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说话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作者:朱晓军  
Tag标签:无  

前言

  序:赶个晚集  虽然《让天说话》是我写的第七部书,可是为自己的书作序却是第一次。这样也就使这本书在我的心里点染了郑重其事的色彩。  我的报告文学起步很早,第一篇写于1984年。那一年是我人生拐点--弃工从文,由哈尔滨工程机械制造厂调到一家杂志社,女儿也在那年出生。那几年,我特别想在报告文学上有所作为,整天捧着徐迟、理由、苏晓康、陈祖芬的报告文学读。可是,我的报告文学不仅跟女儿一起成长,反而在第一篇发表后就转写特稿。  第二篇报告文学写于2002年。那年,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城子河煤矿发生特大矿难,124人遇难。这一矿难震惊全国,遇难者名单上不仅有城子河煤矿的矿长,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还有总经理--赵文林。矿难发生一周后,在各路记者纷纷撤出鸡西之际,我逆流而上,赴鸡西采访。特稿的时效性不像消息那么强,需要的不是争分夺秒,而是深入采访。我在鸡西跑了五六天,采访了包括赵文林遗孀在内的十多位遗属,写了一篇六千多字的特稿《6·20矿难第一责任人的悲情人生》。刚调任《北京文学》执行主编的杨晓升听说我采访过鸡西矿难后,约我接着再写一篇报告文学。  我认为,报告文学从20世纪80年代的顶峰已出溜到新世纪初的低谷,已没有多少读者了。另外,报告文学的稿酬低微,仅有特稿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往往连差旅费都不够。特稿写的是新闻背后的故事,报告文学不仅要有情节,还要有人物和背景,容量比特稿大得多,要将特稿改写成报告文学的话还得深入采访,我有点儿不大情愿。晓升不仅是一位好主编,而且还是一位非常难得的优秀编辑,他一遍遍来电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于是,我又去鸡西采访十多天,并且深入巷道。回来后,写下3万多字的报告文学《让天说话》。这篇报告文学写得很苦,前后写了两个多月,用了相当于五六篇特稿的时间和精力,交卷时还不甚满意。不料,发表后报刊纷纷要求连载,我谢绝了。我非常感谢晓升给了我重返报告文学的机会,在写赵文林的日子里,我逢人就讲鸡西矿难,讲赵文林。我讲得《大雪无痕》的副导演康宁眼泪汪汪地一再表态:“朱老师,你写电视连续剧剧本吧,我来执导。”  我刚完成电视剧故事梗概和分集提纲,女儿被保送到浙江大学,我的人生又出现拐点--我被浙江理工大学作为人才引进,从事写作和编辑学教学。接下来的两年,我的写作时钟停摆了,每天忙于备课、讲课和申报课题。从小受父母的“干啥吆喝啥”之教诲,我做编辑时想当出色编辑,不仅读编辑出版方面的书,写学术论文,在编辑实务方面还特投入;当教师,我特别想像其他教授那样写论文做课题,拥有丰硕的科研成果。两年后,我突然感到自己不该丢掉写作,应该继续写下去。  2006年春,我采写了第三篇报告文学:《天使在作战》。这篇报告文学在《北京文学》发表后,《北京青年报》、《深圳晚报》、《南方日报》、《今晚报》、《大众日报》等媒体纷纷连载,先后获得“中国短篇报告文学征文大奖”、“新世纪第三届北京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荣誉奖”、“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五个奖项,主人公陈晓兰医生被评为“影响中国医改进程的二十人”之一、央视“全国2007年度法制人物”和“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  接下来,我又写了中篇报告文学《大海是这样被感动的》、《一家疯狂医院的最后疯狂》、《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犹太母亲是这样打造千万富翁的--对中国妈妈的批判》和长篇报告文学《一个医生的救赎》。《一家疯狂医院的最后疯狂》(节选)被选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国文学年鉴》(2008),《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进入“2008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  《天使在作战》获奖后,我接到时代文艺出版社编辑李天卿的电话,提出给我出版报告文学集。我特别高兴,爽快地答应了。东北是我的家乡,我生于沈阳,长在黑龙江,并且在哈尔滨生活和工作了将近30年。家乡出版社出版我的报告文学集,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此后,有几家出版社的编辑提出出版此书的要求,我都一一谢绝了。  母亲经常说我“起大早赶个晚集”。还好,总算赶上了“晚集”。在此,我特别感谢我的报告文学责编:杨晓升、刘茵、脚印、萧立军、李凤臣、吴双、王晓华等人,如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就没有这部书。

