章  唐山地震能预测程度·再次科学分析的结论   第一节  用科学与历史说话·唐山烈度变化的“撬棺”质疑     制订“一代图”的“果尔什科夫原则”  对其中“重演原则”误读的再议     所谓“一代图”中的时间表问题 古老燕山演绎出的“现代童话”     清康熙十八年一个8级大震决定着唐山的命运 在科学论证时却被“莫名其妙”地隐去     唐山地基能增加地震的破坏度!  完全可以划一个7度设防     在华北大震频发区中的北京  当年曾降为7度设防的疑惑   第二节  九大专业前兆手段全搜一次·唐山地震能预测多少?     1982年  完成唐山地震科学总结     唐山地震漏报盖棺并未定论 官方学术界总结的商榷     测震学方法 最强最硬的预报手段对大震的似曾觉察     地下水化学组分 震前似云似雾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     地形变 乱如游云最多只能察觉一个6级地震背景     地下水物理参量 较好地表现了一个强震发生的背景     地电(视电阻率)、地磁方法 震前异常活跃的表现显端倪     应力应变方法 在九大手段中作出了最好的一个预报     重力、微动态、气象 都有表现但只能作为辅助判据   第三节  宏观异常与群测“三土手段”的察觉·预报和漏报的最后结论     为使动物异常的调查结果缜密  两个联合调查组分别行动     唐山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率何处最高?  三个地方的异常“跳舞”     预警失败原因  动物异常出现晚使人猝不及防     三个重要发现  最重要的思索在于能否在震前作出     群众测报的“三土”方法 科学分析觉察了唐山大震多少?     漏报了什么?  最后的结论 第六章  唐山漏报·问题的反思   第一节  临震与群测·漏报后技术战略的反思     唐山震前“能预报亚状态”的真实写照 漏报的无奈和迷失的思索     “能预报亚状态”的释义  面对这个状态政府该如何采取措施?     面对“能预报亚状态”  思考临震捕捉的技术战略     不能推诿的推诿之词  多少异常才能构成一个预报?     解释与进一步思考 地震预报意见形成的终审制度     反思群测人员的上报方式 何谓有效的综合预报判断?     面对唐山的震前之声  正确看待群测点“三土”手段    第二节 能发布预报吗?·灾难警报发出后的社会问题     唐山报一个5级地震 结论成立及如何报的思考     逼近大地震预报的步骤  面向公众的保密问题     唐山之难 首都与大城市预报发出后的社会问题     销声匿迹20年后被联合国授奖 “青龙模式”躲躲闪闪的苦衷     开放的议法论坛 地震预报如何发布及发布后问题的解决     最后的反思 唐山地震再现能否预报?     思考中前进 探索新的应对大震的预防模式下篇  灾难史·救援史·善后史与建筑教训 第一章  临震前的光怪陆离·光、电、磁、动物神秘现象集  尚未解释的世界之谜 神秘的“人感地动”又再现唐山震前    收到天空神秘的电磁波 有巨电体出现在唐山高空    科学地记录地狱开门时刻的声响  临震前的地声    科学地扫描神秘的地狱之火  临震前的地光    谜中的离奇 感受震中远近不同处的地声与地光    动物骚乱时唐山人的反应  几个动物异常的特殊报道    大震震动始末详细过程 剧烈怪异的人物抛掷 第二章  拂晓后·中国军政大行动   第一节  最高决策层·知晓唐山情况的前后过程     全国地震台网  测震仪全部出格记不到地震     国家地震局派人找震中 8小时后打向中央第一份报告     国家地震局局长即赴中南海 地震界顿成众矢之的     首都与唐山震后18分钟取得了联系 接踵而至的报警     兰州军区空军飞机离唐赴京报灾  中央令总参飞机空中侦察     从唐山赶来报灾 黎明前向北京狂奔的红色救护车   第二节  中央及各级军政指挥系统·应急纪实     凌晨中国最高层的反应 初步拟定了救灾指挥方案     中南海进入来自唐山的报警者  国务院副总理举行紧急会议     当天飞机播撒中央慰问电  中央慰问团赶赴灾区     中央慰问团唐山分团 行程与作出的一系列指示     地震当日的各大部委 紧急应对及先后报告灾情     沉疴中的毛泽东  签下一生最后一个文件     在京的河北省委成员与北京军区司令员  中央令立即赴唐     震后10小时 北京军区与河北省委负责人飞抵唐山     当日下午4时 指挥部成员进入惨不忍睹的市区     震后17小时 唐山前线指挥部在唐山机场成立     省会石家庄  河北省委及省军区最初的紧急行动     地震当日河北进入全民总动员  全国源源不断的物资流向震区     唐山地委惨遭厄运 常委震亡已过大半     省委补充震损的地委班子 新第一书记的传奇     唐山市成立临时抗震救灾指挥部 路边公交车上挂牌   第三节  