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人儿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蔡大东  页数:28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三国那些人儿》中作者归纳了三国中人物的鲜明特点与读者一起分享,诸葛的计谋、关羽的忠义、张飞的鲁莽;这些都是广为流传的。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不同味道的三国,有的为曹操兵败赤壁唏嘘不已,有的为周瑜的英年早逝扼腕叹息,有的为诸葛亮的无力回天而痛哭流涕……这些都是三国的魅力所在。

作者简介

  蔡大东,80年代生人。自幼喜读中国古典文学,其中尤以四大名著为甚。虽然大学所学乃是工科专业而并非文学方面,然这丝毫未影响到他对于文学作口叩的喜爱,常在大学隔壁的师范大学旁听文学系课程。大学期间,曾在网络上发表过多篇关于三国的热门帖子,『三国十大系列』更是深受网友追捧,被多家网站转载。毕业后虽然是做工程方面研究,但却丝毫没有懈怠对古典文学的钻研。这期间曾在报刊上发表数篇涉及三国的文章。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美女篇第二篇 感动篇第三篇 流泪篇第四篇 慧眼识人篇第五篇 使者篇第六篇 脱险篇第七篇 兄弟篇第八篇 异人篇第九篇 自不量力篇第十篇 醉酒篇

章节摘录

  第一篇 美女篇  女性美,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永恒的主题,经久不息,常咏不衰。即便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这个绝对男人的世界中,关涉女性的篇章也有很多。当然,广事铺张地描绘女性美在这个以政治、权力、战争为主题的作品中大量存在显然是不现实的,我们常见的多是三言两语,非常简洁。而简洁也正是《三国演义》描述女性关的一个特点,使读者仅在只言片语中,就能摹态传神,想见其风采。诚然,美丽不能够作为描述女人的唯一特性,演义中出现女子若干,涉及类型也是颇为广泛:其中或慧,或关;或勇,或智;或贞,或烈;或义,或忠;或刚,或悍;或妒,或短;或奸,或贪;或悲,或惨。真是如珠玑悬于金绳之上,似流星明于银河之间,令人有赞,有叹;有怜,有憾;有恨,有慕;有思,有感。读来让人真是觉得英雄之外,亦有巾帼;乱世之中,颇多红颜。今列出十位美丽红颜,聊表感叹,希望您能从中体会到些许古人对女人的认识与今人不同的地方。  10.甘、麋二夫人  此事见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关公引兵入下邳,见人民安妥不动,竟到府中,来见二嫂。甘、麋二夫人听得关公到来,急出迎之。公拜于阶下曰:“使二嫂受惊,某之罪也。”二夫人曰:“皇叔今在何处?”公曰:“不知去向。”二夫人曰:“二叔今将若何?”公曰:“关某出城死战,被困土山,张辽劝我投降,我以三事相约。曹操已皆允从,故特退兵,放我入城。我不曾得嫂嫂主意,未敢擅便。”二夫人问:“那三事?”关公将上项三事,备述一遍。甘夫人曰:“昨日曹军入城,我等皆以为必死;谁想毫发不动,一军不敢入门。叔叔既已领诺,何必问我二人?只恐日后曹操不容叔叔去寻皇叔。”公曰:“嫂嫂放心,关某自有主张。”二夫人曰:“叔叔自家裁处,凡事不必问俺女流。”  在《三国演义》中,经常是甘、麋二夫人(注1)并称,故这里将二位美女一起介绍。  了解三国的人们,对创业过程中的刘备留有这样印象,即:得战且战,如若不敌,则狼狈逃窜,什么妻子儿女性命统统地抛于脑后。其逃窜的水平、频率及狼狈相就是他的老祖宗刘邦也难以望其项背。也正因为此,甘、麋二夫人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在著名的关公“千里走单骑”过程中,其护送的就是这两位嫂子。  从我选文的对白来看,甘、麋二夫人绝对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下的产物。在她们“凡事不必问俺女流”、“叔叔既已领诺,何必问我二人”等言语中,透见其柔顺、毫无主见的性格特点。她们的一应之事甚至生杀性命完全由男人来掌控。这样的女性形象,更像是作为《三国演义》(后文中“演义”即指《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符号所存在,她们本身代表的意义微乎其微,是以在读者心中也很难形成深刻的印象。  但是这种形象在长坂坡一役中,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尤其以麋夫人在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中的形象尤为感人。  曹兵重重围困了刘备一方,这性命攸关的时刻,赵云在乱军中找到了已受重伤的麋夫人。面对这唯一的求生机会,她却不肯上马,大义凛然地对赵云说:“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父亲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面,妾死无恨。”