内容概要

  《让天说话》是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一名朱晓军的报告文学集,第一次把朱晓军的经典报告文学一网打尽。《让天说话》包括五篇报告文学,《天使在作战》、《犹太母亲是这样打造千万富翁的——对中国妈妈的批判》、《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大海是这样被感动的》、《让天说话》。
   一个个平凡的人物,却震撼我们的灵魂,透过他们,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社会的内伤、隐痛和反思,良心学者朱晓军为“小人物”发振聋发聩之声,给我们一面认识社会的镜子。

作者简介

  朱晓军,笔名思淼,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机械专业,曾当过汽车修理工、助理工程师、期刊编审,现任教于浙江理工大学,兼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出版有报告文学《一个医生的救赎》、《大荒羁旅》、《世纪末的情欲》等,在《北京文学》、《当代》、《中国作家》、《散文》等期刊发表报告文学和散文等作品三百多万字,报告文学《留在北大荒的知青》被列入“2008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一家疯狂医院的最后疯狂》(节选)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中国文学年鉴》(2008),《天使在作战》先后荣获“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荣誉奖”、“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等奖项。

书籍目录

天使在作战
犹太母亲是这样打造千万富翁的——对中国妈妈的批判
留守在北大荒的知青——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
大海是这样被感动的
让天说话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天使在作战  当医疗腐败的雪球从高山上滚下,越来越大,呼啸着砸向病人时,一位女医生挺身而出。她一次次勇敢地向有关部门举报。为了取证,她让自己柔弱的身体遭受一次次戕害。9年来,她一次次陷入极度被动的境地,两次被迫离开挚爱的医疗岗位,至今享受着“工人编制,农民待遇”,没有经济收入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四金”。  “医疗器械企业制假,医院用假,医生为病人进行假治疗,这已成为一种潜规则。在医疗系统中,这个过程几乎就是各方牟取利益的流程图。”她说。她知道自己的对手是一个强大的利益联盟--有钱的造假厂商、有权力的官人、有名望的专家,还有那些谋财害命的医务人员。  有人说她打的是一个人的战争,有人说她就是中国的“唐o吉诃德”,也有人说她是啄木鸟,在啄害虫。她家的保姆却说:“陈医生是在拿石头砸天。”几乎没有几个人相信她会赢得这场战争,可是她却顽强地坚守阵地,对医疗腐败的死穴,发起一次次猛烈地进攻……  2006年3月,人民的总理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各方面问题解决得更好”。  住房、教育和医疗,这是中国百姓最关注的三大焦点。  住房关系着人们生活的质量,教育关系着人们未来的生存状态,医疗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人,在医院降生,回到医院辞世。医院是生命的始点,也是终点。  佛家认为,人生有四苦--生老病死。这“四苦”都需要医生帮忙解弭。医生在病人的眼里是神圣的,西方将医生誉为白衣天使,东方则将医生视为菩萨。  俗话说,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在生命的苦旅上,医院是驿站,谁都免不了要跟医生“亲密地接触”。