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艺术汇考 (平装)

出版时间:2010年3月1日  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作者:齐如山  页数:524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本书虽然是我写的,可是所有的规矩名词等等,都是问询得来,没有一点是我创造的。固然其中的名词,也有我代为斟酌者,但也都经过许多老脚同意,方算规定。回想我问老脚的情形,也相当难,相当费力,问了四五十年,问过几千人,方能写得这本书。虽然还不算周详完备,然也算是很可庆幸的事情。何以呢?当民国初年,老脚六七十岁之人,还有七八十位,不论本人技术如何,但知道的旧规矩总较多,每逢问他们,还可以答出若干。二三十年以来,所有的脚色,多是青年,再想问,也就无从问了。以上的情形,看我所写的《国剧身段谱》一书前王瑶卿之序文,便可知其大概,且此书第一章中亦略述之,不必再赘。书写成后,曾在《政论周刊》及《中国一周》两杂志中,分期发表。发表未到一半,便屡有人写信来问:几时可以出单行本?当答以未登完之前,必可付印,后又有许多友人催促,奈因他事太忙,耽搁下去。一年多以来,不断接到外国的学者来信,如美、英、日本人都有,都是询问几时方可问世,亦兼有催促之意。

内容概要

国剧艺术林林总总,本书是一本大全之书。这本书是奠定齐如山“戏曲理论家”名分的书。读这本书使戏盲也能睁眼,使木瓜也能开窍。

作者简介

齐如山,河北高阳人,戏曲理论家、民俗学家。一生著述丰富,撰写并编辑大量戏曲著作、和大量介绍北京(中国北方)风俗掌故作品。
齐如山在台湾有“文豪”之誉,大陆亦推崇其“戏曲理论家”之实。其著述丰富、篇章浩繁、涉猎广泛,皆令人惊叹;尤其笔触所向之雅俗兼备堪称观止

书籍目录

自序陈纪滢序张其昀序张道藩序张群序罗瘿公诗作《齐如山》书影凡例第一章 前言第二章 来源及变迁第三章 上下场上场关于演员之发声者关于演员之形式者关于音乐之不同者下场关于演员之发声者关于演员之形式者关于音乐之不同者第四章 动作出场以曲线表现舞式美化的动作以他种动作替代之动作废去不用各事背供几种古代舞武戏成片段的舞式形容音乐之舞形容心思之舞形容做事之舞形容词句之舞第五章 歌唱叫板第一级的歌唱第二级的歌唱第三级的歌唱第四级的歌唱第六章 行头行头来历行头单子关于图画的关于记载的关于行头单子关于实有的行头关于管箱人所谈整份戏箱衣服富贵衣女富贵衣蟒袍红蟒(148)绿蟒(149)黄蟒(149)白蟒(149)黑蟒(149)香色蟒(149)粉红蟒(150)湖色蟒(150)绛色蟒(150)蓝蟒(150)紫蟒(150)加官蟒(151)太监蟒(151)女蟒(151)女红蟒(152)女黄蟒(152)女黑蟒(152)女白蟒(152)女秋香色蟒(152)官衣红官衣(152)紫官衣(153)蓝官衣(153)月白宫衣(153)绛色官衣(154)黑官衣(154)女官衣(154)女红官衣(154)女香色官衣(154)官衣帔红帔(155)蓝帔(155)黄帔(155)紫帔(156)天青帔(156)粉红帔(156)月白帔(156)女红帔(156)女蓝帔(156)女黄帔(157)女紫帔(157)女天青帔(157)女粉红帔(157)女月白帔(157)闺门帔(157)观音帔(158)褶子红软褶子(158)绿软褶子(159)黄软褶子(159)湖色软褶子(159)粉红软褶子(159)蓝软褶子(159)杂色软褶子(159)黑褶子(159)紫花褶子(160)女褶子(160)红女褶子(160)粉红女褶子(160)紫花女褶子(160)杂色女褶子(160)红硬花褶子(160)绿硬花褶子(161)白硬花褶子(161)黄硬花褶子(161)黑硬花褶子(161)杂色硬花褶子(161)素硬褶子(161)红硬素褶子(161)蓝硬素褶子(161)古铜色硬素褶子(162)黑硬素褶子(162)八卦衣(162)蓝八卦衣(162)紫八卦衣(162)白八卦衣(162)太监衣(162)小太监衣(163)大太监衣(163)青袍(163)海青(163)麻布海青(163)孝衣(163)安儿衣(164)茶衣(164)道姑衣(164)时式褶子(164)斗篷鹤氅(165)法衣(165)袈裟(165)偏衫(166)道袍(166)道背心(166)僧背心(166)花女背心(166)黑女背心(166)云肩(166)如意肩(167)裤袄蓝布裤褂(168)女斗篷旗衣围嘴(168)女孝衣(169)裙子红官裙(169)绿官裙(169)白便裙(169)绿便裙(170)腰裙(170)杂色裙子(170)布裙(170)武装靠(171)红靠(171)绿靠(171)黄靠(171)白靠(171)黑靠(172)粉红靠(172)湖色靠(172)绛色靠(172)蓝靠(172)紫靠(172)箭靠(172)霸王靠(172)女靠(173)红……第八章 胡须第九章 切末第十章 脚色名词第十一章 音乐第十二章 戏台附录跋编后记