麋夫人为了保护并非己出的阿斗(甘夫人所生),毅然投身枯井而死。她丝毫不顾惜自己的性命,而让赵云从曹军中顺利杀出,救出了小主人,为此小说亦是称赞:拼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这样一位深明大义、坚定勇敢、贤德刚烈的可敬女性,与之前的柔弱顺从截然相反,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种为夫君大业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就是很多男性观之亦不免汗颜。在我心里对麋夫人是顶佩服的,常想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然而这一情节只是小说中的虚构,历史上赵云救阿斗的过程非常简单。《三国志·赵云传》中的记录仅是“云身抱弱子,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这位麇夫人是否救过阿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她却很可能是在此次战役中殒命的。在经过罗贯中这样的艺术加工后,麋夫人的形象鲜活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令我们不由得惊叹罗先生的生花妙笔。  接下来说说甘夫人。其实麋夫人在世的时候,麋夫人是妻,甘夫人只是妾,地位在麋夫人之下。《三国演义》中每每称“甘、麋二夫人”,更多的是因为她后来在荆州生了刘禅,地位提高了的缘故。也正因为生下的儿子当上了皇帝,母以子贵,甘夫人在历史上地位要远高于麋氏,史书上关于她的记载也多了许多。  这位沛国人甘氏,是三国时代著名的美女之一。甘夫人生于微贱的家庭,幼小的时候乡里会看相的说:“这个女孩子此后贵不可限,当位极宫掖。”刘备起兵后在豫州小沛时纳得甘氏为妾。后来刘备好几个嫡妻先后丧生,甘夫人便以嫡妻的身份摄掌内事。刘备到了荆州依附刘表后,生下儿子阿斗。曹操大军在当阳长坂追赶刘备时,刘备丢下了妻子、儿女。全依仗赵云的保护,甘夫人才幸免于难。只是红颜薄命,赤壁之战后不久,刘备刚刚安顿下来,二十岁出头的她就香消玉殒。甘夫人一生跟随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和看相人预测的大福大贵的命运可谓截然相反,她这一生根本没享过什么福。  相传在甘夫人成人后体貌与一般女子不同。十八岁时的她“玉质柔肌,态媚容冶”,是个有名的美人,很受刘备的宠爱。刘备常将她召致白绡帐中,在户外观望,甘氏就如同月下凝聚的白雪一样。河南有献媚刘备的人送给刘备一个高三尺的玉人,刘备把这个玉人放在甘夫人的身边,常常在夜晚叫甘夫人脱光衣服,与旁边的玉人做比较。他抱着甘夫人玩弄那个玉人,常说:“玉之所贵,比德君子。况且雕凿为人形,而难道可以不玩么?”甘夫人与玉人洁白温润没有二致,看见的人都分不清哪一个是甘夫人哪一个是玉人,可见甘夫人美丽的超群。不过这却招来了嬖宠者的妒忌。为此,甘夫人常想将玉人毁去,并劝导刘备:“以前子罕不以玉为宝,《春秋》上赞美他。现在吴魏未灭,怎么能玩物丧志呢?凡是淫惑生疑的东西,不要再拿进来。”刘备听从了甘夫人这样深明大义的话,撤下了玉人,再也不玩,取嬖者见没有机会可趁,也就都靠后了。当时的君子们议论,都说甘夫人是位神智清醒、通晓大义的女人。这本是件能够塑造了甘夫人良好形象的奇闻,正是小说家们喜爱使用的资料,但是因为这其中体现了刘备喜好玩乐一面,与罗贯中致力于将刘备塑造成英明仁主形象的目的相悖,所以没有选用,而这也算是为了整个作品思想风格统一服务吧。  综观麋、甘二夫人的生平,甘夫人的命运似乎要好一些:她由妾上升为夫人,死后又被刘备追谥为皇思夫人;后主刘禅即位后,更进一步追谥为昭烈皇后,将她与刘备合葬。但是,这一切尊荣仅仅因为她是刘禅的母亲,“母以子贵”而已。至于麋夫人,那就太不幸了。尽管她是在刘备落难时嫁给他的,并且是正妻,但刘备当皇帝后却没有追谥她,似乎早已把她忘得一干二净;《三国志》也没有为她立传,仅仅在《麋竺传》里提到那么一句(“竺于是进妹于先主为夫人”)。真可谓是生前备尝艰辛,逝后又那样寂寞!其实这也不奇怪,《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说过:“妻子如衣服”(注2),而衣服是随时可以抛弃的。封建社会中的妇女,地位就是这样可悲!  注1.演义作“糜”,有误,应为“麋”。  注2.“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这是刘备所说尽人皆知的名言,老婆的重要性哪能同兄弟同日而语,因为“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但是在演义的第五十四回,刘备在甘、麋二夫人死后却是“玄德自没了甘夫人,昼夜烦恼”。看来这刘备也不能没有老婆,当然或许也可解释为:拥有的时候不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国那些人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