张洁在《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中写道,母亲在开刀手术前,拉着医生的手说:“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亲人了。”在病人的眼里,医生是最亲的亲人。他托付给医生的是生命。生命是一切的平台,失去了生命,权力、金钱、爱情、事业、未来,还有家人的幸福都要归零。因此,不论什么人站在医生的面前都要虔诚、敬服和信赖。不想信赖也要信赖,你别无选择。生命都交人家去打理了,再掖点儿藏点儿还有什么意思?  亲人,是需要双方承认才能确定的。无论希波克拉底誓言、《赫尔辛基宣言》,还是中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都认为,对医生而言,病人的健康高于一切。医生要对得起病人的那份信赖。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医生首先要有慈悲同情之心,决心解救百姓疾苦。若有人求医,不要看他的贵贱贫富,老少美丑,恩怨亲疏,国人洋人,智商高低,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也不能瞻前顾后,先考虑自己的利弊和生命。  “这些医生究竟是上帝派来的天使,还是撒旦派来的魔鬼?”  在20世纪末,几千年来的信赖动摇了,从没有过的疑惑出现了。病人将医生一分为二,一类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另一类是劫财害命的“白衣魔鬼”。在“白衣魔鬼”的眼里,疾病就是他的钱口袋和来钱道儿。他们要跟疾病狼狈为奸,密切勾搭。落在他们手里,小病会搞得你倾家荡产,大病让你家破人亡,健全的让你缺少“部件”,残缺的让你支离破碎……  老百姓愤愤地说:“十个劫道的,不如一个卖药的。”卖药的并不可怕,只要捏紧钱包死活不撒手,他就没辙。最可怕的是医生,他说你有病,你没勇气否认;他要你服这药,你不能买那药。有时,你明知那种药药价虚高,医生会得到回扣,还得咬牙买。破财免灾,这是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可是,“白衣魔鬼”的逻辑却是破财招灾。他们将谋财害命的游戏已玩到了极致。俗话说:“倒霉上卦摊。”那是自找挨骗。如今是倒霉上医院,那是无奈,有病拽着,不去不成,明知被宰,也要拎着钱袋子自己送上门。  Who(谁)?“白衣天使”还是“白衣魔鬼”?当病人在医生的对面坐下,心里难免要打鼓。  有的医生委屈地说,医生倒霉就倒在媒体上了。其实绝大多数医生是好的,败类只是少数。也有医生很客观地说,现有的医疗体制就这样,我们不宰病人,医院就要宰我们,不仅让我们拿不到工资和奖金,甚至要“炒”我们。谁不想当孙思邈、希波克拉底、白求恩,可那样在医院混得下去吗?  天使和魔鬼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就像李逵容不得李鬼。  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是一场你死我活、惊心动魄的较量。  正义终归要战胜邪恶,世界不可能划归魔鬼,中国的医疗界也不可能让“百年魔怪舞蹁跹”。可是,人们要记住天使在战争中付出的代价!  为什么要把光量子说成激光?医院怎么可以骗病人?从医28年,陈晓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困惑,这么迷茫,这么痛苦。  1997年7月24日,这本来是个寻常的日子。寻常的日子就像从树上飘落溪流的树叶,打个旋儿就冲走了。可是,这片树叶却滞留在陈晓兰的心里,漂不走了。  早晨6点,她就上班了。上海市虹口区广中地段医院的办公区还沉浸在梦境。理疗科位于办公区,距院长和书记的办公室仅几步之遥。她打开门,来苏儿味扑面而来,理疗器械和理疗床像一群乖孩子似的迎接着她。她将它们一一看过后,换上白大褂。在所有的衣服中,她最喜欢穿的就是这白大褂,几十年来怎么都穿不够。女儿说过,妈妈穿白大褂最好看,最像医生。  医生不是演员,不是演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为做好医生,她坚持提前一小时上班,拖后一小时下班。在给病人治病前,医生需要一个心理缓解,来净化心绪。不是所有病人都能在工作时间出来的,晚下班一个小时,一些病人就可以在下班后来看病了。  “陈医生,×科的医生非让我扎激光针不可,我不扎他就不给我开药。”开诊后,一位老病人上来对陈晓兰说,“光扎一针激光针就要40元,再加上药费就得100多元。激光针扎上后不仅很痛,还浑身颤抖……”病人信赖她,看病时遇到问题都会找她商量。  “激光针,什么激光针,我怎么不知道?”陈晓兰疑惑地问。这时,理疗床躺满了病人,她脱不开身,只好让护士到注射室取一份说明书来看看。  陈晓兰将说明书读了一遍,没发现什么问题。