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魔稻

出版时间:2012-10-01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王乃迪,王天红 著  页数:118  

内容概要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故事》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故事》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东方魔稻:袁隆平的故事》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书籍目录

初识人生书中自有千钟粟走进神圣的殿堂突发奇想“鹤立鸡群”的启示寻找希望祸从天降转忧为喜的1970年同行是朋友天高任鸟飞一山放过一山拦杂交水稻之父新星在大洋彼岸闪光割断白云稻正青大器未成再开快点不负众望不满足《金色的奉献》又讲新课

章节摘录

  在试验田里,袁隆平面对面地对助手舒呈祥说:  “制种的关键,是花期和花粉。农民在制种中有‘旱控水传’的经验,我们应当运用,控制父母本同期扬花,以便授粉。”  “怎么能提高授粉率?”  “方法很多,喷洒激素‘九二〇’、割掉一些叶片,拉一条长绳,都很有效。”  舒呈祥心领神会,按照老师教给的技艺,育种田的产量由1972年的每亩十几斤,到1974年每亩100多斤,一下子提高十倍。人们也许会想,每亩百斤也太低了。看似平凡实奇崛。因为这是以一顶十、以一顶百的良种,又是初次制种,进步的跨度够大了。  事实早已批改了“三系三系,三代人育不成器”的保守观念,而今又解开了“中国人能搞出来吗?”的困惑。但是,真正要在全省,乃至全国大面积推广,仅有一百斤、一千斤、一万斤都是杯水车薪,需要有更多人学会制杂交种,并制出更多的杂交种。  省里对制杂交种特别关心,并寄予厚望。1974年,发现新化县农科所一位劳模用72粒种子育出杂交水稻,当即让他拿样品到长沙展出,随后,将种子分送各县县委书记,要求每人种一亩试验田,观察杂交优势。从这件事,袁隆平看到领导的决心和气魄。所以,当他接受1975年制种三万亩的任务时,信心十足,他理解省里做出这一决策的目的:农业是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杂交水稻有可能使粮食产量有个重大突破。他也感谢省里对他的器重,让他担当技术总指挥。他回到家中,把这件事说给母亲和妻子,家人全力支持,邓则又开始给他准备外出的行装了。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东方魔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