章节摘录

  背供者,背人供招也,乃背人自道心思之意。两人或几人说话时,其中一人,心内偶有感触,便用神色表现,以便观众知晓(在真人也有这种情形),倘感触之情节复杂,全靠神色表现,不易充足,则用白和唱,暗含说出,故打背供时,须用袖子遮隔,或往台旁走几步,都是只使观众明了,不使台上他人知道及理会的意思。  按背供这件事情,为国剧之特点,乃东西各国戏剧都没有的动作,亦为研究写实剧者所不满,但我则以为当年研究发明出这种办法来,实为国剧特优之点,也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发明,何也?因戏剧一有背供,则省却无数笔墨,省却无数烘托,而添出许多情趣。他的办法,种类也极多,极轻微的,使观众未理会而已过去;其繁复者,在台上做了许久的功夫,观众不知他是背供。兹简单举几种如下:  极简单之背供这种只一露神气便足,毫无话白。例如《武家坡》,王宝钏说“军爷请稍待”之后,薛平贵用袖一遮一出神。再《审头刺汤》,把一应人犯带上堂时,汤勤一见雪艳便一出神,这都是背供。戏中这种情形极多,几几乎每戏都有,不必多赘。  加一两句话白之背供 这种是除抬袖遮隔外,还加一句话白。例如《武家坡》,王宝钏唱“狠心的强盗”一句时,薛平贵总加一句白日:“他倒骂起来了。”又如《戏凤》,正德命斟酒时,凤姐无法,乃云“待我来哄他一哄”等等,这也都是背供,戏中这种情形也多的很,几几乎是每戏都有,不必多举。  加大段话白的背供这种是说“哎呀且住”一语之后,还有大段的话白或唱功。例如《戏凤》风姐说“哎呀且住,想他这银子是打劫皇家来的”云云。又后边正德说“且住,这丫头真喊叫起来,惊动乡邻地保”云云,也都是背供。戏中这种地方也很多。  繁复的背供这种有许多观众看戏多少年,不知他是背供。例如《樊江关》,薛金莲、樊梨花二人坐定后,樊梨花日“来呀”,他的差官说“有”,樊说:“问问薛侯爷带来多少人马。”这几句话,虽然观众都听到了,但薛金莲及他的带队官都没有听见。这是樊与差官的背供。差官到台脸,暗唤薛之带队官,带队官问何事,差官说’“我们侯爷问薛侯爷带来多少人马”,带队官说“三千零一个”。这几句话是差官与带队官说的,而薛、樊两人都没听见。这是他二人的背供。差官回禀“他们有三千零一个”,樊说“每人赏银五两”。这几句话,薛与带队官,都算没听见。差官又至台脸唤带队官说“我们侯爷说每人赏银五两”。这几句话,薛、樊都未听见,带队官回明,薛命前去谢赏之后,薛命带队官问“樊江关有多少人马”,这两句话,樊与差官都未听见。带队官至台脸叫差官问“樊江关有多少人马”,答以“十万零一个”。这几句话,樊、薛又都未听见。带队官回薛说有“十万零一个”,薛云“十万有余么,原赏退回”等语,这些话樊与差官又都未听见。带队官又到台脸,叫差官告以原赏退回。这几句话,薛、樊又都未听见。差官回樊说,“薛侯爷原赏退回”等语。这几句话,薛与带队官又都未听见。请看这种背供有多复杂,日久观众就不知道他是背供了,这种情形在戏中虽不多见,然亦往往有之,如《四进士》一戏,宋士杰、万氏救杨素贞一场,带回家去,都坐定后,宋士杰使万氏问杨素贞姓什么,杨素贞说杨,又问叫什么等等一大段话白,也都是背供。