据说明书介绍,这种疗法能够降低血黏度,增加血氧饱和度,适用于治疗脑血栓、脑动脉硬化等症,是一种先进的医疗器械。  “那激光针一扎,人就抖起来。”旁边的两位病人说道。  一个病人抖,两个病人抖,怎么病人都抖呢?是输液反应,还是器械的问题?这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她给病人处置好,下楼去了注射室。  狭小的注射室弥漫着浓重的臭氧味儿,输液的病人一个挨一个地挤坐着。陈晓兰说,她想看一下“激光针”。手忙脚乱的护士抬手指了指:“这就是。”她走过去,弯下腰,仔细地打量着那个像月饼盒似的器械,那上面有“光量子氧透射液体治疗仪”几个字,与之配套的是“石英玻璃输液器”。在输液前,先对药液进行充氧,然后让含氧的药液流经治疗仪,经激光照射后输入病人的静脉。  蓦然,她见那盒子上印有“ZWG-B2型”一行字。一年前,在晋升医师职称时,她申报内科、外科或者儿科医师,可是医院却非让她申报医技类医师。申报医技类医师是要考医用物理学的,这对1968年中学毕业,没有学过物理的陈晓兰来说是不可能通过的。她知道,自己得罪了院长,院长在刁难她。她想去找区卫生局讨个公道。“如果你有本事就考出来,没本事就别丢人现眼。怎么那么没骨气,像是跟人家讨饶似的,”爸爸生气地说,“真不像是我的女儿!”说完,爸爸妈妈就不再搭理她了。她只好硬着头皮考了医技类医师。参加辅导班学习时,她每次都早早去,坐在第一排。老师在上面画,她在下面画。可是,老师讲的是什么,画的是什么,她都不明白。好在课后爸爸给她辅导,妈妈托人帮忙找了一位大学的副校长给她补习。结果,有许多读过医用物理学的医生都没考及格,她却考了86分。  陈晓兰直起身子,当着病人的面对护士说:“这哪里是激光?回家查查字典吧。”说完,转身回理疗科了。  金钱的能量往往是无法估量的,它可以把冰冷变成火热,也可以让火热变成冰冷。如果你是医生,只要在处方上写“激光针”三个字就可以赚钱,在“激光针”的后边写1就可以拿到7元钱,如果写7,就可以将49元畅畅快快地收入囊中,你会怎么样?会不会感觉天上掉下一只钱口袋?对,那些汲汲于捞钱的医生可能就是这种感觉,他们拼命地向病人推荐“激光针”,甚至逼病人就范。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钞票改变了医生的支点,“激光针”在广中地段医院流行起来,在狭小的注射室外病人排着长队等候扎“激光针”。  “你昨天是不是讲了一句影响医院经济效益的话?”第二天早晨一上班,院长悻然过来问罪。  “没有呀!”陈晓兰莫名其妙地看着院长。  “你是不是讲过光量子不是激光?”  “是啊。”她恍然大悟,“光量子确实不是激光,那上面不是写着'ZWG'吗?那是'紫外光'三个字的汉语拼音缩写。”说着,她拿出书来,跟院长解释道:“激光和紫外光,一种是受激辐射发出的光,一种是自发辐射发出的光,二者的物理性能是不一样的。”  她抬头,发现院长已气呼呼地走了。她望着院长的背影,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医院为什么非要把紫外光说成激光。难道激光就等于高科技?近年来,激光在普外、心脑血管、泌尿、口腔、妇科、耳鼻喉、眼科、肛肠科都被广泛应用。将“光量子”说成激光,病人容易接受,觉得多花40元钱值得,如果说是紫外光,病人就会觉得物非所值。  可是,紫外光不是激光。医院怎么能欺骗病人,医生怎么能说谎?苦恼会让人思索,思索在不经意间就会推开意想不到的柴扉。药液经紫外光照射后会不会发生药性变化?她疑惑了。“药物可以用紫外光照射吗?”她打电话问老师和上海有名望的医生,多数医生都认为不行。  “光量子”像光阴冲不走的淤泥滞留在她的心头,堵得难受。她是一位行医严谨、恪守规范的医生,为此深受病人的欢迎,写给她的表扬信像春风中飘飘洒洒的花瓣。按医院的规定,医生上交一封表扬信奖励2元钱。她却把表扬信锁在抽屉里,拒不上交。她认为,医生就应该为病人治好病,就应该像对亲人那样来对待病人;不论医生待病人怎么好,只有不够,没有过分。医生给病人看好了病就要受到表扬,那就像赞扬裁缝“非常会做短裤”一样,让人耻笑。  陈晓兰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每天上班后,她除上厕所之外,从来不离开诊室。可是,同事却非常喜欢在她那儿坐坐,她那儿不仅有几张舒适的理疗床,还有她这位乐于助人的医生。她心灵手巧,不仅理疗室的一些器械是她自己做的,而且同事的雨伞、拉链等东西坏了,她都会一声不吭地给修好。她淡泊名利,在医院,人们往往会为半级工资打破头,她却把两次涨工资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她从来不主动讨好领导,也不跟别人拉关系,却在医院口碑极好,每次选先进,她都全票通过。  可是,她却感到自己在医院越来越“水土不服”了。从医28年,她从来没有这么困惑过,这么迷茫过,这么痛苦过。  一位病人死了,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医生给她开的那瓶药--过期失效的药。