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医医案类释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李磊  页数:598  字数:550000  

内容概要

  《历代名医医案类释》是医家的临证经验记录。又称脉案、病案。现代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必须对每例病人都作出详细的病例记录,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于2000年7月制定了《中医病案规范》,在全国推行。但在中医发展史上,以往的历代政府对中医却没有类似的严格要求,中医并不需要记录病案,流传至今的众多医案大都只是一些医家在特定环境下偶尔为之的结果。这些医案,并非简单的诊疗纪实,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病历记录,而是前辈医家取材于大量病案的特殊医案总结,是带有鲜明学术特色的诊治思路阐述,蕴含着极富参考价值的临证经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察病
第二章 识证
第三章 立法
第四章 处方
第五章 用药
第六章 其他
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章 察病 【提要】 治病当先察病,知病方可论治。疾病反映的是由特定病因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障碍的异常生命过程,具有相对独立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全面收集临床资料,详细辨析疾病的性质和病因病机,正确作出疾病的明确诊断,是施行各种治疗手段,最终获得满意疗效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临床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本章所选医案展现了历代医家察识疾病的丰富经验和对疾病特征的敏锐感知能力。 【医案选释】 1.冯承务子,五岁。吐泻,壮热,不思食。钱曰:“目中黑睛少而白睛多,面色发白,神怯也。黑睛少,肾虚也。黑睛属水,本怯而虚,故多病也。纵长成,必肌肤不壮,不耐寒暑,易虚易实。脾胃亦怯,更不可纵酒欲;若不保养,不过壮年。面上常无精神光泽者,如妇人之失血也。今吐利、不食、壮热者,伤食也,不可下。下之,虚人肺则嗽,人心则惊,入脾则泻,入肾则益虚。此但以消积丸磨之,为微有食也。如伤食甚则可下,不下则成癖也。实食在内,乃可下之;毕,补脾必愈。随其虚实,无不效者。”(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2.京东转运使李公,有孙八岁,病嗽而胸满、短气。医者言肺经有热,用竹叶汤⑥、牛黄膏各二服治之,二日加喘。钱曰:“此肺气不足,复有寒邪;即使喘满,当补肺、脾,勿服凉药。”李日:“医已用竹叶汤、牛黄膏。”钱曰:“何治也?”医曰:“退热、退涎。”钱曰:“何热所作?”曰:“肺经热而生嗽,嗽久不除生涎。”钱曰:“本虚而风寒所作,何热也?若作肺热,何不治其肺而反调心?”盖竹叶汤、牛黄膏,治心药也;医有惭色。钱治愈。(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注释:①承务:本为官名。隋唐时有承务郎,职同员外郎。后以作地主富豪的通称。 ②壮热:高热;高烧。 ③钱:指宋代医家钱乙。 ④神怯:神气虚弱。怯,懦弱;虚弱。 ⑤本:根本。指肾脏。 ⑥纵长成:即使长大成人。纵,纵令;即使。长成,指长大成人。 ⑦壮:坚实;牢固。 ⑧纵酒欲:放纵酒色 ⑨磨:轻消缓散以除结聚。 ⑩为:介词。因为;由于。表示原因。

编辑推荐

《历代名医医案类释》里的这些医案,并非简单的诊疗纪实,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病历记录,而是前辈医家取材于大量病案的特殊医案总结,是带有鲜明学术特色的诊治思路阐述,蕴含着极富参考价值的临证经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代名医医案类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是我心仪已久的一本书 已经开始阅读 不错的 原来是香港大学医学院的教材 内容很丰富 书是山西出版的 装订不太好 容易开胶或脱页
  •   是香港中医学硕士教材。有名词解释但无医案分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