部队救灾纪实·生命与时间赛跑     军委急令唐山集结  北京、沈阳军区为主力部队     各部队先遣抵唐接受 任务在唐部队引导救援部队入围     38军112师一路掠影 越过蓟河挺进唐山     沈阳部队夜进山海关 40军120师尖刀连抢渡滦河     重兵云集在7月29日、30日  两日军队集结救灾情况     占总兵力20%的驻唐部队 却救了96%的人     奇异的死者与奄奄一息的惨死 饱受心灵巨大刺激的士兵     用血肉之躯对付钢筋水泥 长达17天抢救的人本主义记录     救灾部队在唐伙食标准 唐山军民盛传着一个让人落泪的故事     救灾部队点兵点将  四大军区及各兵种在唐、津、京的分布 第三章  唐山痛苦的呼唤·中国救援大行动   第一节  SOS!SOS!·中国天空撕裂般的呐喊     唐山人对地震准备了多少?  曾进入到虎头蛇尾的最高警戒     地震时63万唐山人被压在下面  自救互救起了关键作用     唐山近2000医务人员震亡 87%医疗设备毁坏     外援未到之前伤员的救治  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间地狱   第二节  全国军地白衣天使·大动员     云集唐山  全国各地赶来了2万名医护人员   全国的药用完  国务院下紧急令增产药     骤然增多的唐山伤员  向河北全省各地疏散     唐山与河北已无法容纳 10万伤员要全国大转移     中央急令 九省紧急接纳唐山伤员   第三节  拯救毁坏了的孤城·抢通唐山的生命线     唐山通讯破坏情况一览 抢通讯接通外界时间表     完全破坏了的唐山供水情况一览 不让生命在干渴中再死亡     唯一的通道抢空运 创世界飞机起架频次纪录被授勋     唐山公路破坏情况一览 抢在8月10日全线通车     唐山周边铁路毁坏情况一览 铁道兵成为抢修主力     唐山电力全破坏情况一览 黑暗让救灾停止     抢修电力  李鹏任总指挥坐镇唐山   第四节  百万余人战役·中国保障了这次大行动的后勤     千军万马堵死在唐山  时不我待越过政治局的一个非常时期的决定      叫急声中成立的运输指挥部  近万辆汽车昼夜不停地穿梭在唐山     不断增加的物资转运站8月坚决杜绝压车     坚决保证运输的油  运输中曾出现的武斗拦车事件     特别令  唐山严令禁止任何个人及单位与外界联系援助 第四章  震后幸存者的生存·社会大善后   第一节  为了生存·最困难的早期生活     扒废墟里的食品只够一天吃 活下来的唐山人面临被饿死     2天唐山人喝光了所有积水 几十万人面临干渴的生命威胁     唐山实行1个月的全面供给制  解决百万人的供粮问题     百万人要遮风挡雨  领导干部一律要最后搬出防震棚     工资补发及震亡抚恤的安排 唐山人劫难后的第一个春节     自发的临时共产主义“大家庭”  “方舟”解体的启示     废墟上潘多拉打开的盒子 罪恶与丧德者     执法的枪声在唐山上空响起 26人被枪毙   第二节  推开瘟神·难忘的清尸     8月的唐山 在铺天盖地的打药中度过     不让瘟神再次降临  唐山全部接种疫苗2年     唐山全面动员大清扫  毁灭一切瘟疫暴发源     解放军清尸  一场无硝烟的折磨战     20万尸体要重埋  学界争论世界首次大规模清尸方案   第三节  不能重圆的破镜·孤、寡、残大善后     窥探重建家庭的幸福 政府的热心却帮了倒忙     特殊的“地震孩”  重组后家庭的磨合写照     大震留下4000名截瘫患者 政府的安置办法     残疾人一包到底  万名孤寡老人的善后     4000唐山地震孤儿  内心寂苦的心理世界     地震后特设的孤儿学校 动情的石家庄迎孤     当时收养的规定 唐山承诺孤儿今后的路全包 第五章  唐山大震数据解读·屠戮影像·建筑血训   第一节  唐山大地震数据·铁板钉钉的细解读     地震震级报道中的变化 公众国内外政治背景的猜度     里氏震级的误读  至今仍乱中国视听界     震级测定国内外之差的原因  唐山震级的准确定义     包括时任唐山市委书记曾被广泛质疑 唐山伤亡数字细解     重灾区丰南的破坏情况 唐山市区外灾难情况一瞥     社会流传的唐山地震数据 科学的诠释与说明  第二节  屠戮影像·唐山、北京、天津     唐山大地震破坏范围  中国有感图     唐山人的精神打击调查报告 几十年仍留下难以抚平的心理暗影     大震洗劫下的北京  京城宅基自有风水良莠之分     唐山大地震在北京的教训  不断臃肿的首都的灾害问题     天津是地震破坏重异常区  劫后震亡24000人     津、塘是海里升起来的坏地方  死亡周期导致破坏的“两条线”现象   第三节  屠戮后的思考·唐山建筑震害的教训     唐山楼房的“软肋”破坏点统计 唐山地震的预制板恐惧     城市中最普遍的多层框架 唐山血训之后论轻重     唐山血训修改了建筑规范 