面对这种图财害命的医疗腐败,她怎么能够保持沉默?  28年前的上海北站,知青们在跟亲人告别,月台上泪雨纷纷。爸爸、妈妈、奶奶,还有一些亲属簇拥着身高只有1.48米、梳着两只小抓鬏的陈晓兰。大家目光依依,泪水滚落。她刚满16周岁,从来没有一个人出过门。她感到很新奇,欢心雀跃,喜笑颜开,好似不是去江西安福县插队落户,而是去北京大串联。  “呜--”的一声,知青专列呼啸着驶离上海,车窗外的爸爸、妈妈还有奶奶的慈爱面容不见了,小弟跟着火车跑动的身影也像一片落叶似的刮走了。陈晓兰“哇”地咧开嘴--哭了,蹦着跳着喊着要下车。带队的老师哄了一阵子,才把她哄住。  车厢愔愔,沉沉闷闷,知青满脸黯然。陈晓兰在厕所里,像个孩子似的跳高去摸上面的一根管子。一下,两下,三下,她摸着了,开心地笑了。她出生于上海滩家道从容的读书人家,父母都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家里有五十多位亲属遍及海外,其中不乏社会名流。“文革”前,她家不仅拥有一幢三层小楼,还有两个保姆和自己的裁缝、医生。那时,她看弄堂里的小朋友踢毽,就跑回家把奶奶的金戒指拿出去当毽踢。  有人吃饭了。吃饭也会传染,本来没什么感觉,突然看见别人吃东西就饿得抓心挠肝了。知青们纷纷从行囊里取出吃的,摆放在茶几上,摆出与这些吃的决战的架势。陈晓兰的行李很沉,可是里边没多少能吃能穿的,有的是榔头、锯子、刨子,规格不同的凿子,什么七分凿、五分凿、三分凿;有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药物,还有听诊器、止血钳和一个布娃娃。  她从小就想像表姨那样身穿白大褂,做一位医生。她最理想的是做外科医生。爸爸说,当外科医生要心灵手巧,不仅能缝缝补补,还要有木工、钳工的手艺。为此,她买了一些木工工具,在家里“吱嘎吱嘎”地锯木头,“乒乒乓乓”地做凳子、椅子。  陈晓兰天真地望着车窗之外,想象着自己背着药箱,行走在纵横的田间小路上。她笑了,笑得很甜……  火车终于到站了,她跳下车,就像只欢快的黄鹂跑去逮蚂蚱去了。咦,蚂蚱都是绿的,这里的却是黄的,太好玩了,逮几只拿回去给弟弟。老师终于把她喊了回来,见她小脸上蹭着红色的泥土,掏出手帕给她擦。擦着擦着,几滴泪水滴落在她的脸上,老师哭了。来接他们的贫下中农挑着知青的行李,像背孩子似的背起陈晓兰,沿着山上的羊肠小路向山村走去……  陈晓兰以为插队的地方肯定缺医少药,没想到那里不仅不缺医,居然还有两位权威。一位姓廖,是华侨,在德国学成后,不远万里回来报效祖国,结果被“造反派”打成了特务,流放到乡村;另一位姓朱,曾是江西省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他出身不好。下乡后,陈晓兰当上了赤脚医生,师从这两位“反动学术权威”,开始了医务生涯。老师是监督改造对象,在她面前却是很严厉,要求她一招一式都要符合规范,不得有半点儿偏差。是啊,医生是跟生命打交道的,哪能容得半点儿粗心和马虎?  20年后,在上海一家大医院的手术室里,没有剪刀、止血钳、托盘的尖锐的碰撞声,无影灯也关了。在一个僻静的角落,传出手术刀在肌体上划动的声音。陈晓兰捧着一条腿,按廖老师当初教的姿势在解剖。这条腿刚刚从病人身上截下来,还没僵硬。老师让拿包扎和填单,她却用它来温习老师讲过的人体结构。表皮剖开了,肌肉剥下了,血管却怎么也剥不下来,因为没有弹性和韧性,一碰就断。她执著地剥着,时间悄然而过。“这是德派!”突然,老师站在她的后面,望着她的姿势和动作惊讶地说。  廖老师教她的不仅是标准的“德派”,还有作为医生应有的医德医风。简陋的公社卫生院,一位蓬头垢面的患有肺炎的病人蜷曲在病床上。突然,病人呕吐起来,陈晓兰本能地躲开了,廖医生却迎面冲过去,将病人抱坐起来。呕吐物一股股喷射在廖医生的身上,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儿。病人吐完了,望着廖医生衣襟上的秽物,难为情了。廖医生却安慰道:“没关系,没关系,吐了就好了。”她劝廖医生赶紧把脏衣服脱掉。廖医生却摆摆手,直到把病人安置好了才去换衣服。廖医生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当病人躺着呕吐时,要马上把他扶起来,这样当他吐完第一口后吸气时,才不至于把呕吐物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否则的话,不仅病人很痛苦,医生抢救起来也很费事。不要当着病人的面就把吐脏的衣服脱下来,那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医生是属于病人的,要时时刻刻为病人着想。  爸爸对她说,在英语中,医生和博士是同一单词。你要经常想想,凭你的医德医术配得上这个称呼吗?做医生的,心里应该装着病人,哪能唯利是图?  ……

