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净心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马辉  页数:2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它渗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其中,佛教对人体医学、生活保健的认识博大精深,对身心调和与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比比皆是,它们,涉及到我们日常的饮食和呼吸,涉及到我们的道德修养,涉及到我们的情绪调节,也涉及到我们精神生活的达观和纯净……    身体的病痛从何而来?心中的不满如何疏导?精神的愤懑如何化解?健康和谐的人生如何养成?现代人生活在追逐与压力之中,忽略着损害身心健康的病源,却盲目地进补、片面地自我安慰,殊不知身心的调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调和,又如何能够创造和谐的人生?    《慈悲祛病》,从生理、心理两方面的健康误区入手,从饮食、呼吸、生活规范、情绪调节、心灵净化等多方面角度,以日常生活行为为主线,以现代养生、日常保健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为内容,全面介绍健康生活的诸多要素,内容浅显,简单易行,人人可学。    忏悔是人格情操的自省,是内心精神的洗涤,是生命境界的升华。现代人都有忏悔的意识,但又经常将它混同于悔过,殊不知它不是认错和后悔,而是勇于承担、去恶行善。我们真正懂得忏悔的真谛吗?我们真正理解忏悔的严肃庄重吗?本书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以人性说生活,让我们坦诚客观地面对自己的过去,让我们无所束缚地面对未来。

作者简介

马辉  上世纪60年代生人,作家、诗人,现居吉林。曾著有《仓央嘉措诗传》,并有散文、诗歌等见于各类书刊。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佛教要求做“正人”  第一节 健康的生命来自端正的内心  第二节 时刻内省,才能提高生命质量  第三节 若失本心,即当忏悔  第四节 清凉之心,并不易得  第五节 去除三毒,平等慈悲第二章 忏悔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要求  第一节 忏悔的观念从何而来?  第二节 中国忏悔方法是怎么形成的?  第三节 忏悔观念的发扬:自我引导善行第三章 我们应该如何忏悔  第一节 我们都需要忏悔  第二节 我们该向谁忏悔  第三节 忏悔要先洗刷内心  第四节 忏悔的种类  第五节 忏悔的方法  第六节 忏悔的仪轨第四章 在佛教忏悔中领悟生活真谛  第一节 人生的三个陷阱  第二节 贪欲:人格就是心中不能打开的锁  第三节 嗔心:抱怨是心灵的黑夜  第四节 痴愚:我们真的会忏悔吗?  第五节 行动:不要乞求别人的雨伞  第六节 慈悲:宽恕的力量第五章 反省内心提升生命境界  第一节 心中一念,测定心灵的深度  第二节 只有从不欺骗自己的人才会成功  第三节 赢家责备自己,输家诿过于人  第四节 改变世界前,先除掉自己的瑕疵  第五节 给自己清零  第六节 重要的是把学费交给谁

章节摘录

  佛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宽广的认知,大到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小到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生态伦理关系等等,都有着完整的哲学体系。佛陀告诉众生,只有寻找到生命的发展方向及归宿,才能超越自我,实现生命的升华。  具体来说,我们在生活中,要构建一种平衡,让自己的心理、人格、行为形成和谐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生命的质量,从而达到身心康泰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的“唯心”认为,想要得到幸福的生活,就一定要修炼自己的心性,用它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修正自己的行为,这样,身心两方面才会和谐。  第二节 时刻内省,才能提高生命质量  提高生命质量,首要在养心,自古,我国就有“人生胜境平常心”、“宠辱不惊,得失不计,化毁为缘”等等说法,更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  佛教的《道院集要》中就说:“斋戒沐浴,此为外清静;洗心玄览,此为内清静。”大意是讲,吃斋、守戒、洗头洗身,这只是身体上的清静;涤荡心灵,深刻体察万物,这才能达到内心的清静。内心的清净,不是没有烦恼,而是一种境界,一种高尚、完美的境界。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反省自身,深刻体会事物的本质,明理益智,知错就改,这才能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对该忏悔的事,想办法补偿,减少了自我感,少了计较,人也快乐起来。  ——林青霞《那袈裟飞起像浪花》,文中的“师父”为圣严法师

编辑推荐

  忏悔不只是身体的礼拜,而是内心的自省  忏悔不只是一时的告白,而是一生的除垢  孔子说,“吾目三省吾身”,《菜根谭》说,“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弘一大师说,“一个人一生若能做到无一事可瞒人,行住坐卧自然心安理得,可得大自在”。  修正自己、改正错误是重铸人格的过程,是和谐人生的基础。  我们要拜忏20分钟,心里要为这一生中所有该忏悔的事忏悔,很多师姊、师兄泣不成声。我听到师父平和的声音:“忏悔要用情操,不要用情绪。”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忏悔净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