作为房主在地震后的权益     保守至极的毛主席纪念堂 血训之后论安全的建筑样式     从唐山震害看凶宅与吉宅的“堪舆术” 仍存在神秘的因素  第六章 震后中国大地的痉挛·古都长安的虚报噩梦     一篇发自新华社内参的报道  河北、天津相继发出临震预报     震后中央领导对全国避震问题的指示 打给毛主席、党中央的震情会商报告     中央领导与地震预测学家的焦急与无奈 4亿人在外避震55天     中国大地突然间的痉挛 难以解释的半壁河山的疑似震情     山东出现重大疑似震情 就紧急防范事宜向中央报告     江苏出现极为相似的震前预兆  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通电全国各省     9月下旬召开了京、津、唐、张地区地震趋势会商会  遗憾的是预报都宣告失败     西安前兆异常非常明显 在唐山伤员的加压下发出强震预报     历史上最大的虚报事件  难忘古都长安喧嚣的177天     预报的误读谁能先知 苍凉之辙仍需任重道远的行进附录1  唐山地震预报事件表附录2  唐山救灾事件表后记

章节摘录

  上篇 预报及漏报·烈度与建筑设防·可预报程度分析与反思  第一章 1966-1976·跟踪京、津、唐大震预报史  第一节 1966-1975·中国高层的指示及行动  地震预报与别的自然学科不一样,它不是只有学者进出的“象牙塔”,它的每一步,都有着国家决策领导人的参与,因为大地震的发生直接涉及国家的安全。  中国的地震预报始于1966年,起始的原因是河北邢台地震8000人的死亡。唐山地震的预报工作应该也是在那时开始的,在中央领导的直接指示下,在专家与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个预测强震可能发生的网在京、津、唐、渤、张地区被逐渐拉开。  要准确评价一段历史,就应把它与更长的历史联系起来评价,这样才不会偏离它的真实面目。从1966-1976年这段“拉网史”中地震预报的细节可以看出,在那将近10年对华北及全国的地震预报中,更多的是预报不遂的磨难经历,因而,当唐山地震预报工作开展时,地震预测学家更多的是处在疑惑与观察中。不料此次,一个血盆大口却猛然地张开了。  1966年邢台地震死8000人周恩来郑重提出中国要搞地震预报  中国从事地震预报是在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了强烈地震后开始的。邢台地震死了8000多人,而且它就发生在首都圈的边上。地震使周恩来、李先念等中央高层决策者看到了毁灭性大地震的威胁,考虑到首都圈以及全国其他易发地震区的安全,面对世界都未能解决的地震预报的科学难题,中央下定决心,开始在中国进行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  1966年3月8日凌晨,当邢台地震灾情上报到国务院后,周总理立即同地震灾区通了电话,紧接着,周总理向杨成武代总长作了指示,命令总参谋部调集北京军区石家庄的陆军第63集团军和空军部队,立即赶赴灾区,抢救遇难群众。  下午,国务院召开了紧急会议,全面安排邢台地震的救灾工作。  紧接着,在1966年3月8日下午6点整,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西华厅紧急召见了当时为数不多的地震工作者。在这次召见会上,周恩来郑重地提出中国要搞地震预报。

编辑推荐

  共和国现代史上在特定时间发生的一起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里记述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方方面面鲜为人知的事情,这一段历史也曾是被人们误读了历史,这里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科学剖析与释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唐山大地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今年是唐山大地震33周年,汶川地震1周年,45岁以上的人对这两次大地震记忆深刻,两次伤亡、损失惨重的地震,作为工程专业人士应该深入研究,作为普通民众也应该多多了解地震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这是比较好的资料,值得收藏!
  •   还没看完,感觉记录的资料还是挺全面的
  •   书挺不错但是开的发票是错的票头和内容都不是我的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处理很郁闷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