编辑推荐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一名获得者,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朱晓军最具震撼力的作品,他秉笔直书,触及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一部将人间大美与催泪悲情写到淋漓尽致的报告文学集。  人生从来不是被打败的,在生命的起伏中,谁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  比何建明、王树增、苏童的报告文学更有气场。  陈晓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桂希恩(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沙拉(罗斯蒂克兄弟钻石公司首席驻华代表),一个个震撼我们灵魂的人物。  他们告诉我们:最伟大的存在于最平凡中,百姓是天,让天说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让天说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让天说话》值得买。文学是情文字,即便纪实性质的报告文学也需要作家以情来感受,朱晓军做到了,展示出一幅幅令人惊骇的画图,他抒发出一段段引人共鸣的议论。
  •   打开《让天说话》这本书,不由得为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感动。在这几篇报告文学中,我对《犹太母亲是这样打造千万富翁的——对中国妈妈的批判》这篇文章印象深刻。
  •   我们说到医疗腐败,大家都认为医疗腐败就是送红包,但是报告文学集《让天说话》中的《天使在作战》我觉得是把医疗腐败深层内在的情况揭露的淋漓尽致。我们的医院本来是救急扶伤的医院,但是现在呢?是用虚伪、用不科学的东西、给人的身体带来有害的方式对待病人,而且同流合污的,官腔勾结,企业和医院勾结伤害老百姓来得到金钱。广东医院的钟南山就说过,同样的药品,同样的表现,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药名?变了一个名字,价值提高了很多,最后质问到药监局,药监局的腐败面对着这些是形式的处理,我觉得很正常。
  •   《让天说话》是一部非常感人肺腑的报告文学集。我看完了之后非常感动,应该说唤起了我已经48岁的蓬勃的战斗力。
  •   非常关注民生、民生和民情,呼唤社会道道,呼唤做人良知,直面真相,热门话题的图书,刚下单买回两本,由于气愤,竟把《让天说话》的评论写到《我眼里的百姓民生》中。
  •   怎么说呢!内容有沉重的地方,也有较情的地方,比较官方的言语,感觉像感动中国人物传记,也侧面的反映出老百姓的无耐!
  •   看了《犹太母亲是这样打造千万富翁的——对中国妈妈的批判》一文,“谁溺爱孩子,就不得不有朝一日为他包扎伤口。当孩子为伤口的疼痛叫喊时,你将为你愚蠢的溺爱而痛悔!”
  •   让天说话
  •   让天说话了,人管不了了。
  •   作者眼里的百姓民生,把脉民生疾苦!
  •   这真的是一部好书,值得认真看看.
  •   都说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在家里都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宝贝,然而正是这些宝贝们的教育问题,越来越成问题了。为什么现在“问题少年”、“不良少年”、“月光族”、“啃老族”越来越多了?就是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让他们永远也长不大的环境里,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人为他们买单,为他们遮风挡雨、为他们奠基铺路、为他们保驾护航,为他们当牛做马,为他们牺牲奉献。而他们也觉得接纳这一切、依赖这一切、享受这一切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心安理得的事。所以“问题”自然就会接踵而至,而“月光”、“啃老”也就成了必须的!
  •   犹太人注重智慧和生存能力,我们注重知识和考试成绩……
  •   很不错的书,可以学习
  •   催人泪下,好书!
  •   一看题目就知道,PM只能问天,只能让天说话了,少有能力、又有诗情画意的人可能还可以仰望星空进行“天问”啊。
  •   预读过,内容很棒。纸质感觉也超好
  •   还行,但是没太能仔细看进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