其实这种情况,宋士杰有何不可直问杨呢?他所以如此者,乃欲以背供情形加添情趣耳。不但此,就说《春秋配?捡柴》一场,姜秋莲所唱两段,也都是背供性质,比方他唱“问君子尊名上姓”等句,都是他唱完后,再由乳娘去问,这就是他所唱之词,乃是对乳娘说的话,李春发并未听见也。这种办法,在写实剧中当然是没有,但国剧有此,乃特别另有他的一种情趣。我所编的《凤还巢》末一场,洪功问了程浦,又问穆居易,再问程浦等等的情节,也是利用的这种办法,若当面互问,则情趣减少多了。  同场的背供比如前边所谈的《樊江关》等等之背供,也是同场而各有背供,何以这一种又特名日同场呢?这因为彼同场又同坐,乃是在一处,此则虽同场,而是各在一处,彼此不但不闻,且亦不见。例如《翠屏山?吵家》一场,杨雄出门,潘老丈、巧云、英儿三人还在场上,而石秀出场,与杨雄说了几句话,石知已不可留,乃进门与潘巧云算帐。这场杨雄与石秀所说之话,潘巧云等都未听见,因为二人是在门外说话也。又如《二进宫》徐、杨二人出场,命敲宫门,进门后二人唱了不少句,此时太后虽在场,但也一句未听见,因二人是在殿庭外唱也。其实这种场子,很可不必如此,比方杨雄出门,潘老丈等也下去,石秀进门,再把他请出来,有何不可,但是不及如此则另有点情趣耳。按这种情形,于戏台有关(说详后第十二章),不一定说是背供,戏界老辈,向来也没有人说他是背供的,但我曾和他们讨论过许多次,我说这与其他场上有人,又有人来者,如《捉放》吕伯奢在场,陈、曹又上者,稍有不同。

媒体关注与评论

  自序:这本书虽然是我写的,可是所有的规矩名词等等,都是问询得来,没有一点是我创造的。问了四五十年,问过几千人,方能写得这本书。  ——齐如山  旁白:  凡国剧有关各方面,包举无遗,既广罗众说,复断以己意,宜乎继往开来,足成一家之言也。  ——张群  空前巨著,并不夸张。  ——陈纪滢  此乃中国绝无仅有之书也。王通有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张其昀  这给同时代与后来研究国剧的人们,该是如何方便。  ——台静农  齐先生之于国剧是使用了他的毕生的精力,看他从年轻的时候热心戏剧一直到倒在剧院里,真是始终如一地生死以之。  ——梁实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剧艺术汇考 (平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比想象中要厚很多 分类很细 很全面的一本关于京剧艺术的书。适合京剧爱好者 尤其是初级戏迷阅读。
  •   书的 内容好,印刷较好
  •   早就听说作者的大名,终于买到他的书了!高兴中!
  •   关于京剧的知识很全面,很详细,只是略嫌琐碎,要有耐心才能看
  •   除了书是脏的以外,装帧、印刷质量、内容和价格都不错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